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民街,從迫不及待到漠然無視,中國最早美食街的記憶

2020-11-19 馮曉暉

本文為飲食文化遊記《尋味中國》第126篇,老街夜市系列第17篇,您可關注作者或同名微信公共號閱讀相關文章。

「飲食街」、「美食城」這種現代詞彙的歷史只有十幾年。即便是最繁華的大都市,以前也未曾有過專做吃喝生意的街道。那時候人們逛街購物,多是找家小店來碗麵條、小籠包,或者買些點心、滷肉帶回去,宴請貴賓才會進酒樓。這些酒肆、店鋪也都參差於大街小巷裡,沒可能集中——餐飲消費市場並不大。

能活到現在(或者掛羊頭賣狗肉騙到現在)的酒肆就成了百年名店,聲稱還在用太爺爺煮茶葉蛋滷水的熟食鋪子,就是所謂的百年老字號。

現代飲食街中最具代表的,當屬西安回民街,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上世紀九十年代,西安一批做飲食的回民在鼓樓後北院門街租房開店,這條三百米長的飲食街逐漸成型,並伴隨著餐飲市場和西安旅遊的發展而興盛繁榮。

需要強調的是,這條現如今被稱為回坊美食一條街的北院門,做餐飲的歷史並沒多長,以前住的也不都是回民。民國時期還是陝西省政府所在地(不然也不會叫北院門)。

30年代的鼓樓 來源:騰訊網

十六年前的冬天,我第一次來到嚮往已久的西安。安頓沒兩天,妻子就興衝衝地帶我去回民街,為的是讓我見識最正宗的西安風味。

到回民街已是晚上,穿過高大氣派的鼓樓,就是被稱為回民街的北院門了。道路還算寬敞,兩邊擺著很多露天攤位,賣的都是當地的特產小吃,柿子餅、狗頭棗、核桃之類山貨自不必說,瓊鍋糖、水晶餅、石子饃、花生酥、綠豆糕、五香花生米、八寶油茶等等西安特產更是琳琅滿目,都還是傳統包裝,黃紙紮出四方體,上面壓一張紅紙,用紙繩紮緊。也有熱乎的,甑糕蓋在棉被下,揭開來白氣蒸騰。

餐館佔了沿街鋪面的絕大多數,其餘的也都是賣特產的,有幾家在門口擺著長桌臺秤,賣的是回民街最有名的臘牛羊肉,肉塊很大,表面紅彤彤的,質地卻是酥爛細嫩,和常見的硬實彈口的滷牛肉完全不同,堪稱西北一絕。

早期的回民街 年代不詳 來源:一起扣扣網

回民街的店面都不算大,多是兩開間的中式磚房。店家也在門口擺著桌子,當街做些吃食,炒涼粉、涼皮一類。入夜以後,門口最拉風的當然是烤肉攤子。回民街上的烤肉架子特別大,火極旺,兩三個夥計一起幹,從架子旁堆成小山般的肉串中抓來一大把,鋪滿在鐵架上,那邊快烤熟了,夥計兩手抓起幾十隻,團成一把,就像是小半隻刺蝟,舉起來上下翻飛,在旺火上翻滾,一把孜然撒上去,青煙亂竄,油星四濺。這粗獷的動作令我大開眼界,與之相比,南方的小鐵皮架子烤羊肉串就像是在繡花。除了烤肉,還有烤馬面魚、烤油饃。我還沒整明白,就被妻子一把扯進一家店。顯然她比我更興奮。

回民街上的餐館大同小異,都寫著「老X家」,牌匾古色古香,書法或古樸或遒勁,被油煙燻得發亮。內部的裝飾也都是中式風格,方桌長凳,牆上一定是掛滿了名家書法和大幅照片,照片裡多是文人,也有明星,顯然賈平凹這些人將回民街吃了個遍。不僅是在回民街,西安所有講究點的餐館都是這種裝飾風格,哪怕牆面上油跡斑斑,也一定有書法和名人合影。沒有哪個城市能夠如此尊重文人墨客,我估計老闆們開店時就要將這些準備好,不然工商局不給發執照。

坐下來不用點餐,等著就行。不一會兒,白帽子男娃子就捧著一隻不鏽鋼盤進來,口裡嚷嚷著:「牛肉!牛肉!」下一回就是:「羊肉!羊肉!」再轉回來:「油饃!油饃!」這些回回男娃子都是一臉傲嬌,眼睛總往棚頂上看。

八十年代的回民街 來源:一起扣扣網

你若招手,他就過來,隨便抓一把,「吧唧」丟在你面前的盤子裡,不點數,扭頭就走。說要多少串沒有用,人家懶得聽。別看一大把,其實分量有限,回民街的肉串偏小,就像是現在的成都串串香。烤肉加調料不多,吃的是肉的原香,燒烤時間短,是那種半熟還略帶點血水的程度。

作為一個長期在南方生活的北方人,我還是第一次吃這種烤肉,那可是相當過癮。到後來,又點了碗羊肉泡饃,還是第一次在西安吃羊肉泡,一大海碗端上來,上面那層足有一公分厚的羊油令我目瞪口呆。

第二天早上,妻子和她家人都很關切地問我,真的沒拉肚子?看到我肯定地搖頭後,家裡人都鬆了口氣,並露出讚許的笑容。能通過回民街大把烤肉另加一隻烤油饃和一碗羊肉泡的考驗,才是個基本合格的西安女婿。

過了兩年再回西安,找個白天,將回民街周邊的幾條街巷的走了一遍,對所謂的回坊也算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一回,印象更深的是化覺巷大清真寺,中國最美麗、最精緻的中式建築風格清真寺。很多年後,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一座博物館裡看到清真大寺的縮微模型,才知道它在伊斯蘭世界也極有影響力。

化覺巷清真大寺的禮拜殿 攝於2007年

在回坊中穿行,看看那些不做生意的普通回民的生活,逛逛那些遊客不會到訪的商店,我覺得挺舒服的。最後還是返回北院門,又買了些雪茄。回民街上有不少賣香菸的攤位,各式外煙和雪茄琳琅滿目,好像菸草局管不到這兒。那回吃的烤肉,我認為不錯,妻子卻不滿意,覺得口味差了點,與別處相比,價錢也貴不少。

三年後的夏天再回西安探親訪友,待的時間挺長,也沒怎麼想去回民街。這些年,西安的餐飲業更加發達,我對這個城市也更熟悉,在旅行中尋覓當地傳統飲食的能力也更強了。既然可以很輕鬆地在街巷中裡找到自己想吃的西安美食,而且價廉物美,去回民街還有多大意義?

與老同學見面,提到回民街,對方用牙縫發出「嗤」的聲音:西安人?去回民街?西安女婿也不行!

化覺巷清真大寺的內庭 攝於2007年

我還是有情結,畢竟之前的回憶很美好,再者我吃東西不很挑,更注重市井風情。於是抽個時間和妻子去了一趟。

此時的回民街已是相當熱鬧,街上的人流嗚嗚泱泱的的,店鋪的牌子越來越大,金碧輝煌。街上掛滿了旗幟,都在強調自家的正宗,也沒了名家書法,就用電腦字體,配色豔俗無比。街上的飲食店越來越密集,售賣的飲食也是天南地北啥都有,真是個兼容並蓄的好地方。

以前吃烤肉時,身邊多是本地男女娃子,即使是外地人,也都有本地朋友作陪,一屋子西安話。現在不一樣了,滿大街南腔北調,人人額頭都貼著「遊客」兩個字。

走進店裡,回回小夥兒動作更麻利,喊聲更大,臉上的傲嬌之氣更濃。再看桌上遊客點的那碗東西,這清湯寡水的也是羊肉泡饃?罷了,找點小吃,買點油茶、酸梅粉、臘牛肉轉身離開。

又過了兩年回西安,在鐘樓附近與幾位外地來旅遊的朋友見面。他們剛從回民街出來,在西華門大街(回民街的另一頭)找了家老店,點了幾份湯包和羊肉泡饃,因為趕時間,匆匆吃完。

湯包一般,羊肉泡饃是機器切的,品質挺不錯。當時想,畢竟不在回民街裡,還能維持這條美食街的尊嚴。吃完結帳,不由駭然:不在於吧?比別處的羊肉泡饃貴一倍?遊客的錢就這麼好賺?

不是我買單,因此不是肉痛的問題,我只是覺得,某些美好的東西在心中漸漸融化了。

以後回去探親,家人再也沒提到過回民街。

與很多城市的旅遊飲食街一樣,西安回民街與本地人漸行漸遠。你也可以說,它仰首挺胸、眼珠子看棚頂,傲嬌地邁向了更廣闊的天地,西安已容納不下它情懷,它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1999年的西安回坊 來源:騰訊網

評價:

遊憩價值:★★★

文化存留:★★★★

市場規模:★★★★★

特色飲食:★★★★★

消費服務:★★

綜合評價:★★★★

點評:西安回民街很適合外地遊客。畢竟是中國最早的飲食一條街,除了某些禁忌,西安的特色飲食全都有。至於價格高,本就是遊客必須承受的。至於是否正宗,反正外地人也嘗不出來。

一段故事:

很早我就聽說過回民街。以前辦公室裡有位老工程師,姓張,陝西乾縣人。那年他請了長假回陝西探親,後來就跟我們津津樂道他的見聞。他說自家的親戚在西安回民街做生意,專賣臘牛羊肉。老張在回民街住了一段時間,逛西安城,也幫著親戚幹活。他告訴我們,回民街的臘牛羊肉生意可好做了,每天要燉老大一鍋,燉好的牛羊肉撈出來後要用石紅在肉的表面蹭,他就幫著幹這個。

「石紅是什麼?」我們問。

「一種紅色的石頭,給肉染色的。」老張說,又補充道,「那東西有點毒,不讓用。」

「有毒你們還用?」聞者都赫然道。

「所以要偷偷蹭呀。」老張坦然道,「臘牛肉紅彤彤的才好賣麼。」

老張是標準的陝西人長相,張藝謀的臉型,更高更瘦。他們夫妻都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我卻總覺得老張的道德標準和別人不太一樣。

這段故事我印象很深,因為老張總是驕傲地重複講述,基於他親戚住在西安城裡,生意做得好。至於違禁的石紅,反正又毒不死人,能靠這個掙錢才是本事。

我總忘不了一個場景:老張每回講到這一段,就從辦公桌旁站起來,走到辦公室中央。瘦高的他半蹲在地上,做出右手拿肥皂,左手拿衣服的洗衣姿態,瘦長的右臂用力上下搓動,乾癟的手背青筋直冒,口中呼哧呼哧的。

「就是這麼搓。」他向我們演示。

做吃喝買賣挺辛苦的。

聲明:我本人很喜歡西安回民做的臘牛羊肉,今年還帶回家不少。這段故事對我沒有任何負面影響。這把年紀的中國人,都修煉出百毒不侵的體質,有啥好怕的?我至今也沒見過石紅,故事或許是老張瞎編的。再者,那是九十年代的事兒,與現在沒關係。

後記:

西安回民街是中國最早的飲食一條街,是基於中國回民的生存狀態而產生的。筆者認為,中國四大菜系之外有個獨立的清真菜系,也可以說是西北菜系。清真菜系的覆蓋範圍以及對中國北方飲食的影響一直被忽視。原想在本篇討論這一話題,又覺得篇幅太長,還是留待以後吧。

原創圖文,感謝您的關注與閱讀。

相關焦點

  • 西安回民街,從迫不及待到漠然無視,中國最早美食街的記憶
    能活到現在(或者掛羊頭賣狗肉騙到現在)的酒肆就成了百年名店,聲稱還在用太爺爺煮茶葉蛋滷水的熟食鋪子,就是所謂的百年老字號。現代飲食街中最具代表的,當屬西安回民街,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安頓沒兩天,妻子就興衝衝地帶我去回民街,為的是讓我見識最正宗的西安風味。到回民街已是晚上,穿過高大氣派的鼓樓,就是被稱為回民街的北院門了。
  • 西安美食街排行榜,回民街竟然不是第一!
    這裡不僅是著名的美食街區,更是是西安旅遊中的一處特色景點。西安回民街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來西安必去的地方。如果說回民街是外地遊客來西安必須去的美食景點,那麼灑金橋便是只有西安本地人才知道的饕餮之地。熙熙攘攘的老街,店主們熱情的吆喝,來來往往的人怎能錯過這誘人的美食。 灑金橋,一條南北老街,南起大麥市街北口,北至蓮湖路中段的老關廟什字正南,長800米。這裡最有名的是夜市,午夜時分生活才剛剛開始。
  • 西安有一個西安人常去的小吃街,不輸回民街美食
    去西安要去回民街成了遊客的一個習慣,回民街是一條美食小吃街,每個人都想嘗嘗西的當地小吃,所以他們想去回民街,其實遊客是這裡的主要遊客,當地人來得不多,每個城市都有當地人喜歡去的地方,西安也不例外,當地人通常去哪裡吃飯?
  • 來西安別再說回民街沒有美食!去對這些地方才能吃到地道西安美食
    #說起西安美食,毛哥經常看到很多朋友問回民街的美食怎麼樣,大部分評論都是說回民街「都是坑外地人的」,「去過一次再也不去了」,「東西都太難吃了」之類的。作為一個重度且認真的吃貨,毛哥個人覺得「回民街無美食」這個說法實在是覺得這些回復太不嚴謹,甚至覺得外地朋友都被誤導了。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好的西安美食指引,毛哥決定發這篇美食文章儘量給大家一個客觀的參考。首先回民街回坊是個很大的範圍,從鼓樓後面的回民街主街,到附近的西邊灑金橋,大皮院,北到蓮湖公園附近都可以算。
  • 回民街:古老的街區內吃遍西安美食!
    回民街不只是一條街,是西安市中心回民聚集區內多條街道的統稱。一千多年前的漢朝,這裡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裡,迎來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節、學生。這裡,是西安,是回民街的西安。回民街指的是北院門,化覺巷,西羊市,大皮院四條街道。
  • 西安最「有味」的美食街,不是永興坊不是回民街,你知道是哪裡嗎
    旅遊業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節假日出去旅遊,近幾年城市遊逐漸火熱,其中重慶、廣州、成都、西安是旅遊的熱門城市。這幾個城市的特色各有不同,去西安旅遊的遊客主要看中了西安的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西安出名的麵食特色。說到西安的美食,大家知道西安最「有味」的美食街在哪裡嗎?
  • 回民街:長盛不衰的美食街,春節每天人流量超過40萬
    民以食為天,我們中國有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歷史悠久,許多節日都與吃有關,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春節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旅遊這事,吃喝玩樂,吃字排在第一位。回民街就是個享受美食的地方,雖然這裡也有榜眼府第高家大院,有清真寺,有鼓樓,城隍廟等景點,但是最吸引人的,還是一字排開的店鋪,都是賣美食的。
  • 西安回民街不只是一條街,它是回民街區多條街道的統稱
    因為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回民街,讓很多人誤以為西安回民人口很多,就連安安這樣的本地人之前也有這樣的錯覺。在這裡小科普一下,西安回民街不只是一條街,它是回民街區多條街道的統稱。由北廣濟街、北院門、西羊市、大皮院、化覺巷、灑金橋等數條街道組成。
  • 回民街,不止是外地人愛去的美食天堂!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西安本地君,ID:xabdj02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提到回民街西安人想到的是這是外地人扎堆的地方外地人想到的是這是去西安必打卡的美食之地大家都別對回民街有太大的誤解
  • 曾經是西安傳統美食代表的回民街,為何如今連本地人都不願意去?
    大部分西安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回民街。去回民街吃什麼?泡饃涼皮胡辣湯小炒酸湯水餃粉蒸肉……那時候的回民街,不僅是西安人最愛去逛的美食街,也是外地遊客心目中西安美食的文化代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每個城市都開始興起了一陣「當地美食小吃一條街」的風潮,北京南鑼鼓巷、上海城隍廟、成都寬窄巷子等等,這些被稱為「美食街」的街巷,販賣著全國大同小異的商品和不屬於本地的特色,西安的回民街也沒能逃得過,成了一條四不像的「美食街」。
  • 去西安旅行品美食是必須地,那麼是該去永興坊還是回民街呢?
    來到西安的人們,談到美食,第一印象絕對是回民街。沒錯,回民街對西安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基本來到西安的人都會去那,而且緊靠鼓樓,鐘樓,對旅遊的人來說再方便不過了。提起各地的特色美食,很多人都會想起成都的寬窄巷、南京的獅子橋、西安的回民坊等著名街區。
  • 西安最讓人心心念的美食街——回民街
    ——回民街回民街是一個讓人心心想念的美食街,而且也是一個很有名氣的美食街,這條街上擁有西安人太多回憶,也讓許多外地遊客流連往返。除了西安好看的景點,參觀完兵馬俑跟大雁塔以後,一定要親自到回民街,品嘗一下這裡的地道美食,尤其是名聲較高的灌湯包,再品嘗一下榮登央視的老白家臘牛肉夾饃。歲月變遷,光陰仍在繼續,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比之前好了許多,現在的回民街到底變成了怎樣的光景了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去回民街看看,那裡現在最盛行的美食,到底包括哪些種類呢?
  • 西安回民街
    外地遊客到了北京,必到故宮博物院、長城打卡;到了南京,必到秦淮河、夫子廟打卡;到了成都,必到寬窄巷子、杜甫草堂打卡……那麼,到了西安,回民街也是必到之地。所以,每到旅遊旺季,回民街總是一幅人山人海的景象。
  • 西安最火爆的人造景點,聚集上千種美食小吃,和回民街搶生意!
    西安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一座城市,古往今來這裡在中國歷史中是抹不掉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朝代在這裡建都,一千多年的建都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這裡發生過數不清的歷史故事。都說要看中國30年歷史去深圳,100年歷史看上海,1000年歷史看北京,3000年歷史看西安。
  • 沒有一條街,能像西安回民街那樣:突然溫暖了整個冬天
    用一句話形容西安回民街,你最想說什麼? 西安回民街,類似這樣的一條旅遊小吃美食街,幾乎在國內任何一座城市都能找到蹤影,如武漢戶部巷、成都寬窄巷子
  • 民族美食今何在,古城西安回民街
  • 西安回民街每家門店都售賣的一種糕點,清涼解暑,很適合夏天吃
    西安回民街每一家店都有賣糕點,清涼解暑,非常適合夏天食用!西安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在西安,我們不僅能看到美麗的風景,還有許多古老的建築。許多人,特別是居住在城牆根的人。古建築,讓人深深地沉浸在歷史的記憶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時期,關於西安的古老文化,相信很多人都是從歷史的大門中認識的。有很多事情發生在西安,無論是鐘樓,鼓樓,朱雀門,永寧這些地方,都曾經讓人印象深刻。這裡有一條西安的美食街,就是回民街,這也是許多來西安的人要去的第一個地方。因回民街內能見到各式各樣的菜餚,故稱回民街,因其主要出售回民街居民所吃的食物。
  • 回民街和永興坊,誰才是西安的美食之巔峰?你都去品嘗過了嗎?
    西安是一座有著非常豐富厚重歷史文化的古都,也因此成為了國內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西安不僅有眾多的名勝古蹟,還是一座美食之城,以麵食為主的西北小吃也是這座城市的招牌之一,很多遊客的西安之旅都是從頭吃到尾,既享受了美味,又了解了每一道菜背後的歷史故事。
  • 西安美食街排行榜,回民街竟然不是第一!
    這裡不僅是著名的美食街區,更是是西安旅遊中的一處特色景點。西安回民街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區,來西安必去的地方。如果說回民街是外地遊客來西安必須去的美食景點,那麼灑金橋便是只有西安本地人才知道的饕餮之地。熙熙攘攘的老街,店主們熱情的吆喝,來來往往的人怎能錯過這誘人的美食。 灑金橋,一條南北老街,南起大麥市街北口,北至蓮湖路中段的老關廟什字正南,長800米。這裡最有名的是夜市,午夜時分生活才剛剛開始。
  • 西安最出名的美食街,本地人從不光顧,外地人卻拼命往裡擠!
    許多城市都會有一條美食街的存在,雖說是短短幾百米的距離,但是從街頭到街尾永遠都是擠滿了人,許多遊客都會選擇到這裡來品嘗當地的特色小吃。那麼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西安這條出名的美食街,本地人從不光顧,而外地人卻拼命往裡面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