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 03:51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冬天,去足療店做個中藥足療,是很多人喜歡的養生休閒方式。但接下來揭秘的行業內幕,恐怕會讓很多人打消去足浴店做中藥足療的念頭了。每次足療,花費幾十元至百元,其實商家用的「中藥包」成本可能只有幾分錢,6毛錢的中藥包已算「高檔」。內幕人士爆料,這些所謂名貴中藥,都是樹根粉、土豆粉和香料混合而成的。
【投訴】
顧客洗腳時聽到「機密電話」
省城市民孫先生今年40歲,是某公司的部門經理。由於常年坐辦公室,又患有腳氣,孫先生經常去家門口的足浴店用中藥泡腳。每次泡腳都要花四五十塊錢,但想到中藥泡腳既養生又治療腳氣,孫先生堅持泡了一年多。
最近一次泡腳,讓孫先生對足浴店的中藥包價格產生了懷疑。 「我在裡面泡腳的時候,聽到老闆在外面打電話訂中藥包,隱約聽到一袋中藥包只要幾毛錢。 」孫先生說,「如果中藥包真的那麼便宜,中間的暴利就不說了,療效肯定也沒有保證。 」
【暗訪】
一小包「藏紅花足浴粉」6分錢
昨天,記者自稱足浴店老闆,來到合肥市長江東路與通達路交口附近的美容美髮城。裡面大大小小賣足浴用品的店多達幾十家。走進一家店鋪,兩排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中藥足浴用品,品種近百個。「你是自己用,還是開店用?自己用的中藥包貴一點,開足浴店的話,用不著那麼好的。 」
記者隨手拿起一袋寫著「藏紅花」的足浴粉。包裝袋背面標註的主要成分有藏紅花、紅景天、黨參、五味子等,療效欄寫著「清熱祛風、清肝明目」等。「冬天客人喜歡用藏紅花和老薑的中藥包。」服務員又拿起一袋寫有「正宗老薑粉」的中藥包,「這種5毛錢一袋。你手裡拿的『藏紅花』便宜,一袋裡面50小包,3塊錢,一包6分錢。 」
「補腎」成足浴藥包最大噱頭
記者又看到不少宣稱補腎的足浴中藥包,仔細數數,有11種之多。 「足浴店買的補腎中藥包最多的是這種,8毛錢一盒。 」店員遞給記者一盒名為「康佳腎寶」的產品,裡面有一袋足浴粉,一袋足底按摩油,還有一袋殺菌沐浴露。
「嫌貴的話,拿便宜的也行。最便宜的是3塊錢一盒,一盒20袋,但效果跟8毛錢一盒的差別不大。 」服務員說。
見記者好像沒什麼經驗,服務員還手把手教記者如何定價,「3塊錢50袋的中藥包,你可以收費40塊錢一次。包裝好看的,可以定到80塊錢一次。如果客人要補腎的,要價128元、138元都行。 」
記者問哪種中藥包利潤最高,服務員拿起一盒包裝精美的中藥包,「這種產品包裝大氣,可以要價180元。在我們這裡只要5塊錢一盒。 」
「腳氣要是治好了,哪還有回頭客? 」
服務員還熱情推銷各種治療腳氣的中藥包。 「自己用的話,要買好的,泡幾次腳氣就好了。 」服務員故作神秘地說,「開店的話,就要講究一點手段。療效好的,絕對不能給客人用。 」這是為何?在記者追問下,服務員透露:「效果一般的中藥包,泡了只會暫時止癢,但沒有療效。要不然,幾次就把客人的腳氣治好了,哪還有回頭客? 」記者問:「怎麼這麼便宜?裡面到底有沒有中藥? 」服務員支支吾吾,說自己也不清楚,「但聞起來絕對像中藥。 」「客人會不會看出來? 」「絕對不會。味道、顏色一模一樣。 」服務員信誓旦旦。記者又問:「會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不會,就算只用熱水泡泡腳,也能起到活血作用啊。 」
【體驗】
6分錢藥包賣到10元
昨日下午,記者以腳汗多、有腳氣為由,來到臨泉路與站西路交口附近一家足浴店。記者詢問用什麼中藥,老闆娘回答:「中藥不都是一樣的嗎?對你腳汗、腳氣管用不就行了? 」「這中藥有哪些成分?多少錢一包?」記者追問。「10塊錢一包,光洗腳38元,加一袋中藥是48元,加兩袋是58元。成分我也不知道,都是外面買來的。放心吧,肯定是中藥,不信你可以聞聞。 」老闆娘說完轉身欲走。
記者拉住她,謊稱不放心,想看看中藥的包裝。老闆娘不耐煩地將記者帶到一個隔間,桌子上擺著一袋包裝精美的中藥。記者拿起來一看,全是韓文和英文,只用中文標著兩個字「韓姜」。仔細看包裝,沒有任何成分、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生產批號等內容。
過了一會,一名女服務員端著一個木盆上來,裡面泡著兩個中藥包。記者注意到,這並不是之前老闆娘給記者看的「韓姜」,而是一種規格更小、類似茶葉包一樣的半透明小袋,很像市場上見到的「藏紅花」足浴包。這種「藏紅花」足浴包一大袋內含50小包,售價3元,也就是說,每小包單價僅為6分錢。這樣算下來,足浴店利潤率達到單價的160餘倍。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單價僅是記者在通達路美容美髮城看到的價格,還不是 成本價。
【揭秘】
「中藥包」大多出身化妝品公司
記者觀察這些中藥包的衛生許可證,發現所有中藥包無一例外標註為「衛妝準字」。也就是說,這些中藥包都是化妝品公司製造的。
隨後,記者在中國商品信息服務平臺上查詢了幾種中藥包外包裝條形碼。「同人閣」牌藏紅花浴足粉的包裝上寫明由香港某化妝品公司出品,成都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通過條形碼查詢,企業名稱卻是「蒼溪縣某食品廠」,註冊地址是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陵江鎮。其他品牌藥包標註的生產廠家也與通過條形碼查詢到的不符,究竟出自何處,撲朔迷離。
「名貴中藥」多為樹根粉、土豆粉
「6分錢一包的『藏紅花』,裡面怎麼可能會有藏紅花?」聽了記者的質疑,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周勝利說,「藏紅花批發價幾十塊錢一克。經過二三級銷售,市場價一克要100元以上。成本要幾十上百元的藥,售價只有幾分錢,怎麼可能呢? 」
那麼,這些所謂中藥包裡究竟是什麼東西?記者聯繫上一位經營過多年足浴店的魏先生。他透露,這些所謂中藥包,都是樹根粉、土豆粉製成的,加些香料和色素。「就算有一點中藥成分,也是用廉價藥材渣磨成的粉。 」(朱沛炎 周健 齊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