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j Kohli基金會 發表於 2019-10-14 11:05:59
Tej Kohli基金會倡導一種可擴展、易獲取且平價的技術解決方案來終結全球角膜失明。
表示必須採用改變遊戲規則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來加快根除「不必要」角膜失明的全球使命。
Tej Kohli基金會近期治癒了一戶包含5位兄弟姐妹的印度家庭,他們均罹患重度長期視力損害。
倫敦--(BUSINESS WIRE)--(美國商業資訊)--在世界視力日,Tej Kohli基金會表示,必須專注於新技術,才能加快在全世界終結可治癒角膜失明的全球使命。基金會目前正在資助臨床試驗和一種「液態生物合成」解決方案的開發,該解決方案有望提供易獲取、可擴展且平價的角膜失明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對於全世界1200萬角膜失明患者中的許多人是至關重要的。
Tej Kohli基金會的論點是,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基因組學等指數級成長的技術將大幅促進全世界的人道主義努力。基金會的行為類似風投資金,即支持、孵化、收購和加快技術解決方案的開發。項目只有取得成功,才能獲得新一輪資金支持,因此基金會能夠靈活支持具有最大影響力的項目。
失明受到貧困的嚴重影響。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3900萬失明者中的1400萬生活在印度。1270萬人目前正在等候角膜移植,其中600萬在印度。Tej Kohli基金會設在海得拉巴LV Prasad 眼科研究所的「角膜研究所」每年已實施數千例角膜移植,採用捐獻角膜,多數免費。基金會近期治癒了拉賈斯坦同一戶家庭的5位兄弟姐妹,他們均罹患長期視力損害。
但捐獻角膜供應量有限以及需要進行侵入性手術意味著全世界每年每70人中不到1人能接受角膜移植。人工角膜或角膜假體價格昂貴,成本可高達2萬美元。Tej Kohli基金會正在支持技術解決方案的開發,因為終結角膜失明將需要平價、易獲取、可擴展的解決方案,不能依賴於移植。
Tej Kohli基金會曾經支持採用酵母和肽來合成人工角膜,但新進展意味著它已經將資金轉向液體生物合成的開發,後者旨在通過促進角膜組織再生而發揮作用。促再生組織置換有望避免昂貴的角膜移植,可在30分鐘內應用,填補穿孔或修復角膜潰瘍。
2018年7月,Tej Kohli基金會還向哈佛醫學院教學醫院麻省眼耳病醫院捐贈200萬美元,資助用於早期診斷和預防的納米環和DNA測序技術研究創新,以及用於置換角膜組織的粘性生物材料「GelCORE」。
Tej Kohli基金會發言人Michael Macfarlane表示:
「每年能夠實施的角膜移植數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貧困偏遠鄉村地區。Tej Kohli 基金會是開發該領域先驅性治療的科學家和其他人士的全球焦點。我們的使命是與各類夥伴合作,以實現我們在2035年前根除角膜失明的目標。」
Tej Kohli基金會聯合創始人Tej Kohli表示:
「根除角膜失明是我最有激情的目標。我傾向用風投的方式來開展慈善,這樣我們可以凝聚人手,提供資金來加快開發各種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可能帶領我們距離終結角膜失明更近一步。我們運作基金會的方式與我們管理商業公司和投資的方式完全一致,這種方式意味著我們能夠用完成使命時花費的每一英鎊或美元或盧比推動更大的進步。」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