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名氣不如華為海思,卻設計出7nm晶片

2021-01-08 笨鳥科技

文/笨鳥

原創不易,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

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

提到國內的晶片企業,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華為海思,因為它是全球排名第五,國內排名第一的晶片設計公司。雖然海思並不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但是由它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在性能和各方面的表現上,已經達到了頂尖水平!

可惜的是,如今華為海思囿於美國的晶片規則,導致其設計出來的晶片得不到代工,而國內的基礎工業水平無法滿足海思晶片的製造條件。因此,華為海思出現的問題也反映了國產晶片的現狀,雖然設計水平很高,但是製造技術卻存在差距。

不過,好在華為準確地意識到了這方面的不足之處,於是海思開始走上了轉型之路。之前,海思只擅長晶片設計,但是現在,海思即將全面紮根於半導體領域,晶片製造技術也會被攻克。等到海思轉型成功之後,國內的晶片事業就會迎來全新的機遇!

事實上,海思只是國產晶片的一個縮影,由於出色的實力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家低調的中國晶片巨頭,雖然名氣不如華為海思,但卻設計出了7nm晶片,就算放眼世界,也算得上是先進水平。

這家巨頭就是中興通訊旗下的中興微電子,它的主要業務和華為海思大同小異,對晶片設計同樣有很深的研究。根據營收表現來看,中興微電子去年名列國內十大晶片設計企業第六名,而且排名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

這很好地證明了中興微電子也是一家優秀的國產晶片設計公司,儘管實力和知名度都比不上華為海思,但依然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更重要的是,最近幾年中興也意識到了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所以中興微電子突破的腳步明顯加快了。

能設計出7nm晶片

據了解,早在2019年的時候,中興微電子就已經對外宣布了研發設計出7nm晶片的消息。當時華為海思也處於7nm的節點,中興可以說是漸漸抹平了和海思之間的差距,但是二者設計出的晶片有些不同之處,中興還需繼續努力。

大家都知道,海思的產品種類很多,除了手機移動晶片麒麟之外,還包括巴龍網絡基帶和鯤鵬伺服器晶片等等。所以海思必須要確保晶片的性能和產能,才會開始研發工作;而中興微電子的業務就沒那麼多了,它主要是設計通訊晶片。

其實平時人們很難看到中興微電子的晶片產品,因為通訊晶片一般都用在網絡基站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基站的功耗,減少運營商的成本。尤其是在5G時代,通訊晶片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所以中興微電子的崛起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這家中國晶片巨頭的現狀如何呢?華為海思遭遇挑戰之後,中興微電子能否扛起大旗?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興微電子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最根本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在今年6、7月份的時候,中興傳出了一個好消息,成功設計了5nm晶片,並且將於明年正式投入使用!這對於國內的晶片事業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畢竟5nm是今年最先進的製程,能設計出5nm晶片的公司少之又少。

然而讓人無奈的是,中興微電子和華為海思有一樣的難題,那就是不具備製造晶片的能力。也就是說,中興微電子必須尋找到可靠的代工合作夥伴,才能實現7nm和5nm晶片的量產,否則就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雖然這確實讓人備受打擊,但是中興微電子的實力不可否認,它缺的只是晶片製造技術。希望後續中興能夠像華為海思那樣,不僅設計晶片,還要生產晶片,爭取更大的市場。

寫在最後

從上述的情況中不難看出,國內的晶片設計實力已經不遜色於國外了,唯一不足的就是晶片製造。所以將來國內的半導體公司肯定會全面進軍製造領域,實現國產晶片的自主化生產,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

笨鳥科技,專注科技,帶你感受不一樣的科技風採!

相關焦點

  • 全球十大晶片巨頭誕生!唯獨華為海思晶片落榜:消失在Top15
    【12月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今年8月份,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C Insights正式對外公布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全球十大晶片企業排行榜單》,上榜企業分別為英特爾、三星、臺積電、海力士、美光科技、博通、高通、英偉達、德州儀器、華為海思,其中華為海思也是首次進入到全球半導體排名的Top10
  • 全球十大IC晶片巨頭誕生!美國高通排全球第一:華為晶片排名呢?
    【6月1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中興、華為事件發生以後,關於國產作業系統、國產晶片的發展就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高度關注,雖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企業的產品都是通過全球分工合作的模式,在晶片領域也同樣如此,有些企業專注於晶片設計,例如高通、華為、蘋果等等,有些企業專注於晶片製造
  • 華為海思晶片或成絕唱,中國將舉全國之力,助華為脫險!
    今天,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舉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華為今年秋天將會上市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Mate 40,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在美國第二輪的晶片制裁之下,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無法再交由臺積電代工,也無法向高通博通這類美國公司採購高端晶片,而大陸的中芯國際晶片製程技術還有很遠的距離。
  • 中國晶片巨頭趁熱打鐵,第一款6nm晶片亮相,性能比肩驍龍865
    美國禁令生效以來,各大晶片巨頭都在趁火打劫搶佔華為失去的市場,臺積電的5nm生產線一直處於滿載運行的狀態。不過,身為臺積電第二梯隊客戶的巨頭聯發科,卻沒有搶到5nm晶片產能,所以近段時間一直在其他方面尋求突破。
  • 臺積電:掌握華為晶片命運的臺灣晶圓代工巨頭
    儘管華為早在多年前就開始了在一些高端晶片和手機作業系統等關鍵領域的備胎計劃,但供應鏈上還有兩個部分很難在短時間內給出替代方案,一個是基於X86架構的CPU晶片,另一個就是臺積電的晶圓代工業務。 晶圓代工簡單來說就是指半導體晶片的生產環節,海思、高通和英偉達這些晶片設計公司只做設計部分,產品生產成型需要像臺積電這樣的公司來做代工。
  • 全球十大晶片設計公司曝光,高通第二,聯發科第四,海思排名靠前
    NO.1 博通2018年,美國博通公司以217.54億美元的營收額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通高出53.04億美元,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IC設計老大。博通公司創立於1991年,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主要從事機頂盒、調製器、移動通信、GPS等等的晶片設計和解決方案。
  • 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自從華為因為晶片原因,被美方制裁後,半導體晶片行業就在國內火熱了起來,而近期大家聽到的最多的名字除了華為海思外,就是我國臺灣的臺積電企業了,而這次ICINSIGHTS也是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半導體企業排名報告,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 華為、高通、蘋果5nm晶片對比:誰將是贏家?
    下一代移動處理技術的格局已經開始形成,主要廠商蘋果、華為和高通已經發布了它們最新的旗艦級晶片,這些晶片都基於最先進的5nm製程工藝打造。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搭載蘋果A14仿生處理器、華為麒麟9000和高通驍龍888的高端智慧型手機將競爭激烈。
  • 美國施壓華為,或刺激中國晶片崛起
    美國此前已全面實施對華為的晶片斷供,據報導華為的目標是在2022年底前為5G設備生產20納米中國晶片,以便在制裁之下保持基礎設施的供應能力。對於中國智能快科技業而言,美國的宣戰會帶來什麼?海思可通過專注於替其他中國公司設計晶片而盈利,為華為帶來新的收入。而假如華為被迫關掉海思,被遣散的工程師將被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其他中國科技巨頭收入麾下或創辦新的設計公司,觸發全新的競爭和進化。美國對華為的宣戰可能會刺激中國晶片科技提升。華為已經命懸一線。
  • 又一晶片巨頭取得重大突破!7nm級晶片成功流片:IP純國產化
    【10月27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全球主要晶片代工市場份額一直都被臺積電、三星所瓜分,其中臺積電作為全球實力最強晶片代工巨頭,更是佔據著全球超過50%+以上晶片代工市場份額,而三星的晶片代工市場份額也佔到了接近25%左右,其實臺積電、三星之所以能夠如此強大,也是因為臺積電、三星是全球唯二可以量產
  • 除了海思麒麟 華為在ARM晶片上還有哪些成就?
    在麒麟950的發布會上,華為宣布用於伺服器的自主晶片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發中。其實,正在開發ARM伺服器晶片的遠遠不止華為,國防科大、高通、AMD等IC設計單位或公司都已經設計出或正在設計ARM伺服器晶片。
  • 變數頻現,手機晶片市場舊格局將破?
    高通祭出大殺器 高端晶片邁入5nm時代 12月1日,高通舉行2020高通驍龍技術峰會,正式發布了其最新5G旗艦晶片驍龍888。 回顧去年發布的主流5G手機晶片,海思麒麟990、高通驍龍865、聯發科天璣1000等大都採用了7nm製程。今年9月,蘋果發布其A14仿生晶片,正式打響5nm晶片大戰第一槍,接著華為海思麒麟9000、三星Exynos 1080,均採用了5nm製程工藝。
  • 5G時代逼近 各巨頭競相布局5G晶片
    5G時代逼近 各巨頭競相布局5G晶片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9-04 15:12:00 據報告,2018年第一季度,高通、三星、聯發科、華為海思和UNISOC
  • 華為被打壓,美國也「芯」焦?三大晶片巨頭明確表態
    近期華為的晶片短缺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就連《人民日報》都專門轉發了一位央視主編的文章《美國「芯」的背後》。 這篇文章一發出來,就引發了眾多討論,一度成為大家創作的熱點。
  • 華為麒麟985下半年來襲,晶片自給率提升至60%,這一系列或首搭
    目前,幾乎所有的安卓手機都使用高通驍龍處理器,因為高通擁有大量通信專利和晶片優勢。而對於國內來講,這一方面表現最優秀的無疑是華為:麒麟970是世界首個AI處理器,直追蘋果A11;麒麟980亦能媲美蘋果A12……目前,華為自研晶片已經覆蓋手機、AI、伺服器、路由器,電視等多個領域。
  • 盤點國產晶片概念股:設計領域排名第一的企業是華為子公司
    此前的5月17日,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總裁何庭波發布一封致員工的內部信稱,華為多年前已經做出過極限生存的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她宣布,之前為公司的生存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消息也振奮著國內晶片產業,晶片國產替代化的戰略地位提升,市場也開始尋找細分行業的真正龍頭。
  • 全國晶片業務最廣泛的企業:低端市場一家獨大
    眾所周知,「缺芯少魂」一直都是國內科技圈的痛點,目前國內的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測等領域,也依舊還無法達到全球晶片行業的頂尖水準,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華為海思作為國內第一大IC晶片設計企業,也是國內營收最高的晶片企業,第二大晶片企業則是紫光,雖然紫光集團在國內的名氣似乎遠遠不如華為海思,但實際上,在仔細分析之後,紫光集團所設計的晶片業務範圍
  • 華為海思宣布推出首款4G通信晶片Balong 711
    近日,全球領先的物聯網晶片及方案提供商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向物聯網行業宣布推出首款華為海思LTE Cat4平臺Balong 711。這款晶片自2014年發布以來承載了海量發貨應用,支持LTE-FDD/LTE-TDD/WCDMA/GSM多模製式,為物聯網行業客戶提供高速、可靠的網絡連接解決方案。
  • 超過69萬,華為新晶片跑分曝光!力壓驍龍865,5nm+G85架構
    前幾天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公開宣布了華為mate 40將會於10月22日發布,這款讓人期待已久的手機終於要來了,華為mate 40作為華為今年的年度壓軸大戲,自然是要首發華為旗下海思首款5nm晶片麒麟9000(暫命名,官方還未確定爆料名稱的準確性),這也是目前全球唯二基於5nm晶片工藝製造的晶片,還有一顆來自iPhone
  • 進軍車載晶片領域:華為的晶片版圖再擴張!
    尤其在車規級產品方面,裕太車通是國內唯一一家成功研製出國內首款符合100Base-T1 標準的車載乙太網晶片「YT8010A」並實現量產的公司,一舉打破了國際性巨頭在車載乙太網晶片領域的壟斷。在此前召開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表示:「華為不造車,未來要成為增量部件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