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北京5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汪莉)當地時間5月8日,理察•格林內爾在柏林貝爾維尤宮向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遞交國書,正式成為美國駐德國新一任大使。其時,施泰因邁爾與格林內爾相談甚歡,雙方似乎忘了自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兩國之間的種種不和諧。
格林內爾遞交國書之時,川普正在華盛頓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儀式結束後,格林內爾發表就任駐德大使後的首條推文:「川普說了,美國馬上將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和伊朗做生意的德國公司也應該立即停止在那兒的業務。」這條簡短的推文,瞬間激起了德國民眾及政界眾怒。
文字雖短,但其強烈的川普命令式文風,首先引發德國網友不滿。網友留言稱:「德國人不需要你來告訴我們怎麼做」「你們撕毀協議,卻讓德國人買單」「美國無權阻止別的國家和伊朗做生意,這是侵犯別國主權」,有人直接說:「大使先生居然直接命令德國人該怎麼做,看來你不知道大使應該是幹啥的,那麼這樣的大使還是請回吧。」格林內爾的社交帳號幾乎被攻陷。
很快,格林內爾惹的禍傳導至政界。據德國媒體報導,當天晚上,曾任德國駐美國大使、現任慕尼黑安全委員會主席的資深外交人士伊申格發表推文,給格林內爾「上課」:作為長期從事外交工作的人,我建議你,可以宣傳並推廣自己國家的政策,「但如果不想惹禍上身,就永遠不要告訴駐在國,它應該怎麼做。德國人善於傾聽,但討厭別人給他指示」。
德國各黨派也迅速出來表態。社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慕徹尼西表示,新任美國大使的言論,讓人對他以後的工作毫無期待:「初到駐在國,應該努力與德國的決策層進行對話,建立理解與互信,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之。」綠黨外交政策發言人諾裡普說:「如果格林內爾先生繼續以這種論調在德國工作,他會很快發現沒朋友。」德國左派黨甚至要求德國外交部召見格林內爾,並向他重申外交方面的國際規範與準則。
格林內爾的話還激起德國之外國家的反感。盧森堡外長9日接受德國《明鏡》周刊採訪時表示,格林內爾的推文是無理要求。「他昨天才就任大使,就對德國經濟指手劃腳,這樣的盟友以後也很難相處。」
現年51歲的格林內爾就任美國駐德國大使前的身份是政策顧問,2001年至2008年,他曾是美國駐紐約聯合國代表的新聞發言人。這個曾宣布出櫃的同性戀者在德國人眼中面目模糊,但普遍認為他是保守派人士。
在格林內爾上任前,美國駐德國大使的位子已空缺15個月。去年夏天川普提名格林內爾出任駐德國大使,但美國國會一直沒有通過,共和黨指責是民主黨在拖延。事情直到今年4月底默克爾訪問美國時才得到解決。
儘管格林內爾推特事件仍在發酵,但德國外交部尚未召見格林內爾,提出外交交涉。據媒體報導,德國外交部上一次召見美國駐德大使還是在2013年10月,當時因為美國情報機構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手機事件,時任駐德大使瓊·B·愛默生被德國外交部長召見。
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9日面對媒體追問時,只簡短表示「無可奉告」。德國政府發言人斯特芬·賽伯特也三緘其口。分析人士認為,在目前川普退出伊核協議、美國對歐盟徵收鋼鋁懲罰性關稅尚未最後定論的敏感時期,德國官方並不想讓該事件激化。
國際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