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種類繁多,各種各樣的茶類品種,萬紫千紅,競相爭豔,猶如春天的百花園,使萬裡山河分外妖嬈。
1915年萬國博覽會就曾評比過名茶。建國以後,國家曾多次進行評比。《解放日報》、美聯社、《紐約日報》、《香港文匯報》等媒體也進行過評比。綜合這些評比,看看哪10種茶入選吧。
一、君山銀針
產地: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
類型:黃茶。
茶品歷史:
洞庭湖中水,君山島上茶。銀針今勝昔,品質譽中華。
始於唐代,清朝時成為「貢茶」。
獲得榮譽: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獎。
1956年,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
1959年,中國「十大名茶」評比會入選。
2002年,《香港文匯報》入選。
二、洞庭碧螺春
產地: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
類型:綠茶。
從來雋物有嘉名,物以名傳愈自珍。
梅盛每稱香雪海,茶尖爭說碧螺春。
已知焙制傳三地,喜得揄揚到上京。
嚇煞人香原誇語,還須早摘趁春分。
唐朝時,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為「功夫茶」、「新血茶」。
清代,皇帝賜茶名,成為清宮的貢茶。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入選。
1999年,《解放日報》推薦。
2001年,美聯社和《紐約日報》推薦。
2002年,《香港文匯報》推薦。
三、西湖龍井
產地: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
龍井源頭問子瞻,我亦生來半近禪。
泉從石出情宜冽,茶自百峰生味更園。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許俗只專。度
蔡襄夙辯蘭芽貴,不到茲山識不全。
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
清代,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被封為「御茶」。
民國,該茶最為當時名流推崇。
2011年6月28日,「西湖龍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成功。
2014年開始,全國各地的西湖龍井茶專賣店實行授牌許可。
四、黃山毛峰
產地:安徽黃山徽州富溪一帶。
雲霧黃山雲霧中,清明穀雨出毛峰。
白毫雀舌象牙色,長飲能成百歲翁。
聽雨夜,白瓷盅,閒心自可證玲瓏。
沏盅與客挑燈坐,便是無樽也醉風。
黃山產茶始於宋之嘉佑,興於明之隆慶。
1955年,中國茶葉公司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1982年,獲商業部名茶稱號。
1983,年獲外經部「榮譽證書」。
1986年被外交部定為招待外賓用茶和禮品茶,定點在富溪鄉生產。
1987年2月,被商業部授予部級優質名茶稱號。
五、都均毛尖
產地:產於貴州省都勻市。
蹉跎歲月蕩扁舟,浪急風高盼碼頭。
四十冬春苗嶺峻,都勻品味綠茶悠。
明代,毛尖茶中的「魚鉤茶」』、「雀舌茶」是皇室貢品,到乾隆年間,已開始行銷海外。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獎,後人譽為「北有仁懷茅臺酒,南有都勻毛尖茶」;
1982年,全國名茶評比會,中國十大名茶;
1988年,榮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2004年,中綠杯名優綠茶;
2008年,「中綠杯全國名優綠茶金獎」;
2009年,上海第十六屆國際茶文化節「金牛獎」、「恆天杯全國名優綠茶金獎」。
六、信陽毛尖
產地:信陽溮河區董家河鎮,溮河港鎮。
鴻鈞通竅處,雷沼在山巔。
薄靄初浮水,濃雲已布天。
篆絲重疊吐,簇練立空懸。
敢作崇朝雨,滿山溉茶園。
唐朝時期,所產茶葉品質上乘,列為貢品。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臺同獲金質獎。
1958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
1985年,獲中國質量獎銀質獎。
1986年,被評為部優產品,榮獲全國名茶稱號。
1990年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
1999年,信陽毛尖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
2007年,「世界綠茶大會」中國區綠茶金獎。
七、六安瓜片
產地:安徽省六安市。
露蕊纖纖才吐碧,即防葉老須採忙。
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來一縣香。
唐稱「廬州六安茶」,清代為朝廷貢茶。
1982年,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
1999年,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同時被評為國家「名牌產品」。
2001年,中國(蕪湖)茶博會上榮獲「茶王」殊榮。
2008年,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認證」。並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2010年,六安瓜片走進中國上海世博會,成為中國世博會十大名茶之一。
八、安溪鐵觀音
產地: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鎮。
類型:烏龍茶。
安溪芳茗鐵觀音,益壽延年六根清。新選名茶黃金桂,堪稱妙藥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療百病體態輕。茶葉奇功說不盡,閩南風味故人親。
始於唐末,宋元時期,當地已經廣泛種茶,明清時走向鼎盛。
1982年,在全國名茶評比會上被評為「全國名茶」。
1986年,在法國巴黎獲「國際美食旅遊協會金桂獎」。
1995年,安溪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2004年,安溪鐵觀音被國家列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7月獲得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6年,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2008年,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藝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在上海舉辦的「中國世博十大名茶」上,安溪鐵觀音拿得第一位。
九、武夷巖茶
產地:福建省武夷山。
類型:烏龍茶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 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唐朝元和年間最早有記載,宋代成為皇家北苑貢茶。元代,也是貢茶。
2001年,「武夷山大紅袍」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成功;
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大紅袍絕品作為首份現代茶樣品入藏國家博物館;
2012年,北京國際茶業展茶葉評比大賽中,獲得金獎。
十、祁門紅茶
產地:安徽祁門。
類型:紅茶。
日永人情倦,南園看採茶。
一村風動處,涼笠滿桐花。
唐朝開始產茶,清朝光緒年間開始生產紅茶。
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
1980年,祁紅獲國家優質產品獎章。
1987年,世界優質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2年,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2010年,上海世博會十大名茶之一。#一杯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