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為何不簡稱「楚」,而以相形見絀的「鄂」為簡稱

2020-12-21 有知社

文|遠在小河對岸

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

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湖北省雖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但「楚」的勢力發展範圍過大。楚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以及河南、山東的一部分。至戰國後期,楚國頻頻遭受秦國的侵凌,楚人的一小部分選擇南遷,而其主體則選擇向東遷徙。至秦末楚漢之際,楚人的主體民族已遷至江淮之間,而與當地的淮人相融合,此即為淮楚。而荊楚故地,卻已為秦之移民所據。

故而,項羽欲徙楚懷王(義帝)於長沙郴縣(臨近楚國故都郢),楚懷王不願意遷徙,就是因為那裡楚人已經稀少的緣故。而楚懷王初都於盱臺(今江蘇盱眙),後徙至彭城(徐州)。項羽之西楚,西漢劉交之楚國,亦皆以彭城為都。韓信被徙楚王時,都於下邳,皆位於江淮之間。朱元璋起於淮西,而建大明,以應天府(南京)為都,時人作詩道:馬上短衣皆楚客,城中高髻盡淮人。

而湖南省亦深受楚文化的影響,而被稱為湘楚。五代十國時期,割據今湖南省全境的馬殷,亦是以「楚」為國名,史稱「馬楚」。而坐落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赫赫聞名的嶽麓書院,有幅對聯,即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顯然亦是以「楚」自居。

所以,湖北省雖垂青於「楚」,卻很難獨享「楚」。而「鄂」雖知名度遠不及「楚」,但更具有地方性。商周之際有鄂國(原在山西省境內),據傳為黃帝之後裔。至西周初期,鄂國為晉國所侵佔,鄂國遺民舉族南遷,幾經周轉,遷至今湖北省鄂州市境內,仍稱鄂國。前879年,楚熊渠滅鄂,封其次子熊摯紅為鄂王,並築鄂王城。

春秋時期,鄂為楚之別都。戰國時期,為鄂邑。秦並天下,置鄂縣。三國時,孫權在此稱帝,取「以武而昌」之意,而改鄂縣為武昌(在今鄂州境內),並定都於此。至唐代以前,武昌之名皆為今鄂州之地。「鄂」毗鄰武漢,對武漢有極深的影響力,而武漢的地位在湖北省可以說舉足輕重、一枝獨大。故而,湖北省便以「鄂」為其簡稱。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

相關焦點

  • 湖北省名字的由來為何簡稱鄂不為楚?
    湖北省,省會武漢。地處華中地區,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簡稱;鄂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分為「九州」湖北屬荊州,殷商時為湖北有鄂國,後被楚國所滅,後鄂城成為楚國的國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地設置鄂縣,因此湖北簡稱不是楚而是鄂。秦時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兩漢時期湖北屬荊州刺史部。
  • 湖北為何簡稱鄂而不叫楚?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鄂能勝出?
    湖北省簡稱鄂,這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事實。但也有人認為湖北省簡稱楚更恰當,原因是湖北自古屬於楚國核心地界,集中代表了楚文化。湖北為何簡稱為鄂而不叫楚呢?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選擇了鄂?這其實與湖北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 湖北的簡稱為什麼是「鄂」而不是「楚」?
    表面看來,湖北被稱為荊楚大地,楚國知名度很高,用楚來代稱鄂似乎有理有據。實際上,湖北被簡稱鄂而不是楚,不是沒有原因的,相比於楚,鄂有其更加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鄂首先來源於鄂國。既然侯爵這麼強,為何鄂候到了後來有點默默無聞呢,是因為周王始終對他存有戒備,是重點防範對象。鄂國的地盤原來不在湖北,在山西。周成王把他的弟弟叔虞給封到了山西,建立起了晉國,實際也就是讓晉國擔負起監視鄂國的任務。
  • 湖北為何簡稱「鄂」,卻不簡稱楚、荊、漢?原因一說你就明白
    湖北的簡稱是「鄂」。對於這個簡稱,很多湖北人是不理解甚至是不滿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鄂」知名度不高。「鄂」的由來,源於湖北鄂州,追溯到古代是商朝時的鄂國。鄂州在全國知名度太低,就算在湖北省內,也比不上荊州、襄陽、宜昌有名。
  • 荊楚之地的湖北為什麼簡稱「鄂」?
    元朝建立,在全國推廣行省制,在湖北地區建立荊湖路行中書省,省會在鄂州(今武漢市武昌),故荊湖省又稱「鄂州行省「,簡稱鄂省。公元1281年,改設湖廣行省,由於湖廣行省的省會仍然在江夏,也就是鄂州(現湖北武昌),故湖廣行省的簡稱仍然為鄂省,漸漸地,鄂就成了湖北省的簡稱。
  • 湖北簡稱「鄂」,真相原來是這麼回事!
    鄂作為湖北省的簡稱,「鄂」字的來源和原義,很多人是不甚明了的,就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也不見得能說得清楚
  • 湖北菜到底簡稱鄂菜還是楚菜?原來精華還是在鹹寧
    近日,湖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動楚菜創新發展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將湖北菜簡稱統一規範為「楚菜」,徹底終結了長期以來的「鄂菜」「楚菜」之爭,還描繪了一個「很好吃」的未來——到2025年,打造萬億楚菜產業,將湖北建設成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良好美譽度的美食強省。
  • 官方確認湖北菜簡稱楚菜後,湖北省商務廳開始評定名菜名點
    官方確認湖北菜簡稱楚菜後,湖北省商務廳開始評定名菜名點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8-09-15 07:50 來源:
  • 湖北為啥簡稱「鄂」?天門的「門」在哪?
    作為湖北省的簡稱,「鄂」字的來源和原義,很多人是不甚明了的,就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也不見得能說得清楚。外地人更有疑問:你們湖北呀,大江大湖,水多,可為什麼簡稱「鄂」?商、周時代,噩魚大量分布在長江流域,形成了以捕噩為生的民族,稱為鄂(古時噩,鄂同音,同義)。 3 清代湖北省會為鄂州的治所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一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
  • 河南明明沒大象,為什麼簡稱是「豫」?
    我們知道,中國各個省份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簡稱,但有些簡稱在我們現在看來是有些不對勁的。比如河南省的簡稱「豫」。河南是中國中原大省,但「豫」這個字跟河南並不相稱,因為從象形的角度看,「豫」字像是一個人拿著長矛,在牽著一隻大象。河南有大象嗎?
  • 湖北和湖南都曾屬於楚文化範圍,為什麼卻簡稱為「鄂」與「湘」?
    關於湖北、湖南簡稱的問題,一直是兩個地區人探討的熱點,尤其是湖北地區,很多人認為應該簡稱為「楚」,因為楚國最鼎盛的四百多年都城在湖北荊州,所以歷史上楚文化主要以湖北為中心,當前湖北很多名稱都帶有「楚」,比如楚商、荊楚X、楚天都市X。
  • 為什麼湖南省簡稱「湘」,而不是「楚」呢?
    我們國家有30多個省份每一個省份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不僅如此,每個省份都有不一樣的簡稱。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簡稱,因為簡稱是由於歷史文化而設定的。畢竟我們國家被稱之為有幾千文明的古國度,所以很多地區的名稱都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所用的名稱,有不少的省份簡稱就是如此,比如山東稱之為魯,陝西稱之為秦,所對應的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以及秦國。很多人都知道湖南省的簡稱是湘,而在那個時代,湖南省的劃分是屬於楚國的地域,其實很多人就想為什麼不是用楚作為簡稱。
  •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蠢蠢欲動了
    同樣的還有湖北為何成「鄂」不稱「楚」,就是楚國地盤不僅僅在湖北。 但實際上,山東稱「魯」不稱「齊」,並沒那麼複雜,這和電報在中國的推廣有關。 洋務運動後,電報技術逐漸被清政府接受並使用。那時發電報惜字如金,多一字便多花錢,於是便有了簡稱。
  • 江蘇浙江的簡稱,為何不用「吳和越」,而選擇了「蘇和浙」?
    這一類簡稱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比如山東簡稱「魯」,因境內魯國而得名;山西簡稱「晉」,因晉國得名;安徽簡稱「皖」,得名於皖國;湖北簡稱「鄂」,因鄂國得名。再諸如四川、陝西、雲南等都有兩個簡稱,其中的「蜀」、「秦」、「滇」也都是曾經的國名。
  • 各省車牌簡稱,車牌簡稱的由來
    15、浙江省(浙)浙A杭州,浙B寧波,浙C溫州,浙D紹興,浙E湖州,浙F嘉興,浙G金華,浙H衢州,浙J台州,浙K麗水,浙L舟山16、江西省(贛)贛A南昌,贛B贛州,贛C宜春,贛D吉安,贛E上饒,贛F撫州,贛G九江,贛H景德鎮,贛J萍鄉,贛K新餘,贛L鷹潭17、湖北省
  • 中國有幾個省及各省簡稱
    北京市-簡稱京 上海市-簡稱滬天津市-簡稱津 重慶市-簡稱渝 河北省-簡稱冀 山西省-簡稱晉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蒙 遼寧省-簡稱遼吉林省-簡稱吉黑龍江省-簡稱黑江蘇省-簡稱蘇浙江省-簡稱浙安徽省-簡稱皖福建省
  • 全國各地區車牌號簡稱,看看是否有你不知道的?
    生活中可能有不少人已經注意到,大家都知道在路上行駛的汽車所懸掛的車牌號,代表著汽車所在地省市,但是很多人分不清楚車牌號屬於哪一個地區的?五、湖北省簡稱「鄂」,鄂A(武漢)、鄂B(黃石)、鄂C(十堰)、鄂D(荊州 )、鄂E(宜昌)、鄂F(襄陽)、鄂G(鄂州)、鄂H(荊門)、鄂J(黃崗)、鄂K(孝感)、鄂L(鹹寧)、鄂M(仙桃)、鄂N(潛江)、鄂P(神農架林區)、鄂Q(恩施)、鄂R(天門)、鄂S(隨州)。
  • 作家建議湖南簡稱」蠻」或」楚」 曾籲副都設長沙
    前不久呼籲把南方地區的長沙設為我國的「副都」與首都北京「一南一北,陰陽調和」引發網絡熱議的湖南籍青年作家張一一近日撰文指出,湖南的簡稱「湘」過於中規中矩缺乏特色,應換一個簡稱「蠻」或「楚」以彰顯湖南人的性格特徵和湖湘文化內涵,該一觀點在得到眾多70、80、90後年輕網友支持的同時
  • 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的由來
    中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以及2個特區的簡稱都是怎麼來的呢。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方向來介紹,當然也存在簡稱由來屬於不同方向的,這是因為有些省(市)的簡稱有二種稱呼,故而分不同方向來介紹。按省(市、自治區)名字來取簡稱的,(這是最多的情況)北京市(京),天津市(津),黑龍江省(黑),吉林省(吉),遼寧省(遼),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寧夏回族自治區(寧),西藏自治區(藏),甘肅省(甘),青海省(青),陝西省(陝),四川省(川),貴州省(貴),雲南省(雲),江蘇省(蘇),浙江省(浙),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 我國各省簡稱及省會
    3.遼寧省,簡稱「遼」,省會「共和國長子」瀋陽。4.河北省,簡稱「冀」,省會「新中國的搖籃」石家莊。5.甘肅省,簡稱「甘」,省會「金城」蘭州。6.青海省,簡稱「青」,省會「三江源頭」西寧。7.陝西省,簡稱「陝」,省會「千年古都」西安。8.河南省,簡稱「豫」,省會「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