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產晶片概念股: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華為子公司

2020-12-21 澎湃新聞

5月23日,A股市場繼續下挫,上證綜指跌1.35%,報2852.52點,晶片國產化概念股不及前幾個交易日表現,下跌0.13%,其中大港股份(002077)、華勝天成(600410)跌停,中國長城(000066)、韋爾股份(603501)、大唐電信(600198)等也出現大幅下跌。

此前的5月17日,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布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稱,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她宣布,之前為公司的生存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消息也振奮著國內晶片產業,晶片國產替代化的戰略地位提升,市場也開始尋找細分行業的真正龍頭。

在晶片產業鏈方面,西南證券在研報中稱,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包括晶片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節,此外還衍生出包括集成電路設備製造、關鍵材料生產等在內的相關支撐產業。本篇盤點的,主要是設計環節的概念股。

十強中的上市公司

在5月17日召開的世界半導體大會上,中國半導體協會發布2018年中國半導體設計十大企業名單,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清華紫光展銳、豪威科技分別位列名單的前三位。

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十大企業。數據來源:中國半導體協會

成立於2004年的深圳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是華為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其法定代表人為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主要經營範圍是電子產品和通信產品的半導體設計、開發、銷售及售後服務等。華為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就是海思的產品。

紫光展銳的背後則是紫光集團。紫光展銳是紫光集團通過幾次併購組建而成。2013年12月,紫光集團收購展訊。2014年7月,紫光集團收購銳迪科。2016年,展訊和銳迪科整合。產品包括手機基帶晶片、SIM卡晶片等。

豪威科技同樣也是非上市公司,其股東名單中除了一些創投機構的身影,還有一家上市公司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韋爾股份,603501),該上市公司持有其1.97%的股份。最新的交易方案顯示,韋爾股份擬以33.88元/股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25名股東持有的北京豪威85.53%股權,交易對價130億元。該事項目前已經獲得美國證監會審核通過、中國證監會審核有條件通過。

位列第五位的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於2014年5月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集成電路產品的研究、開發和銷售,電子元器件等。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全資持股中國電子有限公司,而間接持股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還是上市公司上海貝嶺(600171)的第一大股東,持有其27.18%的股份。

位列第六位的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中興通訊(000063)的子公司,中興通訊持有其68.4%的股份。

居於第七、第八位的分別是上市公司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匯頂科技,603160)、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士蘭微,600460)。

「設計產值佔比正式成為第一」

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根據產業鏈劃分,晶片生產首先是設計集成部分,一是設計軟體,晶片設計軟體是晶片公司設計晶片結構的關鍵工具,目前晶片的結構設計主要依靠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來完成;二是指令集體系,從技術來看,CPU只是高度集合了上百萬個小開關,沒有高效的指令集體系,晶片沒法運行作業系統和軟體;三是晶片設計,主要連接電子產品、服務的接口。

「晶片設計集成領域,中國的集成能力應該屬於世界先進水平。不要小看集成能力。這就好比一堆木料在某些人手裡只能當柴火燒,某些人手裡可以做出好家具。」天風證券表示,2017年,匯頂科技在指紋識別晶片領域實現了對瑞典FPC的超越,成為國產設計晶片在消費電子領域少有的全球第一。士蘭微從集成電路晶片設計業務開始,逐步搭建了晶片製造平臺,並已將技術和製造平臺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塊和MEMS傳感器的封裝領域。

根據中泰證券的研報數據,目前我國設計產值佔比正式成為第一,設計水平達到16/14nm。2017年我國三業實現三個第一次:設計業第一次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晶片製造業增長速度首次超過設計業、三業均第一次超過千億規模,意義重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盈利達到503家。2016年全產業銷售額達到1518億元,同比增長23%。

中國內地涉及產值佔比持續提升。數據來源:中泰證券

中泰證券進一步表示,在半導體產業飛速發展的背後,IC(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方式一直在進行調整,IC設計公司快速興起。在IC設計過程中,首先要進行規格制定,也就是根據下遊廠商的需求進行定製化的過程。

「定製化意味著優質的IC設計公司將具備很高的業績彈性,一旦某個細分領域需求增加,相關公司將會在短期獲得大規模增長。」

綜合多家券商的觀點和上市公司公告,澎湃新聞記者列出了最受機構關注的3隻概念標的股,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匯頂科技(603160)

匯頂科技是一家從事晶片設計、軟體開發以及向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匯頂科技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涉及企業名單中位列第七位。

2018年年報顯示,匯頂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7.21億元,同比增長1.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2億元,同比下降16.29%。

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提到,匯頂科技目前市場主要是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市場,與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一加、魅族、Google、Amazon、Samsung、Nokia、Dell、HP、LG、ASUS、acer、TOSHIBA、Panasonic等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成功建立合作。

「在電容觸控晶片方面,匯頂科技技術相對成熟,憑藉較高性價比不斷搶佔廠商的市場份額,公司在2017年全球電容觸控晶片出貨量佔比中穩居第三。」西南證券還表示,在指紋晶片方面,匯頂科技2017年全球指紋晶片廠商市佔率為32%,2018年市佔率提升至39%,佔據指紋晶片市場龍頭地位。

士蘭微(600460)

士蘭微是一家從事電子元器件、電子零部件及其他電子產品設計、製造、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LED產品三大類。士蘭微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名單中位列第八位。

2018年年報顯示,士蘭微營業總收入為302586萬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10.36%,創下歷史營收新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046萬元,比2017年同期增加0.58%。

按產品來看營收構成,LED產品實現銷售收入5.05億元,毛利率為12.06%,同比下降7.46%。集成電路實現銷售收入9.63億元,毛利率為30.19%,同比增長2%。分立器件實現銷售收入14.75億元,毛利率為26.84%,同比下降0.98%。

國信證券認為,作為IDM模式的公司,士蘭微設計模式有其自身的獨特性,產品的技術開發經過不斷的試錯和迭代,相比對手採用了更快的迭代速度以取得優勢。士蘭微在8寸線擴產過程中持續的研發投入具有長期戰略意義。雖然短期內會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壓力,但是隨著8寸線的持續擴產,公司將能夠將更多的傳統產品導入到先進產線,並通過先進的製造工藝快速導入高端客戶。

兆易創新(603986)

兆易創新是一家晶片設計公司,從事於各類存儲器、控制器及周邊產品的設計研發。兆易創新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2.46億元,同比增加10.65%;歸母淨利潤為4.05億元,同比增加1.91%。

首創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兆易創新主營業務為快閃記憶體晶片(NORFlash和NANDFlash)及微控制器(MCU),是目前國內領先的快閃記憶體晶片設計企業。據第三方統計,2017年,公司進入中國IC設計行業收入排名前十;快閃記憶體產品全球銷售額排名第十位;NORFlash全球銷售額排名第五位,市場佔有率為10.5%;串行NORFlash全球銷售額排名第三位。

兆易創新的研發投入也是機構的關注點之一,國盛證券認為,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行業整體去庫存背景下,公司大力逆勢投入,研發費用絕對值、研發強度以及人員數量同步大幅提升。該機構認為公司研發投入除了受兩期股權激勵費用影響外,還與主業Flash&MCU的持續研發擴張以及新品類產品團隊的建立、研發高度相關,後續重點關注公司研發投入轉換落地情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盤點國產晶片概念股: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華為子公司
    消息也振奮著國內晶片產業,晶片國產替代化的戰略地位提升,市場也開始尋找細分行業的真正龍頭。在晶片產業鏈方面,西南證券在研報中稱,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包括晶片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節,此外還衍生出包括集成電路設備製造、關鍵材料生產等在內的相關支撐產業。本篇盤點的,主要是設計環節的概念股。
  • mcu晶片是指什麼晶片_mcu晶片概念股
    mcu晶片概念股   如今國內對於晶片的開發,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mcu晶片概念股有哪些?   1.韋爾股份   收購北京豪威之前,韋爾股份主營是半導體分銷,晶片設計業務佔比26%左右(國內晶片設計企業稀缺)。
  • 華為有哪些「備胎」?這裡有一份中國晶片企業權威榜單
    過去,很多國產晶片公司往往只能作為整機廠的「備胎」甚至連「備胎」資格也沒有,但在供應鏈風險嚴峻、中興華為先後敲響警鐘之後,未來國產晶片企業或將贏得整機廠商更多關注目光,半導體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國產半導體十強榜單發布海思蟬聯設計第一在今天召開的世界半導體大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揭曉了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功率器件、MEMS、設備及材料領域的十大(強)企業。
  • 盤點中國核心晶片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2019年進口晶片3055億
    ; 北京君正是嵌入式處理器晶片領先企業; 中穎電子是國內優質的IC設計公司; 匯頂科技是全球生物識別晶片領先企業; 長電科技是國產半導體封測龍頭; 除了上面的細分領域龍頭值得進一步研究之外,還可以關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 全球十大IC晶片巨頭誕生!美國高通排全球第一:華為晶片排名呢?
    【6月1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中興、華為事件發生以後,關於國產作業系統、國產晶片的發展就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高度關注,雖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企業的產品都是通過全球分工合作的模式,在晶片領域也同樣如此,有些企業專注於晶片設計,例如高通、華為、蘋果等等,有些企業專注於晶片製造
  • 華為有哪些「備胎」?這裡有一份中國晶片企業權威榜單
    過去,很多國產晶片公司往往只能作為整機廠的「備胎」甚至連「備胎」資格也沒有,但在供應鏈風險嚴峻、中興華為先後敲響警鐘之後,未來國產晶片企業或將贏得整機廠商更多關注目光,半導體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國產半導體十強榜單發布海思蟬聯設計第一在今天召開的世界半導體大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揭曉了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功率器件、MEMS、設備及材料領域的十大(強)企業。
  • 又一國產晶片龍頭衝刺A股!概念股一網打盡
    GalaxyCore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CMOS圖像傳感器和顯示驅動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招股書顯示,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 CMOS 圖像傳感器和顯示驅動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
  • 2019中國十大晶片科技企業誕生!華為海思成最大黑馬:剩下還有誰?
    眾所周知,「缺芯少魂」一直都是國內高科技行業的痛點,尤其是在最近幾年,西方國家更是直接對國內的中興、華為、海康威視等科技巨頭飛舞著「科技大棒」,讓國內眾多企業重新對晶片、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領域進行重新審視,就連阿里巴巴、格力等巨頭,也更是加入到了這場「晶片」研發大軍中,並且不少企業更是已經取得了非常不俗的成績
  • 國內首款全自研通用並行晶片「點亮」!國產CPU龍頭要來了 概念股...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中,天數智芯技術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硬體、軟體等近百項指標的測試,驗證BI產品的實際功能符合設計標準。在性能方面,公司介紹BI晶片使用7納米製程及2.5DCoWoS封裝技術,容納240億電晶體,性能達市場主流產品的兩倍。天數智芯官網資料顯示,天數智芯是中國第一家專注於GPGPU晶片高性能計算系統的硬科技企業。
  • 中國十大晶片設計企業排名來了!到底誰才是正宗晶片股?
    其中第一名營收為842.7億元,很明顯這家企業就是華為海思了。通過相關的數據分析後,依舊能夠得到這份清晰的「十大晶片企業」名單。他們分別是:華為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銳、韋爾股份(韋爾+豪威+思比科)、北京智芯微、華大半導體、中興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北京矽成、格科微。
  • 中國民營晶片設計企業Top10:韋爾股份第一,市值1590億
    眾所周知,在晶片領域有三種模式,一種是IDM模式,就是可以從設計一直做到製造和封裝的,還有隻做設計的Fabless模式,只做代工製造的Foundry模式。國內的晶片企業大多是Fabless模式,即只做設計,製造、封測都外包給別人,比如華為海思就是如此,只設計,不生產的。
  • 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名氣不如華為海思,卻設計出7nm晶片
    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提到國內的晶片企業,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華為海思,因為它是全球排名第五,國內排名第一的晶片設計公司。雖然海思並不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但是由它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在性能和各方面的表現上,已經達到了頂尖水平!可惜的是,如今華為海思囿於美國的晶片規則,導致其設計出來的晶片得不到代工,而國內的基礎工業水平無法滿足海思晶片的製造條件。
  • 華為鴻蒙重磅實錘還有紫龍、玄武、昊天、崑崙!國產自主軟體大閱兵
    商標公告顯示,「華為鴻蒙」適用於圖形加速器、文件管理用電腦程式,作業系統程序、計算機操作程序、計算機操作軟體、計算機中央處理器、用於遠程檢索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內容的電腦程式、音頻和視頻設備操作控制用計算機軟體、編譯軟體、模擬對話用聊天機器人軟體,控制自助終端用計算機軟體等各大領域!
  • 國產芯正式崛起!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名榜:國產麒麟飆升至第五
    近年來,隨著國內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在最為關鍵的晶片技術領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國產晶片整體性能表現與國外差距正在明顯縮小,尤其是手機晶片領域,華為麒麟、紫光展銳、翱捷科技(簡稱「ASR」)等等,都已經開始逐漸的打開市場,尤其是華為自創海思麒麟晶片,已經成為了華為高端旗艦手機指定專用晶片
  • 在晶片處理器領域,華為又傳來了好消息,首次超過高通驍龍晶片
    近些年來華為憑藉著強大的自身實力和科研實力,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華為憑藉著自身強大的晶片研究實力,發明出了海思麒麟處理器這款王牌處理器。雖然受到了美國等國家的打壓,歷經了很多挫折,但是華為憑藉自身過硬的實力,走到了今天。而近期,在晶片處理器領域,華為又傳來了好消息。
  • 最強國產芯巨頭誕生!全國晶片業務最廣泛的企業:低端市場一家獨大
    眾所周知,「缺芯少魂」一直都是國內科技圈的痛點,目前國內的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測等領域,也依舊還無法達到全球晶片行業的頂尖水準,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華為海思作為國內第一大IC晶片設計企業,也是國內營收最高的晶片企業,第二大晶片企業則是紫光,雖然紫光集團在國內的名氣似乎遠遠不如華為海思,但實際上,在仔細分析之後,紫光集團所設計的晶片業務範圍
  • 國產替代已成必然趨勢 晶片概念新一波行情或來襲
    數據顯示,華為去年第三季度交付的智慧型手機中有74.6%使用了自己的麒麟系列,比一年前的68.7%有所增加。  另據媒體報導,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開始向除了華為之外的其他企業供應晶片了。此前,該公司只向華為提供晶片產品,但是在去年舉行的ELEXCON2019年電子展期間,海思半導體發布了第一款針對
  • 華為海思成亞洲最大晶片設計公司!旗下晶片覆蓋千行百業
    華為在晶片上的成就我們有目共睹,這背後離不開華為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的投入。2019年,華為海思在研發費用上花了24億美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44%,位居全球第九,而華為海思也成為了亞洲最大的晶片設計公司。
  • 「集微早報」①華為再砍單:2020年手機概念股「親蘋果遠華為」!②...
    6月18日#集微早報#★華為再砍單:2020年手機概念股「親蘋果遠華為」!疫情之下,手機市場遭遇衝擊已經毋庸置疑,那麼,對於今年的手機概念股而言,該何去何從已經成為業界所關注的重點。在筆者與眾多業界人士交流時,面對最多的問題就是,「手機概念股廠商今年的業績怎麼辦?」 從多名業界人士的觀點來看,對於2020年手機概念股的看法幾乎一致:那就是看好蘋果供應商,遠離華為供應商,後者風險較大。
  • 中國製造2025: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概念股
    (3) 2025中國製造計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部分概念股 01 國產晶片 斯達半導(603290):國內IGBT龍頭,全球IGBT市場幾乎被歐美日企業壟斷,斯達半導體2018年市場排名第8位,市佔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