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崇福鎮在全省43個小城市培育試點對象中排名第六,不但重回「優秀」序列,而且排名較2013年前移5位。這背後凝聚著崇福鎮怎樣的努力?
以平臺開發提升產業魅力,給小城市一個全新形象
把最好的位置留給民生,給百姓一個幸福之城
搶抓「一業一網」新機遇,著力打造品質之城
2015年的1月19日,崇福南北向主幹道語溪大道正式通車。伴隨著語溪大道的通車,沿線集聚起的寶馬花園、瑞庭御園等大型住宅項目也紛紛結頂,嘉凱城城市客廳等一批新項目的順利推進,全面解決周邊區域居民休閒購物的需求,這條路帶出的商圈也在不斷擴展和延伸。
小城市大商圈已現雛形。如今,崇福鎮已呈現出「一橫三縱」的立體商業圈,以崇德路、青陽路為核心的老城區商業圈以小商品銷售為主,崇新線、建業路為核心的新城商業圈以服務居民生活購物等功能為主,而以語溪大道新崛起的商圈將主打皮草品牌,助推小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我們還緊緊抓住桐鄉市『一業一網』兩大機遇,整合大運河、古街區民居等歷史遺存,結合現代休閒旅遊要素,著力推進運河古鎮遊、皮草購物遊以及鄉村休閒旅遊業的發展。」桐鄉市委常委、崇福鎮黨委書記徐鳴陽介紹說,為進一步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崇福全面啟動新城建設,在城區東部跨320國道建設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打造10平方公裡服務業集聚區。
工業經濟平臺不斷擴容升級。位於崇福鎮工業園區的崇福皮草服裝品牌園已經結頂,皮草服裝品牌園作為崇福皮草產業的創意中心,不僅有標準廠房,還有綜合大樓,引進電商物流、金融服務等,並引入浙江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浙江嘉興皮毛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皮草服裝品牌園的加速推進是崇福加快工業平臺擴容升級的其中一步棋。已建成面積7.1平方公裡的崇福工業園內,除了皮草服裝品牌園以外,還有生態產業園、節能環保新材料產業園。目前生態產業園已有雪球皮草入駐,厚源紡織項目也已經動工,這一產業園的建設實現了全市製革、印染企業統一安置、集中管理,逐步淘汰區外低、小、散印染企業。而總投資約20億元與央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合作的500畝節能環保新材料產業園已經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引進環境優好型材料、環保處理材料及新技術、環保治理設備等生產企業,使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崇福新的經濟增長點。
現代農業平臺成效初顯。根據城市發展定位,崇福在鎮西南規劃了新型現代農業園,總面積2000畝,計劃將園區打造成集網際網路農業、農技科學研究、大學生創業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通過幾年的建設,現400畝紫薇園項目已初具規模,國內最大的食蟲植物生態園項目一期建成且運轉順利,同樣通過電商銷售的玫瑰園項目也已建成投產,新型現代農業園已初具形象。
除了平臺開發,崇福還以大招商推動大轉型。去年9月17日,崇福鎮政府與中節能(桐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一場杭州招商推介會,共吸引60多家企業、客商代表前來參加,6個項目現場籤約。以商引商,政企聯手,合作共贏。
過去的一年,崇福鎮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通過構建工業、服務業、現代農業和城市發展四大產業平臺,為城市發展拓展了空間,進一步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提升了產業魅力,促進產城高度融合。
城市化的本質,首先應該是人的城市化。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在崇福的小城市建設中,崇福鎮黨委、政府並沒有一味地追求城鎮化速度,而是始終堅持以民生改善為根本,著力關注城市化過程中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
崇福變了,許多人總會不由自主地發出這樣的感嘆。要問變在哪裡,群眾最有發言權。2015年,崇福邁入了公共自行車時代,鎮文化體育中心、遊泳池等設施已陸續投入使用,周邊林立的高樓大廈更多了,外出的道路更開闊了,家門口的環境更好了……
把最好的位置留給民生工程。去年4月底,位於崇福老鎮區的「施康製藥廠」由於與該區塊發展商業的整體定位不符,完成整體搬遷,騰出來18畝土地,在此基礎上建成了一座文體中心。該項目被列為崇福鎮2015年六大民生實事工程之一,在原廠房的基礎上將配套改建圖書館、「民星」文化藝術學校、桌球室、健身房、文化展示廳等,滿足小城市超15萬人的休閒娛樂所需,讓崇福鎮從此告別沒有集中的文體活動中心的歷史。這僅僅是崇福小城市建設注重民生為本的一個縮影。在推動農民進城過程中,崇福鎮就把鎮區的黃金地段交給村民,推動星火村的自主開發。如今,星火村80多戶村民成功進城,而且將來還會從自主開發中獲取收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開發道路。
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崇福也邁出了一個個堅實的步伐。城市的路、水、電、氣以及信息網絡為主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逐步完善,便捷、安全的市政設施網絡初步形成。崇福將提升和改善城市交通環境作為小城市建設的首要任務之一,現語溪大道配套不斷完善,城市南北主幹道形象初現,世紀大道延伸段徵遷工作進展順利,東起錦繡大道西至語溪大道路段已基本完成徵遷,三橫三縱鎮域交通網已具雛形。
以提升城市配套服務水平提升城市硬實力。自小城市建設以來,崇福鎮每年均有超億元的城市基礎公共設施投入,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翻番、新建和翻修農貿市場3座,完成中心幼兒園芝村分園的高標準遷建,鎮文化體育中心、遊泳池等設施已陸續投入使用,建立全市首個鄉鎮公共自行車服務體系,一期投入30個網點、75個車棚、800輛自行車,安全飲用水供水能力為2010年的3.4倍,汙水處理廠完成擴建,日處理能力達6萬噸,全面提升了城市發展水平。
在社會治理領域,崇福也不斷創新,取得了一定成效。通過成立鄉賢參事會,吸引12位鄉賢成為村級治理新力量;運用「三治合一」,積極推動南陽村徵地拆遷等等。通過軟體與硬體的全方位提升,全面打造一座幸福之城。
姚祥村,處在320國道崇福段北端的一個村莊,這裡是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許多人都不曾想到,這個環境狀況並不理想的小村莊,僅僅用了不到60天時間,就實現了「白淨美」的蛻變。
姚祥村正在發生的變化,受益於崇福鎮實施的「一業一網」項目。2015年8月,崇福鎮黨委政府將姚祥村列為該鎮「一業一網」示範點項目,著力把姚祥村開發成一個集鄉村旅遊、網際網路產業為一體的「旅遊電商村」,並命名為「淘寶源」。據介紹,接下來,村裡還將建設旅遊民宿、文化展示館、文化休閒園等,同時將大力引進電商,發展旅遊產業,用「網際網路+」思維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讓小城市融入大自然,讓百姓看得見水清,記得住鄉愁。」早在2015年年初,徐鳴陽就表示,要藉助大整治的契機,因地制宜整出特色風景,並把風景變成產業。
追求美,已經逐步成為10萬崇福人的共識。近年來,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大整治過程中,除了企業家捐資捐款,許多種養大戶、村民也自發參與到環境治理和維護的隊伍中來,使得區域環境大變樣。
崇福「三改一拆」辦的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4月至10月,該鎮通過推進320國道、崇長線和崇新線沿線主要道路兩側專項整治,完成道路沿線「三舊」改造10.8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新建綠化2.5萬平方米,為小城市的發展拓展了空間,提升了品位。
如今,320國道崇福段兩側的新面貌令過往乘客讚嘆不已,盤踞多年的破舊水泥廠不見了,那個最大的笑哈哈皮草違法建築也拆除了,華光一條街上的亂設攤現象消失了……與之相對應的,是騰空的土地栽植了綠化,亂設攤的村民被引導到劃定區域規範經營,國道兩側建築注入了粉牆黛瓦的江南水鄉元素。
不僅如此,網際網路與旅遊也給傳統產業轉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15年11月18日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崇福皮草博覽會上,大家都深深地為崇福的時尚轉身而驚嘆,這個在全國皮草行業中產業鏈屬最長的小鎮,正藉助「網際網路+」、「旅遊+」的東風,逐步引領皮草產業向時尚產業轉型。依託皮博會的宣傳效應,崇福國際皮草中心則選擇借力古鎮的旅遊資源,推出了為期兩個多月的皮草購物節,用旅遊牌來吸引滬杭等遊客前來購物,提升了企業效益。
由於沒有定價權,原皮市場的價格波動讓崇福皮毛市場的許多經銷商一度十分無奈。這種情況將因為網際網路而發生改變。在新開業的崇福國際皮草中心四樓,中國名孚皮草電子交易中心面向崇福商戶免費開戶,每天原皮價格會在央視2頻道滾動播出,同時每天還會把崇福原皮市場的價格信息上傳到全國皮毛交易網站,真正實現南北原料市場價格的統一。接下來,中心還計劃在崇福建立自己的存儲倉庫,引進相關皮草電商企業等,用網際網路的手段最終拿下世界皮草的定價權,從根本上保護商戶的利益。
「美好的環境需要全民參與治理和呵護,而我們要努力讓美麗環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源頭活水。」徐鳴陽表示,必須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發展旅遊業,發展服務業,將環境轉化成為一種生產力,帶來產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的發展,著力打造一座品質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