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南門大街夜市消失以後,如何點亮「夜經濟」?

2021-01-20 騰訊網

編者按:晚上6:00到第二天清晨6:00的這12小時,是屬於「夜經濟」的12小時。如今,夜間經濟已成為許多城市競相追逐的新藍海。2020年新春之際,我蘇網聯合江蘇廣電總臺十三市中心站推出《我蘇新春夜經濟觀察》特別策劃,通過春節前夕的深入走訪、調研,帶網友感知江蘇各地喜慶迎新的氛圍和推動「夜經濟」生態圈成型的探索實踐,呈現江蘇夜幕下生機勃勃的另一面。

2013年,熱鬧了二十餘年的南門大街夜市因環境整治,搬遷至黃山路。從此,鎮江傳統夜市開始逐漸蕭條。與此同時,萬達金街、西津渡、江大后街等消費場所逐漸興起,成為推動鎮江夜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褪去白天的喧囂與忙碌,夜色下的古城鎮江,如今是什麼模樣?人們夜晚的生產與消費,又將如何點亮這座城市的「夜經濟」?

(圖片:鎮江夜色)

消失的南門大街夜市

中山東路以南,第一樓街南延,這裡是南門大街夜市。

(圖片:南門大街夜市舊照)

「南門夜市,在鎮江人心中就是一個熱鬧繁華的代名詞。這裡有很多百貨,還有美味的小吃,可以算得上是鎮江的『舌尖』了。」

「小時候每次考試考好了,爸媽都會在南門夜市買個玩具獎勵自己,長大以後每次看見賣玩具的,就會想起南門夜市。」

「夜市算得上是我們愛情的見證地了,上大學時,每個周末晚上都會帶女朋友過來逛夜市,吃小吃,有太多美好回憶。」

「它承載了太多人的創業夢想,給予太多人幸福生活,是我們這一代人美好的記憶。」

(圖片:南門大街夜市舊照)

長不過數百米,寬不過兩輛車並行的小路,能被稱為「大街」,它在老鎮江人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那20年裡,不論春夏秋冬,只要夜幕降臨,這裡就沸騰起來。民間小吃、日用百貨、文化用品,各色小攤密密匝匝。人潮湧動中,吆喝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熱鬧非凡……然而,這一切,就在2013年2月28號那天,畫上了句點。

「南門大街和第一樓街的十字路口,穿馬路的人太多,很危險。」「路兩邊都是居民樓,一到晚上都是油煙,又吵又鬧,樓上人家窗戶都不敢開。」由於地處市中心繁華地帶,南門大街夜市經常被投訴影響交通和周邊居民生活。最終,夜市被搬遷到了距離火車站不遠的黃山路。按照當初的規劃,這裡將成為新的夜市集中區,但如今的發展,卻並不如預想中那般美好。

(圖片:黃山路夜市)

晚上八點,黃山路夜市燈火通明。如今,這裡依然售賣著廉價日用百貨和各類美食。與原先不同的是,百貨商戶與餐飲商戶被分隔到了道路兩邊。記者一圈逛下來,發現顧客寥寥無幾,不少商戶甚至聚到一起打起了撲克。「以前一個月能掙八九千元,現在最多兩千元。」小商品攤主唐師傅告訴記者,他在夜市擺攤十多年了,也是從南門大街搬過來的,「當初說,你們搬到那裡好,地方大,交通又方便,結果呢,沒有人呀!」

問到生意不好的原因,很多人覺得是現在位置不好。「以前南門大街在市中心,人家逛逛就過來了,而且公交線路很多,很方便。現在這裡是鄉下,過來太不方便了。」

也有人說,時代不同了,這些東西不好賣了。「本來來夜市都是圖便宜的,現在大家都網購了,又方便又便宜,誰還來買這些東西呀,都過時了。」

(圖片:黃山路夜市)

一位店主告訴記者,從南門大街搬來的400多家商戶,只有60多家還在營業了。「經常幾天都開不了張,生意做不下去了,我這是攢了好多庫存沒辦法,賣完就走。」

有人走了,有人還在堅持。常師傅也是從南門大街搬來的老商戶,做了20多年夜市生意,「我之前受過傷,腿腳不太方便,現在很難再去轉型做別的了。」他一邊抽著煙,一邊給顧客找錢,「還有一些老客,勉強能餬口吧。」

而馬路另一側的餐飲攤位,好多店家也大門緊閉。

入口處最大的攤位還在營業,老闆柏女士身材高挑、容貌姣好,幾位顧客在她熱情招攬下入了座。「夏天生意還不錯,一晚上能有幾千塊進帳,現在冬天天冷了,不太好做。」問到經營狀況,柏女士收起了笑容。

(圖片:黃山路夜市)

再往裡走,兩位外賣小哥正在一家燒烤店前等待取貨。店主貢大姐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和朋友合租了這個攤位,現在基本靠外賣生存,還要供孩子讀書,「太難了,不想幹了。」說完,她伸手指了指外面,記者抬頭一看,貨架上掛著一個紙牌子,寫著「本店轉讓」。

「現在這裡就是一些小炒跟燒烤店,和以前的夜市完全兩回事,沒有那種感覺了。」路過的市民李先生有些遺憾地對記者說,「當年南門大街這頭走到那頭,一個來回,挺懷念的。」

新老商圈更替,消費需求變了

傳統夜市日漸凋零,原因眾多:消費環境不佳,衛生狀況堪憂,產品檔次較低,質量參差不齊……作為當下的消費主力軍,80後、90後們早已不滿足於吃飽吃好和方便實惠,他們更看重消費體驗和產品品質。符合這一需求的經濟模式,才能得到青睞。

(圖片:鎮江萬達商圈)

2012年以來,鎮江滬寧城際高鐵站商圈逐步壯大,以萬達廣場、萬達金街為主的集餐飲、購物、娛樂為一體商貿綜合體,成為了大市口以外,鎮江市民夜間休閒生活的新去處。「shopping mall裡有吃有喝有玩還有空調,下班就直接過來,吃完逛完再回家呀。」不少年輕白領這樣安排下班以後的生活。商場企劃人員也證實,客流高峰一般在傍晚6點後到來,全天的營業額有一多半來自這個時段。

(圖片:鎮江蘇寧廣場)

年輕群體對娛樂、休閒、社交、移動互聯等體驗消費提出了新需求。在商業綜合體裡,除了網紅餐館需要排隊以外,就屬創意綜合店人氣最旺。這裡有最新款的高科技家電,有各種遊戲動漫手辦,還有最潮流的輕奢品牌與極富巧思的文創產品,年輕人在這裡看、玩、拍照、體驗,不必被導購催問著需要什麼,而是優哉遊哉地自主選擇,這讓他們覺得很愜意。

(圖片:鎮江萬達金街)

包圍著萬達廣場的萬達金街,曾經一鋪難求,小吃、甜品、火鍋、服裝、美容、萌寵……選擇更多了,環境更好了,不少店外甚至醒目地寫著「營業至凌晨」。走進一家鎮江鍋蓋麵店,香氣撲面而來,寒冷冬夜,一碗熱氣騰騰的餚肉肥腸面,足以溫暖食客的身體和心靈。為了吸引年輕顧客,這家麵店在裝修上花了不少心思:模仿日本一蘭拉麵的做法,增加了格子間座位,讓顧客可以安心享受「一人食」的快樂。

(圖片:鎮江鍋蓋面)

店裡的員工告訴記者,周末晚上客人最多,通常可以賣一百多碗面。但他們也發現,這兩年,生意沒有之前好了。「最近新開的商場多了,客人被分流了,住得遠的就不來了。」

確實,近兩年,鎮江城市商業綜合體越來越多——大市口的蘇寧廣場,中山西路的八佰伴,車站北的協信星光廣場,丁卯的吾悅廣場,丹徒的寶龍廣場……而作為江蘇人口最少的設區市,鎮江市區常住人口不到130萬,消費體量先天沒有優勢,一經分流,單個商貿體更顯得消費能力不足。

「商業體現在都是千篇一律,怎樣做出個性特色,避免同質化競爭,這可能是現在亟需解決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

「江大后街」:年輕人的夜晚舞池

區別於傳統商圈,在鎮江一些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則誕生了新的消費場所,比如傳說中的「江大后街」。

(圖片:江大后街)

如果你向江蘇大學學生打聽東風步行街,他們可能會歪頭思考半天,但只要你問「后街在哪裡?」就連大一新生都能立即答出,興許還正準備結伴前去呢。

東風步行街地處鎮江京口區,由於從江蘇大學校西南門出來,過一條馬路就能到達,也被稱為「江大后街」。這條街全長僅400米,短短五分鐘就能走完,卻聚集了350多家店鋪:餐館、KTV、服裝店、花店、書店、美甲店、雜貨鋪等等,應有盡有。天色一暗,「后街」的「天空」就自動亮了起來:整條街上,彩燈斑斕,宛若星空。一陣風吹過,頭頂的小風車還會隨之轉動。五彩的「后街」傳遞著再明顯不過的信號:這裡,是年輕人的天下。

(圖片:江大后街)

江蘇大學有在校學生三萬多人,是鎮江年輕人最集中的地方。「后街」正是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學生消費群體。 如今,它已經成為周邊年輕人晚餐和夜宵的聚集點,而學生群體則佔到總客流的一半以上。雖然早上8點就開始營業,但「后街」更多是以夜市著稱。不少商戶告訴記者,每天18點以後的營業額,至少佔到全天的70%以上。

「到了晚上,經過了一天的學習和活動,總想要和朋友們小聚吃上一場。后街離學校很近,於是我們就常去,甚至都有一種江大情懷啦。」「喜歡在晚上去后街,因為人多熱鬧,也是為自己充個電,注入這裡活潑的氣氛。」江蘇大學的學生們這樣告訴記者。而這種氛圍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有網友甚至發帖稱「因為喜歡搜羅步行美食街,特地從南京乘高鐵到鎮江,再打車去江大后街為我的美食街歷程打卡。」

「生意好」、「租金少」的優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戶湧入,但也給管理帶來了麻煩。前幾年,「后街」內外每到晚上總會冒出很多簡陋的鐵皮餐車,影響了整體環境,也存在脫離監管的衛生隱患。如何能在充分利用商機的前提下化解這一難題?在政府籌劃下,2018年底,東風步行街外街啟動擴建計劃。「這批入駐『外街』的很多是原本獨立無組織的商戶,統一管理和固定成群的營業地點不僅為消費者安全和治安提供了保障,也跟東風步行街原來的發展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負責步行街管理的振華物業孫經理介紹。

(圖片:新擴建的外街餐車)

春節前,「外街」擴建基本完成,餐車租賃登記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統一樣式的餐車非常時尚,門框上閃耀著的五彩霓虹,成了「后街」新景觀。

要「逛吃逛吃」,更要文化「大餐」

「10年前你要是問我晚上怎麼過,應該是擼串兒、喝酒、K歌。可現在能選擇的夜生活方式太多了,聽音樂會、看小劇場、去演唱會……」儘管「吃」在夜晚消費中佔比超過七成,但「夜間經濟」早已不是單純指吃夜宵、逛夜市,觀展、看電影、逛書店等精神文化消費,成為不少鎮江人的新選擇。

(圖片:西津渡夜色)

西津渡,作為鎮江歷史文化名片之一,近年來也成為了當地人夜間活動的重要場所。統計數據顯示,西津渡夜間遊客佔比已提升至40%。以2019年西津渡燈會為例,1月26號至2月22號這28天時間裡,共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給餐飲、酒店、零售等行業帶來產值2000萬元。今年的西津渡燈會,也在1月20日正式上燈,古韻十足的街巷,被各種彩燈裝點得年味兒十足,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前來賞燈。

(圖片:2020年西津燈會)

春節期間,點亮西津渡夜晚的不僅是彩燈,還有與其氣質契合的文化消費。開在英租界工部局舊址的二樓南書房,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圖片:二樓南書房)

爬滿藤蔓的老牆,五彩玻璃的木格窗,夜色下散發著溫柔的光。循著這束光走進去,便是滿眼鮮花和淡淡的咖啡香氣。木製地板、樓梯、長條桌,藤編座椅,復古檯燈。拉一拉燈繩,伴隨著清脆的「咔嗒」聲,柔和的燈光灑在了夜讀的人身上。這裡的每一本上架圖書都經過精挑細選——沒有豆瓣評分七分以下的;每一個決定品質的細節都有著仔細考量——燈光的明暗,空氣裡的香氣,背景音樂的選擇;這裡每個月會定期舉辦現當代藝術展覽,讀書沙龍、作家籤售、名家講座等活動……難怪這家剛開業半年的24小時書店,已經成為各地文藝青年在鎮江必到的打卡點之一。

(圖片:二樓南書房)

「南書房和西津渡太配了!書籍和建築一樣,都有歷史厚重感,在這裡一邊喝咖啡一邊讀書,太享受了!」從上海來打卡的小奚一臉興奮。和她一起同時出現在夜晚南書房的,還有大學生夢夢和她的同學們「這裡安靜舒適,環境又好,我們經常晚上過來讀書複習,因為會讓人覺得很安心。」

在二樓南書房的網絡點評裡,有一個高贊評論這樣寫道,「也許這個城市裡願意來讀書的人還沒有那麼多,但我們可以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用微光吸引微光。」

距離二樓南書房不遠處,鎮江首個專業性音樂廳——西津音樂廳也在2019年正式運營。它的出現,填補了鎮江在古典純音樂演出上的空白,也讓夜晚更添了一分文藝氣息。春節期間,西津音樂廳門前也掛上了巨幅春聯,傳統元素與現代文化相得益彰。

(圖片:西津音樂廳)

響樂、芭蕾舞、詩歌朗誦……越來越多音樂文化主題活動在這裡呈現。著名樂團和大師們應邀而來,音符和樂曲在舞臺上傾瀉而出,飄入鎮江的夜空,滋潤著市民的心靈。

(圖片:一場交響音樂會在西津音樂廳上演)

夜,讓文化氣與煙火氣同在

有人說,過去鎮江以南門大街為特色的夜間經濟只有吃喝,沒有文化;而現在以西津渡為特色的夜間經濟,則曲高和寡,少了些煙火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如何發揮自身特色,發展別具一格的經濟樣態很重要;貼近老百姓需求,保留城市的煙火氣也同樣重要。

(2019年12月31日晚,一場主題為「如夢千華,祈願未來」的跨年活動在句容寶華山千華古村進行,五百多位市民在零下三度的冬日夜晚,遊古村,享美食,在電音派對盡情狂歡,在零點共同點燈祈福,體驗一場古今交融的別樣跨年。)

鎮江句容寶華山的千華古村,是近年來鎮江夜間經濟的新興勢力。這個人工再造的古村落,不僅從建築形制、商業樣態上仿古,還定時表演變臉、噴火、爬刀山、木偶戲等傳統文化節目,讓人可以沉浸式體驗古代江南民俗與風韻。「能看建築、品文化,也能嘗美食、看熱鬧,一家老小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挺好的。」從南京過來參加跨年活動的遊客這樣告訴記者。

「夜間經濟」是塊誘人的蛋糕,尤其在鎮江,這還是一片廣闊藍海,但要真正把這個市場做大,還有許多功課要做。如何更好地發揮鎮江的城市地域特色,同時融入創新、接通地氣,這就既要「打好文化牌」,也要善於「串好點與線」,通過旅遊演藝、商街夜市、夜間造景等途徑,提升夜間經濟吸引力和凝聚力,讓消費者走過來,停下來,留下來,住下來,還想來。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馮源 實習記者/俞琛 編輯/沈源

相關焦點

  • 我蘇新春夜經濟觀察|鎮江:南門大街夜市消失後,如何點亮夜經濟
    如今,夜間經濟已成為許多城市競相追逐的新藍海。2020年新春之際,我蘇網聯合江蘇廣電總臺十三市中心站推出《我蘇新春夜經濟觀察》特別策劃,通過春節前夕的深入走訪、調研,帶網友感知江蘇各地喜慶迎新的氛圍和推動「夜經濟」生態圈成型的探索實踐,呈現江蘇夜幕下生機勃勃的另一面。2013年,熱鬧了二十餘年的南門大街夜市因環境整治,搬遷至黃山路。
  • 那些年,我們鎮江人的南門大街夜市,也是我們青春的江湖!
    原創小李探花愛讀書鎮江風情上周參加了首期「網事當面說」走近城管的活動,那天坐在我身邊的「逆流的魚」談到關於鎮江夜市的話題,互動的氛圍很好,城管局的領導表示也在考慮如何打造鎮江夜遊經濟。好巧,近日關於城市開放擺地攤的事情,逐漸成為熱點。
  • 鎮江南門大街夜市成功搬遷
    中國江蘇網3月6日訊 鎮江市新「南門夜市」3月初正式開市讓京口區消防部門如釋重負。南門大街夜市位於鎮江市中心,全長約1公裡,共有446戶經營戶,從業人員900餘人。去年,鎮江市政府決定將南門大街夜市整改工程納入民生重點工程,投入約1.55億元將夜市整體搬遷至黃山東路黃山一號夜市公園並配置了嚴格的消防設施。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 鞍山:多功能夜市 點亮「夜經濟」
    原標題:多功能夜市 點亮「夜經濟」 品美食、看演出、買日雜……華燈初上,鞍山大館、明達、繁榮等地區的夜市已熱鬧起來。此外,今年鞍山的夜市還將文藝演出等活動融入其中,以打造多功能夜市,進一步點亮城市「夜經濟」。
  • 「點亮」夜經濟 福州夜市「內外兼修」的發展顯成效
    「放養模式」遇瓶頸,「內外兼修」嘗甜頭  「點亮」夜經濟 福州如何發力?  財經觀察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此時你是和家人在安泰河旁品嘗福州美食,還是在東二環商圈裡挑選最潮的新品,亦或在閩江邊的酒吧裡暢飲?
  • 女埠星光夜市「開市」,夜經濟點亮千年古鎮!
    女埠星光夜市「開市」,夜經濟點亮千年古鎮!,為女埠夜經濟、夜生活的起航帶來了火爆的人氣。據了解,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發展「夜經濟」的號召,助力復工復產及民生經濟,女埠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開啟「夜市」,努力發展「夜經濟」。自7月11日起,女埠星光夜市每晚都在文懿館門口準時開市,其中,「嗦螺螄大賽」和尋找「女埠好聲音」活動最受歡迎,來自十裡八鄉的群眾和女埠工業園區的務工者們紛紛來到夜市看比賽、喝啤酒、吃烤串,盡情享受夜市帶來的愜意。
  • 16個夜市點亮濟南夜經濟 近萬人就業
    從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質夜間經濟載體、消費業態和特色活動,到明確夜間經濟配套服務,滿滿的乾貨不禁讓人動容,對迭代升級的「夜泉城」充滿期待。  泉城路商業街綜合夜市、環聯夜市、馬鞍山潮文化市集、綠地中心星晴集市、夏之韻印象濟南·泉世界文化夜市……一夕之間,「夜泉城」熱情奔放,一片煙火升騰。
  • 星光夜市點亮夜經濟
    ■中海環宇城的天台車尾箱星光夜市。燈光夜市是桂城支持發展夜間經濟活動的縮影。 一個整潔的車尾箱,一批實用有趣的生活好貨,一個熱情吆喝的小家庭,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夥伴……伴隨著星光點點,點亮了桂城一隅的夜晚,也激活了夜間消費的能量。在剛過去的周末,為期兩天的天台車尾箱星光夜市在桂城中海環宇城舉行,共吸引了3000多人前來參與,帶動商場客流環比7月同期增長超過30%。 中海環宇城的天台車尾箱星光夜市,只是桂城支持發展夜間經濟活動的縮影。
  • 點亮夜經濟!襄陽這個夜市如此高大上
    點亮夜經濟!襄陽這個夜市如此高大上 2020-07-17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點亮「夜經濟」東錢湖夜貓子夜市昨晚開市
    當晚,位於東錢湖湖濱公園的夜貓子夜市,設有百餘個特色商鋪,吃喝玩樂秀一應俱全。如果想在月色星光下夜泛東錢湖,還可以到夜遊碼頭,坐船遊覽夜空下的錢湖風光。累了就去演藝空間聽聽音樂,看看湖面的燈光秀。夜色、燈光與湖景的結合,帶給市民和遊客非同一般的體驗。夜貓子夜市還專門設有直播間,不僅可在線上看到夜市開市盛況,更有東錢湖旅遊產品的推介。多樣秒殺、超低折扣等優惠讓不能到現場的網友們也是不亦樂乎。雖然人流絡繹不絕,但整個夜市井然有序。
  • 點亮萬億市場,青島如何掌燈「夜經濟」?
    在角逐國內城市經濟新的增長極的路上,每個城市都在走出自己的「夜特色」,面對夜間經濟這一萬億級的潛在市場,青島又該如何加速奔跑?點亮城市,快步發展的「夜以日繼」美國布朗大學教授戴維·威爾曾研究提出「一個地區夜晚的燈光亮度與它的GDP成正比」。這意味著,夜經濟已經逐漸成為了城市的經濟活力的代名詞。
  • 雲南西雙版納景洪市告莊夜市點亮「夜經濟」
    &nbsp&nbsp&nbsp&nbsp點亮「夜經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夏季的夜晚,是消費活躍的時間檔
  • 經濟新增長點!被「夜」點亮
    撈沙古巷、「嘟嘟集市」「一城一站」、星力118夜市、名酒品鑑街、新華書店24小時分店……近年來,紅花崗區持續推動和提升夜經濟,從過去傳統的燈光夜市、地攤夜市、小吃夜市,向食、遊、購、娛、文等集聚化、多元化、高質量的夜間經濟發展,在空間布局和發展業態等方面滿足著市民和遊客的消費需求
  • 西津渡、星光時代廣場:超強人氣—金山街道點亮夜經濟發展新名片
    潤州發布地處鎮江主城的潤州區金山街道,坐擁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協信商圈等重要載體。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金山街道堅持把夜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發展新方向,進一步釋放新需求,激發新動能,努力助推經濟發展復甦回暖。
  • 蘭州新區八處夜市開市 特色美食多彩活動點亮「夜經濟」
    蘭州新區八處夜市開市 特色美食多彩活動點亮「夜經濟」 紫雲街夜市 張建平攝
  • 發展「夜經濟」,揚州打造夜遊夜市夜演三部曲
    近日,2020運河文化嘉年華·瘦西湖夜市活動正式開啟,不少市民趁著夜色遊覽瘦西湖,體驗到了獨特的夜遊體驗。據悉,瘦西湖景區將通過打造夜遊、夜市、夜演「夜文化」三部曲,推動揚州「夜經濟」的發展。1「夜經濟」三部曲:夜遊 夜市 夜演夜遊:岸上夜遊瘦西湖晚上7:30,華燈初上,夜幕降臨。在瘦西湖南門,不少市民和遊客結伴進入瘦西湖。
  • 相約雙聯村,點亮「夜經濟」
    9月22日晚上7點在洮陽鎮美麗的「狄道鄉韻」——雙聯村,點亮美麗鄉村夜間經濟,同步五大娛樂項目也一起閃亮登場。「夜臨洮·慶國慶」等你一起嗨起來!味美小吃街—兒童嗨翻天—舞動夜雙聯—鄉韻燈光秀—篝火大聯歡……秋日夜市文化藝術節應有的都將在這裡匯集。
  • 夜市街點亮鄭州夜經濟
    夜市裡設有固定的洗手間,外面規劃有停車場。  由於對街區環境衛生、公共秩序、食品安全、經營服務等實施統一規範管理,夜市經濟的最大效能得以發揮。以在特色夜市中率先亮相的德化名吃美食夜市為例,不過短短一個月,這條涵蓋特色燒烤、美食小吃、飲品等的美食夜市已經集聚了相當的人氣,平均每天前來就餐的消費者已超過1萬人次。
  • 【視頻】新夜市 點亮夜經濟:奉天巷——有顏有味的瀋陽「寬窄巷」
    新夜市 點亮夜經濟:奉天巷——有顏有味的瀋陽「寬窄巷」 遼寧新聞瀋陽:「國賓美食」走近尋常百姓 近日,在瀋陽市渾南區中央公園夜市,包括友誼賓館、遼寧大廈等在內的國賓館,紛紛放低了身段,推出「國賓美食」。
  • 「高清組圖」夜經濟點亮古城建水
    夜經濟點亮古城建水隨著夜幕的降臨,夜遊、夜演、夜宴、夜購等各種「夜間打開」方式正逐漸將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城照耀得更加璀璨奪目。夜經濟點亮古城建水近年來,建水縣充分釋放了紫陶街、民族團結文化街、小火車站1915藝術街區等夜市潛能,營造了消費氛圍,豐富了服務內容,發揮了夜經濟主力軍的作用,基本形成業態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