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分享填補了110億年空白的宇宙三維膨脹地圖

2020-12-10 中文業界資訊站

通過對夜空開展持續 20 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得以藉助斯隆數字巡天(SDSS)項目的數據,繪製出 110 億年的宇宙三維膨脹地圖。針對 SDSS 數據的最新分析,強調了哈勃常數的不匹配之處,從而填補了長期困擾天文學家的一個巨大空白 —— 即宇宙是從何時開始加速膨脹的。

(來自:EPFL)

項目研究員 Kyle Dawson 表示:「儘管我們已經了解了遠古宇宙和近期擴張的歷史,但 110 億年的中期仍存在一個麻煩的空白。通過過去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們正利用這些信息來推動宇宙學領域在近十年裡的最重要進展」。

據悉,新地圖使用了 SDSS 巡天項目的不同階段數據,以繪製與地球相隔不同距離的物體的三維地圖,以指出宇宙歷史上的不同時間段。此地圖以地球為中心點,不同顏色的圓環代表不同的數據集,然後在時空緯度上向更遠的地方傳播。

(來自:SDSS)

圖中綠色部分突出顯示了前兩次 SDSS 巡天任務期間收集的最接近地球的星係數據,紅色代表大型、古老的星系,它與粉色圓圈覆蓋了約 60 億光年的區域,藍色則表示較年輕的星系。

在更進一步的細節描繪中,納入了大約 110 億年前的類星體數據。作為一類明亮的星系,其中心具有相當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而最新生成的地圖,還向天文學家揭示了一些新的信息。

據悉,研究人員能夠利用該地圖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又稱「哈勃常數」)。奇怪的是,研究團隊發現當前值比通過測量鄰近星系距離而計算得出的值低約 10% 。

The eBOSS 3D map of the Universe(via)

研究團隊稱,地圖引用了來自不同數據集的精確數據,它們的結論都是一致的。至於哈勃常數為何不匹配,仍需進一步的研究。至於宇宙的加速膨脹,似乎是在大約 60 億年前發生的。

眾所周知的是,宇宙仍在加速膨脹的過程中。但在過去,天文學家一直很難確定擴張的速度。先前研究稱加速膨脹始於大約 40 億年前,但新研究表明該事件節點較以往認為的還要早。

對於導致加速膨脹的原因,目前最佳的猜測是由「暗能量」所推動。最後,這項研究涵蓋了相當大的時間和控制項範圍,因而能夠給出有關宇宙「形狀」的最清晰圖片,有望平息它到底是平坦還是彎曲的爭議。

相關焦點

  • 民航聯盟:全球數百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發布
    民航聯盟據日內瓦綜合電: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周一發布,這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共同繪製而成。新地圖呈現「宇宙膨脹完整故事」據航盟聯盟了解,這張地圖是基於1998年的原有數據,以及「斯隆數位化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簡稱SDSS)項目的最新六年調查結果,該「延展重子振蕩光譜調查」(extended 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 斯隆數字巡天最新發布: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
    斯隆數字巡天最新發布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填補了我們在探索宇宙歷史方面可能存在的最重大空白。猶他大學宇宙學家凱爾·道森(Kyle Dawson)領導的研究團隊宣布了這一結果:我們對宇宙的遠古歷史和宇宙膨脹歷史都相當了解,但在110億年的中間有一個令人煩惱的差距,五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填補這一空白,利用這些信息來提供過去十年來宇宙學方面一些最實質性的進展。
  • 天文學家發布迄今最完整3D宇宙地圖,填補宇宙歷史中段空白
    一個國際天文團隊發布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宇宙3D地圖,囊括超過200萬個星系和超亮類星體的位置與距離,告訴我們宇宙在110億年內的演化史。 ,然而中段的110億光年有何面貌?仍是個空白巨大鴻溝,由於距離超過幾億光年的星系光芒變得相當微弱,因此目前科學家對中層宇宙膨脹的研究還很少。
  • 史上最完整3D宇宙地圖!從地球穿越到宇宙邊界,解密138億年歷史
    全球100多位天文學家共同參與的「史隆數位巡天」計劃,經歷數十年收集數據與觀測,構建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3D宇宙地圖,解密138億年漫長的宇宙歷史究竟發生過什麼事。宇宙急速膨脹也是科學家的未解之謎,想像一道煙火在天空中綻放,煙花一下子迅速爆開後,散開速度理應會減緩。而這份地圖卻發現,宇宙大爆炸之後,往外擴散速度逐漸變慢的宇宙物質,在60億年前又開始急速膨脹。此外地圖還揭示了宇宙形成初期的組成物質,該物質是「從宇宙只有30萬年歷史時就存在的,也是形成宇宙結構的基礎」,還有宇宙大框架「纖維狀結構」之間的空洞( Void)。
  • 迄今最大宇宙三維地圖「出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0日報導,在對400多萬個星系和蘊含巨大能量的超亮類星體進行分析後,國際斯隆數字巡天調查(SDSS)項目近日發布了迄今最大的宇宙三維(3D)地圖,講述了宇宙在110億年間的膨脹故事,填補了人類目前在宇宙史探索中重大空白。
  • 天文學家發表迄今最完整 3D 宇宙地圖
    一個國際天文團隊發表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宇宙 3D 地圖,囊括超過 200 萬個星系和超亮類星體的位置與距離,告訴我們宇宙在 110 億年內的演化史。由於成千上萬名科學家測量過大爆炸後不久產生的元素相對量,還測量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R),因此我們了解宇宙最早期的狀態;透過星系圖與測量造父變星距離,我們也知道近 10 億光年內宇宙的膨脹率,然而中段的 110 億光年有何面貌?
  • 科學家繪製最大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這張宇宙地圖是持續進行的「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的研究成果,這是一項旨在繪製可觀測宇宙膨脹區域的國際任務,有望解決一些宇宙難題。通過這次最新的任務更新,該項目已繪製出200多萬個星系,從銀河系一直延伸至110億光年之外的古老天體。
  • 中科院研究員15年深入藏南 填補「中國地圖的空白」
    世界豎版地圖(郝曉光 供圖)人民網武漢1月7日電 (周雯)打破了400多年來橫版地圖一統天下的局面,將世界「豎」起來了的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近來正忙著另一件大事:將15年來填補藏南地名空白的研究成果集結成書,書名叫《輿圖依舊抱河山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揭曉了迄今發現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包含著數萬個星系。「南極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正如它的命名,它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觀測視線中,直到前不久才證實它的大部分位於銀河系後方5億光年的位置。
  • 天文學家發現了「南極牆」,這是一個綿延14億光年的巨大結構
    壯觀的宇宙三維地圖展示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宇宙結構之一:一堵幾乎不可思議的「牆」,這堵牆橫跨14億光年的距離,包含了成千上萬個星系。這個被稱為「南極牆」(The South Pole Wall)的宇宙結構一直隱藏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現在才被發現。因為,它的大部分都位於明亮的銀河系後面5億光年之外。
  • 天文學家接收到110億年前的深空信號,愛因斯坦的預言再次應驗
    不僅如此,天文學家接收到遠在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其傳播速度為光速,這意味著它是在110億年前發出的,結果證明愛因斯坦又對了。即便距離再怎麼遙遠,廣義相對論仍然成立。這不禁讓人們感嘆愛因斯坦的偉大。
  •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填補空白
    本報訊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發布會日前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該書的問世填補了內蒙古歷史地圖研究的空白。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由內蒙古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學術機構從事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蒙古史以及內蒙古地方歷史和考古研究卓有成就的13位學者負責編撰,內蒙古自治區地圖院製作,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書中地圖共計79幅,包括序圖、歷史沿革地圖和地名索引三部分。
  • 填補旅遊交通地圖空白《徐州CITY城市地圖》首發
    地圖上有徐州知名景點的介紹。徐報融媒記者 譚歌 攝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甘曉妹 吳雲 通訊員 張洪武)地鐵1號線和2號線、雲龍湖5A景區、漢代三絕、羊方藏魚……諸多「徐州元素」登上了剛剛出版的《徐州CITY城市地圖》。
  • 歐洲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3D地圖,發現:我們的地球正朝黑洞前進
    不僅如此,我們整個恆星系在大家長太陽帶領下,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速度大約為220公裡/秒,如此神速也要2.5億年才能繞行一周,上次處在同一位置時,地球上還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最近,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銀河系3D地圖。該探測器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掃描恆星,發現銀河系不是一張切面,而是有厚度,地球也正在朝黑洞前進,日近一日。
  • 科學家送出有史以來最大宇宙3D地圖:可看到110億年前的樣子
    你知道宇宙60億年前是什麼樣子嗎?據CNET報導,天體物理學家周一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跨越時間和空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詳細。該地圖是利用新墨西哥州一架光學望遠鏡的數據繪製的,該數據是作為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的一部分而記錄的。在20年的時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分析了400多萬個星系和類星體後,編制了這張地圖,創造了一個代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撰稿人Will Percival將其視為 "宇宙膨脹的完整故事"。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觀測站收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由近20億顆恆星為一顆銀河系的新地圖。 每日郵報提供劍橋的研究人員利用蓋亞空間觀測站最新發布的數據繪製了銀河系的3D地圖。這張地圖為天文學家提供了近20億顆恆星的坐標,以及它們與太陽的距離。
  • 填補我國地圖出版領域一項空白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出版發行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套涵蓋我國全部省級行政區劃的分省系列地圖集――《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經星球地圖出版社編制出版,近日正式發行。星球地圖出版社社長馬曉春說,作為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確定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百種重點圖書之一,《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完整記錄並精確展現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建設成果和社會發展,以權威的資料、最新的信息、精美的符號首次詳細展現我國所有縣級政區的地形地貌,兼具實用性和收藏性,填補了我國地圖出版領域的一項空白。《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全套34冊。
  • 世界最大3D宇宙地圖發布 數百名科學家共同繪製
    中新網7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日,迄今為止最大的3D宇宙地圖發布。該地圖是全球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耗時20年,對400多萬個星系以及類星體進行分析後,繪製而成的。據報導,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顯示物質在遙遠宇宙中分布的天體,即活躍形成恆星和類星體的星系」,來繪製宇宙地圖。法新社報導稱,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教授威爾·珀西瓦爾(Will Percival)表示,全球約30個機構的數百名科學家通過努力,呈現了「宇宙擴張的完整故事」。
  • 科學家發布史上最大宇宙3D地圖,包含400多萬個星系
    據法新社報導,該地圖被命名為「擴展重子振蕩光譜調查」(EBOSS),基於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的最新觀測結果,數據收集自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架光學望遠鏡,歷時六年之久。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在地圖上與60億年前的宇宙有關的部分,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最古老和最紅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