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登疍家漁排 品美味海鮮

2020-12-23 海南日報數字報
  ■ 通訊員 黃豔豔

  

  到海南不吃海鮮簡直算白來,而吃海鮮最具特色的莫過陵水新村鎮的海上村莊———疍家漁排。

  傍晚時分,從新村碼頭向海上紅燈高懸的漁排望去,一格格用厚重長木和泡沫塑料固定起來的網箱上是疍家看守漁排的木屋,彼此相連,鋪滿了港灣,猶如一座巨大的海上浮城。日落晚霞、海上漁排、晚歸漁船、展翅翱翔的海鳥,儼然一幅生機而有活力的優美畫卷。

  老闆吳才貴的漁排,是新村港最大的海上餐廳,有專門的船隻負責接送食客。登上漁排,腳下是吳老闆的十幾個網箱,網箱裡遊來遊去的魚兒就是一份活生生的菜單。這裡的海鮮都是從遠洋捕撈回來,再放在海灣自然海水漁箱中養著,食客可以現選現挑,現抓現煮,感覺就一個字:鮮。

  與在大飯店吃海鮮不一樣的是,在大海上吃海鮮能夠感受略帶鹹味的海風,觀賞星星點點的漁火,讓人胃口大開。

  在新村漁排吃海鮮,魚、蝦、蟹、螺不能少,但老虎魚粥和椰子魷魚是這裡的必點佳餚。

  老虎魚粥是疍家漁排的招牌菜,上世紀90年代末,新華社原社長穆青一連吃了5碗老虎魚粥後,嘖嘖稱讚說:「世界各地的小吃我幾乎嘗遍了,就沒吃過如此美味的粥。」

  老虎魚滿身刺,在海裡外表和普通的魚沒有多大區別,但是撈上來後,用手掐著它的眼睛時,它就迅速膨脹成一隻圓圓的大「刺蝟」,被當地人稱作「氣鼓魚」,也稱「刺鼓魚」。這種魚的魚皮所含膠質相當大,嫩滑有鮮味。

  吃老虎魚粥,第一碗必須得嘗鮮,第二碗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添加佐料。喜歡清淡的食客可拌點蔥花、胡椒粉,喜歡味兒濃的食客可加點陳醋或雪菜。吃一口老虎魚粥,一股香醇在嘴裡縈繞,細細咀嚼,鮮鮮的、香香的、甜甜的,滑嫩香甜,回味無窮,許多客人都是連吃幾碗。漁排上的服務員告訴我們,有一個泰國來的客人,吃出最高記錄———16碗。

  椰子魷魚,絕對是陵水真正的美食。做這道菜花的功夫較多,原料也不是經常能買得到,很多人家都較少做,也並不是每回來漁排吃飯都有的。

  在疍家漁排上,他們選用新鮮的十釐米見長的小魷魚,內臟掏空,裡面放上椰蓉,清蒸或白灼。上桌時,廚師早已將椰子魷魚切成小塊,細嫩飽滿的魷魚肉,芳香清脆的椰蓉沫,融在一起,潤滑怡口,其味鮮而不膩,百食不厭。

  漁排上還有自釀的米酒和熱騰的薑汁可樂,可以去除魚腥味。

  大快朵頤之後,乘船回岸,海風迎面吹來,讓人心情無比順暢。放眼海面,周圍的漁排燈光點點,與天上繁星相呼相融,讓人感覺雖置身人間卻勝似天上。美景,美食,令大家美了,醉了。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提到珍珠港,大家會想起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美國的港口。而在海南東部,有一個港口曾被譽為珍珠港,那就是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新村港。  因為被半島所環抱,新村港內風浪極少,是難得的避風良港。
  • 猴島「景區遊覽+疍家漁排海鮮」套餐受熱捧
    5月5日電 「猴島疍家漁排作為南灣猴島大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資源特色值得挖掘。今天的景區門票+漁排海鮮套餐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體驗,我們感受到了猴島獨具魅力的生態特色和地方餐飲文化」來自海南一網際網路公司李女士說。 5月5日,海南某網際網路公司24名員工首次體驗海南陵水南灣猴島景區最新推出旅遊套餐:即「猴島景區門票+疍家漁排海鮮餐」,大家對猴島景區新套餐點讚並說道:「套餐展現了猴島的獨特之處,應該大力推廣」。
  • 南灣疍家漁排 難忘那一碗海鮮粥
    疍家人以船為家,他們長年累月都在海上捕撈作業,大海則給予了疍家人各式各樣的海鮮食材,他們就將這大海的饋贈烹調成最獨特的美味。在南灣猴島附近,就有這樣一片疍家人的漁排,現在這裡旅遊興旺起來,於是各家各戶都在漁排上開了餐館,人們來到這裡可以坐上小船上到漁排上吃海鮮,還可以體驗疍家人的日常生活。這裡的漁排連成一片,漁排之間留著的通道和陸地上的街道一樣,小船穿梭其間,不一會就來到了餐廳老闆家的漁排上。老闆娘看我們來了,也開始忙碌起來,從網箱裡撈魚。
  • 在海南沒吃過漁排不叫吃海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造疍家特色漁村
    這是日前海南日報記者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赤嶺村所見到的景象。  位於英州鎮南部的赤嶺村北接英州河入海口,擁有8公里海岸線。該村村民多為疍家人,靠出海捕魚和海產養殖為生,民風淳樸。近兩年,隨著周邊區域開發及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赤嶺村的面貌發生了改變,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海南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赤嶺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村中主要道路均已硬化,並且路面寬敞。
  • 海南周刊| 陵水新村港: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在新村漁排上,疍家人在收穫養殖的三刀魚。海南日報記者張杰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於偉慧  提到珍珠港,大家會想起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美國的港口。馮國文說,如今疍家人除了出海打魚、漁排養魚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疍家人還「登陸」居住,平常在漁排上養殖,家安在岸上。  新村港上帶有濃鬱疍家風情的漁排成行成列。海南日報記者武威攝  闖海養殖兩不誤  七月的新村港,略顯擁擠。
  • 海南陵水縣新村港: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海南陵水縣新村港: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2018-08-06 08: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南日報在新村漁排上,疍家人在收穫養殖的三刀魚。海南日報記者&nbsp張杰&nbsp攝&nbsp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風味自不同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太陽開始落山,陵水新村港的海水變換了色彩,當白日的喧囂即將結束之際,新村港上機動船的馬達聲又開始熱鬧起來,疍家漁排的海上餐廳人流開始匯聚,一艘艘小船穿梭在碼頭和漁排之間。
  • 海南的三月,疍家漁排在南灣的猴島,吉普賽人漂浮在海上
    當你來到海南陵水縣新村碼頭,在南灣猴島附近,你可以看到大型的疍家漁排,坐索道的話可以看的更清楚,這一次,我們從空中俯視這個魚排的景色,真是驚呆了,這麼具體的呈現出來之後,我們也沒想到會這麼震撼。疍家,又名海上吉普賽人,據說是很久以前乘船來到海南的,幾乎一無所有的無家可歸者只能漂浮在海上,沒有鞋子,你不能上岸,即使上岸,也會被當地漁民趕下海,於是這群人從一艘漁船換到另一艘,給當地船主打工,賣苦力,受苦,孤獨。
  • 陽春三月的海南,南灣猴島疍家漁排,海上吉普賽人漂浮的新生活
    來到海南陵水縣的新村港碼頭,臨近南灣猴島,就可以看到規模很大的疍家漁排,如果說乘坐索道,會看的更加清楚,這一次,我們從空中俯瞰看這片漁排風光,真正的被驚呆了,如此被具象化呈現以後,想不到它有那麼的震撼。疍家人,又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據說是很久之前,一群來自廣東福建各地的流民乘船來到了海南。
  • 去海南吃海鮮的正確姿勢,從「打邊爐」到「漁排」!
    而且還得按著順序往鍋裡放,比如先下螺提味,再放蝦蟹,而魚往往是最後才會放,這樣才能保證能夠出品一鍋最美味的海鮮湯。每到旅遊旺季,這些市場往往一桌難求,除了海鮮大餐,市場上還有店家會出售海南的四大美食以及各種清補涼等小吃,這些市場已經成為遊客到海南的另一種打卡地。 疍家漁排海鮮餐 如果覺得打邊爐還不是太特別,那就上「漁排」。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漁趣,發現海南漁港之美
    看漁港日出日落,感受漁民耕海牧漁的豐收喜悅,買最新鮮的魚獲,品最美味的海鮮,若想體驗真正的漁家文化,可以走進漁港,逛魚市、尋漁趣,發現人文之美。  萬寧烏場漁港:  海的味道它知道  ■ 本報記者 袁宇  清晨5時許,天邊才放出一道曙光,萬寧市萬城鎮烏場港已是一片熱鬧場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田古寨,和阿哥「咬手」定情
    尋疍家海上街市  陵水縣南約14公裡的南灣半島三面環海,風光旖旎,從長達2138米的亞洲最長觀光跨海索道上俯瞰,東面寬闊的新村港灣上密集漂浮著幢幢小木屋,木屋四側海面圍合著一個個木質網格、呈井田式規則排列的養殖網箱,這就是當地人俗稱的「漁排」。漁排沿航道綿延數裡,如水上城市一般;而淺海灘涂養殖圍地的道道竹籬和參差的倒影,又使整個港灣如同水上田園。
  • 疍家漁排、海景民宿、休閒海釣……解鎖海南休閒漁業的不同「玩法」
    SO,目前海南都有哪些和休閒漁業相關的項目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不少,往下看↓↓↓「疍家漁排」疍家漁排。資料圖位於海南陵水的新村港,擁有世界一流的海水養殖基地和全國最大規模的石斑魚養殖基地。這裡居住著許多疍家人,疍家人靠打魚為生,以舟楫為家,民俗風情濃鬱。在陵水的疍家漁排品嘗當地特色海鮮是一種特別的經歷。當太陽漸漸在海平面消失,新村港變換了色彩,疍家漁排上點起了燈火,橘黃色的倒影讓海水更加多情。
  • 「漂浮美食島」——疍家漁排
    生活在水上的疍家人,房子周圍浮著一個個用木塊圍成的大小相仿、呈井田式規則排列的養殖網箱,當地人稱「漁排」,這裡素有「漂浮美食島」的美譽,不僅用餐環境與眾不同,可見藍天白雲,可聽碧水濤聲;而且海鮮的味道也比別處更加鮮美。
  • 海南陵水南灣,俯覽神秘的疍家漁排,這是一幅奇特又壯麗的畫面
    海南,除了椰林樹影、水清沙幼外,還有那些生於斯長於斯的原住民。在海南島東南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新村港,有一群在海上飄蕩的人群——疍家人。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大海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靠捕魚養活了一代又一代人。
  • 海南的「海上吉普賽」,如此壯觀的疍家魚排2年後將不復存在
    海南 ,除了天然的海景風光,其實還有很多關於土生土長的原住民的故事和原始的生活狀態,這些都是攝影師眼中的寶藏,也是深入了解當地最好的方式。即將消失的海上吉普賽——新村港疍家漁排歸港的小船劃破寧靜,在北緯18°蔚藍色的海灣裡,那整齊的魚排、紅頂的小屋,從岸邊一直延伸向大海,在陽光下構成一幅極為壯觀的畫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北美味馬友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瓊北的港口中,無論是東寨港、鋪前港、清瀾港,還是東水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暢遊珍珠海岸醉心美麗陵水
    分界洲島依託絕美的自然海域,為遊客們準備了眾多體驗性極強的個性化玩海旅遊項目,是海南目前海洋旅遊產品項目最多的景區。在城市裡待久了,總渴望呼吸下新鮮的空氣,山林、曠野、青山、流水……在海南,吊羅山就是無限接近夢裡老家的地方。  吊羅山位於我省東南部,地跨陵水等5個市縣,森林活立木蓄積100.34萬立方,水資源堪稱海南四大林區之最,區內地形起伏跌宕,形成千姿百態的飛瀑溪潭,有著「百瀑雨林」的美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打邊爐享受原汁原味的健康美味
    ■ 本報記者  劉貢    海南打邊爐對口味重或食辣的地區來說,完全可以顛覆其對食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