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Rotterdam)(北緯 51°55', 東經4°29' )是荷蘭第二大城市,歐洲第一大港口,亞歐大陸橋的西橋頭堡(東橋頭堡是中國連雲港市),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鹿特丹位於荷蘭的南荷蘭省,Nieuwe Maas河畔。它是歐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來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馬斯河兩岸,距北海約25公裡,有新水道與北海相連。港區水域深廣,內河航船可通行無阻,外港深水碼頭可停泊巨型貨輪和超級油輪。鹿特丹除較大的古老的市政廳外,著名建築都是現代化的,因此,被譽為"歐洲較現代化的城市"。
小孩堤防風車村是荷蘭風景的典型樣板。裡面最引人注目莫過於19座呈風車步間形式的風車群,並於1997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中。小孩堤防風車村位於鹿特丹南面12公裡處,建於1740年的19座宏偉傑作是荷蘭最大的風車群。這種獨特的風車景觀圖片出現在每本有關荷蘭的畫冊中。歷史背景名字的源來的一個版本是15世紀發生大洪水時,曾有一個睡在搖籃裡的孩子隨著一隻小貓咪漂流到此地,便有了小孩堤防風車村。
立體方塊屋如巨大的魔方,相互傾斜排列,個性獨特的外形無疑是鹿特丹的經典地標建築。歷史背景立體方塊屋建於1984年,由荷蘭建築師Piet Blom負責設計。整個建築由40幢方塊房子傾斜45°連接而成,是荷蘭最早的立方體形房子。設計理念Blom認為自己的設計就像一棵抽象的樹,所有房子組合一起就成一片森林。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方塊房子讓人想起可以通過柱子進入的樹屋。整座大廈其實是橫跨街道的行人天橋。
伊拉斯謨斯大橋(Erasmusbrug)是鹿特丹的地標建築,以「天鵝大橋」的美稱聞名於世,擁有簡潔利落的外形,雪白的橋身修長挺拔,像一隻優雅的白天鵝高貴地遊蕩在馬斯河上。歷史背景大橋單臂高達139米,橋身長達802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斜拉索橋。這座單向斜拉式大橋將鋼索懸掛在塔門上,彎曲著抵抗拉力,支持著橋身。這座宏偉又不失經典的大橋由本·凡·伯克爾設計建造。
坐落在老港口區的海事博物館,大船模樣的外觀設計得極有特色。館內現陳列著15世紀至今的船隻模型、航海地圖及各種儀器,甚至還有廢棄的萊茵河遊船。
如今高達185米的歐洲塔是歐洲第一高的建築,也是鹿特丹的象徵和地標建築之一。歷史背景初建成於1960年,為當時荷蘭國際園藝博覽會所建,高度達101米,是當時鹿特丹第一高的建築。後被層出不窮的建築趕超,在1970年再度改建,增建了「太空塔」,高度達185米。地標建築歐洲塔的構造非常有特色,通體由鋼筋混凝土構成,131根水泥柱子支撐著重達1900噸的材料,壁厚0.3米,來確保建築的承重問題。
鹿特丹氣候溫和,冬暖夏涼,文化氣息濃鬱,生活樂趣休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