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

2021-02-07 微茶道

點擊"微茶道"關注我

歡迎各界人士投稿與商務接洽!

小編QQ:735222507




我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歷史悠久,民風民俗也多姿多採。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


1、藏族




特色茶種: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在這裡只要有人煙的地方,你都可以聞到飄來的酥油茶的香味。藏族人民最嗜愛酥油茶。而奶茶,是將牛奶或羊奶摻入用紅茶或粗茶加熱成的清茶而飲,它既有奶的甜味,又有茶的清香。


甜茶是將紅茶、牛奶、白糖加在一起煮製而成的,在西藏茶史上,雖沒有酥油茶那麼久遠,但也是藏族人民喜愛的傳統飲料。



藏族美女


2、維吾爾族




特色茶種: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麵條、茯磚茶。


茶是維吾爾族不可或缺的飲料,可以說是「不行一日無茶」。若至維吾爾族員家作客,通常由女主人用託盤向客人敬榜首碗茶。第二碗開端,則由男主人敬。斟茶時要慢慢倒入茶碗內,茶不能滿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將碗口捂一下,便是向主人暗示:已喝好。



維吾爾族美女


3、蒙古族




特色茶種:奶茶、磚茶、鹽巴茶、黑茶、鹹茶。


蒙古族人酷愛喝茶,重飲(茶)輕吃(食)往往到了「一日三次茶」、「一日一頓飯」的地步。清晨,主婦們會煮上供全家整天喝的鹹奶茶。蒙古族人民喜歡喝熱茶,早上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早茶後,將其餘的鹹奶茶放在微火上暖著,以便隨需隨取。



蒙古族美女


4、回族




特色茶種: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臺茶、茯磚茶。


回族喝茶的一大特徵是都喝蓋碗茶,蓋碗茶由茶碗、茶蓋、茶託組成。有的茶蓋上還繪有藍色的斑紋或赤色的小花朵,有的還繪有綠色或黑色的阿拉伯文「清真」字樣,精巧漂亮,便利經用。



回族美女


5、哈薩克族



特色茶種: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磚茶。


哈薩克族朋友習慣於一日早、中、晚三次喝奶茶,中老年還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有客從遠方來,主人就會迎客入帳,席地圍坐。這時,好客的女主人會獻上烤羊肉、饢、奶油、蜂蜜等,再端上一碗奶茶。就這樣,一邊談事敘誼,一邊喝茶進食,饒有風趣。



哈薩克族美女


6、壯族



特色茶種:鹹油茶、打油茶、檳榔代茶。


壯族朋友喜喝鹹油茶。主料茶葉,首選茶樹上成長的健嫩新梢,採回後,經沸水燙一下,再瀝乾待用。配料有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之類,還配有炸雞塊、爆蝦子、炒豬肝等。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壯族美女


7、彝族



特色茶種:烤罐茶、陳茶。


彝族朋友十分喜歡烤罐茶,該茶色澤、香味和濃度俱佳。先將茶葉放入陶製茶罐內在火上焙烤,直至茶葉烤得酥脆、略黃時,乘熱將茶罐端離火源,灌人事先烤熱的水少許,待罐內茶水泡沫稍息,再衝人熱開水至罐滿,又在火上煨煮片刻便可起罐,讓茶葉沉澱一會兒,再倒出茶水即可飲用。



彝族美女


8、滿族




特色茶種:紅茶、蓋碗茶。



滿族美女


9、侗族




特色茶種:豆茶、青茶、打油茶。


侗族飲茶習俗一般包括:豆茶、打油茶等。「豆茶」象徵為「吉祥如意」的「喜茶」;打油茶是侗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飲料。



侗族美女


10、黎族




特色茶種:五指山茶、芎茶、苦丁茶、五指山茶。


黎族各地區都有飲茶的習慣。五指山地區的黎族群眾愛喝本地產的五指山茶,另外,野生苦丁茶也是五指山區的特產,它有散風寒,清頭目,除煩渴的功效,還能降血脂、降血壓,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沿海地區黎族則喜歡喝赤鴣茶。葫蘆茶也是一些黎族地區人們常飲用的茶種,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赤鴣茶有降溫作用,還能解酒,保睡眠。



黎族美女


11、白族




特色茶種:三道茶、烤茶、雷響茶。


居住在雲南大理一帶的白族兄弟,十分好客。他們敬客的「三道茶」是名聞遐邇的。所謂「三道茶」就是茶分三道,分別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蘊含著白族人民深厚的文化涵養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與認識。



白族美女


12、傣族


特色茶種:竹筒香茶、煨茶、燒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們別具風味的一種茶飲料。該茶喝起來,既有茶的醇厚高香,又有竹的濃鬱清香,難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愛喝!



傣族美女


13、瑤族




特色茶種:打油茶、滾郎茶。


瑤族喜歡打油茶,不僅自己天天飲食,而且用油茶招待賓客。油茶的統一製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薑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



瑤族美女


14、朝鮮族





特色茶種:人參茶、三珍茶。


朝鮮族的「傳統茶」不放茶葉,但可以放多種材料;不用開水衝泡,而是將原料長時間浸泡、發酵或熬製。通常加入蜂蜜或糖,成為一種強調天然和健康的甜飲。朝鮮族家庭最常喝的是大麥茶、人參茶、三珍茶。



朝鮮族美女


15、布依族




特色茶種:青茶、打油茶。


茶是布依族朋友生活中最為普遍和必不可少的飲品。他們相互往來,相互敬茶,品評茶味,說古論今,無拘無束,享受著天倫之樂。茶,成了他們之間聯絡、交往的紐帶。



布依族


16、土家族



特色茶種:擂茶、油茶湯、打油茶。


擂茶,又名三生湯,是用生葉(指從茶樹採下的新鮮茶葉)、生薑和生米仁等三種生原料經混和研碎加水後烹煮而成的湯,故而得名。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溼發汗;米仁能健脾潤肺,和胃止火。所以,說擂茶不只是茶,還是治病良藥。



土家族美女


17、哈尼族



特色茶種:煨釅茶、煎茶、土鍋茶、竹筒茶。


土鍋茶是哈尼族一種古老而方便的飲茶方法:先用大鍋將山泉水燒開,然後將茶葉放入鍋中煮五分鐘左右,即可舀出茶湯飲用。這種茶水,湯色綠黃,溫度適中,清香潤喉,令人回味無窮,是哈尼人待客的一種古老習俗。



哈尼族美女


18、苗族




特色茶種:米蟲茶、青茶、油茶、茶粥。


苗族朋友將茶作為寄託或表達思想感情、哲理觀念的載體,並世代相襲。苗族茶俗既是苗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理念的體現。苗族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節慶娛樂等社會交往中,可謂處處離不開茶。



苗族美女


19、景頗族



特色茶種:竹筒茶、醃茶。


雲南景頗族的醃茶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佐食。這種醃茶的製作較為繁雜,時間跨度也較大。每年春雨霏霏之季,將採摘的鮮嫩茶葉洗淨,再用竹籮攤開晾乾,然後再拌上食鹽、辣椒,放進竹筒內,層層搗緊後,將竹筒口封起來。放置到陰涼處3個月後,便可享用。



景頗族美女


20、土族




特色茶種:年茶


茶在當地是貴重之物。敬茶,以示謝意。這種風俗被稱為「格茶」,亦稱「善茶」、「舍施茶」。除此之外當地還有藏茶的習俗。



土族美女


21、納西族




特色茶種:酥油茶、鹽巴茶、龍虎鬥、糖茶。


龍虎鬥是將茶與酒同飲的一種特殊飲茶方式,故稱龍虎鬥,製作方法也十分特別。飲龍虎鬥茶是治療感冒的良方,人患感冒後喝一杯,即渾身出汗,睡一覺後頭不昏,人也感到精神有力。



納西族美女


22、傈僳族





特色茶種:油鹽茶、雷響茶、龍虎鬥。


油鹽茶是傈僳族古老而普遍的飲茶方法。先用小土陶罐在火上將茶烤焦黃,加入開水,然後放人食用油和鹽,再加開水煮沸三五分鐘,便將茶葉倒入茶盅,主人將茶敬送客人。這種茶湯既能解渴,又能充飢,別有風味,深受人們喜愛。



傈僳族美女


23、佤族




特色茶種:苦茶、煨茶、擂茶、鐵板燒茶。


鐵板燒茶與烤茶相似,飲茶方法是先用壺將水煮沸,另用一塊薄鐵板盛上茶葉放在火塘上燒烤,直到茶色燒烤到焦黃,散發出茶香味,再將茶倒人開水壺內煮,幾分鐘後即可將水倒入茶盅飲用,這種茶飲後,苦中回甜,焦中有香。



佤族美女


24、畲族



特色茶種:三碗茶、烘青茶。


有客從遠方來,畲家主人都會先敬茶,一般要敬兩三道,喝三道的意思是: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或者第三碗。



畲族美女


25、高山族




特色茶種:酸茶、柑茶。


「酸柑茶」,臺灣高山族一種民俗茶飲,飲用時,把「酸柑茶」連皮切成小片,用開水衝泡,即可飲用,加些冰糖滋味更佳。「酸柑茶」酸、甜、苦、香,澀,五味俱全,別有風味。



高山族美女美女


26、仫佬族




特色茶種:打油茶。



仫佬族美女


27、東鄉族




特色茶種:三臺茶、三香碗子茶。


東鄉族酷愛喝茶,從茶具、茶葉、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選「三炮臺」,「三炮臺」顧名思義,即它由蓋子、茶盅、掌盤三層組成。客人要來時,熱情的東鄉人會奉上三香茶、五香茶、八寶茶,以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



東鄉族美女


28、拉祜族




特色茶種:竹筒香茶、糟茶、烤茶。


拉祜族群眾不論男女都喜歡喝茶。燒茶是拉祜族傳統的一種飲茶法:將新梢採下的一芽五六鮮茶葉直接在明火上烘燒至焦黃再放入茶罐內煮飲;烤茶香氣很足,味道濃烈,飲後精神倍增,心情愉快。 



拉祜族美女


29、水族




特色茶種:罐罐茶、打油茶。



水族美女


30、柯爾克孜族




特色茶種:茯茶、奶茶。


柯爾克孜族主要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掉羅勃左節等節日。過節時,男女均著新衣,並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他們的日常飲料是山羊奶和酸奶,還喜歡喝煮沸以後加奶、加鹽的茯茶。



柯爾克孜族美女


31、達斡爾族




特色茶種:奶茶、蕎麥粥茶、紅茶。


達斡爾人的日常生活中飲茶是必不可少的,在家庭飲食中佔有不可缺少的地位。茶是達斡爾人每天早晚必飲的重要飲料,家中來客首先用茶待客,其次再用酒飯招待。達斡爾人的飲茶方式既接受了漢族的傳統方式,又受到蒙古人的影響,學習了蒙古人用牛奶制奶茶飲用的方法。



達斡爾族美女


32、羌族




特色茶種:酥油茶、罐罐茶。


羌族是棲身在秦嶺西部四川一帶,自古有喝罐罐茶的習俗。羌族罐罐茶有面罐茶和油炒茶兩種。油炒茶又稱炒清茶,是羌族對待年長或地位崇高的賓客的尊貴禮遇才喝的茶。



羌族美女


33、撒拉族




特色茶種:麥茶、茯茶、奶茶、三香碗子茶。


茯茶和麥茶是撒拉族男女普遍愛喝的飲品。「麥茶」是將小麥炒成焦黃,碾碎成小顆粒,衝水加適量食鹽熬煮而成,色釅如茶,清香可口,有的還配以花椒、小茴香、炒熟的苦杏仁等,調入牛奶,則香甜可口,營養豐富。


撒拉族人在飲茶時很有一番講究:講究茶葉鮮而不陳、色正味濃;講究水潔而無染,泉水為上,井水次之;講究茶具精巧雅致,古樸大方,好淡素色並雕有花草、詩句或經文。 



撒拉族美女


34、錫伯族


特色茶種:奶茶、茯磚茶



錫伯族美女


35、仡佬族



特色茶種:甜茶、煨茶、打油茶。


仡家人喜食油茶,相傳上千年前,仡佬先民開荒闢草求生存,飢餓難忍下採下茶尖在口中嚼細咽下暫時充飢,茶不僅無毒,並十分美味。


後來仡佬人逐步將這種野生茶變為家茶,將生食茶變為熟食茶,將泡茶變為油茶,並稱「仡佬油茶」。油茶不僅味美,且風味獨特,同時有著提神醒腦、健身的功效。



仡佬族美女


36、毛南族




特色茶種:青茶、煨茶、打油茶。



毛南族美女


37、布朗族




特色茶種:青竹茶、酸茶。


在布朗族朋友眼中,竹筒是一種器具,也是喝煮茶不可缺少的茶具之一。竹筒茶的是將夏天採集的茶葉炒熟後,置入竹筒內,用闊葉封口保存。


飲用時再將竹筒放在火上烘烤,直到把竹筒烤至焦黃,剖開竹筒,用開水衝泡,在濃烈的茶香中有一種竹的清香。



布朗族美女


38、塔吉克族




特色茶種:奶茶、清真茶。


塔吉克族日常飲料多習慣於飲用奶茶。塔吉克語稱之為「艾提幹恰伊」,是將少許紅茶或磚茶加水煮沸,然後加入適量已煮熟的新鮮奶子,攪拌而成。


39、阿昌族




特色茶種:青竹茶。


阿昌族熱情好客,有客來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飯禮讓上座,如客人年輕輩分小可推辭坐邊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阿昌族待客有勸飯習俗,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



阿昌族美女


40、怒族




特色茶種:酥油茶,鹽巴茶。


鹽巴茶是怒江州一帶怒族較為普遍的飲茶方法。這種茶汁呈橙黃色,這樣邊煨邊飲,一直到小陶罐中茶味消失為止。茶葉已成為怒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必飲三次茶。「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鬆;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已成為怒族的飲茶諺語。



怒族美女


41、普米族




特色茶種:青茶、酥油茶、打油茶。


普米族飲茶也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會坐臥不安,甚至頭昏腦脹。普米族一天習慣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臨睡時還要喝一次。


日常飲茶的種類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豬油的茶)、鹽茶和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等。慣於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



普米族美女


42、烏孜別克族




特色茶種:奶茶。


奶茶是烏孜別克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將茶水置於銅壺或鋁鍋內燒開,加入牛奶邊煮邊攪拌,待茶乳完全交融後,再加入適量食鹽即成。奶茶具有驅寒、生津、止渴、化食的作用,不但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四季均可飲用。



烏孜別克族美女


43、俄羅斯族




特色茶種:奶茶、紅茶。


俄羅斯族人嗜茶如命,他們認為茶葉具有舒心、提神、醒腦、養氣、去悶和解憂的功效。



中國俄羅斯族美女


44、德昂族




特色茶種:砂罐茶、醃茶。


德昂族喜歡飲用砂罐茶,德昂族語「點壓雨」,先用大銅壺燒開山泉水後,用小砂罐,將茶烤至焦香,取銅壺衝入開水進行煮茶。這種茶水味道十分濃烈,能及時解除渴和消除疲勞。 



德昂族美女


45、保安族




特色茶種:茯茶、沱茶、冰糖窩窩茶。


茶也是保安族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他們冬季多喝茯茶、沱茶,夏季喝陝青茶和春尖。喝茶時再在裡邊加點冰糖、桂圓,俗稱「冰糖窩窩茶」,沏茶多用紫銅壺。


紫銅壺的下端有一個小門洞,裡面裝有燃燒的木炭,他們稱之為「火壺」,用火壺燒水沏茶,水總是沸騰的,他們認為用這種沸騰的水沏出的茶味道清香。



保安族美女


46、鄂溫克族




特色茶種:奶茶。



鄂溫克族美女


47、裕固族




特色茶種:炒麵茶、甩頭茶、奶茶、酥油茶、茯磚茶。


裕固族朋友有一種特殊的飲「甩頭茶」的習俗。甩頭茶是在磚茶汁中,加入鮮奶、炒麵、酥油、食鹽等佐料和茴香、姜粉等香料,開水衝入,因太燙,喝茶時,茶碗要從左至右不斷轉動,同時要用嘴往茶碗中有節奏地用力吹風,每吹一次需甩頭或擺頭,故稱飲「甩頭茶」或「擺頭茶」。 



裕固族美女


48、京族




特色茶種:青茶、檳榔茶。



京族美女


49、塔塔爾族




特色茶種:奶茶、茯磚茶。


奶茶是塔塔爾族朋友待客的常備飲料。燒奶茶,先將茶水熬得淡淡適宜,撇去茶渣、將熟奶摻入混勻,使其沸騰,待茶乳作交融後加適量食鹽即成。


飲奶茶時,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奶油或酥油,然後將成小片的饢泡入奶茶食用。



塔塔爾族美女


50、獨龍族




特色茶種:煨茶、竹筒打油茶、獨龍茶。



獨龍族美女


51、珞巴族




特色茶種:酥油茶。


珞巴族和藏民不同,他們平時不怎么喝酥油茶,他們的酥油茶主要是用來敬客。平時村民飲茶,把茶磚放在茶壺裡煮,煮沸後放鹽,就可以飲用了。


這樣的茶水其實也是做酥油茶的原料,只要將茶水倒入茶桶裡,再放上一定的酥油舂打一段時間即可。




52、基諾族




特色茶種:涼拌茶、煮茶。


基諾族朋友喜愛吃涼拌茶,其實是中國古代食茶法的延續,這種原始的食茶法在基諾語中被稱為「拉拔批皮」。


對於他們來說,涼拌茶不僅是茶,也是一道菜,既可招待遠方客人,又是日常吃米飯時的佐菜,是其茶文化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基諾族美女


53、赫哲族




特色茶種:小米茶、青茶。



赫哲族美女


54、鄂倫春族




特色茶種:黃芪茶。


鄂倫春人喜歡喝茶,過去是喝黃芪茶,黃芪多生於草地或山坡上,每到秋季,人們就採一些花葉、根莖曬乾存放起來,飲時抓一把扔進茶壺裡燒開即可,其色濃味正,清香適口,不僅是飲料佳品,也是醫藥補品。



鄂倫春族美女


55、門巴族




特色茶種:酥油茶。



門巴族美女


56、漢族




特色茶種:烏龍茶、紅茶、綠茶等,種類多,不同地區不同。


漢民族的飲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雖然方式有別,目的不同,但大多推崇清飲。將茶直接用滾開水衝泡,無須在茶湯中加入其它佐料,純茶原汁原味,清飲既保持了茶的「純粹」,也體現茶的「本色」。



相關焦點

  • 文化 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 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珍藏版)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 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1、藏族特色茶種: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在這裡只要有人煙的地方,你都可以聞到飄來的酥油茶的香味。藏族人民最嗜愛酥油茶。
  • 【文化】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珍藏版)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 茶生活 56個民族,56種美女,56種茶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 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必須收藏)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 這56個民族,有56種美女,還有不止56款的茶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黎族美女特色茶種:三道茶、烤茶、雷響茶。居住在雲南大理一帶的白族兄弟,十分好客。他們敬客的「三道茶」是名聞遐邇的。
  • 56個民族,56道菜
    中國幅員遼闊,56個民族地域分布、文化傳統各異,飲食更是獨具特色。蒙古族的烤全羊、藏族的酥油茶、滿族的薩其瑪、朝鮮族的泡菜,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美食都嘗過嗎?不過癮的話,再來點基諾族的芭蕉肉、黎族的竹筒飯、東鄉族的棧羊肉。
  • 56族美女,56道茶!(珍藏版)
    而喝茶是華夏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愛好,不論哪個民族,在其漫長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飲茶習俗。下面給大家帶來56個民族、56種美女、56道茶,賞心悅目!而與侗族人民雜居一起的苗、瑤、壯等民族,也喜愛喝打油茶。
  • 56個民族茶——門巴族酥油茶
    另一種方式是將酥油和茶放到一個皮袋中,紮緊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所以配置酥油茶叫「打」酥油茶。是女主人招待客人的一項非常費力的工作,現在也可以用電動攪拌機配置。 門巴族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門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方言差別較大,無本民族文字,通用藏文。
  • 56個民族茶—土家族擂茶
    與漢、苗等族雜居,千百年來,還保留著一種古老的吃茶方法,這就是擂茶,四川、重慶、湖北土家族也叫「打油茶」。正在危難之際,村中一位草醫郎中有感於張飛部屬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便獻出祖傳除瘟秘方,結果茶(藥)到病除。其實,茶能提神祛邪,清火明目:姜能理脾解表,去溼發汗;米仁能健脾潤肺,和胃止炎,所以,說擂茶是一帖治病良藥,是有科學道理的。
  • 56個民族茶—水族打油茶
    水族 特色茶種:打油茶、罐罐茶 喝好茶, 就在下方掃碼吧 水族館
  • 56個民族有哪些 56個民族名稱
    有一首歌裡唱:「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實際上是在唱我國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那麼,56個民族除了漢族還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茶—高山族酸柑茶
    品飲酸柑茶,酸、甜、苦、香,澀,五味俱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告知福利來了又呦!喝好茶,就在下方掃碼吧個民族非遺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是榮程集團文化板塊為整合民族文化資源,促進民族非遺保護所搭建的文化傳播與交流共享的平臺。
  • 56個民族56道菜,來看看吧!
    我們有五十六個民族在不同環境中形成了不同飲食習俗56個民族56道菜,來看看吧!21保安族—炕鍋饃饃保安族也多愛麵食吃時把饃饃放火中烤熟,別有番風味22獨龍族—酸竹菜獨龍族最愛吃酸的這道酸竹菜又酸又好吃是東鄉族招待客人必備飲品28俄羅斯族—大列巴因為接近俄羅斯,口味也受到影響這其實就是麵包29景頗族—舂白叄由十幾種食材做成
  • 56個民族,56個姑娘,個個美若天仙!中國56個民族資料搜集整理
    「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國,各個民族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些關於56個民族的資料,看到圖片,不得不感嘆,原來中國美女那麼多,再也不用羨慕外國的美女了,還是自己家的姑娘耐看!滿族1、滿族滿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以遼寧省為最多。
  • 56個民族56道菜,饞死人了!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56個民族56道菜,快來看看你的民族是什麼吧!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製而成。
  •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我們中國從古至今就有56個民族,漢族使用漢語,其他少數民族除回族外,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下面來看一下56個民族有哪些。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高山族服飾!
    瞧,這位魯凱姑娘從上到下披披掛掛,再加上一頂厚重的帽子,全身重量馬上就多了二、三十斤,真是美女難為啊。泰雅人的服裝可分為便裝和盛裝。平時勞動穿便裝,十分簡單,婦女的服裝大都是無領無袖無扣的筒衣。節慶時穿盛裝,還要加上許多的裝飾品,有趣的是,泰雅男子的飾物比女子還要多。人數較少的賽夏人的服飾也很有特色,最吸引人的一種叫「背響」的飾物。
  • 民族常識|56個民族服飾——朝鮮族服飾!
    服裝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朝鮮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國吉林省延邊州,其豐富多彩的民族服裝,是朝鮮族人民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的體現。其文化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朝鮮族服裝呈現出素淨、淡雅、輕盈的特點,給人美麗形象,充實了服飾藝術的寶庫。中國朝鮮族在初期,多居於偏僻的山村,服飾的原料以自種自織的麻布和土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