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攀登——評電影《徒手攀巖》

2020-12-11 唯一評電影和話劇

《徒手攀巖》是一部關於攀巖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美國著名攀巖者亞歷克斯,在無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徒手攀登酋長巖的壯舉。本來以為這會是極小眾的一部紀錄片,看起來或許很無趣。但沒想到,作為一個不擅長運動的人,照樣看得津津有味,血脈膨脹!

究其原因,影片中主人公亞歷克斯身上所體現的一種冒險精神,一種對理想的執著,一種噴薄的生命活力都讓我們震撼!他或許做了我們許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徒手攀巖,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只要一個失誤就會當場葬命。他很清楚這一點,卻依然勇往無前,毫不退縮! 是什麼支持著他去做這樣一件事?是金錢?是名譽?不,都不是。只是因為他無比熱愛這項運動,享受攀巖過程中那無法言說的快樂。另外,對他而言,做這件事是內心的一種使命感在驅使著他。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想著要去探索,要去徵服。只有徒手登上了這座巖壁,我們或許才算真正徵服了它。所以,他個人的攀登其實不光屬於他個人,也代表著人類的一種偉大成就!

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種幸福。如果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恰好又能為自身帶來財富與物質的滿足,這更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從亞歷克斯身上,我們看到了這種幸福。 那麼,在他身上,有我們普通人可以學習的東西嗎?我想,最重要的便是有著堅定的內心,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此付出,不斷地練習與嘗試,永遠不放棄。最終,我們會收穫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功」。

影片除了展示他攀巖的驚險過程,還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的人的全貌。也就是,他是如何成為如今的他?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知道,他的父母婚後的關係並不是很融洽,兩個人最後也離了婚。他的父母好像從來不會表揚、誇讚他,他們全家人都不習慣於直接表達感情,所以導致他與父母的關係談不上那樣的親密。但在亞歷克斯心中,父親在他心目中還是十分重要的,培養了他攀登的愛好。後來父親不幸早早離世,這也成為他內心的一個遺憾。成年後的他一直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不善言談,住在一個房車裡,游離在主流社會之外。但後面他交了一個女朋友,兩人在慢慢相處中,逐漸讓亞歷克斯發生了一些改變。

他開始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人也變得愛笑了許多。兩個人最後還買了房,過上了相對平穩的生活。在當他終於徒手登上酋長巖後,也終於對女友說出了「我愛你」。這大概就是親密關係的魅力吧,讓我們有機會療愈原生家庭的創傷,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生中也有著許多座山峰等著我們去攀爬,在我們最初看到它時,也許會有恐懼、會害怕,覺得自己爬不上去。但當我們直面內心的恐懼,和它在一起時,似乎也就沒那麼可怕了。明確心中的目標,踏好腳下的每一部,永遠向前走,我們便一定可以登上人生的那些山峰!

相關焦點

  • 勇氣助力巖壁攀登 奧斯卡《徒手攀巖》主創有望來華
    十年燃情夢想不滅 3000英尺演繹「巖壁芭蕾」作為無輔助、無保護成功登頂「攀巖界珠穆朗瑪」酋長巖的全球第一人,現年34歲的亞歷克斯·霍諾德可以說是攀巖界名副其實的超級明星,他的攀巖生涯可謂將熱愛與夢想演繹到了極致:從2008年成功徒手登頂猶他州錫安國家公園的月華拱壁(Moonlight Buttress),2012年從西北坡徒手登頂美國加州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半穹頂
  • 勇氣做翼助力巖壁攀登 奧斯卡佳作《徒手攀巖》主創有望來華
    今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同時曝光了「勇者之翼」版海報及「孤身絕壁」版視頻特輯,本片已定於9月6日登陸全國院線。海報中一雙巨大的白色手掌印記刻於巖壁之上,又仿佛是一雙翅膀成為主人公亞歷克斯·霍諾德向上助力的羽翼;視頻特輯中則完整記錄了亞歷克斯傳奇般的攀巖歷程,展示了他一次次突破人類極限的攀巖瞬間。
  • 《徒手攀巖》:遠不止是一部「奇觀」電影
    然而《徒手攀巖》遠不止是一部「奇觀」電影。在100分鐘的時長裡,影片記錄下的不僅是徒手攀巖史上史無前例的一次挑戰,也是對攀巖運動家亞歷克斯·霍諾德三十餘年來人生歷程的多角度素描。觀眾從這部紀錄片裡得到的不僅是一次視覺體驗,更是一次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觀照。
  • 《徒手攀巖》熱愛生命的方式就是向死而生
    徒手攀巖的英文是「Free Solo」,它既是攀登運動中最危險的一類,也是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獲獎作品的名字。Free象徵自由,而Solo則是獨自的意思。徒手,意味著沒有任何攀爬工具,沒有任何保護,只有攀登者,巖壁,和呼嘯的山風。
  • 看完《徒手攀巖》後,我又看了《攀登者》
    但是對於極限運動(比如攀巖、爬雪山)卻未曾涉獵,很簡單,因為我沒有錢。2014年爬江西武功山電影《徒手攀巖》是一部記錄片,男主角經歷9年的準備,終於完成人類首次徒手登頂酋長巖。2019年爬韭菜嶺《攀登者》是講的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是中國人刻骨銘心的一段歷史。
  • 死亡率高達50%的徒手攀巖運動,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不過在徒手攀巖愛好者看來,這項運動的吸引力是「致命」的,個別狂熱者甚至把它當成畢生無法放棄的信仰。今天我們要推薦的《徒手攀巖(FREE SOLO)》,就是一部關於徒手攀巖狂熱愛好者的紀錄片。酋長巖地勢險要,直上直下,巖壁光滑,所以攀登難度極高,在此之前尚未有人徒手攀登成功。水平一般的徒手攀巖者一般不會自信到選酋長巖來挑戰,不過有位狂熱的職業徒手攀巖者,已經「覬覦」酋長巖九年了……這名攀巖者名叫亞歷克斯·霍諾德——也是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的主角。 亞歷克斯從小就愛上了徒手攀巖,10歲起就開始在室內攀巖館練習攀巖。
  • 《徒手攀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又一次一個人包場看電影,好處就是必須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絲毫不能走神。不然總會覺得,好像不只是自己一個人。《徒手攀巖》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酋長巖是全球最大的黃崗巖巨型獨石,高914米。2017年6月,美國攀巖大師亞歷克斯在無輔助的情況下,徒手攻克了酋長巖,歷時3小時56分,成為全球徒手攀登酋長巖第一人。在現實主義中,我們總是會去質疑,一個人,不帶任何保護工具,赤手空拳,去爬近千米高的巖石,他為什麼這麼傻?他咋那麼自私,不為家人想想?他這麼做,到底能賺多少錢?
  • 《徒手攀巖》膽量從何而來?
    剛上映的《徒手攀巖》是今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的獲獎影片。電影記錄了亞歷克斯·霍諾德從準備到最終徒手攀登海拔914米的峭壁——酋長峰的過程。  徒手攀巖,是極限運動中的極限挑戰。攀巖者在完全沒有他人保護、沒有安全繩索和護具的情況下,進行攀巖。「要不拿金牌、要不去死」是這項運動的總結:任何一點小失誤或者小意外,都可能導致攀巖者從幾百米的高空中墜落。
  • 《徒手攀巖》最佳紀錄片,無保護設備的自由攀登,今年9月6日上映
    2019年9月6日上映《徒手攀巖 Free Solo》 Free solo就是無保護自由攀登。簡單來講可以使用的裝備只有攀巖鞋和粉袋,不能使用繩索和機械塞一類的保護設備(無保護),也不能使用上升器一類的輔助設備(自由)。
  • 影評《徒手攀巖》:因為熱愛,所以卓越
    也因此,他在攀巖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世界。相較於傳統的攀巖,Alex更鍾愛於徒手攀巖,也就是無保護攀巖,什麼概念呢?影片中另一名專業攀登者是這樣形容的:「徒手攀巖相當於你參加奧運會只有獲得金牌和不獲得金牌兩種可能,而不獲得金牌就意味著死亡,所以每一步都必須做到完美。」
  • 紀錄片《徒手攀巖》
    小鍾前幾日看了一部紀錄片叫《徒手攀巖》,該片的豆瓣評分為9.1,在紀錄片中這評分也是相當高了。徒手攀巖翻譯過來也叫Free Solo,就是無保護自由攀登。也是所有攀巖種類之中的難度最高的。《徒手攀巖》是由金國威、伊莉莎白·柴·瓦薩赫伊執導的紀錄片。
  • 第一篇人生攀登日記
    人生攀登日記 | 第146期為什麼要登山?是為了健康、為了快樂;有時又是拋棄健康、拋棄快樂,為了一種極致的體驗。看紀錄片《攀登梅魯峰》,導演吉米用異常平淡的口吻,描述了他們的奇蹟。我在想,人為什麼會追求這種極限運動?為什麼要挑戰極限呢?
  • 徒手攀巖是盲目冒險嗎?引進《徒手攀巖》是盲目冒險嗎?
    這個全世界都在關注「死了沒」的人,是一名徒手攀巖者,也是美國攀巖圈的傳奇人物。他花了4個小時爬上攀巖者的終極夢想——高達3200英尺(975米)的酋長峰,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記錄了這一過程。  9月6日,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的《徒手攀巖》在國內上映,截至記者發稿,該片票房已突破3500萬。
  • 徒手攀巖——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人稱——峭壁上的芭蕾
    2019年電影《徒手攀巖》上線各大影院,《徒手攀巖》是一部關於攀巖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美國著名攀巖者亞歷克斯,在無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徒手攀登酋長巖的壯舉。這是一部在絕美中卻又殘忍的紀錄片,沒有驚豔的劇情,也沒有光鮮的明星面龐,維繫全片的只有亞歷克·霍諾德對徒手攀巖無盡的熱愛。
  • 不僅僅是徒手攀巖——讀《孤身絕壁》有感
    亞歷克斯在選擇了一條相對容易的攀巖路線——「搭便車」(但是難度也達到了5.13a),這條路線又可以分解成33個繩距,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難點,比如大光板需要身體的摩擦力,抱石問題需要身體的延展特別好。然後,亞歷克斯就開始和自己的搭檔掛著繩索,在要攀爬的路段上練習了幾十次,將要攀爬的路段的每一處都仔細地摸索,有時候還故意爬錯,讓自己知道怎麼去應對錯誤。
  • 《徒手攀巖》命懸絕壁 華裔夫婦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於普通影迷,而非攀巖專業人士或者愛好者來說,人們要感謝《徒手攀巖》的製作團隊,如果沒有他們的拍攝,我們恐怕無緣得見這個不可思議的冒險行為。  在這個專業的團隊中,導演兼攝影金國威和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是一對華裔夫婦,兩人之前曾合作拍攝了紀錄片《攀登梅魯峰》,影迷評價說:「世界上最好的兩部攀巖電影,都是這對夫妻拍的。」
  • 揭秘《徒手攀巖》主人公:峭壁上與死神共舞
    在此,我們邀請了環球旅行作者Seamouse來分享自己三度觀看《徒手攀巖》的感受。究竟這部電影除了題材本身之外,為何能夠斬獲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多項大獎?而片中主人公亞歷克斯,又為何如此骨骼清奇,敢於一次次與死神共舞呢?
  • 徵服奧斯卡的《徒手攀巖》,死亡率50%的free solo運動
    百度搜索中霍諾德的聯想詞《徒手攀巖》所講述的運動,也是霍諾德所「真正在做的事」,是影片英文名「Free Solo」,也是「無保護」和「獨自」兩個單詞的總和,是攀巖運動中最危險、最極限的一種,即不使用任何繩索、安全帶或保護設備的單人攀登。
  • 我們看《徒手攀巖》,看到了什麼?
    聽到《徒手攀巖》這個名字時,我就決定一定要看,因為我也是個戶外運動的愛好者。我喜歡山,也喜歡爬山,不過又有一點小恐高,像攀巖這種極限運動我也只能是看看,這並不妨礙我喜歡這項運動。不是說喜歡足球就一定要下場參賽,也不是說喜歡F1都能成為一個賽車手。但是人總得找到自己的愛好。
  • 攀巖界一把狗糧從天而降:《徒手攀巖》的他結婚了
    兩位新人中間那位,就是艾歷克斯的老搭檔、攀巖老將「九指湯米"。愛情是一味良藥,讓亞歷克斯變得越來越開朗,把他從獨攀路上的單數,提升到了人生道路上的複數 。他們總是同步日程安排,這樣就可以為彼此空出時間,方便溝通和會面,進而對生活中的期望也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