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員15年深入藏南 填補「中國地圖的空白」

2020-12-10 人民湖北

世界豎版地圖(郝曉光 供圖)

人民網武漢1月7日電 (周雯)打破了400多年來橫版地圖一統天下的局面,將世界「豎」起來了的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近來正忙著另一件大事:將15年來填補藏南地名空白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書名叫《輿圖依舊抱河山——中國地圖藏南地名補白研究》。

15年深入藏南 查實了27個地名

「看一下中國出版的西藏自治區地圖,您會看到東南方向有一大片奇怪的空白區,那上面竟沒有地名。」 15年前,郝曉光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讀到一篇名為《中國地圖上的空白》的文章。這句話深深刺痛了他,作為一名測量方面的專家,他決心有必要對這一地區的民族地理分布及行政沿革進行相關的地圖學研究,填補空白!

自1958年起,我國公開出版的地圖上,藏南地區東段內僅標註了9個地名點,與全國地圖的其他區域相比,這一地區地名標註較稀少,形成了明顯的「中國地圖上的空白」。

為此,研究團隊從地圖學、地名學、地理學、測繪學以及民族、歷史等相關領域對藏南地名及其在《中國地圖》上的表示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需在原有9個地名基礎上再增添27個地名,總計36個地名標註在地圖上,方可填補空白。

在西藏朗縣金東鄉,郝曉光(左一)向村民請教地名。(郝曉光供圖)

「地圖上找不到的答案,在當地很快就找到了。」15年來,郝曉光和他的團隊幾乎每年都會多次去藏南地區實地考察,搜集到了許多一手資料。從2010年起,郝曉光和同事陸續發表了大量藏南地名研究相關文章,查實了27個地名。

2015年6月,他們自駕奔赴藏南朗縣金東鄉實地考察,一口氣查證了地圖上缺失的1座雪山和4條河流的名稱。去年5月,郝曉光和同事三訪金東鄉,抵達來義村收集了文成公主歌謠幾十首,並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初步整理出兩首歌謠。「文成公主的故事流傳已久,然而至今對文成公主當年入藏的路線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考證。」

圖為白瑪曲珍老人(中)向郝曉光(左一)講述文成公主歌謠。(郝曉光 供圖)

「相傳吐蕃時期文成公主曾來到今林芝市朗縣金東鄉,由於她的歌謠本遺留在了當地,後為世代傳唱至今。」郝曉光介紹,下一步將繼續研究「金東文成公主系列歌謠」。

讓世界地圖「豎」起來

走出郝曉光辦公室,門口掛著他引以為豪的《豎版世界地勢圖》。在一片湛藍的背景中,陸地和海洋錯落有致、地勢起伏,海溝海嶺畢現。

400多年來,傳統的世界地圖都是橫版的,然而,這造成地圖上大陸形狀畸變,難以準確理解大陸間的地理關係。從上世紀90年代起,郝曉光開始研究解決世界地圖的畸變問題,經過攻關,終於以「雙經雙緯」編制出了新的世界地圖,即在傳統的東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世界地圖外,增加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世界地圖,並以「完美切割線」切出了新增的兩幅圖:北半球版,沿南緯60度切開,南半球版沿北緯15度切開,4幅圖共同描繪出地球的全貌。

漢產「豎版地圖」來到南極點。(郝曉光 供圖)

如今,郝曉光的「豎版地圖」已再版12次。去年12月19日,美籍華人劉晨、梁小燕夫婦還將這張特別的「豎版」地圖帶到了南極點。

這一創新成果不僅曾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還在北鬥系統布局上也起到重要作用。2005年,我國首次環球大洋科考採用了南半球版世界地圖表達航線。國航開通北京直飛紐約的北極航線時,也得益於有關部門採用了郝曉光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圖。

(責編:張雋、關喜豔)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分享填補了110億年空白的宇宙三維膨脹地圖
    通過對夜空開展持續 20 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得以藉助斯隆數字巡天(SDSS)項目的數據,繪製出 110 億年的宇宙三維膨脹地圖。
  •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填補空白
    本報訊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發布會日前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該書的問世填補了內蒙古歷史地圖研究的空白。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由內蒙古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學術機構從事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蒙古史以及內蒙古地方歷史和考古研究卓有成就的13位學者負責編撰,內蒙古自治區地圖院製作,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書中地圖共計79幅,包括序圖、歷史沿革地圖和地名索引三部分。
  • 中科院研究員郝曉光,為高中生講解豎版地圖,其中的奧秘
    近日,武漢市「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報告會在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舉行,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第13次南極科考隊隊員郝曉光以《新編世界地圖——換個角度看世界》為題,給學生做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
  • 填補我國地圖出版領域一項空白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出版發行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套涵蓋我國全部省級行政區劃的分省系列地圖集――《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經星球地圖出版社編制出版,近日正式發行。星球地圖出版社社長馬曉春說,作為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百種重點圖書之一,《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完整記錄並精確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建設成果和社會發展,以權威的資料、最新的信息、精美的符號首次詳細展現我國所有縣級政區的地形地貌,兼具實用性和收藏性,填補了我國地圖出版領域的一項空白。《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全套34冊。
  • 填補旅遊交通地圖空白《徐州CITY城市地圖》首發
    地圖上有徐州知名景點的介紹。徐報融媒記者 譚歌 攝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甘曉妹 吳雲 通訊員 張洪武)地鐵1號線和2號線、雲龍湖5A景區、漢代三絕、羊方藏魚……諸多「徐州元素」登上了剛剛出版的《徐州CITY城市地圖》。
  • 填補研究空白 揭秘「中國好書」中的南京秘密
    填補研究空白「中國好書」中的南京秘密由中宣部指導、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的「中國好書」,已成為中國圖書出版界和愛書人士的圖書「奧斯卡」。「萬裡挑一」甄選出的書單,不僅成為國內最權威的圖書推薦榜之一,更為讀書人提供了更明確的選擇。
  • 《地圖集》在手 ,百萬年動物興衰盡收眼底
    中國林業科學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生態學家蔣有緒在《地圖集》評審會上談到,我國歷史生物地理學的科研力量太薄弱,專業學者太少。令人感到無比幸運的是,文榕生先生子承父業,做出了這一領域可觀出色的《地圖集》令人欽佩的成果。文榕生先生在沒有列入國家科研計劃重點項目的情況下,沒有經費卻完成了這樣艱難而珍貴的自然科學成果。
  • 四川發布《懸掛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 填補國內空白
    四川發布《懸掛式單軌交通設計標準》 填補國內空白 2018年08月25日 07時38分 來源: 四川在線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科學家填補紅樹林截汙能力的研究空白
    中國科學家填補紅樹林截汙能力的研究空白金羊網  作者:李鋼 周惠宇 徐曉璐  2020-07-01 進一步加深了對紅樹林中毒害物質累積和循環規律及其對鄰近海域生態環境影響的科學認識。
  • 臺東海邊意外挖出1600年前遺址 填補台歷史空白
    臺東海邊意外挖出1600年前遺址 填補台歷史空白 2014-07-27 10:29: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吉翔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郭素秋表示
  • 中科曙光董事隋雪青辭職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徐志偉接任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隋雪青  和訊股票消息 中科曙光(603019,股吧)8月22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會於2016年8月22日收到公司董事隋雪青先生遞交的《辭職報告》,隋雪青先生因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安排變動原因
  • 《中國冰川測繪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一部詳盡系統闡述中國冰川的形成、分布、狀態、面積、數量、冰儲量等的新著述——《中國冰川測繪研究》,經過成都軍區某測繪大隊37年系統研究問世,近日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總參謀部鑑定認為,這項成果填補我國冰川測繪研究空白,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社會效益,對我國冰川測繪和冰川資源調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 義。
  • 中科院研究員:擔心中國傳統文化被全盤否定
    中科院研究員:擔心中國傳統文化被全盤否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16日 08:01 來源:     來源:新京報    「民間科學家處境很可憐」    中科院退休研究員宋正海表示,擔心中國傳統文化被全盤否定    ■對話動機    繼「萬人籤名反對中醫」後,近日網絡又掀起一場關於是否將偽科學從《科普法》
  • 臺灣東海邊挖出1600年前遺址 填補台歷史空白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郭素秋表示,虷仔侖遺址保存良好,預計開挖後將有豐富的文物出土。臺灣《中國時報》圖中新網7月27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南回公路拓寬及截彎取直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不過興建中的金侖高架橋下,一個距今1600年前的虷仔侖遺址卻悄悄出土,臺「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郭素秋表示,遺址屬於三和文化,探坑挖掘顯示遺址保存狀況良好,發掘的文物將有助於填補臺灣空白的歷史。
  • 填補行業空白 富國中證大數據產業ETF正發行
    近期富國中證大數據產業ETF (認購代碼:515403)正在發行,該基金緊密跟蹤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填補了市場上大數據ETF產品的空白。從跟蹤的標的來看,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長期業績表現良好,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間,累計漲幅277%,遠優於上證指數、滬深300等指數的表現。
  • 中科院專家新編世界地圖顛覆世人400年慣性思維
    新華網武漢9月25日電(記者朱文辰、吳植)記者從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郝曉光主編的1:6000萬全套新編《世界地勢圖》本月出版。這套地圖首次以東、西、南、北四個視角,從經度、緯度兩種方向,將中國與世界的地理關係更加準確和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套地圖由湖北省地圖院編制,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
  • 一公斤800元人民幣 青海柴達木福牛填補中國高端牛肉空白
    中新社青海德令哈10月24日電 (孫睿)「在國際評價A級標準上,我們國家的牛肉一般都在3A以下,而青海的柴達木福牛通過農業部諸位專家的鑑定,可以達到6A的標準,這對中國高檔牛肉來說填補了一個空白。」
  • 大型商業綜合體「空白」被填補!
    隨著紫核南外分校正式揭牌、鼓樓醫院「紫東醫院」入駐、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科技園建立、寶龍廣場正式開工……目前區域已經進入高效率實施、高速度推進的快車道。在「1年立框架、2年打基礎、3年見成效、5年大跨越」的目標下,預計5年內紫東將煥然一新。
  • 【新華網】中科院專家新編世界地圖顛覆世人400年慣性思維
    記者從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郝曉光主編的1:6000萬全套新編《世界地勢圖》本月出版。這套地圖首次以東、西、南、北四個視角,從經度、緯度兩種方向,將中國與世界的地理關係更加準確和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這套地圖由湖北省地圖院編制,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
  •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
    紀錄片《大遷徙》填補題材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