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海上吉普賽」,如此壯觀的疍家魚排2年後將不復存在

2020-09-24 一蕊Aries

海南 ,除了天然的海景風光,其實還有很多關於土生土長的原住民的故事和原始的生活狀態,這些都是攝影師眼中的寶藏,也是深入了解當地最好的方式。

海南島東南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新村港,有一個奇特的地方,這裡住著一群在海上飄蕩的人群——疍家人。

本期「神鵰俠旅」就帶大家深入內部,一起探訪這座即將消失的海上吉普賽吧!

即將消失的海上吉普賽——新村港疍家漁排

歸港的小船劃破寧靜,在北緯18°蔚藍色的海灣裡,那整齊的魚排、紅頂的小屋,從岸邊一直延伸向大海,在陽光下構成一幅極為壯觀的畫面。這裡就是位於海南陵水縣新村鎮的疍家漁排。

在陵水縣旅行,不論你去南灣猴島還是呆呆島,第一站都會抵達這裡,「疍家」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挺陌生,它其實是我國沿海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疍家人也被稱為水上居民,祖祖輩輩靠打魚為生,以舟楫為家,生活隨著潮汐變化而變化。

順著南灣猴島景區觀光纜車走向碼頭,海上那一幢幢漂浮在海上的小木屋,就是魚排,成片的魚排綿延內海灣,形成了獨特的風景線,也被稱為「海上村莊」。

搭乘觀光船,在避風港中穿行,嚮導小姐姐向我們解釋了魚排形成的緣由。

原來整個新村港內被半島環抱,海灣內部風平浪靜;當地氣候溫暖水質清澈,海水含鹽度適中,加上潟湖海灣內水流交換迅速,浮遊生物豐富,天時地利造就了世界一流的養殖良港。

之所以叫魚排,是因為浮在海上的小房子四周,都被網狀的木板固定住,橫豎拼接成規則排列的養殖網箱,用來養殖水產。一戶連著一戶,縱橫交錯的房子和魚排有了規模,大大小小的船在其中穿梭,就此形成了小型的海上城市。

魚排的主人疍家人在新村港的歷史有500多年了,他們的祖先多數來自 福建 泉州 , 廣東 的 南海 、 順德 等地,雖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變遷,卻仍保留著一些家鄉的民俗風情。

疍家人世代與海作伴,有「海上吉普賽人」之稱。

「出海三分命,上岸低頭行。」

與變幻莫測的大海長期相處,疍家人開始信奉龍王,每逢初一、十五都給它上香、祭祀,讓神明保佑平安。疍家人也喜歡唱「鹹水歌」,在出海打魚或歸來相聚時,喜歡唱著極富情調的歌曲來調侃生活。

雖然海上條件一般,但這裡家家戶戶門前都喜歡掛上紅燈籠,疍家人用樂觀的態度對抗著漂泊不定的生活。

登上魚排圍觀圈養的石斑魚,每天兩次漲潮退潮,大海會帶來豐富的餌料,因此魚兒們在網箱裡,也能生龍活虎,飽食美味。


在魚排上還能走進漁民家中,近距離感受疍家人的水上生活,可謂大開眼界。

若時間允許,推薦大家可以在魚排上用餐,因為這裡還有「漂浮的美食島」的美譽,不僅食材新鮮,可現點現撈,用餐環境也與眾不同。

在遊覽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建築上寫滿了拆字,嚮導告訴我們因為環境保護等原因,2年後這裡的疍家魚排將全部拆除,這樣壯觀的海上浮村也將不復存在。

雖然這是人類發展必然的過程,但還是忍不住嘆息,所以想要了解「海上吉普賽」的朋友們一定要趁早喲!

不要等失去才後悔莫及,畢竟如此大的規模和體量,的確值得一看呢!

疍家漁排旅行小貼士

1、導航地址: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新村碼頭(車停南灣猴島生態景區內)

2、疍家魚排參觀可以選擇三種方式:

第一:在南灣猴島景區售票處購買聯票,參觀魚排同時遊覽景區。這種方式最安全正規,還能聽專業的講解介紹。

第二:單獨在新村碼頭包小船遊覽魚排。這種方式玩的比較深入,但需要先談好價錢,防止被宰客。

第三:聯繫魚排餐廳接送,上魚排吃飯可以順帶參觀。這種方式需要提前找好靠譜的店家,提前預定好行程。

相關焦點

  • 航拍海南疍家漁排 成千上萬漁民組成部落 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
    不過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很小眾的地方,它就是海南陵水的疍(dan)家漁排,也被人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既然說到吉普賽人,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吉普賽人也稱吉卜賽人,是全世界著名的跨境民族,吉普賽人自己也成為自己羅姆人。
  • 陽春三月的海南,南灣猴島疍家漁排,海上吉普賽人漂浮的新生活
    疍家人是對在海上生活人的總稱,據說在沿海地區都有。但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少的人居住在海上了。在過去,他們長年的生活在海上,在陸地上沒有房子,家就是船,船就是家。年年月月,亙古不變,不知道經歷了多少代,才傳承至今!
  • 海南的三月,疍家漁排在南灣的猴島,吉普賽人漂浮在海上
    疍家是生活在海上的人的總稱,據說存在於沿海地區。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住在海上的人越來越少了。過去,他們在海上生活了許多年,陸地上沒有房子。家是船,船就是家。每一年,每一個月,都不曾改變。不知道過了多少代,才流傳至今!
  • 鏡象:中國最後的「海上吉普賽人」
    「燈光圍網捕魚是我們疍家人的文化特色,晚上在海面上點燈的時候也是很壯觀的。」他說。作為疍家人後代,陳列在盡力讓更多人了解他們和祖輩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以海而生、以船為家,漂泊於海上,從不登上陸地的特殊族群,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他們也被稱之為「海上吉普賽人」。
  • 海南陵水縣新村港: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又過了一個月,國家相關部門同意將大珠育苗和大珠插核兩項技術放到新村港實驗。3年後,我國第一顆大珠母貝人工育苗實驗取得成功;又過了10年,在1980年的秋天,巨型珍珠王誕生了。  一時間,白蝶貝、黑蝶貝、企鵝貝……紛紛落戶新村港的碧水之中。鼎盛時,新村港大大小小的珍珠養殖場有數十家。
  • 霞浦東安疍家漁村,探秘「海上威尼斯」的「海上吉普賽人」聚集區
    何為疍家:說法1:由於疍家人長年累月居住的的舟楫外形酷似蛋殼,漂浮於水面上而得名;說法2:疍家人常年與風浪搏鬥,生命難以得到保障,如同蛋殼一般脆弱,自稱為「疍家」;疍民沒有部落,沒有田地,以海為生。一清早明晃晃的日頭下,兩小時的車程來到東安島疍家漁村瞻仰住在「海上威尼斯」上的「海上吉普賽人」——福建的疍家人。東安島是霞浦縣中部有「藍色聚寶盆」之稱的東吾洋中的一個小島,位於三都港內一個狹口型港灣中間,由於周邊四面幾乎都有陸地,只有一個小口連接著大海,再加之周圍群山環抱,港內風平浪靜、景色宜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舒緩得幾乎波瀾不驚的水面,非常適合海上養殖。
  • 海南周刊| 陵水新村港: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又過了一個月,國家相關部門同意將大珠育苗和大珠插核兩項技術放到新村港實驗。3年後,我國第一顆大珠母貝人工育苗實驗取得成功;又過了10年,在1980年的秋天,巨型珍珠王誕生了。  一時間,白蝶貝、黑蝶貝、企鵝貝……紛紛落戶新村港的碧水之中。鼎盛時,新村港大大小小的珍珠養殖場有數十家。
  • 海南日報數字報-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黎照月口中的「好條件」,在1967年2月得到了當時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研究所專家曹家錄的檢驗。當時,為了打破少數幾個國家壟斷全球珍珠市場的局面,我國決定進行大珠育苗和大珠插核兩項尖端技術的研究。曹家錄帶著幾個年輕人跨海來到陵水新村港考察,從四個不同緯度的點對新村港的水溫、溶解氧、化學耗氧量等因素調查監測,同時對新村港的水質、水流和陸地生態環境等進行詳細評定。
  • 鏡象:中國最後的「海上吉普賽人」
    「燈光圍網捕魚是我們疍家人的文化特色,晚上在海面上點燈的時候也是很壯觀的。」他說。  作為疍家人後代,陳列在盡力讓更多人了解他們和祖輩的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以海而生、以船為家,漂泊於海上,從不登上陸地的特殊族群,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他們也被稱之為「海上吉普賽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登疍家漁排 品美味海鮮
    ■ 通訊員 黃豔豔    到海南不吃海鮮簡直算白來,而吃海鮮最具特色的莫過陵水新村鎮的海上村莊
  • 國內人少景美的六個小眾海灣,帶你解鎖海南浪漫看海新玩法
    即將消失的海上吉普賽——新村港疍家漁排海南 ,除了天然的海景風光,其實還有很多關於土生土長的原住民的故事和原始的生活狀態,這些都是攝影師眼中的寶藏,也是深入了解當地最好的方式。海上那一幢幢漂浮在海上的小木屋,就是魚排,成片的魚排綿延內海灣,形成了獨特的風景線
  • 賽龍舟、觀拔河、品美食……2020首屆陵水疍家文化節啟幕
    陵水將深入研究、挖掘疍家民俗文化資源,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疍家文化的保護、利用和開發,有效發揮疍家文化所蘊藏著的巨大經濟潛能,以文化助推旅遊,以旅遊反哺文化,以「文化+旅遊」模式助力我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疍家文化元素將與南灣猴島景區要素、海洋文化融為一體,打造成為我省一張特有的文化旅遊名片,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體現陵水擔當,發揮陵水作用,展現陵水形象。
  • 網媒記者陵水跨上疍家漁排 品嘗特色「氣鼓魚粥」
    南海網陵水9月2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高鵬符玲)9月25日,由南海網主辦的「百城百網海南深呼吸」——2014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行採訪團記者、編輯們在遊玩陵水南灣猴島後,便到海邊的疍家漁排欣賞獨特的疍家風情,品嘗美味海鮮,大嘆不虛此行。「南灣猴島真的是太棒了,以後我還要再來!」星辰在線記者劉佳如是說。
  • 去海南吃海鮮的正確姿勢,從「打邊爐」到「漁排」!
    而且還得按著順序往鍋裡放,比如先下螺提味,再放蝦蟹,而魚往往是最後才會放,這樣才能保證能夠出品一鍋最美味的海鮮湯。每到旅遊旺季,這些市場往往一桌難求,除了海鮮大餐,市場上還有店家會出售海南的四大美食以及各種清補涼等小吃,這些市場已經成為遊客到海南的另一種打卡地。 疍家漁排海鮮餐 如果覺得打邊爐還不是太特別,那就上「漁排」。
  • 疍家漁排、海景民宿、休閒海釣……解鎖海南休閒漁業的不同「玩法」
    ↓↓↓據了解,休閒漁業是利用各種形式的漁業資源,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將休閒娛樂、觀賞旅遊、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科學普及以及餐飲美食等與漁業有機結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一種新型漁業產業形態,主要包括休閒垂釣、漁事體驗觀光、休閒海洋牧場、魚鮮美食、漁家民宿、水族器材、水產購物、賽事節慶、觀賞魚、科普教育、文化創意等多種類型。
  • 深圳百年歷史的「海上吉普賽」村落,即將要從地圖上消失了…
    東南面呈扇形環繞大海西邊毗鄰深圳第一大港鹽田港海鮮食街所在的舊墟鎮不僅曾擁有「白鷺棲息的煙屯山、整治清瀅的鹽田河、倒影夕陽的內海湖」的美景美譽更生活著有「海上吉普賽」之稱的疍家人由於近年來鹽田區政府的改造曾經繁榮的鹽田舊墟鎮漁民新村也將成為歷史乾淨的街道、院落式獨棟小樓整齊排列,小樓裡不時傳出譁譁的麻將聲,老人們坐在村口的長凳上彼此拉著家常,春日陽光下午後的漁民新村比平時顯得更寧靜,也更慵懶。
  • 陵水,一個集馴養獼猴、雨林瀑布、沙灘島嶼於一身的海南美麗小城
    據專家考證,這是海南第一瀑布,其狀如水布,聲似洪鐘,震撼溝谷,場面之壯觀,氣勢之恢宏,令人大開眼界。六、疍家魚排疍家人常年以舟為家,生活在海上,常年在海上與風浪搏鬥,有獨特的謀生手段,也被稱為中國的「海上吉普賽人」。疍家人長期與風浪搏鬥和向大海取食,險惡的生存環境和獨特謀生手段,使得勤勞樸實、樂觀豁達的疍家人無論在服飾、飲食、居住還是性格、婚俗、宗教等方面都自成一體,形成了獨特的 「疍家文化」。他們在海上漂泊,漁排連成一片,延伸至寬闊的海面,形成了一道壯觀而獨特的風景,被人稱作「海上村莊」。
  • 海南陵水南灣,俯覽神秘的疍家漁排,這是一幅奇特又壯麗的畫面
    海南,除了椰林樹影、水清沙幼外,還有那些生於斯長於斯的原住民。在海南島東南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新村港,有一群在海上飄蕩的人群——疍家人。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大海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靠捕魚養活了一代又一代人。
  • 海南神州半島海的女兒漁家樂
    聯繫人:任海燕聯繫電話:13807587376手機:15108983411地址:海南省萬寧市神州半島旅遊區保利西橋橋下水上餐廳海的女兒疍家漁排餐廳,主要經營:疍家鮮活海鮮火鍋,蒸魚,海鮮燒烤,生猛海鮮加工,家常菜,川湘口味,經濟實惠,地理位置位於萬寧神州半島旅遊區保利一號橋下,獨家經營海上餐廳,風格獨特,停車方便。並有海的女兒遠綠豐果園,可免費遊覽參觀。
  • 獻上在海南吃海鮮全攻略,值得收藏!
    萬寧三大名產和樂蟹、港北對蝦、後安鯔魚均盛產於此。所以你知道要去這裡的原因了吧!港北沿岸有吃海鮮的餐廳,就建在漁排上,人均約100元。第五站陵水站(葉霖嘉攝影)陵水有一群疍家漁民常年吃住在漁排上,被稱為中國的「海上吉普賽人」。魚排連著魚排在海上形成了一道壯觀而獨特的風景,被叫做「海上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