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河蓋盤山農村公路
城市外環線
秀山火車站
外環線通車儀式
隘口水庫環庫公路
川河蓋至平馬公路攝/魯詩勤
國道G319線上跨渝懷鐵路橋
「十三五」以來,秀山交通事業以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加強交通助力脫貧攻堅為核心,搶抓全市城市提升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下稱「交通三年行動計劃」)機遇,加快推進鐵路公路一體化發展,全力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經過不懈努力,而今的秀山交通聚集輻射能力顯著增強,交通「先行官」作用充分彰顯,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改觀。交通發展從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階段,進入「初步適應」階段。昔日閉塞的「邊城」,正朝著打造聯結渝黔湘的重要門戶樞紐的目標闊步邁進。
「邊城」有了外環路
「我們秀山從此也有了『外環』!」9月30日,一則消息通過微信朋友圈和網絡在秀山不脛而走——以國道319線官莊至官橋路段改建工程(下稱「雙官」改建工程)為主體的「秀山外環路」的通車,不僅極大地便捷了秀山人的出行,更讓秀山人對自己的家鄉多了幾分自豪。
被稱為「邊城」的秀山,地處武陵山區,受眾多山脈和丘陵影響,公路幹線網絡主要呈樹杈狀分布,與公認的有利於發展的蛛網狀路網大相逕庭。
國道319線是我市通往湖南長沙的一條交通要道。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條穿秀山縣城而過的老公路擁堵日趨嚴重。特別是在重大節假日,車輛時常把整個秀山縣城堵得水洩不通。
為改變不利的交通現狀,秀山決定以國道319線改造升級為契機,圍繞縣城形成一條環線公路。公路總長25公裡,環繞約43平方公裡的秀山城區。除17.3公裡的「雙官」改建工程外,還包括已建成的花燈大道5公裡、平凱武營至鷺秀小學段公路2.7公裡。
作為秀山外環路主體的「雙官」改建工程,總投資約8億元,起於平凱街道楊家灣,途經烏楊街道,止於中和街道新齊社區,與花燈大道相接,連通縣城至水源頭快速通道。線路按一級公路技術標準新建,路基寬30.5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裡。
除了提供交通上的便利,秀山外環路還在設計中與山水林田等自然景觀融合。沿線以絢麗的燈光裝扮,並結合花燈文化、土家文化、紅色文化等經典元素,打造10個大規模的生態景觀文化長廊。同時,在公路兩側各建4米寬的自行車道,以備今後承接自行車賽事,將公路打造成一道新的城市風景線。
隨著外環路的竣工通車,秀山交通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和產業帶動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幹道升級緩擁堵
就在縣城群眾為「外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之時,毗鄰縣城的清溪場鎮的居民亦在為本地交通環境即將實現的大改善而雀躍。秀山的交通建設者正夜以繼日搶抓工期,力爭在今年除夕前搶通秀山縣城至清溪場鎮的快速通道。
清溪場鎮有居民10餘萬人,是秀山人口第一大鎮。儘管毗鄰縣城,但這裡的入城之路卻並不好走。國道326線是該鎮通往縣城的主幹道,10多公裡的道路僅為雙向兩車道,車輛稍多,便堵得一塌糊塗。「那次春節從縣城回家,硬是堵了幾個小時,連團年飯都沒趕上!」老家在清溪場鎮、現居秀山縣城的李華說。
去年10月,秀山縣城至清溪場鎮快速通道工程動工。工程起於烏楊街道涼亭村鄧家灣組,止於清溪場鎮沙南村,全長8.534公裡,計劃總投資1.9億元,分兩個標段推進。
其中,從鄧家灣至清溪場鎮的A標段,全長4.157公裡,按一級公路標準建造,路基寬24.5米、路面寬21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60公裡;清溪場鎮過境的B標段,全長4.377公裡,按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路基寬10米,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40公裡,同時預留雙向四車道用地。
這條公路竣工後,清溪場鎮到縣城的距離不僅縮短,路況的改善也將極大提升通行效率。從秀山縣城到清溪場鎮的車程,僅需5分鐘左右。
除了直接便捷清溪場鎮交通,這條通道還將惠及縣城西向的隘口等多個鄉鎮。
與西向的快速通道一樣,秀山縣城北向、南向,縣城至龍池、至石耶的快速通道也正在加緊施工。兩條快速路都將對原國道319線進行改造升級,通過截彎取直、增加車道等方式,全面改善沿線交通擁堵狀況。
「3條快速通道竣工後,秀山的區域公路密度將達340公裡每百平方公裡,接近發達地區水平。」秀山縣交通局局長湯亞兵說,縣城外環及3條快速通道「一環三射」的初步成型,串起了秀山縣城周邊300平方公裡區域,輻射40多萬人口,將極大提升秀山城市品質。
按照三年行動計劃,秀山投資36億元,實施以「一環三射」為代表的314公裡幹線公路改造。目前已完工260公裡,剩餘54公裡正在加緊建設中。
「四好公路」遍鄉間
從秀山縣城一路向西,沿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便可抵達隘口鎮太陽山之巔。這裡的洪家寨民宿群,而今正躥紅網絡。
「如果不修路,我們哪敢大刀闊斧地在這種偏遠的地方搞旅遊!更不可能有現在的興盛!」隘口鎮黨委書記劉紅明感慨。
隘口鎮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多年來交通一直不便。民宿所在的太陽山村洪家寨組,擁有俯瞰太陽山自然保護區的絕佳視角和極為優質的氣候環境,但交通卻更加閉塞。多年來,從這裡到鎮上只有20多公裡的泥結石路,只能勉強通行摩託車。如遇大雨,道路更是泥濘難行。
2016年,伴隨脫貧攻堅的深入,秀山縣在改善隘口鎮外部交通環境的同時,按照「四好農村路」的標準,對隘口場鎮至洪家寨的道路進行了徹底改造——路基變寬了、路面平硬了、路旁的護欄建起來了,以前約2小時的腳程被縮短到約半小時車程。鎮上還開通了滾動發往洪家寨的客運班車,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今年5月1日,洪家寨民宿正式開放。3天假期中,最多時一天來了上千名遊客,民宿收入達3萬餘元,不預定根本沒有房間。這樣火爆的氣氛一直延續至今。
洪家寨貧困戶洪天高成為眾多直接受益者之一。他騰出一間空房參與民宿經營,不僅遊客入住可獲得直接受益,年底還有分紅。兒子在民宿兼職保潔,每月也能領到1000元的工資。
與洪家寨一樣,「四好農村路」正在秀山的鄉間不斷延伸。循著農村公路日趨密集的軌跡,秀山脫貧攻堅步穩蹄疾。
脫貧的工作做到哪兒,便捷的公路就建到哪兒。以交通促脫貧,成為秀山交通發展的關鍵點之一。
5年來,秀山投資20多億元,相繼實施以行政村通暢、「村村寨寨通水泥路」、農村公路安保工程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交通扶貧工程,累計建設「四好農村路」3000餘公裡。
2017年6月,秀山提前半年完成「行政村100%通暢」目標。截至目前,已全部實現鄉鎮(街道)、村(居)、撤併村3個100%通暢目標,實現村民小組98%通暢、100%通達以及行政村100%通客車目標。隘口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已位居全縣鄉鎮前列。秀山交通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近3年的民意調查均位居全市前列。
互聯互通暢九州
一座城市的交通發達程度,體現於內外全面的互聯互通。
電商被譽為秀山的「銀山」。「一腳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秀山,與黔東、湘西、鄂西接壤,省際邊界線長達321公裡,素為武陵山區物資集散地。
今年2月3日,位於秀山物流園區的順豐、京東兩大物流企業復工,成為周邊地區最早復工的物流企業。在防疫局面最嚴峻之時,各地大量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通過便捷的交通網絡輾轉秀山集散,解決了市內外不少地區的燃眉之急。
「十三五」是秀山歷史上交通發展最快的時期,全縣累計完成交通投資97.3億元,是「十二五」的8.3倍,年均投資約20億元。交通項目投資拉動及交通運輸業增長帶動,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截至目前,全縣鐵路裡程達126公裡,渝懷鐵路二線建成通車,秀山至印江高速、秀山通用航空機場前期順利推進。全縣公路總裡程達5190公裡,其中,高速公路79公路、國道135公裡、省道176公裡、縣道158公裡、鄉道331公裡、村道4311公裡;渡口碼頭達31座,7級航道45公裡。客運周轉量121130萬人·公裡、貨運周轉量134350萬噸·公裡。
2017年歲末,全市交通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進一步推進了秀山交通建設的步伐提速。
按照市級部署,秀山制定了高鐵、高速、普通幹線公路和「四好農村路」等4個子方案。2017年以來,投資36億元,改造普通幹線公路344公裡;投資10.3億元,建成通村、通組公路1680公裡。截至目前,渝湘高鐵秀山段、秀山至印江高速前期工作正有序推進。
目前,秀山的交通網絡已初具雛形。隨著秀山外環路的建成通車,縣城至清溪快速通道、縣城至龍池快速通道、縣城至石耶快速通道、縣城至鄧陽快速通道、乜敖社區至水源村等普通幹線公路升級改造的加速推進,縣域「2環5射4縱4橫多聯線」的幹線公路網基本完善,形成產業路、旅遊、城市快速路互聯互通格局,高效支撐全縣特色農業、特色工業、商貿物流業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湯亞兵表示,秀山將在下一步抓好「十四五」交通發展規劃編制,按照「全面建成輻射深遠、區域聯動、產城融合、智慧綠色快速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目標,全力打造「半小時秀山」。為發揮渝東南橋頭堡城市作用,不斷提升在武陵山區的城市服務功能和產業帶動能力,打造武陵山區踐行「兩山論」樣板提供交通保障,全面建設「聯結渝黔湘的重要門戶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