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座煉爐填補雲南冶金史空白

2020-12-18 閩南網

  青銅器在中華文明尤其是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礦冶技術、鑄造技術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文明程度,對後世研究青銅文化體系以及文明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初,經國家文物局審批,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等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從10月開始,對雲南省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的雲南春秋戰國古礦冶煉遺址——龍脖河遺址展開了近兩個月的勘探、發掘工作,其考古成果對研究我國西南地區青銅時代的礦冶、鑄造技術等提供了依據。

  發掘:發現礦冶煉爐28座

  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龍脖河遺址是雲南省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完整、規模最大的,集採掘、冶煉於一體的冶銅遺址群。龍脖河為紅河支流,區域內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銅礦、錫礦、銻礦、鎳礦、金礦、鉛礦、鋅礦等,其中銅礦藏量僅次於雲南東川。龍脖河遺址位於金平縣猛橋鄉卡房村龍脖河礦區和紅河的交匯區,於2004年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進行新街—河口公路考古工作時發現。

  據悉,早在2004年至2017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和金平縣文物管理所等單位就持續在該區域進行考古調勘工作。截至2018年底,在遺址範圍內發現與冶煉相關的區域10個、古礦洞點1個、銅器出土點1個(疑為墓地),冶煉點從紅河谷底到石家寨所處的整個山梁均有分布。

  2019年,對龍脖河遺址再次進行勘探、發掘,此次涉及面積500平方米,布置探方10個。發現各類遺蹟32個,包括作坊遺蹟1處、灰坑3個、煉爐28座。出土各類器物216件(套),包括陶器、石器等。陶器有陶罐口沿、器底、陶防輪、陶支腳、陶範等,陶器都為夾砂陶,燒陶溫度不高,均為手制,陶色以灰褐色、紅褐色為主,少量黑褐色,大部分有紋飾,包括繩紋、刻劃紋、弦紋以及多種組合紋飾等,僅有一部分陶片為素麵。石器有石範、石錘、石拍、研磨石、凹石等。此外,收集的大量各類陶片、銅礦煉渣等分別送往美國貝塔分析實驗室、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相關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

  研究:填補雲南冶金史空白

  此次發掘發現的煉爐28座,是雲南地區首次正式考古發掘發現的早期冶煉爐,填補了雲南冶金史的空白,意義重大。據介紹,大部分煉爐依山而建,方向各不相同。除部分遭到破壞的以外,均開口於早期地層。煉爐結構一般保存較好,爐壁四周的紅燒土結節尚存,通道(鼓風口)、爐膛、爐腰、出渣口(金門)、爐襯等設施具備,部分煉爐周邊還發現附屬設施,如工作檯面、柱洞等。煉爐形制多樣,根據結構可分為碗式爐和「上腔下膛」的「8」字形爐等。煉爐內堆積一般有陶片、紅燒土塊、木炭和大量煉渣。相關負責人介紹,保存如此完好的煉爐,在冶金考古領域不多見。

  在前期的調勘中,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將3號區域採集的兩個炭樣(剖面煉爐內)送往美國貝塔實驗室進行測年。兩個炭樣的測年結果相近,均為距今約2450年,也就是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考古人員推測,最遲在秦漢時期,我國先民就已認識並開始開發利用龍脖河流域的金屬礦產資源了。在一個山梁發現10多處區域,說明當時的冶煉規模已經相當可觀了。從遺址區發現的古礦洞、銅礦石、煉爐、煉渣以及陶石範等來看,可以推測,龍脖河遺址的功能性質是一處集開採、冶煉、鑄造為一體的早期礦冶遺址。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映福介紹,該遺址曾開展過多次考古調查,對遺址的年代、分布範圍有了初步了解。此次系統全面的科學發掘,對研究我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的青銅冶煉技術類型、冶金技術交流與傳播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計劃:獲取系統的礦冶歷史信息

  據介紹,考古工作隊在發掘前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發掘中,全程利用數字平臺、RTK數據採集、三維建模及航拍等最新技術。同時,對現場出土的煉渣、陶片進行統計數據分析,土樣進行浮選,發現的遺存特別是煉爐等現場進行初步的技術處理保護……

  雲南考古研究所基於遺址的重要性和發展戰略,以龍脖河礦冶遺址為依託,計劃對此區域開展長期、系統的考古工作,並制定了3步走設想。目前發現的文物點均位於龍脖河礦帶最南段,而其礦帶還有大面積的區域未涉及,因此,第一步將以目前的工作成果和工作經驗為基礎,開展整個礦帶的考古調勘工作。以尋找冶煉點為中心,摸清礦帶內包括冶煉點、與冶煉相關的居住、墓葬等各類遺蹟。這一階段,可根據工作和研究的需要對某些點進行發掘,以獲取科學和完整的礦冶技術、鑄造相關文化和歷史信息。第二步將開展龍脖河礦冶遺址影響範圍內的考古調勘,這一階段亦可根據需要對其影響範圍內的某些點進行發掘,並整合調勘結果和之前的工作成果,建構區域性的文化框架體系。第三步將會把工作面拓展至遺址影響範圍的境外地區(越南),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系統性地將遺址範圍內有可能涉及的廣度和深度進行勘探發掘,為我國西南地區青銅時代的礦冶技術發展歷史研究提供更可靠的依據。(駐雲南記者肖依群通訊員楊國勤

原標題:龍脖河遺址考古成果: 28座煉爐填補雲南冶金史空白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填補雲南空白!高端水果車釐子在文山種植成功
    近年來,文山市雲彩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向文計苦心鑽研車釐子種植技術,用6年時間破解了車釐子在雲南種植掛果難、豐產難等技術性難題,揭開了車釐子「進口水果」的神秘面紗,高端水果車釐子在文山種植成功,填補了雲南種不出車釐子的歷史性空白。
  • 填補中國冶金考古的一個重要空白 考古專家田偉帶您走近西吳壁遺址
    田偉表示,西吳壁遺址的發掘,首次在中原地區揭示出已知時代最早、規模最大、專業化水平最高的冶銅遺址,為夏和早商的青銅器找到了主要的原料來源地,彌補了從銅礦開採到集中鑄造之間所缺失的冶煉環節,填補了中國冶金考古的一個重要空白,也為探索夏商王朝控制、開發、利用銅這種戰略資源之間的關係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 金銀火法冶金熔煉爐的耐火材料壽命以及廢磚處理的問題
    我們貴金屬一般指金銀鉑鈀, 釕銠鋨銥, 按地球儲量和產量的數據來說,非金銀莫屬, 今天我和大家探討金銀火法冶金熔煉爐的耐火材料壽命以及廢磚處理的問題。一、耐火材料的選型金銀火法冶金的原料大部分為鉛、銅陽極泥,主要分為兩個階段,1、陽極泥熔煉貴鉛階段,主要代表爐型有:氧氣側吹還原爐和轉爐;2、貴鉛精鍊金銀合金階段,主要代表爐型為轉爐。
  •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填補空白
    本報訊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發布會日前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該書的問世填補了內蒙古歷史地圖研究的空白。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由內蒙古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學術機構從事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蒙古史以及內蒙古地方歷史和考古研究卓有成就的13位學者負責編撰,內蒙古自治區地圖院製作,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書中地圖共計79幅,包括序圖、歷史沿革地圖和地名索引三部分。
  • 填補夜間旅遊產業空白!大型音舞史畫《野三坡》首次開演
    河北新聞網7月31日訊(河北日報記者林鳳斌)今天,闊別許久的音舞史畫《野三坡》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作為一份精心包裝的禮物回歸舞臺,代表了野三坡景區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三周年生日的祝福。《野三坡》的正式開演,填補了景區夜間旅遊產業的空白,豐富了景區業態和遊客的夜晚文化娛樂生活,讓遊客慢下來、留下來。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冶金焦的發熱量是多少甘肅甘南打鐵煉鋁高發燒量大塊焦炭眾少錢一噸
    姚江澤也以為,是冶金史上的一個宏大裡程碑。冶煉用焦炭(冶金焦)必需具有符合的化學本質和物理本質。是煉焦主要的產物,是冶金史上的一個宏大裡程碑。以是應該節制配煤的灰分。且鋼材利潤沒有明顯填補,出口焦央浼正在30%駕馭。與煉焦所用煤種有直接干係,灰熔點較高;煉焦用煤對焦炭質料的總體央浼煉鐵高爐對焦炭質料提出了較高的質料央浼,焦炭除多量用於煉鐵和有色金屬冶煉(冶金焦)外。
  •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
  • 為何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煉不了孫悟空,如來佛的五行山卻能把他壓住
    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煅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於是老君到兜率宮將大聖解去繩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爐中,命看爐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將火扇起煅煉。原來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他即將身鑽在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煼紅了,弄做個老害眼病,故喚作火眼金睛。
  • 無錫交通集團或收購瑞麗航空 填補江蘇航空公司空白
    【電纜網訊】據無錫交通集團消息,8月4日上午,無錫市交通集團與雲南景成集團關於瑞麗航空有限公司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無錫湖濱飯店舉行,市委書記黃欽會見景成集團董事長董勒成一行,並出席籤約儀式。
  • 遼寧撫順驚現日本侵略者活燒礦工的煉人爐
    在老人的指認下,焚燒礦工的煉人爐遺址近日被發現。  據遼瀋晚報報導,撫順市「三遺」調查始於今年3月,至今已調查了60多處遺蹟,發現和徵集了200件文物。調查人員找到退休礦工賈振江了解情況。賈振江老人把調查人員領到了龍鳳礦俱樂部東側的旱廁旁,指著旱廁說,這裡就是當年日本人焚燒礦工的煉人爐遺址。  據老人講,60年前,他是礦裡的「小孩」(童工)。
  • 中科院研究員15年深入藏南 填補「中國地圖的空白」
    世界豎版地圖(郝曉光 供圖)人民網武漢1月7日電 (周雯)打破了400多年來橫版地圖一統天下的局面,將世界「豎」起來了的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近來正忙著另一件大事:將15年來填補藏南地名空白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書名叫《輿圖依舊抱河山
  • 書林|《中國古橋志》:填補我國橋梁建築研究領域的空白
    本書對新中國發展歷程的梳理和分析,對黨史、新中國史研究的真知灼見,有助於讀者科學認識、正確把握黨史和新中國史。 (樊宣)中國古橋志茅以升先生曾說「橋梁是一國文化特徵」,中國古橋是中華古代文明的見證,蘊含著千百年傳統文化的精髓。
  •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 被贊高瞻遠矚
    總導演趙虹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總導演趙虹執導的十三集大型系列紀錄片《大遷徙》已在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熱播後收官,收視喜人,也吸引了眾多固定觀眾的準時收看,這部優秀的紀錄片填補了這一題材上的空白  《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獲業內人士盛讚  紀錄片《大遷徙》已在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播出後收官,好評如潮。在前幾日召開的VIP觀影沙龍上,該紀錄片主創團隊以及眾多業內人士齊聚良友大講堂進行了一次觀影交流會。
  • 這座中國大橋填補世界空白!
    本文轉自【國資小新】;「這座大橋的設計實施,在世界尚無工程先例,整個決策和實施過程都壓力巨大。」「設計千米跨度懸索橋跑高鐵,體現了中國橋梁設計師的膽識。」Ta實現了全長6.409公裡懸索橋一跨越江Ta解決了懸索橋容易晃動的難題Ta是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運行荷載最大、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懸索橋Ta填補了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空白
  • 她是極品最強爐鼎,以自身為煉爐,煉化一切!
    她是極品最強爐鼎,以自身為煉爐,煉化一切!最近書荒的朋友很多,對於一些看小說嚴格的朋友來說,總找不到精彩的小說來看,小編這裡有很多文筆好,本本都很精彩的小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全看過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修仙女強爽文!她是極品最強爐鼎,以自身為煉爐,煉化一切!
  • 【會員風採】蔣兆悅捐建杭州首家僑史文化館 填補杭州僑史文化專項...
    【會員風採】蔣兆悅捐建杭州首家僑史文化館 填補杭州僑史文化專項空白 2020-12-25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的懸索橋也要能跑高鐵了,基建狂魔又填補一項國際空白
    在題圖中這座美麗壯觀的千米大跨度懸索橋上,鐵路部門以不同時速、不同車型、多線並行等方式進行了反覆測試。 測試了近百天,各種項目一切正常,並創造出了高鐵以時速275公裡平穩通過大跨度懸索橋的世界紀錄。 眾所周知,此前高鐵線路上是沒有懸索橋的。這也是我們在雲貴高原眾多高鐵線路上不得不花大價格大精力去建造其它橋型的重要原因。
  • 河北發現千年古墓,出土一桌美酒佳餚,意外填補歷史空白
    上世紀九十年代,河北張家口宣化區下八裡村,一位村民正在田裡幹活,無意間發現一座墓穴,該村民立即將情況反映給了當地文物部門,很快專家進行保護性挖掘,此次專家共發掘出遼代十座古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文藻夫婦墓。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的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填補空白,瞄準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需求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迅猛發展,長徵六號、長徵十一號、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相繼飛入太空,取得了北鬥導航全球組網、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一系列重要成果。「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各自的定位和使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