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暑,古人消夏避暑的方式中,還是最佩服白居易

2020-12-16 品詩詞

明日大暑節氣,北京持續的高溫燒烤模式和免費的「桑拿天」,讓小編也是消受不起,每天躲在空調屋,吃著冰棍,喝著冰水,貌似唯有用這種方法來消夏避暑。

我們不禁好奇,古人面對這種天氣,是如何避暑的呢?今天小編精心挑選幾首古人針對大暑時節的詩,與怕熱的小夥伴們共同欣賞,讓大家也能感受到一絲絲涼意與詩情畫意。

《銷夏》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大暑天氣,如此炎熱,該怎麼度過這酷暑呢?白居易坐在庭院中間卻能悠然自得。眼前沒有任何遮陰的東西,但是臨風窗下,偶爾會吹來一陣清風。

在白居易看來,如果屋內的東西塞的不是很多,就會顯得比較清爽,正如我們只要心中保持安靜,沒有太多雜念,熱意自然會消退。這種悠然自得之感,別人是很難體會到的。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炎炎夏日,只聽見柳樹上,知了在樹上不停的鳴叫。司馬光管大暑叫苦暑,確實,這樣的天氣,誰都覺得苦啊?只得在夜晚用涼水洗洗身,在偶爾吹來的微風前梳梳白髮了。

《大暑》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這炎熱的天氣什麼時候才能過去呢?只能掰著手指頭倒數著,此刻沒有一絲涼風,只能漫無目的地靠著枕頭看著閒書,吃著西瓜和李子消暑了。

雖然天氣如此的炎熱,我們還得打起精神,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時光。

《大熱》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萬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熱。君看百穀秋,亦自暑中結。田水沸如湯,背葉溼如潑。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酷日炎炎,仰天俯地,人們仿佛呆在一個燒熱的窖中,太陽像炭火一樣炙烤著大地和一切。萬物似乎都要融化了,人門在不停的抱怨著炎熱。你看天地中的穀子,在大暑中結穗,農民在天地中辛勤地耕耘,後背已經溼透了。而我們在室內還在抱怨天熱,慚愧啊。

《夏日閒放》白居易

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

褰裳復岸幘,閒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涼一覺睡。

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天氣如此之熱,以至於沒有一個朋友來拜訪白居易,於是他自得其樂,在小院中小睡,如此安靜似乎還能感受到一點點涼意。睡醒之後,隨意吃點魚和肉,此時不像冬天穿的那麼臃腫,只是穿著薄薄的幾層紗衣。

這樣的生活,簡單而又知足,東西太多反而是一種負擔。和那些窮苦人相比,自己倒是覺得已經相當富裕了。

相關焦點

  • 大暑|敦煌壁畫中的消夏:還是進山隱一會兒
    大暑|敦煌壁畫中的消夏:還是進山隱一會兒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沒有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大暑: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日子走著走著就到了大暑節氣,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也就是百姓常說的盛夏季節。文人著文時常會在他們的文字中,出現一些諸如酷暑難捱、熱氣炙人、炎熱難耐、炎暑逼人、驕陽灼人、烈日炎炎等文縐縐的書面語,意思都是言天氣之炎熱。古時沒有風扇空調,炎炎夏日,或棲於樹蔭下,或倚靠在水畔亭旁,避暑的方式完全是自然的。
  • 關於大暑的古詩詞詩句都有哪些 描寫大暑節氣的詩詞詩句句子賞析
    今天大暑入中伏,7月22日23時15分,正式迎來大暑。暑最熱時,大家以各種方式乘涼避暑,"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於星鬥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而午後盼風雨欲來,迎大雨滂沱,山晚聽輕雷斷雨,亦別有一種清涼詩意。關於大暑的詩詞詩句你都了解嗎?小編整理了下描寫大暑的古詩詞佳句,一起來欣賞下。
  • 大暑之三伏天|Get「消暑圖」裡的避暑良方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的「苦夏」來襲。碰上三伏天,滿屏儘是「求被打入冷宮」。難道「苦夏」的標配就是空調室內,左手西瓜右手冷飲?雖說到來的酷暑會讓人胃口下降,精神疲倦,悶熱難擋。在三伏天裡,避暑納涼已經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夏日自有其他季節尋摸不著的樂趣。在沒有空調、電風扇的夏日時節,屬於古人們的納涼避暑的好法子,既豐富又有趣。
  • 到了「大暑」這個節氣,古人則有一種避暑利器,但普通家庭用不起
    每年7月下旬,我們都會迎來「大暑」這個節氣。既然,在「暑」前加了一個「大」,這也就表示,天氣進入到了一個非常炎熱的階段。在這一段時間內,天氣會變得非常悶熱,風速又比較小,加上溼度大,不要說人不舒服,連那些蚊蟲們,都沒有了蹤跡。在古人的眼中,這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是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它們相生相剋。
  • 10首古詩詞帶你走進古人的「大暑」天,看5大「納涼派」如何消暑
    大暑至,古人選擇的避暑方式有開窗納涼、讀書品茶、避入深山古寺、吃時令瓜果等。筆者選取了10首古詩詞,將納涼的人分為5個門派,讓我們一起走進古人的」大暑「天,看看詩人們是如何納涼的!第二納涼派——心靜自然涼,代表詩人:白居易《銷夏》唐·白居易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 詩與畫中的消暑良方:白居易散熱由心靜,李白則是裸袒青林中
    現代人有空調,古人可沒這麼能享福,白居易在熱的不行的時候曾分享了一個招數,他在《消暑》一詩中寫: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消暑的最佳方式,就是端坐在綠蔭院中,仔細感受窗下清風,其實白居易說的就是所謂的「心靜自然涼」,一個相當唯心的辦法,不過在沒有強有效消暑手段的古代,避暑家中,心靜身安,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 大暑 | 綠樹濃蔭夏日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古代皇帝去哪消夏?盤點長安周邊的避暑行宮
    在這酷暑難耐的三伏天,你能想到的消暑方法是用空調續命,吃瓜解暑,還是飛到避暑勝地消夏?古人和你一樣,也經歷過一個個難捱的酷暑。去年夏天,文創君曾介紹了古人解暑降溫的「空調」(西安的夏天終於熱了 看看古人是怎麼解暑的),這一次,就盤點一下長安周邊的避暑行宮吧!
  • 酷暑來襲,到博物館裡看古人如何消暑納涼
    最近,高溫溼熱、雷暴頻繁,各地氣象災害頻發,這正是大暑的氣候特徵。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農作物生長最快,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圭表測影原理示意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在這暑氣逼人的時節,古人很早就開始探尋避暑消夏方式
  • 描寫關於大暑的詩詞句子大全 有關大暑的經典詩句分享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天氣,嚴寒酷暑,酷暑指的就是大暑。古人的情感總是善於用詩詞來表達,似乎這才是最直接最淋漓盡致的表達方式。不管是每個節日,還是每個節氣,都能找到相關的古人留下來的詩詞。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大暑的詩句,你所知道的關於大暑的詩詞還有哪些?
  • 關於大暑的詩詞,這一票詩人都寫過
    2018年7月23日,正式迎來大暑。夏天的命是空調給的。古人沒有空調,如何消暑?我們從其詩歌裡可以發現端倪。銷夏 [唐] 白居易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 沒空調,竟然有「冰箱」,古人為了避暑消夏,真是腦洞大開!
    古人避暑,很講究穿著。冰蠶是一種非常神秘的東西,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以冰涼製冷為人所知,蘇軾詩中就有「冰蠶不知寒,火鼠不知暑」之句。古人也喜歡使用涼榻和涼蓆。陸遊詩曰:「堂中無長物,獨置湘竹床。」「湘竹床」應該就是一種涼榻。鋪設涼蓆是比較通行的避暑方法。古代有一種用豬毛做成的壬癸席,避暑效果上佳。《河東備錄》云:「取豬毛刷淨,命工織以為席,滑而且涼,號曰壬癸席。」
  • 今日大暑!小夥伴要注意防暑降溫啦!
    「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還在拜空調之父 百度秒懂百科喊你來學古人降溫妙招
    大暑節氣以來,持續的高溫酷暑活生生的把網友們熱成了段子手,大家紛紛「跪拜」空調之父威利斯·開利,表示這條命都是他給的。現代人可通過吹空調、吃冷飲、衝涼等方式來防暑降溫,那麼古人是如何度過漫長的夏季呢?這怎麼能難倒聰明的祖先們,據百度百科「防暑降溫」詞條的秒懂視頻顯示,遠在戰國時,古人們就有了諸多防暑降溫的妙招。
  • 大暑節氣至 | 梅雨霽,暑風和
    此時太陽位於黃經120°,正值三伏之「中伏」前後,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一般地,農曆6月初,小暑先一步到來,大暑緊隨其後,之後天氣便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且此時溼氣也是一年中最重的時節。因此,大暑節氣養生應注重防暑祛溼,清火養心。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
  • 今日大暑!攀枝花的小夥伴要注意防暑降溫啦!
    「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從詩詞中看古人如何避暑
    小編看到央視新聞挑出了幾個古人的詩詞作品,整理成古人的避暑妙招,包括找陰涼處、找涼風口、鋪涼蓆或倚靠冰涼質地的椅子或床上、賞夜景等。其中,宋代詞人李重元在《憶王孫夏詞》中提及,「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2019國內十佳避暑旅遊城市,你最想去哪裡避暑消夏呢?
    小編自認為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旅遊達人,這些年走過了中國27個省,117座城市,20多個少數民族自治州,縣,但是這次榜單中提及的許多地方竟然聞所未聞,好多都是第一次聽說,這旅遊自媒體寫得也是稍感慚愧,但是榜單中提及的很多城市,同時小編也不止一次的到訪過,它們的當選確實實至名歸。下面介紹一下小編所到過的那幾個避暑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