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問題關乎民生大計備受關注,而今年豬肉價格更是市民關注的焦點。從「30元時代」到「20元時代」,再到「30元時代」,「豬堅強」的身價起起落落。有市民調侃稱,「吃肉的代價越來越大。」
與往年相比,今年豬肉的價格「簡直是走向了豬生的巔峰」。元旦之後、臨近年關,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市場需求旺盛,豬肉價格出現反彈,讓市民的「菜籃子」又變得沉甸甸了。
[記者調查]
年關將近,豬肉價格反彈
1月7日,記者從臨沂市價格監測中心獲悉,連日來,我市主要居民生活消費品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穩定,但肉禽蛋和蔬菜類價格整體小幅上漲。根據元旦期間的監測數據,所監測的8種肉禽蛋類價格6漲2平,平均變動幅度較節前上漲0.73%。其中,精瘦肉、五花肉、去骨後腿肉每斤價格分別為28.79元、26.42元、27元,較節前分別上漲3.13%、3.59%、3.18%。
記者實地走訪臨沂多家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豬堅強」身價普遍上漲,但市民購買慾望有增無減。在河東區九曲街道三官廟農貿市場,市民趙先生正在選購豬肉,他告訴記者,「我準備買500元豬肉回家自己灌香腸,可惜臨近年關豬肉價格水漲船高,要不然可以再多買點。」
原來趙先生全家人都喜歡吃香腸,他也因此學會了這門手藝,每年都買幾百元豬肉,做好後自留一部分,還會分給親戚朋友。「豬肉價格是去年的兩倍多,今年花同樣的錢卻買不到去年一半重量的豬肉。」趙先生開玩笑說,「吃豬肉、吃香腸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春節前還是多少要囤點貨的。」
「這一周豬肉價格從元旦前52元/公斤漲到了58元/公斤,雖有上漲但漲幅不大。」該農貿市場常年經營豬肉生意的老闆陳先生告訴記者,臨近春節了,灌香腸的市民漸漸多了起來,豬肉銷量有所增加,但是與往年比,銷量仍舊是大打折扣,生意不如往年紅火。
在河東區解放東路上一家大型超市,記者看到大部分豬肉價格超過60元/公斤。正在購買豬肉的市民陳女士感慨,「這兩天豬肉又漲價了,估計還會漲價,趁著超市搞促銷,多買點放在冰箱裡囤著吧。」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對待豬肉漲價的態度還是比較淡定,認為「豬肉該吃還是得吃」。「豬肉在日常飲食中還是佔據重要地位的,無非就是價位高買得少,價位低買得多。」市民趙先生坦言,不過今年豬肉價格確實讓人們意外。
[養殖戶]
一頭豬賺兩三千元,
養殖戶迎來紅利期
豬肉高價位運行,讓養殖戶和養殖場嘗到了甜頭。記者採訪多個養殖戶和多家養殖場發現,在保證存活率的基礎上,今年養豬利潤非常可觀,迎來生豬養殖的紅利期。
目前,生豬價格高,養豬戶基本達到300斤以上才出欄,並且體重越高價格越貴,低於300斤的價格目前為不到18元/斤,320斤左右達到18.2元/斤,到380斤左右,達到18.8元/斤。「一頭豬餵到400斤左右,就能淨賺兩三千元。」莒南劉玉柱生豬養殖場的負責人劉玉柱告訴記者,如此高的生豬養殖利潤是非常罕見的。
當初從經營飼料生意到生豬養殖,劉玉柱就是看到了生豬養殖行業的可觀利潤。於是,他從2004年開始建養豬場養豬,邊經營飼料生意邊經營養豬場,於2011年停止經營飼料生意,專門從事生豬養殖行業。
「現在存欄量達到了1100餘頭,存欄量最高時多達3000頭。我剛分兩批進了母豬,打算明年再增加存欄量。」劉玉柱說,進入冬季以來,因疾病等原因生豬養殖迎來困難期,無論是散戶養殖還是規模養殖場都是比較謹慎的。
[探因]
進入消費旺季,需求拉動豬肉價格上漲
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目前已進入豬肉消費的旺季,這也成為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主要飼料原料玉米、豆粕國內市場有缺口,飼料原料上漲,生豬等價格同步上漲。」莒南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畜牧科技科專業技術人員說,飼料價格上漲帶動生豬價格上漲,從而引發豬肉價格上漲,是連鎖反應。
該專業技術人員分析,生豬存欄雖然正逐步恢復,但生豬養殖周期延長,出欄體重增大,出欄量還未同步增加,同時達到配種體重留作能繁母豬的存欄量雖然增加,但按母豬配種、妊娠、育肥等繁殖育肥周期,目前可出欄生豬還未同步增加。
此外,進入冬季嚴寒季節,腹瀉等冬季常發病發病率升高,造成仔豬死亡率升高,同時低溫天氣易造成母豬流產,對生豬生產造成影響。
目前進入豬肉消費旺季,生豬價格在春節前將高位運行。隨著春節後生豬存欄持續增加,國內生豬出欄量逐步增大,加上其他畜禽產品供應充足,肉雞等產品低位運行,替代畜產品價格不高,豬肉消費量將相對減少,生豬及豬肉價格將有所回落。
該專業技術人員認為,飼料原料價格與畜禽存欄同向增長,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價格的上漲,從另一方面證明了畜禽存欄的增加,能繁母豬存欄的持續增加,將大幅增加仔豬供應能力。同時,規模化養豬場及其他畜禽養殖場的建設,帶動了畜禽產能增加,加上進口豬肉及儲備肉投放等因素,預計2021年上半年生豬及豬肉價格將維持高位運行,2021年下半年將繼續逐步回落。
[部門說法]
生豬產能持續恢復,
為穩定豬肉價格奠定基礎
採訪中,記者發現,此次豬肉價格上漲幅度較小,與前段時間形成鮮明對比。據分析,這與全市生豬產能的持續恢復是分不開的,也為穩定生豬價格奠定了基礎。以莒南縣為例,生豬存欄量一直在持續恢復中。
根據1月6日監測數據,莒南縣25公斤三元仔豬價格為68元/公斤,三元豬價格為36.4元/公斤,本地豬35元/公斤,與上周相比分別增長4.62%、3.69%、3.08%,與上月同比分別增長4.62%、13.8%、12.9%,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變動-15%、0、-3%。
作為傳統的生豬養殖大縣,莒南縣是「全國養豬百強縣」,已連續15年被列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記者從臨沂市畜牧發展促進中心獲悉,到2020年底,該縣生豬存欄約90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約11萬頭,同比分別增長50%、33%,完成上級下達的生豬存欄任務的183.6%;2020年生豬年出欄113.168萬頭,生豬存欄出欄量位居全市第一。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規模豬場和監測村生豬生產情況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莒南縣納入農業農村部監測的直聯直報系統備案的412家豬場,生豬存欄247842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9818頭,該縣規模豬場自去年3月份生豬存欄一直保持在20萬頭以上,能繁母豬存欄自去年2月份以來一直保持在2.8萬頭以上。與2019年7月份開始監測時數據相比分別增長163%、428.2%,生豬存欄特別是能繁母豬的存欄的增加,為該縣生豬存出欄增加奠定了堅實基礎。
「生豬產能的持續恢復,為穩定豬肉價格打下了基礎,否則在市場調控下容易暴漲暴跌。」該專業技術人員稱,去年12月份莒南縣納入農業農村部監測的10個全國生豬養殖固定監測村,雖然其中一個村正在搬遷,養豬戶大幅縮減,但監測的10個村養豬戶數862戶、生豬存欄17408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916頭,環比分別變動3.11%、-3.67%、2.79%;同比分別增加11.37%、24.89%,51.46%。與2018年7月(非洲豬瘟出現前)相比,生豬存欄恢復至82.57%、其中能繁母豬存欄恢復至97.81%。
臨報融媒記者龐尊利 通訊員劉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