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今年初以來疫情的衝擊,渠道洗牌的大背景之下,四五線市場的汽車從業人員正在面臨「大浪淘沙」般的現實壓力。是轉身離場,還是努力堅守,對於每一個汽車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
開業41天:交付24臺
陳巡是一位85後,也是江西景德鎮的一家汽車二網店的店長和合伙人,他的門店授權經銷比亞迪和東風啟辰這兩個品牌。
1月3日晚上,陳巡和我說了他那家二網店一個多月以來的經營情況:本店2020年11月29日正式開業,從11月20日開始試營業到12月31日,總共交付24臺,其中比亞迪16臺,啟辰8臺(非授權品牌車輛,譬如吉利等不計入銷量)。流量分析:朋友介紹成交7臺,自然進店成交12臺,車展成交5臺。
開業41天交付24臺,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也大致符合陳巡之前的預期。
對於這個銷售成績,陳巡自己的評價是:「旺季客流大,再適當參加小型車展,賣得總體還算可以。」他也總結了不足之處,譬如,「店門口樹木遮擋大門,影響客流,不然客流會更多,銷量也會增加。」
還有就是缺乏線上廣告引流,「汽車銷售光靠自然進店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如可以投放線上廣告譬如懂車帝或易車網,銷量肯定會明顯增加。」對於不能投放線上廣告,陳巡顯得有些「耿耿於懷」。
「其實我也願意投懂車帝,我都聯繫過, 3.7萬一年,只是不給資質的問題,另外也沒啥補貼。」陳巡坦言。
陳巡解釋道,按照懂車帝、易車等平臺的規定,經銷商如果想線上投放,必須廠家或者4S店給予授權,才能進行。
「銷量提升是必然的。比亞迪我還是願意花這個錢的,弱勢品牌就要看品牌了,但基本做了線上和沒做線上還是有區別的。」陳巡對此非常肯定。
之所以選擇比亞迪和啟辰這兩個本地沒有4S店的品牌,陳巡解釋道:「主要原因是可參加車展、可參加商超活動,如果4S店有部分支持,我們就更有信心做好了。」
作為一個從業8、9年並且在杭州等大城市汽車圈歷練過的「老人」,陳巡對景德鎮這樣的四五線城市的汽車經營業態有著自己的理解:「適合小城市的汽車經銷店是多品牌標準形象直營店。在汽車城開直營店,既能攔截競品的客戶群體,又能提高曝光度,增加銷量,最關鍵的是低成本經營。多品牌直營店經營模式一定要做到一個品牌做一個門頭的模式,幾個品牌就有幾個門頭。另外,做單一品牌保證不了一家店的開支及生存問題,多品牌經營可以很好地展示門店形象及實力,汽車車型多,選擇性高,也有利於成交。」
「多門頭展示,多品牌經營。但品牌也不能太多了,2-3個品牌差不多。」陳巡補充道。
在景德鎮,除了沒有比亞迪、啟辰的4S店,還有很多品牌也在當地沒有4S店,包括東風標緻、一汽馬自達、長安馬自達等合資品牌。陳巡對此的看法是:「適合景德鎮的汽銷模式是低成本經營多品牌銷售。很多品牌還沒有滲透我們這種4-5線城市,不是它們不想進來,而是招商困難,即使招商成功但倒閉也快。未來的汽車市場一定是低成本經營多品牌銷售,建立完整的門店銷售模式,包括低成本的線上投放+綜合品牌修理廠的服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長遠。我覺得這樣才是廠家和商家的互贏。」
陳巡認為,現如今的四五線汽車市場正在面對類似「囚徒困境」,「現在的市場難做,但是我理解還是有可行性的辦法。現在弱勢車企在發愁銷量,而我們這種4-5線城市也在發愁沒有品牌可拿,能拿的話成本又過高。如果能互相妥協,又有支持(我說的支持是取決於銷量),銷量肯定能提升。」
▼
投資70萬在景德鎮做二網
我記得,是在12月4日下午認識陳巡的,那一天,我在景德鎮走訪當地的國大汽車城。位於浮梁縣351國道旁的景德鎮國大汽車城聚集了一些汽車經銷店,品牌包括奧迪、一汽大眾、捷豹路虎、東風本田、哈弗等,既有4S店,也有經銷幾個品牌的二網店。平時這裡到訪的顧客不算多,周末人會多一些。
筆者走到這家門店的時候,身穿深色大衣的陳巡和同事正在店門口閒聊。出生於1988年的陳巡是這家二網店的股東和店長,從其舉手投足間就知道是在汽車江湖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
「我是一位從事8年汽車4S店工作的汽車人,除了財務和行政基本都做過,包括在當地的網約車市場也是資深管理層。」陳巡這麼介紹自己。
筆者到訪的時候,陳巡的這家二網店才開業不到一周,不算寬敞的店面內擺滿了車輛,分屬於比亞迪和東風啟辰兩個品牌。店內的裝修簡潔,功能區設置清晰,包括精品展示區、客戶洽談區、休息室、辦公區等。陳巡和別人合夥,一起投資了這家二網門店,初期投資70萬元,對於一個小地方30出頭的年輕人來說,壓力不算小。
「我現在嘗試的就是在汽車城拿了兩個個店面,做本地沒有4S店的品牌,雙品牌運營。總計展廳389m,總投資近70萬元,包括裝修21萬元,店面年租金15萬元,2個品牌的保證金30萬。」陳巡告訴筆者。
開業當月展廳銷售本店經營品牌10臺,其他品牌3臺。對於一家二網店,陳巡對於銷量的預期是希望一年能夠賣150臺左右,包括100臺比亞迪和50臺東風啟辰。
為什麼選擇比亞迪和啟辰,陳巡的解釋是:「我選擇本地沒有的品牌是因為我是獨家,我才會全力以赴用心做品牌,銷售賣得好,也想4S店及廠家給予更多的支持,在當地市場以低成本的方式運營,搶競品的銷量。在這設店也算是我對本地市場的一種前瞻性規劃。」
據介紹,啟辰在景德鎮在12月以前的保有量大概是400臺左右,其中有1/4是陳巡銷售出去的,而滴滴網約車的生意就大約佔了60%。啟辰和比亞迪都有新能源車型,價格也能被網約車客戶接受,這也是陳巡選擇做這兩個品牌生意的原因之一。
對於景德鎮這樣的四五線城市,還有很多汽車品牌的真空地帶,包括東風悅達起亞等品牌尚未在景德鎮開設4S店。對此,陳巡的分析是:「現在的很多弱勢品牌車企都沒進駐像我們景德鎮這種小地方,原因是沒有合適的投資人建店投資,地方小,品牌影響力不大,成本高,導致投資人不敢涉足。但部分強勢品牌涉足也是沒利潤或者虧損,歸根結底,運營成本過高。」
基於上述的品牌經營現狀,陳巡認為這裡面有機會,但是需要汽車廠家能夠予以相應的扶持:「我的看法是應該讓我們這批資本不雄厚而且還想繼續做汽車、在當地有點客戶資源的人運營下去並且能滿足廠家對於銷量的需求。」
關於為什麼不選擇多品牌混營的汽貿模式,而選擇品牌管理相對專一的汽車城模式,陳巡的看法是:「當初選擇這樣的店是因為我在縣城開過兩年汽貿,不賺錢,發現汽貿行業在本地沒有生存空間,沒有價格優勢,沒有與客戶的信任度優勢,客戶群體也越來越注重店面的形象。」
對於自己斥資在汽車城投建店面,陳巡並不後悔:「在市場這麼不景氣的時候,我選擇在汽車城搶店面,是我看中未來汽車品牌的轉變,以及店面的稀缺。隨著汽車市場的集中化,城市周邊的汽貿都會被洗牌,前期佔領好位置就是關鍵,況且汽車城也不再具備形象好的店面。」
關於未來的發展,陳巡表現得很冷靜:「雖然我沒有太多的資本在這個市場引起波瀾,但我可以用我的經驗來更好地存活於當下汽車市場。車企與小經銷商是並存關係,而不是壓榨關係。」
「你對廠家有什麼要求嗎?」我問他。
陳巡想了一下,「希望他們可以推出低首付的廠家金融扶持政策,譬如『一萬元就開走』這樣的促銷活動。」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