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布未來5年「五大功能區域」交通規劃

2021-01-20 中國網地產

原標題:重慶發布未來5年「五大功能區域」交通規劃

【內容摘要】將加密解放碑、觀音橋、南坪等核心商圈部分主幹道交通線網,優化軌道交通走廊公交線網,加密次支道路公交線網,力爭到2017年都市功能核心區公交線網覆蓋率達90%,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達65%。

關鍵詞解堵

都市核心區公交線網覆蓋率達90%,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從130萬人次提高到300萬人次……昨日,市交委發布5年內「五大功能區域」交通發展規劃和思路。

都市功能核心區公共運輸出行要達65%

思路:大力發展公共運輸,提高疏散效率,緩解城市擁堵,提升宜居環境。

解讀:到2017年,全市軌道交通裡程將力爭超過300公裡,力爭讓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從目前的130萬人次提高到300萬人次。

將加密解放碑、觀音橋、南坪等核心商圈部分主幹道交通線網,優化軌道交通走廊公交線網,加密次支道路公交線網,力爭到2017年都市功能核心區公交線網覆蓋率達90%,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達65%。

通過加快龍頭寺、菜園壩、沙坪垻綜合客運樞紐改造和重慶西站建設,推進冉家壩、銅元局、馬家巖公交站場建設,完善P+R換乘設施,推進「一小時免費·優惠換乘」政策等,吸引市民選擇公交出行。

關鍵詞樞紐

都市功能拓展區渝遂渝武高速路將擴能

思路:提升對外通道通行能力,構建一體化換乘樞紐和物流體系,拓展公交服務範圍,實現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解讀:「我們將優先打通向西通道。」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實施渝遂、渝武和渝長高速擴能改造及城市快速路建設,加快推進華巖隧道、歇馬隧道建設及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擴容,暢通城市進出通道。

在繞城高速附近規劃建設團結村、南彭、白市驛、魚復、水土、空港等6個大型貨運樞紐,依託果園、東港打造港口物流園區,引導朝天門、盤溪等大型批發市場及貨運站場外遷。

渝遂、渝長、渝武3條高速公路擴能改造方案正在研究當中。

關鍵詞三環

城市發展新區成渝高速改造年內啟動

思路:暢通對外出口通道,構建城際快捷交通走廊,支撐新型城鎮化和產業化快速發展。

解讀:交通部門將加快成渝客專、渝萬城際、蘭渝鐵路、渝黔新線等國鐵幹線建設,啟動重慶至昆明鐵路、重慶至武漢沿江鐵路前期工作,加快南川至道真、江津至習水、合川至安嶽、南充至大足至瀘州等對外通道高速公路。年內,我市將開工成渝高速擴能改造項目,推進南川至兩江新區高速公路項目。

成渝高速公路擴能改造項目全長49公裡,與老成渝高速路並行,起於九龍坡走馬,與華巖隧道西延伸段對接,在永川區大安鎮與成渝高速公路連接,在永川區雙鳳鎮與三環高速公路連接。

通過三環高速公路建設,串起城市發展新區10個區縣,相鄰區縣間半小時內可到達;結合城際鐵路規劃建設永川瓦子鋪、長壽北、涪陵北等區域性二級鐵路樞紐;規劃建設永川港橋、江津德感、合川火車站等13個重點物流園區,讓每個區縣都擁有1個大型物流樞紐。

關鍵詞水道

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提檔三峽沿線旅遊碼頭

思路:構建生態綠色交通,方便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解讀:充分利用長江黃金水道,推進小江、梅溪河、抱龍河等8條重點支流航道整治和大寧河廟溪航電樞紐建設;建設萬州新田、忠縣新生、豐都水天坪等中轉服務和臨港產業配套港口。

依託三峽國際旅遊精品帶,提檔升級豐都名山、忠縣石寶寨、萬州鞍子壩、萬州瀼渡等旅遊碼頭。

加快渝萬城際鐵路和巫山機場、萬州至湖北利川等高速公路建設,到2017年,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由目前的464公裡增加到846公裡,對外出口通道由3個增加到5個。

關鍵詞環線

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將建成武陵山旅遊環線

思路:構建生態旅遊交通,強化交通扶貧開發。

解讀:加快推進黔恩、黔張常等鐵路前期工作,儘快實施武隆仙女山機場建設;推進酉陽至貴州沿河、黔江至湖北恩施等高速公路建設。到2017年,高速公路總裡程由目前的382公裡增加到518公裡,對外出口通道由2個增加到5個,形成武陵山大區域旅遊環線。

建設通往武隆仙女山、豐都瀾天湖等旅遊景區的國省幹線公路等,實現90%行政村通暢、100%撤併行政村通達、100%行政村通客車。

相關新聞>

9大換乘樞紐已建成6個

昨日市交委介紹,我市在主城周邊規劃布局的9個綜合交通換乘樞紐,截至目前,四公裡、北碚換乘樞紐已投用;西彭、白市驛、魚嘴3個換乘樞紐尚未開建;茶園、西永、兩路、魚洞四個換乘樞紐已建成,周邊銜接市政道路正在完善,預計年內將有兩個換乘樞紐投用。

此外,果園港進港鐵路專線將在今年年底建成,明年上半年投用。果園港相關負責人表示,港口貨物將通過這條專線鐵路,經渝懷鐵路直通渝新歐。

2017年交通發展階段目標

加快江北機場第三航站樓和第三跑道建設,加快建設巫山、武隆2個支線機場。

到2017年,基本形成「一大三小」機場格局,民航旅客吞吐能力5000萬人次/年,民航貨郵吞吐能力150萬噸/年。

加快成渝客專、渝黔新線、渝萬鐵路等幹線鐵路和重慶北站、西站、沙坪垻站等樞紐建設。到2017年,建成「一樞紐十一幹線二支線」鐵路網,鐵路營運裡程達到2300公裡,鐵路覆蓋80%的區縣,實現鐵路「4小時周邊、8小時出海」。

到2017年,「三環十二射多聯」高速公路網絡全面建成,新增高速公路裡程1000公裡,達到3000公裡,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對外出口通道由2012年的10個增加到20個。

到2017年,全市普通國省道總規模達到14500公裡,覆蓋90%以上的鄉鎮;

全市建設行政村通暢工程22000公裡,行政村通暢率達到95%,全市建設撤併行政村通達工程10000公裡,有條件的撤併行政村公路通達率達到100%。

到2017年,全市四級及以上航道裡程超過1600公裡、佔比36%;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8億噸,貨櫃吞吐能力500萬標箱;船舶總噸位750萬載重噸,運能標準化率達到75%以上、平均噸位超過2000載重噸;周邊省市在重慶中轉貨運量佔全市50%以上;基本建成長江上遊航運中心。

優化軌道交通運行圖,合理增加編組,使軌道交通日均客運能力達到300萬人次。

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具備開行公交條件的次支道路實現公交100%覆蓋,解決軌道交通「最後一公裡」問題。

(來源: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唐亞靜)

中國網地產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

相關焦點

  • 五大功能區域建設:榮昌加快發展城市新區
    原標題:五大功能區域建設:榮昌加快發展城市新區 榮昌街景。 榮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 李詩 周季鋼 陽炆杉  榮昌縣委書記謝金峰非常看重兩組數據。  藉助國家成渝城市群發展戰略,以及五大功能區域建設的雙重「東風」,謝金峰自信榮昌的再次騰飛,將有跡可循——放眼成渝,始終把發展工業經濟作為首要任務,注重城鎮發展與產業發展並舉,做大做強差異化特色產業集群,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合作發展。  破題成渝「中部塌陷」  城市發展新區,是重慶未來工業化、城鎮化的主戰場。
  • 重慶這個地方曾是南城中心,至今沒通輕軌,未來規劃5條軌道交通
    說到李家沱在重慶直轄前老一輩重慶人的口裡的「北城觀音橋,南城李家沱」,那個時期的李家沱是非常熱門的一塊熱土,但是隨著區劃的調整,李家沱沉寂了20多年後,作為重慶第七商圈後,迎來了一系列的發展和建設,也正式的回到了重慶人的視線當中。雖然曾經李家沱貴為南城中心,但是直到今天境內還沒有通軌道交通。
  • 2020重慶解放碑論壇舉行,渝中區發布解放碑最新規劃
    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陳翔)昨日,2020重慶解放碑論壇在渝中舉行。論壇上,渝中區發布了解放牌片區最新規劃——將打造世界級金融大道和消費大道。渝中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左永祥在發布解放碑發展規劃時介紹,渝中區將高水平打造解放碑—朝天門、解放碑—十八梯等步行大道,通過優化景觀節點、改造建築立面、增添綠化景觀、完善標識系統、改善交通組織,串聯三大城市地標,打造世界級金融大道和消費大道。
  • 重慶出臺設計導則助力綠色交通規劃建設(圖)
    鍾旖 攝  中新網重慶9月22日電 (鍾旖)重慶市規劃局22日對外發布《重慶市山城步道和自行車交通規劃設計導則》(以下簡稱《導則》),這是國內首個結合山地城市特殊需求,指導山城步道和自行車交通規劃設計的地方行業規範。  當天是「世界無車日」,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羅江帆稱,《導則》的出臺,旨在通過系列規劃設計,助力當地綠色交通規劃建設,倡導市民低碳出行。
  • 重慶軌道交通新規劃曝光!未來5年將計劃建這8條線路!
    在重慶軌道交通可以說是不少市民、遊客公共運輸出行的首選,大家也很關注重慶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近日,重慶軌道交通最新規劃曝光!在未來5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快看這些線路經過你家嗎?!未來五年計劃建8條軌道交通線路來自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的消息,重慶日報、重慶晨報發布,對於重慶來說,渝中區的軌道交通建設更多的是集中在上半城,下半城幾乎是一片空白。而軌道交通18號線的修建將為下半城注入新的血液,帶來新的希望。
  • 川渝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 今後5年成渝經濟圈這麼幹
    (原標題:川渝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今後5年成渝雙城經濟圈這麼幹)
  • 好消息,未來5年重慶交通將全面爆發!3000萬人生活迎來巨變
    今年6月,軌道延長線尖頂坡至璧山段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9月中旬開始空載試運行,今年12月將全功能開通運營。璧山到重慶再不是「進城」,而是「出門」了。   潼南至榮昌高速公路(重慶段)   預計2019年完工
  • 福州五大熱門區域曝光!千億資本打造未來發展核心
    隨著近年來福州舊改持續推進,城市外擴發展進度加速,未來福州城市將有哪些高價值新區崛起?政策究竟更「偏愛」哪些區域?樂居福建獨家策劃,《造「星」之路——福州五大「網紅」區域》大型航拍專題正式發布!從天空視角,一覽福州五個最熱的區域!
  • 揚州未來打造五大區域酒店群 明月湖周邊規劃高星級酒店
    昨天下午,市規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新近完成編制的《揚州市酒店群規劃選址方案》。未來,市區將著力打造東西南北和古城五大區域酒店群。酒店現狀中心城區現有41家星級酒店揚州是全國聞名的旅遊名城,每年節假日,時常出現賓館酒店「一床難求」的情況。
  • 川渝十四五規劃建議發布,今後5年成渝雙城經濟圈這麼幹
    經過一年的醞釀研究和規劃編制,作為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路線圖已經出爐。12月9日,四川發布了《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四川規劃」)。
  • 廣漢城市各大區域規劃未來5年發展前景如何?
    要在廣漢買房,幾大區域規劃必須先了解一下。    (1)廣漢主城區:也是廣漢老城區域北以鴨子河南以108國道,老城區重點發展綜合服務和生態居住以及文化娛樂功能。規劃未來要進一步改造舊改新,重點完善提升文化、教育,娛樂、商業等功能。
  • 中原科技城規劃公布!總面積16.4平方公裡,設三大板塊五大功能組團
    具有哪些功能?未來將如何發展?接下來,河南商報記者就帶您全方面了解「中原科技城」的規劃。【整體區位】根據發布信息,中原科技城位於鄭州市鄭東新區,屬於龍湖組團。項目北至連霍高速,南臨龍湖,東接龍子湖,西達中州大道。
  • 內憂外患 看重慶五大核心商圈如何「活下去」
    五大核心商圈,佔據半城消費力自1997年12月解放碑步行街開街之後,十年間,先後建成三峽廣場商圈、觀音橋商圈、楊家坪商圈和南坪商圈。從總體來看,五大商圈在主城的分布相對比較分散,這主要是由於重慶特殊的山城結構,自然的交通屏障,形成了重慶多中心商圈的特殊模式。
  • 揚州未來打造五大區域酒店群 明月湖周邊規劃布置高星級酒店
    未來,市區將著力打造東西南北和古城五大區域酒店群。   酒店現狀   中心城區現有41家星級酒店   揚州是全國聞名的旅遊名城,每年節假日,時常出現賓館酒店「一床難求」的情況。不僅星級酒店、快捷酒店、精品酒店客滿,就連邵伯湖畔沿河村的漁家民宿,也被提前預訂一空。
  • 啟迪協信重慶科技城——煥新區域面貌,提升人居未來價值 承襲品牌...
    啟迪協信重慶科技城——煥新區域面貌,提升人居未來價值 承襲品牌基因,產融模式下的人居力作 每日經濟新聞 2020
  • 千江凌雲獲2018年重慶區域影響力樓盤 領銷23億登峰巴濱路
    近日,在重慶晚報2018年地產年榜評選中,千江凌雲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銷售成績榮獲2018年重慶區域影響力樓盤殊榮,截至12月,銷售數據已達23億,在巴濱路全業態以及巴南區別墅業態上,均名列前茅。區域發展潛力大千江凌雲價值凸顯千江凌雲,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能贏得巴南,大渡口,九龍坡等區域人們的喜愛?究其原因,首先得從區域的未來前景說起。
  • 重慶大都市區地圖出爐 城市發展新區分五大板塊
    [摘要]重慶大都市區是以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構成的主城區為核心,與城市發展新區各區的城區共同構成的城市區域。昨日,記者從市規劃局官方網站上獲悉,市勘測院編制完成《重慶五大功能區之大都市區地圖》,詳細展示了已運營、在建、規劃鐵路和軌道交通線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狀況。據了解,今年10月重慶市政府批覆原則同意《重慶大都市區規劃》。
  • 重慶未來新增三座複線橋,區域價值加速提升
    其中最關鍵的是,主城有三座複線橋將啟動建設,對橋頭兩岸區域聯動和相關板塊構成重大交通利好。主城新增三座複線橋《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強調,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鎮為節點,構建沿江綠色發展軸。
  • 交通接駁規劃_2020年交通接駁規劃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導讀ID:RailWorld天津公示《西青區接駁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7-2035年)》   東部為蛇口半島,北為寶安中心區,西臨前海灣,是深圳目前最重要的儲備用地。 《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深圳的城市發展戰略中心轉移,前海中心區將成為深圳未來的城市主中心之一。作為深圳未來新中心,前海區位優勢明顯。 項目規劃包括:穗莞深城際線、深港西部聯絡線、深圳地鐵1、5、11號線,與建築開發及地面交通接駁場站構成了綜合樞紐。
  • 高水平推進「交通強市」!海寧未來五年這樣規劃!
    朱建軍要求,要錨定目標、爭先創優,打贏高水平交通強市的主動仗。總目標是聚焦「融杭接滬、通江達海」,以「西融、南跨、北連、東接、內暢」為五大推進方向,初步構建區域通達、綜合立體的現代交通體系。   未來5年海寧交通規劃   浙江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規劃分院院長   海寧市委市政府智庫顧問團委員蔡紅兵   作海寧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思路及重點內容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