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想要求菩薩幫自己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獲取財富,如何過上更好的生活。前幾年我也想脫離貧窮,我也去寺廟裡求了菩薩,可菩薩並沒有賜給我財富,反而是一位老僧的話,讓我脫離了貧窮。
我們在寺廟裡遇到一位老僧,老僧今年99歲,老僧告訴我:窮人想翻身,就去做這2件事,但要記住一句話,財富永遠都是身外之物。
雖然財富是身外之物,但還是有很多人想要獲得財富,經濟學上經常提到的二八定律,意思是說世界上80%的財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中。也就是說這世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窮人。窮人要想翻身真的很困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去做這兩件事,富貴就會不請自來。
第一、再窮也要堅持布施。
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貧窮和富貴都是有因果的,因為一個人種下了貧窮的種子,自然會收穫貧窮的果報。
貧窮是福薄的表現,富貴是有福的特徵,我們要想翻身,不能走極端,不能帶著一顆功利之心去求財,財富不是求來的,而是靠積累福報才能得到的。
老僧告訴我們,與其求財,不如積福。布施才是獲得財富唯一的途徑,世上所有富貴之人,都喜歡布施,只有那些貧窮之人,因為貧窮限制了他的想像,所以只喜歡索取,不願意去布施。
其實真正需要去布施的人,正是那些窮苦之人,越貧窮就越應該多去布施,哪怕自己身上只有一塊錢,也要拿出一部分去布施給其他眾生。
在《雜阿含經》中有一首偈語: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無論你多窮,都應該這樣去支配你的開銷,拿出一分儲存以備急需,拿出一分幫助親戚朋友,再拿出一分去做布施,培植福德。
在《大寶積經》中,佛陀以波斯匿王為例,告訴我們該如何支配生活的開銷,波斯匿王把自己三分之一財富,拿出來供養宗教,三分之一用來救濟貧窮,餘下的三分之一用來奉獻給國家作為資源。
我們不必把所有的收入都拿來做布施,但一定要每個月都拿出一部分,去做布施,你布施出去的越多,收穫的善果就越多。窮人要想翻身,千萬不要吝嗇財物,一定要去布施,你布施的行為不是在幫助別人,而是在幫助你自己。
第二、用利他之心做人做事。
老僧告訴我:一個人如果能抱著利他之心,去做人做事,命運自然會好轉,尤其是貧窮之人,更要抱著利他之心去為人處世。
自私自利其實是損福的行為,利人利己才是積福的行為,當你在幫助別人時,看似是捨己為人,實際上你所得到的要遠遠大於你捨棄的,當你不願意布施時,看似是有所得到,實際上你失去的會更多。
捨得捨得,不捨不得,你布施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你越是牢牢抓住不放,你越是會失去獲得福報和財富的機會。窮人要想翻身,就一定要去做這兩件事,當你的福報多了,富貴自然就來了。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