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何超 張英 通訊員 曠倩煜 長沙報導
目前,定於12月18日開幕的湖南省首屆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通過號召,活動得到了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共收到參展作品60餘件,其中眾多作品將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村莊規劃究竟是什麼?展評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何在?屬於藍圖性質的規劃又如何作為直觀的展品出現?近日,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之一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黃遠峰接受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
承擔著自然資源科普職能的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近年來通過組織和策劃群眾喜聞樂見的展陳和科普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市民的關注。圖為孩子們在館內參加科普活動。
黃遠峰介紹,本次活動主辦方之一的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是全國首個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科工委」)設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具體擔負了全省國土空間規劃政策宣傳、成果歸集轉化和相關知識科普等職能。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黃遠峰(左一)向媒體記者介紹有關村莊規劃優秀案例展評的籌備情況。
黃遠峰指出,近年來國家和湖南密集出臺了系列關於國土空間規劃的政策文件。此次展評活動主要發揮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平臺優勢,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大家比較陌生的規劃理念、規劃成果、規劃典型案例等,用直觀的展示方式來傳達給觀眾,達到科普的目的。「具體來說,既有對政策的宣傳和解讀,也有對近年來國土空間規劃試點成果的歸集、展示和評比,在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的同時推介典型案例。」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規劃的知識和理念傳播給公眾,讓更多人關注和重視規劃,推動規劃的落實。
十八洞村駐村規劃團隊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村民住房情況。
黃遠峰透露,在此次展評活動推介的典型中,既有優秀的規劃案例,也有一批優秀的規劃單位和規劃企業,通過此次活動展示了他們的風採,藉此鼓勵和引導規劃產業,更好地為湖南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黃遠峰還告訴記者,近年在全省村莊規劃中湧現出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將悉數在本次展評活動中登場,其中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和郴州汝城沙洲村將作為典型案例特別展出。十八洞村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地,在過去幾年中,國土空間規劃設計團隊結合當地發展實際,立足精準扶貧首倡地和傳統村落示範地的定位,依據當地山水本色、人文特點打造出了一個兼具審美與實用功能的規劃典型,規劃實施後在全國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十八洞村。
「沙洲村是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其倡導的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村落定位清晰,也成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典範。在展評會上,這兩個村莊的規劃都將作為明星案例展出。」黃遠峰說,參展案例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示,期望吸引更多人關注國土空間規劃。今後也將通過研學的方式讓更多人深入國土空間規劃的示範案例中去,深度體驗規劃的成果。
沙洲村村內古建築。
黃遠峰表示,為進一步宣傳、推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也為讓更多人知曉、關注、參與到國土空間規劃中,省地質博物館今後將每年根據規劃主題推出城市、生態等其他專題展覽,將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打造成有影響力的國土空間規劃展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