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陳穎 上海攝影報導
隨著視頻網站崛起,各類網劇全線開花,還有人看電視劇嗎?2018年的「劇王」居然是它?古裝劇為何越來越少,現實題材如何唱主角……
3月5日,被視為國內電視劇製作風向標的「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索福瑞中國區資深數據科學家鄭維東根據2018年我國電視劇播出與收視市場情況,為與會嘉賓解讀了數據背後的電視劇市場。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2018年電視劇整體市場趨於理性,且出現了「劇向網行」的現象,電視劇市場縮量的同時,網劇市場仍繼續放量增長。網際網路主導下的視頻生產、交換和分發,對於電視而言,是最大的變量,也有機會成為新的增量。
《大江大河》海報
《大江大河》口碑優於收視
聯播劇《戀愛先生》最火
如果從口碑上看,去年12月推出的《大江大河》毫無疑問應該是去年全年電視劇的「王者」,其豆瓣評分也是去年國產劇之冠,但收視數據也許會讓你感到意外。
在衛視聯播劇中,江蘇、東方衛視聯播的《戀愛先生》收視率最高(收視數據2.57),北京、江蘇衛視的《娘道》緊隨其後(收視數據2.47),排名第三的是北京、東方衛視聯播的《美好生活》。《大江大河》僅排名第六(收視數據2.09)。
《戀愛先生》海報
不過鄭維東表示,目前給出的收視數據是按衛視獨播劇和聯播劇分開羅列的。「分列是因為我們發現近年衛視獨播劇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趨勢。」在衛視獨播劇中,去年收視最高的是湖南衛視的《談判官》(收視數據1.30)。
2018網劇爆款是《延禧攻略》
「劇向網行」已是大趨勢
近年來《白夜追兇》、《古董局中局》等熱門網劇,受到越來越多觀眾的認可。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網劇的上新部數達到了330部,較2017年增幅達到了29%;上新總集數達到了7674集,較前一年增幅更是達到了52%;上新的分鐘數超過了31萬分鐘,增幅更是高達67%。
《延禧攻略》海報
從劇目看,去年在網播平臺上「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則是《延禧攻略》(1.86%),《香蜜沉沉燼如霜》以1.77%的成績名列第二,第三的則是《如懿傳》(1.30%)。《扶搖》《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談判官》《獵毒人》《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戀愛先生》分列四到十位。
此外,目前電視劇整體市場趨於理性,且出現了「劇向網行」的現象,電視劇市場縮量的同時,網劇市場仍繼續放量增長。整體市場結構更趨頭部競爭,衛視加深資源壟斷性,頭部衛視數量減少,收視降低,趨於扁平化。
鄭維東現場解讀2018年電視劇市場大數據
注水劇有所減少
現實主義題材挑大梁
一直以來,國產電視劇注水的問題一直被詬病,動輒七八十集的劇作讓觀眾吐槽。數據顯示,2018年通過審批的電視劇平均集數是42集,同比2017年減少了1集,比2016年更是減少了3集。「這些信號一定程度上說明近兩年電視劇市場虛熱局面已有所扭轉,效果顯著,步入理性發展軌道。」
此外,古裝劇在2018年全面遇冷,2017年播出17部古裝劇的數據到了去年直接下降為僅有7部,播出比重裡僅佔到8%。
「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現場
與之對比的是,現實主義題材大劇挑起了大梁。這其中主要包含了都市生活、言情、時代變遷和軍事鬥爭題材劇,它們的播出量佔到了去年電視劇播出總量的10%還多。其中,東方衛視2018年播出的14部635集電視劇中,現實題材13部,佔比高達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