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不養,豬不餵,田不種」的農民,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2020-12-21 三農的高度

現在農民在家「雞不養,豬不喂,田不種」,並沒有那麼絕對,只是農民的勞作內容換了一種方式,對生活擇優而選的一個結果!很多在家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只要力所能及,還是會養一些家禽家畜,種一些地,自給自足,不過普通農民沒必要非得養雞和豬是真的。而擁有專業技術的一些新農民,也有很多人搞起了養雞場、養豬場、養牛場、養魚、養蝦等;還有新農民做起了種植大戶,成了專業農民,利用土地資源,搞規模化種植或者特色種植,發家致富等;還有一些新農民,根據地理優勢,搞起了種養殖結合,發展的也不錯。不過整體來說,傳統意義上在家的普通農民,很多人不養家禽家畜了,種地夠吃就行。也就是所謂的「雞豬不養,田不種」的現象。

按照80~90年代農民的生產模式,家家戶戶養殖家禽家畜,比如說養殖雞、鴨、鵝和豬、牛、羊、驢、馬等。但是,現在有在家的農民,竟然真的不養雞和豬了。說真的,我老家的人們,真是不養雞也不餵豬,多數農民養了幾隻羊,空閒他們老夥計們去田野放羊、聊天。我問父親,柴雞蛋好吃,農家豬肉也很好吃,以前村裡家家戶戶都養雞,為啥現在不養了?豬價這麼貴,為什麼村裡也沒有農戶養豬了?父親說雞和豬,不專業化養殖,農家養的數量少,它們是「賠錢」貨,不夠養它們的「功夫」錢,天天餵養不說,還要照料它們,付出、風險和收入不成正比,而且雞和豬的疾病多,弄不好一年到頭白忙活,這是村裡人們不願意養雞和豬的主要原因之一。

農家養殖雞和豬,它們吃的是糧食,養殖周期長,容易生毛病,綜合來說養殖附加值太低了。而養殖幾隻羊,投入成本比較小,這種食草動物,好養還不易生病,因此,這幾年村裡留守老人,都喜歡養幾隻羊,當「寵物」的同時也賺個鹽油錢。

至於說在家的農民不種地,那只能說明當地的土地,出產的作物不賺錢,甚至賠錢,人們才不種地。要不然就是村的農民歲數大了,幹農活力不從心嘍。以我們當地人們種地的情況來看,是留守在村裡的人,大致分為五種人:專業種植(養殖)戶、傳統的農民、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小孩、還有個別心智不全的人。這五種人,專業種植戶是專業承包村裡土地搞種植業的部分留守青壯年,按照傳統意義上來說,他們不算傳統意義上的普通農民。而在家種地的普通農民,也不多,根據個人身體情況,有些人種地多一些,有些人種地少一些。總體來說,我們村裡農民的耕地,絕大部分自己做主流轉給村裡的種植大戶了,自己種地的普通農民是少數,絕大多數人感覺種地不賺錢,出外賺錢去了。所以,這樣看來,傳統的農民,好像不種地了,其實不然,只是他們換了一種勞動方式罷了!

別處地方的農村什麼情況我不甚了解,但是根據我們當地農村的情況來看,傳統意義上的農民,真的是「雞不養,豬不喂,地不種」了。我們當地除了專業養殖戶和種植戶,普通農民養雞、餵豬和種地,投入、風險和收入不成正比,自然會選擇做合適的事情做。比如我們當地人,不養雞和豬,養羊合適就養羊,或者養牛、養驢等!自己能種地賺錢,就承包土地賺錢;種不多的就少種些地、或者流轉出去,然後打工賺錢。說白了,這都是人們對生活擇優而選的一個結果,只有真正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民,才會啥也不幹;而有勞動能力的農民,即使他們不養雞,不餵豬,不種地,他們也有別的事情做,只是勞作內容不同罷了,都在為祖國建設做貢獻、為社會做貢獻,為家庭做貢獻,並沒有停歇。

相關焦點

  • 「雞不養,豬不餵,田不種」的農民,他們在幹什麼?
    現在農民在家「雞不養,豬不喂,田不種」就不那麼絕對了,這只是農民工作內容的變化和他們選擇生活中最好的東西的結果!很多農民在傳統意義上的家裡,只要能,還是養一些禽畜,種些地,自給自足,然而普通農民不必非得有養雞和豬才是真的。
  • 現在農村:「雞不養,豬不餵,得不種」,為啥呢?聽聽老農怎麼說
    ,這就是為什麼呢?每年到了春天,農村都會迎來很多小商販,他們都會帶著雞鴨苗賣給我們農民,大多數父老鄉親們都會會買,"有些買雞苗的人也會賒銷,他們承諾如果賣的不是母雞,到時候也是不收錢的,這會引起每個人買雞的想法。
  • 「速成雞」餵多種抗生素 養殖戶稱不吃自己養的雞
    不過,在45天的養殖期間,李慈祥時刻擔驚受怕,最害怕雞不長肉和患病。他說:「飼料雖然由粟海提供,但有時也出現不長肉情況,如果管理得好,就能順順利利成長,如果管理得不好,那就浪費錢。」   李慈祥說,如果雞在小的時候死亡還不怕,最害怕是餵到二三十天的時候,因為這時每隻雞已投入了十幾元錢。
  • 豬的壽命是多長?雞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幾年呢?答案很少人知道
    當然,除了人之外,所有的生物也都遵循這個規律。在農村,很多人家裡面都會餵養雞鴨這些家禽,不過很多都是餵養一段時間就賣掉或者自己家吃了,那麼你知道豬的壽命是多長?雞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幾年呢?相信答案很少人知道吧,不信我們一起來瞅瞅,看大家猜的對不對。
  • 溫鐵軍: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一代文人都對「家常酒菜」如此見解:講究要省錢省事,更何況於百姓呢?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教授直言,當今農民在自己家的柵欄裡,水塘邊,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無疑是會影響到民生的。而農村百姓的家常不就是這些滿足於平常生活的雞鴨鵝的養殖嗎?民生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國家和政府一直都亟需集中力量去改善的問題。「雞鳴犬吠起朝暉, 霧散林開宿鳥飛」是最好的農村鄉間生活的真實寫照。
  • 雞在農村很常見,但它的壽命是多少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以前的時候,農村有很多家庭都非常喜歡養豬,不過他們養的豬是不會賣的,大部分的豬都是留著過年吃的,所以在過年前後,農村殺豬匠的生意總是非常的忙,但是現在因為年輕人都到城市去了,而老人也沒有精力養豬了,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農村很少有人會養豬。
  • 毛驢在市場上的價格不低,一頭毛驢價值上萬元,為何農民不養驢呢
    文/隨風飄散毛驢在市場上的價格不低,一頭毛驢價值上萬元,為何農民不養驢呢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很多人身上的壓力都是非常的大,很多人為了可以讓自己的家人生活變好一點,每天都非常辛苦的賺錢,但是相信有很多人都應該知道毛驢是非常珍貴的,一頭毛驢在市場上可以賣到上萬元,所以為何農民不去樣毛驢呢
  • 現在許多農村人田不種,地不耕,這是開始享受人生的節奏嗎?
    現在的農村,許多人確實不種地了,他們是否已經富裕到可以坐享其成、衣食無憂的程度了呢據我的觀察和了解,農村雖然比起以往,無論是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社會治安、基礎設施等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仍未達到可以提前退休享受人生的程度。
  • 農村這種「惡草」農民挖來餵牛羊,20年前滿山都是,如今10元一斤
    在農村的村子裡,野花野草有很多種,多的都分不出是雜草還是有用的野草。有時候有用的野草長在雜草裡邊,就會被農民伯伯來餵了牛,餵了羊,餵了豬。不過田薺和蒲公英長的特別像,有時候還會分不清楚呢!田薺又叫薺菜,在稻子田裡長的叫稻搓菜,這個名字比較洋氣兒。田薺一般在麥子地,玉米地,馬路牙子上,和水溝裡,稻田地裡比較好看見。不過還是田薺在水裡長的比較好,有勁兒。田薺會在一波油菜花熟之前,在地裡邊瘋長,如果弄不好田薺草,還會讓油菜花都死了,然後沒有收入。
  • 為什麼感覺烏雞很貴,有些農民卻不愛養呢?
    養殖總量小,但是價格卻不便宜,烏雞在各地又細分為不同品種,但是總體來說價格比土雞要高,平均下來的話。烏雞價格在一斤30~50元不等。而且烏雞的營養價值豐富,蛋白質含量比普通雞要高,但是脂肪含量卻只有普通雞的三分之一左右,對老人小孩食用有好處。
  • 中國農民養了幾千年的豬,你知道什麼品種的豬最好養嗎?
    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農業經濟中,養豬是農民增加收益的重要來源,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那麼,我國各地方的良種豬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一、金華豬金華豬又稱金華兩頭烏或義烏兩頭烏 ,是我國著名的優良豬種之一。
  • 農民自家養土雞,不下蛋的胖雞怎樣處理才能讓它下蛋?
    不下蛋的蛋雞,一般是餵的太好,雞活動量少了,導致體內脂肪過多,耽誤了雞下蛋。記得小編前幾年養過幾隻雞,想著讓它們給孩子下無公害雞蛋吃,就在門口小菜園裡架起了鐵籠子,地方很小,後來雞長大了只能在裡面稍微散步,連跑都跑不開。
  • 娘惹肉:為不贍養老人,兩兒子把母親當豬餵,誰家瘦了就多養一年
    孫老二家有一個老母親,他們回來的時候,老太太正提著豬飼料去餵豬,孫老二趕忙拿走了她的桶,說這兩天不用她幹活,回屋歇著就好,說完就把飼料給了兒子,要他去餵豬去,兒子賴在地上說要自行車,媳婦就在他耳邊嘀咕了幾句,兒子才開心的就餵了豬。
  • 我的世界:不同種類的動物,餵法也不一樣的?昂貴的驢和大量海帶
    在遊戲中玩家都會去養動物,然而在餵養動物的時間是不同的,然而玩家都會將其同意成一個時間,這樣好給動物餵食物,在遊戲中就算玩家不餵食物也不會將動物給餓死。玩家之所以會在遊戲中餵動物是想要獲得動物身上的資源。
  • 為什麼農村家庭喜歡買幾隻「淘汰雞」,餵幾個月或一年再吃呢?
    他們村裡養雞有這麼幾種方式:散養的:從養雞場抓雞苗,然後放在山上用漁網圍起來的地方飼養,這種方法養出來的雞售價比較高。集中籠養的:這就是我們市場上常見肉雞的飼養模式,基本都是在養雞大棚裡進行的工廠化養殖。一般分蛋雞飼養和肉雞飼養兩種。
  • 農村這5種草,被農民拿來餵豬,其實是中藥,難怪豬都不怎麼生病
    小時候,小編家裡養了很多頭豬,公豬、母豬還有小豬仔,少的時候有7、8頭豬,多的時候十幾二十頭豬,所以家裡的剩飯剩菜是不夠它們吃的,還要上外面割豬草回來餵它們吃。餵豬每天放學或者是周末,小編都會挎著籃子去割豬草,那個時候採摘的豬草太多了,很多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只知道能給豬吃。我記得那些年我們家的豬基本上沒有生過病,而且一頭比一頭壯實。
  • 家養土豬,想說愛你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
    豬的主人50多歲,一眼就是就是那種老實巴交長期與農活打交道的山裡人形象,與一88歲老母獨居深山(家庭其它情況沒有深入了解)。與老闆交流得知,今年其一共養了12頭豬,現在還剩5頭,基本上都在300多斤一頭。由於「殺豬匠」刀兒被另一處拿走(農村一種強行等排隊殺豬的方式),殺豬的時間由上午8點改到午飯後。
  • 田邊土角長「香草」,農民割來餵牛,燒烤老闆:求之不得,奈何?
    導讀:田邊土角長「香草」,農民割來餵牛,燒烤老闆:求之不得,奈何?在農村,有很多植物野草,特別是走山路,常常路上都是,那些常年少有人走的山路,更是雜草叢生,長得比人還高,當然,野草也不單單長道路上或者兩旁,有時候也喜歡長在田邊土角。
  • 無雞不成席的廣東, 他們最愛吃這幾隻雞
    廣東人無雞不成席,吃雞是廣東人最常見的。全國這麼多省,敢吃的當屬廣東了,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被他們找來吃了一通。說到吃雞,有人說要找廣東人說出五個喜歡吃的菜中有兩個就是雞。 在五十多年有的老廣州人,他們見證了廣東雞最鼎盛的時期,好吃的雞做法不下十種,烹飪手法各異,雞的味道也不相同。到了現在,好多雞的做法流失。但這幾種雞的吃法還是在繼續流傳並受到喜愛的、 文昌雞 文昌雞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首創選用海南省文昌縣優質雞種做原料。
  • 一種植物,豬牛不吃,農民卻弄去「餵魚」?網友:魚要練水上漂?
    一種植物,豬牛不吃,農民卻弄去「餵魚」?網友:魚要練水上漂?有一種植物,它很奇怪,它就生長在農村,而農村以前是放養牲口的,豬有時候也是放養的,而牛,則是放養狀態,每天都會牽出去吃草喝水。而那一種植物,豬和牛都不吃,這種植物是什麼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