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萬人哄搶樓盤 官方警告:房地產已成金融行業最大「灰犀牛」

2020-12-13 科技金融在線

一套新房爆賺500萬,深圳樓市瘋搶了,近期,南山區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開盤,最低價格1000萬起步的房子,該樓盤1171套房源13個小時全部售罄,收金196億。

該項目均價為13.2萬/㎡左右,而周邊華潤城潤府的二手房均價在18萬以上,價差達到4萬~5萬,這意味著按該樓盤最小的100平方米戶型算,如果搖中最少能賺500萬,差不多就是一次彩票頭獎。

1.

如此大的套利空間,購房者眾多也不足為奇,甚至出現眾籌打新、代持購房的奇葩景象,對此,新華社11月28日點名評論,稱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新華社評論指出,此番樓市火爆引起關注的焦點與以往不同,不再是純粹的新盤價格問題,十幾萬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儼然成為火爆「投資品」,「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幾天前的11月26日,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而後,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表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他強調,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

面對政策方面的「三令五申」,如今,開發商打折促銷情況越來越多,又恰逢現在正值「金九銀十」之際,所以,開發商又展開了新一輪打折促銷潮。

2.

「低到我說了你都不信」、「購房送奔馳」、「0元購新房」這些賣房標語開始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售樓現場。

不過,開發商降價促銷,老業主不幹了,維權鬧事的情況正在頻頻發生,這不,近日,山東青島有一個樓盤,就因為降價賣房,被業主圍堵售樓處進行打砸,現場一片狼藉。

該售樓處監控畫面顯示,幾十位業主氣勢洶洶來到現場,二話不說就不停的打砸售樓處的東西,桌子被推翻在地,樓房模型也被砸得零碎……現場凌亂不堪,而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則整齊地站在一旁,無奈地看著業主們的暴力行為。

業主打砸售樓處的理由很簡單,「上半年我們買房的時候,每平米1.8萬元,現在每平米才1.4萬元,半年時間房價下降了22%,我們首付都快虧掉了」。

再往前看,國慶長假第六天,南京的一家售樓處,前來搖號選房的人和老業主們在大堂相遇,老業主們跟現場的置業顧問理論了起來,「我們半年前買的時候4萬多,現在的價格是3萬多,相差1萬,房子貶了這麼多,誰能願意」?

在國慶期間,該樓盤推出少數「限時限量「房源,20層的小高層,戶型123㎡,降價後約34000元/㎡;13層的小洋房,戶型140㎡,降價後約36000元/㎡。這比43000/㎡的備案均價,一套房降價100萬以上。

對購房者的「感恩回饋」,在新來的購房者瘋狂搶房的同時,卻引發了老業主的「惱羞成怒」,拉橫幅,爆粗口,這種場景在各地樓市下跌的時候,都會發生。

「我就是不要錢,把房子送人,和你們也沒有關係啊」,一個售樓處的副總經理髮飆道,近日,重慶的一個在售樓盤受到業主們拉橫幅維權,「退房,退房,或者返還差價」,這種無理要求,售樓處的工作人員當然不會同意,這些怒火中燒的業主,就開始對於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出言不遜,甚至動手動腳。

而工作人員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自然也會針鋒相對,雙方就這樣發生了肢體衝突,甚至,大打出手,當然,售樓處的工作人員畢竟沒有購房的業主人數多,他們寡不敵眾,很快敗下陣來,而打架獲勝的業主們,就憤怒地把售樓處給砸毀了。

這些業主維權且打砸售樓處的原因,和上述所說的兩個樓盤情況基本一致,開發商把房子的價格降低,打折促銷,所以,他們不幹了,就集體站出來鬧事,有一個年紀稍微大點的女業主說道,「快要氣瘋了,50萬啊,我要攢幾輩子才能攢夠」。

3.

每當有房企大規模降價時,鬧事投訴也隨之而來,近來,購房者維權現象越來越多,維權的原因,無外乎購買的房子大幅降價,首付款和以前的月供,都打了水漂。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均較最高點跌幅超過了10%,甚至有的地方跌幅已經超過了20%。

而正是在此背景下,全國第一個鼓勵降房價的省會城市就來了,據多家媒體報導,哈爾濱市將公布「樓市新政」——印發《關於疫情期間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一共14條。

不論是從放寬公積金貸款、購房資格、按揭貸款等多方面來看,都明確表達出支持鼓勵開發商讓利購房者,提升樓市熱度,其中心關鍵詞就是「降價」,官方的表述是,支持鼓勵開發商讓利購房者,新建商品房銷售下行壓力較大的區縣,需積極引導鼓勵房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

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城市房價預警與房企品牌價值測度》,報告指出,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局部房價下跌監測預警,將成為市場監測預警的重要方面。

從央行、新華社到銀保監會再到社科院,從批判炒房到警惕風險再到預測房價,這些權威機構接連發聲,充分表明了官方踐行「房住不炒」理念的決心,而目前某些地方炒房現象仍然大行其道,對於這些狂熱的炒房現象,又該如何化解呢?

或許正如新華社評論中提到的,「打新熱」現象警示,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讓稅收槓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當然,官方對於「房住不炒」等政策的堅決落實,在於遏制房地產「灰犀牛」,並非意味著房地產沒落,而是監管著它回到居住屬性的本質。

相關焦點

  • 深圳樓市波瀾再起:萬人搶房?為何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
    來源:《財經》雜誌萬人搶房?徵房產稅?深圳最新回應!為何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深圳樓市波瀾再起,郭樹清近日發文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的「灰犀牛」,釋放什麼信號?代持炒房,中一套狂賺500萬,官方火速出手深圳樓市不平靜。近日,有關媒體報導了華潤城潤璽一期等熱點樓盤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情況。
  • 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北大院長唱反調:不要汙名中國樓市
    2020年最後30天的倒計時已經開始,南北差異不僅體現在天氣上,也體現在房地產市場上。11月,就在北方部分城市「取消限購」、「建議開發商主動降價」傳聞四起的時候,南方的深圳出現了「萬人搶房」的熱潮,買到就賺500萬,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圍觀。深圳樓市就是牛!
  • 謝逸楓:中國經濟壓艙石的房地產為什麼不是最大「灰犀牛」?
    文章講,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 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 ...郭樹清:房地產是中國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 要堅決抑制房產泡沫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表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  專家認為,對於近期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監管,「灰犀牛」的提法頻現,說明金融系統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關注程度在加大,要防範房地產資產泡沫風險以及各類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
  • 樓市終於「被盯上」,房地產已成我國最大「灰犀牛」,啥意思
    近日,我國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就指出,房地產已經成了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如果對於金融市場有一定的了解,相信黑天鵝、灰犀牛等一些名詞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這兩個詞在金融市場中,代表的可不是一件好事。 所謂的黑天鵝,就是指比較難以預測,但一旦發生就會引起重大的影響。從定義可以看出來,黑天鵝並不僅僅出現在金融領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出現黑天鵝的事件。
  • 「灰犀牛」難認:系統性思維方有助於我們撥雲見日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媒體和不同專家從多種角度對「灰犀牛」事件進行了解讀和分析,並指出哪些領域的風險可能會成為衝擊經濟金融系統的「灰犀牛」,「灰犀牛」近期似乎成了人們口頭最常提起的動物。渥克分析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我們認識到了「灰犀牛」這種大概率事件,類似於說:看到沒,「灰犀牛」就在不遠處,它很可能會對我們發起衝擊!但真的能認識這麼清楚嗎?3月份,我曾寫過一篇小文章《知易行難?
  • 影響不亞於土地招拍掛,房地產行業變天了!最大贏家浮出水面
    ◎作者 | 傅斯特中國房地產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天,沒有人能心存僥倖。「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日前,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文稱,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這已經是他在四個月內,第二次警示房地產領域的金融風險。8月,郭樹清就在《求是》雜誌發文強調: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最大的灰犀牛。
  • 一行兩會重磅發聲: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摘 要—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來源 |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近期出版的《<郭樹清: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古今中外,總有人盼望能以更低風險獲取更高收益,但規律不可能打破。承諾低風險高收益就是詐騙,金融監管要永遠與這類行為作堅決鬥爭。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
  • 年內銀行大額罰單頻現 房地產金融仍是監管重點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收到大額罰單的銀行普遍存在多項違規,主要集中在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等領域。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隨著多項政策實施,房地產市場日趨平穩,資金大規模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 回望巨變之年 2020房地產十大關鍵詞
    房地產已成為我國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居民肩上的債務槓桿已臨近高點,巨變的2020年也將是行業糾偏的開始。地產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但房子最終要回歸居住屬性,剝離狂熱的投機色彩。  對抗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是房地產行業今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 深圳開展房地產違法專項整治:某樓盤號稱2小時銷9成,其實不足2成
    繼「十一」期間出臺了針對購房者的嚴苛新政後,深圳市政府也將目光轉向了當地的房地產開發商。10月13日,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一場大型的房地產行業違法專項整治統一執法行動。第一財經記者跟隨深圳市市場稽查局檢查組調查發現,部分開發商為了營造樓盤銷售火爆的氛圍,招數頻出,包括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等。
  • 蔡凱龍:應對「灰犀牛」,房貸新規劃出兩道紅線
    中國經濟裡面最重要的一個行業就是房地產,正如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所言,房地產是目前經濟風險中最大的灰犀牛。既然了解灰犀牛對經濟產生的巨大衝擊,正面硬扛灰犀牛衝擊的銀行業,就必須未雨綢繆,多挖幾道戰壕,多拉幾條防線。
  • 「打新熱」被官方密集發聲,權威定調!深圳將如何「先行」?
    新房13萬出頭的單價與周邊二手房存在接近每平方米3萬至4萬的差距,所以早在認籌階段,便有人流傳出「收益測算表」,根據三成、六成、八成首付買入計算,按照最小戶型100平方米測算,帳面浮盈在400萬到700萬元不等。
  • 深圳一二手房倒掛、萬人哄搶,只能說明一件事,調控思路該改了
    均價超過10萬一平不算什麼,最有意思的是,這個樓盤的最小面積是100平米計算,上面還有許多大戶型,最高有200平米的房子。按照一平米5萬來算,每套房到手後,帳面浮盈在500萬元-1000萬之間。這也難怪深圳這一年來都是房地產市場的焦點,從年初房價暴漲,到均價超越北京到全國第一,到嚴查經營貸,再到深八條,再到豪宅秒殺。深圳的樓市一直在演繹一場造富「神話」,一邊在樓市裡「撒錢」,一邊抬高進入樓市的門檻,然後繼續爆出「撒錢」的消息。相比於福利彩票那低得可憐的概率,十分之一搖中即賺幾百萬,實在是太誘人了。
  • 社評丨不能讓深圳成為炒房者的樂園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臨近年底,深圳樓市亂象給成效顯著的全國房地產調控大局蒙上了陰影。11月25日,深圳華潤城潤璽1期開盤。9690人參與搖號搶奪1171套房子,13小時清盤,總銷售金額196億元。在套利的驅使之下,本該是穩預期穩房價的限價,成了炒房客的狂歡,哄搶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炒房客又是如何突破調控政策的?早在7月15日,深圳市住建局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了樓市新政,為上半年疫情期間火爆的樓市量身定製了「滅火器」,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
  • 「代持打新」讓深圳樓市再回聚光燈下「房住不炒」還是「房炒不住」?
    中國深圳樓市在715重磅調控後的短暫平靜最近被打破,熱熱鬧鬧的「代持打新」讓其再回聚光燈下。儘管限價政策下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在熱點城市屢見不鮮,但深圳此番景象,在監管層強調房地產是現階段中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當下,依然讓人質疑:當地究竟是「房住不炒」,還是「房炒不住」?
  • 泰禾樓盤停工爛尾 房地產市場需聆聽歷史深處的馬蹄聲
    來源:秦朔朋友圈房地產市場需聆聽歷史深處的馬蹄聲· 陳志龍 | 文 新年上班才兩天,公開報導中有三件大事與房地產商相關:一是尋人啟事,問泰禾老闆黃其森究竟去哪了?泰禾全國各地的樓盤都陷入了停工爛尾狀態,公司老闆黃其森悄無聲息已一年了。黃老闆一貫高調,每逢新樓盤上市總是請最紅的明星來站臺。
  • 2018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成功舉辦!
    來源:REITs行業研究7月10日,2018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在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成功舉辦。此次大會由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指導,深圳市房地產業協會主辦,深房聯企(深圳)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協辦,REITs行業研究系此次盛典第一新媒體支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