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大代表金雄:培養海洋經濟相關人才 服務好琿春海洋經濟...

2020-12-23 人民網

人民網長春1月14日電 (李洋)「對接好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好琿春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好海洋經濟學科,培養好面向東北亞的國際化人才,這是延大人的初心和使命。」1月13日,吉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正在長春召開,吉林省人大代表、延邊大學校長金雄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延邊大學將著重建設海洋相關學科,為吉林全面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吉林省人大代表、延邊大學校長金雄  李洋攝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應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連通「冰上絲綢之路」、加快「長琿歐」開通、加快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推動琿春中俄互市貿易區擴區改造……多次提起琿春,也折射出吉林省對於發展海洋經濟的迫切需求。

琿春連三國通五國,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隨著吉琿高鐵客運專線、長琿高速公路、中俄琿馬鐵路、「長琿歐」貨運班列、陸海聯運和鐵海聯運航線開通運行,為經貿往來提供了便捷的跨境物流通道,也為琿春建設成為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提供了保障。

政策的重大利好必須得有人才上的配套輸出。「2019年,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整體搬遷至琿春校區,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琿春校區打造成培養具有經貿、物流、旅遊、地理、生態、環境、生物等海洋經濟相關知識,服務『一帶一路』和東北亞區域的複合型、應用型國際化人才基地。」金雄表示,延邊大學現已初步形成延吉校區和琿春校區「一校兩翼」的辦學格局。

金雄建議:吉林省在做好糧食、汽車、生態、旅遊大文章同時,應注重海洋經濟的發展。「通江達海、通江落地。我認為這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新的增長極,因此大力培養海洋經濟相關人才尤為重要。延邊大學將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將海洋科學相關課程納入教學目錄中,為延邊州對外開放發揮延大人的智慧。」金雄說。

(責編:李洋、謝龍)

相關焦點

  • 聚焦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丨加快推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
    (一)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重大決策部署,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2018年設立了山東威海等14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今年4月29日兩部委同意設立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 吉林省副省長阿東赴海上鮮考察調研,共推琿春海洋經濟新發展!
    吉林省副省長阿東率團來甬考察海洋經濟,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市長裘東耀先後與阿東副省長座談交流。阿東副省長又專程赴奉化考察調研海上鮮總部,提出共建西北太平洋漁場交易中心。2020年4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復函吉林省政府同意設立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標誌著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正式納入國家層面予以推進。作為海洋經濟獨角獸企業的海上鮮,利用自身優勢,在琿春摸索海洋經濟的發展方式,2019年與琿春市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籤訂總投資1.5億元的智能化全球海產品交易平臺項目,先行先試推動琿春海洋經濟創新發展。
  • 吉林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揭牌 深化與寧波海洋產業對接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長春9月10日電(記者 邵美琦)10日,在吉林省琿春市,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揭牌。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成立後,將成為吉林省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平臺,同時進一步加深與浙江省寧波市海洋產業發展對接。
  •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加快實現全面振興
    本報9月10日訊(記者繆友銀)今天,民革企業家助力琿春海洋經濟合作發展投資促進大會暨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揭牌儀式在琿春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主持,省政協主席江澤林出席。
  • 第三屆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 「一帶一路」建設法學研討會在琿春召開
    2020年10月20日,第三屆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一帶一路」建設法學研討會在琿春隆重召開。研討會由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琿春市人民政府、琿春市人民法院共同主辦。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為「延邊東北亞區域國際商事爭端解決中心建設」和「琿春海洋經濟發展機遇和風險問題研究」。吉林高院民四庭溫淑敏庭長、吉林大學法學院田洪鋆教授分別主持兩個論題的研討。
  • 加快推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 打造新時代面向東北亞開放...
    本報6月9日訊(記者黃鷺)全國兩會前夕,省委副書記、省長景俊海主持召開推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視頻會議,研究部署有關工作。6月8日至9日,景俊海又到延邊州琿春市調研。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落實全國兩會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堅持以海為源、與洋互動、對外開放、向內輻射,加快推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打造新時代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培育新動能。琿春鐵路口岸是我省唯一的對俄鐵路口岸。
  • 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琿春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記事
    隨著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國際合作示範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相繼設立,以及長琿高速公路、長琿高鐵先後開通,琿春儼然成為吉林省實施「借港出海」戰略最為關鍵的一顆棋子。  東方風來,琿春對外開放的巨輪正駛向大海深處。
  • 邊地小城,向海而興——吉林琿春以海洋經濟為引擎打造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長春6月26日電題:邊地小城,向海而興——吉林琿春以海洋經濟為引擎打造發展新動能新華社記者郎秋紅 邵美琦琿春,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入海口附近,距日本海15公裡,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這裡刮的是海風,聞的是海味,近海卻無海。
  • 兩會聲音丨加快建設以智慧海洋為核心的海洋數字經濟
    2019-02-19 10:04 | 舟山日報【關鍵詞】供應鏈環節 新舊動能轉換 智慧海洋【建議人】市人大代表 薛鵬舉【背景】「數字經濟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為其具有極高的滲透性。」薛鵬舉認為,數字經濟可以精準了解消費者和供應鏈環節的真實需求,有效避免傳統工業生產對有形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造成環境汙染、生態惡化等危害,智能地推動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相比全國數字經濟發達地區北上廣深,舟山數字人才嚴重缺乏,數字經濟發展羸弱。
  • 發展海洋經濟 建設海洋強國
    智慧海洋建設應發揮好「三個力」: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活力、為新興產業提供新動力、為服務產業賦予新能力,從而提升海洋產業未來的創造力。智慧海洋建設還應發揮好3個作用:當好海洋經濟發展環境監測的「千裡眼」、資源開發的「活地圖」和拓展空間的「紅綠燈」。「目前迫切需要加大海洋觀測技術裝備試驗和應用力度,儘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使其產業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
  • 建設海洋中心城市 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大連作為沿海城市,海洋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紮實推進海洋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已經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 福州部分省十三屆人大代表赴連江粗蘆島調研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
    2018年,福州獲批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在省政府批覆的福州市海洋功能區劃(2013-2020年)中,粗蘆島位列其中,開放發展氣象為之一新。  21日上午,福州市部分省十三屆人大代表以「加快『海上福州』發展,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主題,赴粗蘆島開展閉會活動。
  • 發展新型海洋經濟 促進港城高質發展
    海洋經濟發展水平仍然不高,海洋資源未得到有效挖掘和利用,資源的綜合效益未得到充分發揮。海洋產業內部,基本還是依靠傳統的水產業及灘涂開發,技術水平較低,精深加工比例低。海洋經濟發展仍處在粗放型發展階段,資源消耗型的漁業佔比重大,油氣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還不發達,海洋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 2. 海洋人才缺乏。
  • 胡振宇、劉偉華:深圳海洋經濟現狀怎麼樣?未來怎麼幹?
    從2019年數據看,全市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佔海洋生產總值70%,海洋科教管理服務業佔比16%,海洋相關產業佔比14%。這一結構與廣東省33%、33%、33%的結構形成了鮮明對照。二、深圳未來將著眼海洋經濟「策、用、融、合」四大方向:所謂「策」,即建設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主要有七大任務,一是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聚焦全球海洋新興科技和熱點問題,定位為國際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從零起步以全新體制建設,建立本碩博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二是設立深海科考中心,包括科考船母港、科考船和深海綜合試驗場。
  • 向海而興 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
    市人大代表 劉瑜吸引海洋人才建設重點項目    結合影響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市人大代表、黃島區軍民融合保障服務局局長劉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青島政府應當重點在發展環境、海洋人才、建設重點項目、行政效率等方面突破,促進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實現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
  • 琿春: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隨著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國際合作示範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相繼設立,以及長琿高速公路、長琿高鐵先後開通,琿春儼然成為吉林省實施「借港出海」戰略最為關鍵的一顆棋子。 東方風來,琿春對外開放的巨輪正駛向大海深處。
  • 浙江日報:浙江海洋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東海邊,活躍著一群「海洋...
    11月初,在舟山東極海域,浙江海洋大學的科研人員正在放流一批大黃魚。這批大黃魚是今年5月進入東極大黃魚野化訓練基地的岱衢族大黃魚,為東海大黃魚的本地種群。浙江海洋大學紮根舟山、服務地方經濟,從傳統的水產行業到船舶行業,再到海洋環境修復、海島保護開發,將自身學科優勢和地方經濟緊密結合,和舟山的發展同頻共振、攜手前行。浙江海洋大學的科研項目和海洋漁業密不可分。學校目前有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建立了一批產學研基地,為企業解決水產養殖、生態環境監測、漁業生產等方面的技術難題提供指導。
  • 專家把脈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海洋經濟新高地
    在第二屆「海絲論壇」暨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海洋產業領域的專家及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把脈大灣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19年,廣東省印發了《廣東省加快發展海洋六大產業行動方案(2019—2021年)》,提出加快海洋電子信息、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天然氣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務六大海洋產業發展。到2021年,廣東省海洋六大產業發展將實現產業增加值1800億元左右,年增速達20%以上,佔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8%以上。
  • 向海而興,打造海洋發展新優勢
    ——市人大代表熱議「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 臻 趙 黎海洋是青島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奮力經略海洋,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青島發揮好海洋強省建設龍頭引領作用,加快打造海洋強國建設戰略支點的核心支撐。
  • 舟山普陀人大力促「海洋數字經濟」提質增效
    原標題:舟山市普陀區人大力促「海洋數字經濟」提質增效 為進一步落實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重要部署,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人大常委會立足普陀實際,積極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海洋經濟的深度融合,多舉措助力普陀特色海洋數字經濟體系發展提質增效。一是注重責任落實,明確監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