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慶,長江流韻,靠橋梁來跨越山水。
因橋梁數量多、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多樣化、影響力強,重慶也是中國唯一的「橋都」。
隨著經濟的發展,重慶橋梁建設仍是步履不停,並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認可,未來還有一批重要的橋梁建設提上日程。
其中最關鍵的是,主城有三座複線橋將啟動建設,對橋頭兩岸區域聯動和相關板塊構成重大交通利好。
主城新增三座複線橋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強調,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鎮為節點,構建沿江綠色發展軸。
其中長江黃金水道是指,自雲南水富至長江入海口,全長 2838 公裡的內河水運通道,連接長江三角洲、長江中遊、成渝三大城市群,是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廊道。
為科學布局長江黃金水道過江通道,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其中披露,重慶未來5年要建17座過江通道:
1、市域(郊)鐵路跳蹬至江津線長江大橋;
2、西彭長江大橋(支坪長江大橋);
3、小南海長江大橋;
4、中壩過江通道;
5、黃桷坪長江大橋;
6、軌道27號線過江通道;
7、重慶至黔江鐵路過江通道;
8、黃桷沱大橋;
9、長壽長江三橋;
10、涪陵石沱長江大橋;
11、涪陵龍頭港長江大橋;
12、涪陵江北長江大橋;
13、興義長江大橋;
14、西沱長江大橋;
15、雲陽復興長江大橋;
16、奉節二橋;
17、巫山長江二橋;
除了以上新建橋梁外,在《規劃》中,重慶主城還將新增三座複線橋,分別是:大佛寺長江大橋複線橋、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馬桑溪長江大橋複線橋。
按《規劃》,大佛寺長江大橋複線橋和馬桑溪長江大橋複線橋為城市道路複線橋,而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除了城市道路複線橋外,還將預留軌道交通功能。
連結相關區域,聯動板塊升級
三座複線橋裡,目前看得到影的就是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
早在2018年,網上就有不少關於該複線橋動工的消息,比如九龍坡區的宣傳口徑在2018年底就提到:
李家沱複線橋為公軌兩用橋,是軌道交通5A(18號)線的控制性工程,位於長江二橋南橋頭站至電廠站之間,全長約1.29公裡,其中主跨約440米。
最新消息是,九龍坡區2020年政府投資建設項目計劃的報告中提及,李家沱複線橋南北引道工程總投資12.6億元,目前正實施與東側黃桷坪正街聯繫4個匝道的改造。
作為連接九龍坡半島和巴南李家沱之間的重要過江通路,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將明顯帶動2個區域版塊間的互通與更加緊密的連接。
不僅如此,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的修建,除了緩解公路運輸上的擁堵外,還使得軌道交通深入到李家沱-花溪腹地,一舉解決了該區域除自駕車外,公共運輸不便的難題。
而對於巴南區來說,複線橋建設可謂好事成雙。
馬桑溪長江大橋複線橋,在連接大渡口區與巴南區的同時,攜手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打造了一個巴南——九龍坡——大渡口這個重慶西南三區聯動的閉環,在李家沱商圈、楊家坪商圈以及大渡口商圈之間,構建更為有效的互動互通優勢。
大佛寺長江大橋複線橋,在連接江北區與南岸區的同時,將有效緩解內環路此段的通行壓力。
並且在江北方向,經由五桂立交、五童立交、東環立交,可迅速分流至海爾路、火車北站、機場快速路。
在南岸區方向,經由黃桷灣立交,可快速分流至彈子石CBD、茶園。使2個片區本就緊密的交通互聯更加錦上添花,促進江北海爾路沿線板塊以及南岸彈子石板塊的再升級。
地塊價值提升
交通的改善,從來都是區域價值最直接的利好,是板塊內各個樓盤最喜大書特書的硬體配套。
具體到三個複線橋連接的區域,無論是土地出讓價格,還是在售項目均價,都蘊藏著提升的空間。
首先,是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和馬桑溪長江大橋複線橋所連接的巴南區,其中李家沱-花溪片區受益最為明顯。
整體來說,區域內項目售價基本保持在套內11000元/㎡以上,但相對重慶主城均價來說,還有一定的上揚空間。
其次,李家沱長江大橋複線橋連接的九龍半島區域,作為整個九龍坡區2021年的供地大戶,複線橋的修建,除了加速九龍半島片區的舊城改造進度,帶動區域進一步升級外,某種意義上對九龍坡地王來說,算得上是交通配套上的大禮包。
再其次,馬桑溪長江大橋複線橋西邊的大渡口區,有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園區、億和控股科技工業園、臺灣中小企業產業園、建橋工業園、飛雪都市工業園、隆鑫工業園區、互助工業園等產業園區,聚集了較多人口。
橋頭的大渡口濱江區域,還在去年年底,上演了6大房企近23億元瓜分316畝商住用地的搶地戲碼。
區域內樓面價基本站上了5000元/㎡的關口,且還在去年達到峰值的9301元/㎡ 。
複線橋的修建,對區域內新拿地的開發商而言,增添了信心,而區域內的眾多產業園區,則提供了旺盛的購買力和人氣支持。
最後,大佛寺長江大橋複線橋兩端的區域,即江北和南岸。
江北海爾路沿線的溉瀾溪-寸灘板塊,樓面價在2016年時就站上了4600~5900元/㎡的高位,
另一頭的南岸彈子石板塊, 未來該片區的交通密集度相當大,除了新增複線橋的建設外,還有《規劃》中新建的黃桷沱大橋,疊加區域內可供選擇的新盤項目有限,在地價和房價雙雙飆高的背景下,可供購房者騰挪的空間並不充裕。
後記
複線橋建設,無疑將像石板坡長江大橋複線橋、鵝公巖大橋複線橋一樣,帶來橋兩端區域的通暢與交流的便利。
複線橋建設,也已經從城市核心區,向城市外延擴展,如三座新增的複線橋。
這是城市交通緩堵的現實需要,也是城市擴容後打的補丁。
山山各異,水水不同,每一次跨越山水,都是一種進步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