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海南吃「漁排」最火,三亞人都流行吃「漁排」。漁排海鮮是海南除「現買加工」和「排檔」以外的另一特色海鮮飲食文化。用漁排人家的話說,到海南,如果沒吃漁排的海鮮,就不算吃過海鮮。
漁排是由漁民用於養殖或臨時放養海鮮的水下網箱和巨型泡沫(漁民的水上生活空間)組成的海上平臺,設置於風平浪靜的海灣內。
最初漁排僅為漁業的一種方式,隨著服務業的發展,漁民們開始發揮優勢,提供餐飲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享用海鮮餐的文化。
海南島有全國最大規模的漁排群和石斑魚養殖基地,其中又以陵水猴島和三亞紅沙鎮的規模最大。
漁排飲食文化以其現取現食的生猛海鮮和獨特的海上浮動餐廳形式而聲名遠揚,吸引了眾多遊客的同時,接待過許多國內外知名人士。
漁排海鮮少了運輸和飼養等環節,不像一些餐廳的海鮮,海產品早就掉了驃,沒了生龍活虎,自然就烹飪不出絕對的原汁原味了。
各類海鮮網箱裡純正野生、鮮活的石斑魚、墨魚、海鰻、鯊魚、青衣魚、紅魚、扒皮魚……
還有蟹類,青蟹、麵包蟹、花蟹、三點蟹……
甚至有貝、蝦、海參、螺等讓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
這些魚、蝦、蟹、貝均由漁民直接從深海打撈。食客可在網箱中任選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生猛海鮮,食盡來自深海的純綠色、天然美食。
在漁排吃海鮮,大多都只有一種形式,即傳統的「打邊爐」,內地人叫做「海鮮火鍋」。
而在魚排吃海鮮,美味的粥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佳品。海鮮粥種類豐富,有各式魚粥、海螺粥、螃蟹粥等。
坐在漁排餐廳的窗邊,看漁排周圍優美的環境,藍天白雲,悠悠碧水,耳中聽著陣陣濤聲,嘴裡品著美味海鮮,遠離都市的喧囂與奢華,必定在美麗的海南之旅增添些許意外的浪漫和收穫,真乃人生一大美事。
三亞紅沙鎮魚排海鮮
夜晚,一艘艘漁船在一座座漂浮在海面上的漁排間來往穿梭,呼喊聲、叫賣聲和漁船發動機那尖銳的排氣聲構成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聲光畫卷,這就是給全國遊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三亞紅沙疍家魚排。紅沙疍家漁排一直是來三亞的遊客享受三亞本地漁村文化最愛的去處。
紅沙疍家魚排的各個店家都是在海上,我們可以一邊吃一邊欣賞海上日落,魚排海上餐廳周圍都是漁民的捕魚船,他們都住在船上。每天下午4點半左右收購漁民的海鮮,所以下午5點去海鮮種類最多。因為比較實惠,所以很多三亞本地人都去吃,並且可以自帶酒水。
地址:三亞市亞龍灣紅紗鎮
陵水猴島魚排海鮮
嘿嘿,說到海鮮,很小的時候就聽大人說過陵水魚排了,說那裡的海鮮品種多樣,魚螺蝦蟹齊全,還有一種氣鼓鼓的刺蝟魚……聽得心痒痒的。
去海邊魚排,就得去猴島,做纜車可以看到下面很多的魚排。到南灣猴島公園,「乘跨海纜車、玩獼猴樂園、吃漁排大餐、遊海上漁村、住天朗度假村」,成為許多遊客的當然選擇。[文字來自於海南旅遊數字博物館、海南前線]
地址:海南省陵水縣新村鎮
『暢旅房天下』公眾微信號:lvjuworld
『暢旅傳媒』新浪微博:weibo.com/lvjuworld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