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規劃究竟是什麼?省地質博物館「家鄉的樣子」展評會給你答案

2021-01-09 紅網

紅網時刻記者 何超 張英 通訊員 曠倩煜 長沙報導

目前,定於12月18日開幕的湖南省首屆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通過號召,活動得到了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共收到參展作品60餘件,其中眾多作品將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村莊規劃究竟是什麼?展評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何在?屬於藍圖性質的規劃又如何作為直觀的展品出現?近日,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之一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黃遠峰接受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

承擔著自然資源科普職能的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近年來通過組織和策劃群眾喜聞樂見的展陳和科普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市民的關注。圖為孩子們在館內參加科普活動。

黃遠峰介紹,本次活動主辦方之一的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是全國首個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科工委」)設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具體擔負了全省國土空間規劃政策宣傳、成果歸集轉化和相關知識科普等職能。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副理事長黃遠峰(左一)向媒體記者介紹有關村莊規劃優秀案例展評的籌備情況。

黃遠峰指出,近年來國家和湖南密集出臺了系列關於國土空間規劃的政策文件。此次展評活動主要發揮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平臺優勢,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大家比較陌生的規劃理念、規劃成果、規劃典型案例等,用直觀的展示方式來傳達給觀眾,達到科普的目的。「具體來說,既有對政策的宣傳和解讀,也有對近年來國土空間規劃試點成果的歸集、展示和評比,在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的同時推介典型案例。」最終目的就是要把規劃的知識和理念傳播給公眾,讓更多人關注和重視規劃,推動規劃的落實。

十八洞村駐村規劃團隊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村民住房情況。

黃遠峰透露,在此次展評活動推介的典型中,既有優秀的規劃案例,也有一批優秀的規劃單位和規劃企業,通過此次活動展示了他們的風採,藉此鼓勵和引導規劃產業,更好地為湖南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黃遠峰還告訴記者,近年在全省村莊規劃中湧現出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將悉數在本次展評活動中登場,其中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和郴州汝城沙洲村將作為典型案例特別展出。十八洞村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地,在過去幾年中,國土空間規劃設計團隊結合當地發展實際,立足精準扶貧首倡地和傳統村落示範地的定位,依據當地山水本色、人文特點打造出了一個兼具審美與實用功能的規劃典型,規劃實施後在全國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十八洞村。

「沙洲村是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其倡導的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村落定位清晰,也成為國土空間規劃的典範。在展評會上,這兩個村莊的規劃都將作為明星案例展出。」黃遠峰說,參展案例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展示,期望吸引更多人關注國土空間規劃。今後也將通過研學的方式讓更多人深入國土空間規劃的示範案例中去,深度體驗規劃的成果。

沙洲村村內古建築。

黃遠峰表示,為進一步宣傳、推介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也為讓更多人知曉、關注、參與到國土空間規劃中,省地質博物館今後將每年根據規劃主題推出城市、生態等其他專題展覽,將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打造成有影響力的國土空間規劃展示品牌。

相關焦點

  • 「家鄉的樣子」越來越美 株洲5個村莊規劃案例參加全省展評
    「家鄉的樣子」越來越美株洲5個村莊規劃案例參加全省展評醴陵市隆興坳村的美麗風景。受訪者/供圖株洲日報記者 易蓉通訊員/餘堅株洲日報訊 日前,由省自然資源廳指導,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湖南省首屆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正在舉行。
  • 首屆湖南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開幕
    12月17日,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在長沙開幕。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現場,現場觀眾掃碼投票。本次展覽地點為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展覽時間為2020年12月17日-2021年1月18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 首屆湖南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開幕
    12月17日,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在長沙開幕。曠倩煜 攝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記者 王一辰 通訊員 曠倩煜)今天上午,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在長沙開幕。
  • 湖南首屆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開展 為鄉村振興聚力
    12月17日,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在長沙開幕。 曠倩煜 攝中新網長沙12月17日電(魯毅 曠倩煜)12月17日,第一屆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家鄉的樣子」主場活動在長沙開幕。
  • 山西地質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山西地質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據悉,我國僅有3家地質類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是對博物館建設和管理的最高評價。
  • 最美村莊規劃丨沙洲村:傳承紅色基因 舊貌換新顏
    在全新村莊規劃指引下的沙洲村,剛剛走上「紅色文旅+綠色產業+古色瑤鄉」的發展模式。2019年,沙洲村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內外各級黨組織在此開展黨性教育5935餘次,平均每天遊客達到1000人次,春節期間最高達到1萬餘人次,全年共接待遊客60餘萬人。沙洲節會。
  • 最美村莊規劃丨沙洲村:傳承紅色基因 舊貌換新顏
    彼時,他的家鄉作為「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逐漸家喻戶曉。在全新村莊規劃指引下的沙洲村,剛剛走上「紅色文旅+綠色產業+古色瑤鄉」的發展模式。2019年,沙洲村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內外各級黨組織在此開展黨性教育5935餘次,平均每天遊客達到1000人次,春節期間最高達到1萬餘人次,全年共接待遊客60餘萬人。
  • 「帶羽毛恐龍化石特展」在省地質博物館開展
    7月16日,「飛向藍天的恐龍——帶羽毛恐龍化石特展」在省地質博物館拉開序幕。本次特展為期3個月,共展出帶有羽毛恐龍的模式標本近20件,通過豐富的展品闡述恐龍羽毛的演化、身體結構的演化、飛行的起源等科學熱點問題。  本次特展是中國古動物館的藏品首次走出北京,展覽共分為初披絨衣、對稱美羽、飛天恐龍、半龍半鳥、鳳飛九天五大陳列單元。
  • 部分月壤會存放在湖南哪裡?省地質博物館、韶山等正在爭取;專家稱...
    對於這部分將保存在湖南的月壤,省地質博物館相關人士證實,「正在努力爭取,但一切還要看國家的具體安排。」瀟湘晨報記者還得知,除省地質博物館外,韶山也在爭取獲得保存月壤的機會。省地質博物館:如果能保存在博物館,將是全國首次對於部分將保存於湖南的月壤,省地質博物館相應人士表示,「我們在努力爭取,但是還沒有確切的消息。」至於如何運輸和保存,該人士說,運輸和保存都會按照國家的要求和手段進行。「如果月壤放到博物館裡,在全國也是首次。」
  • 來張家界挑戰高空蹦極/4村莊規劃入「省優」/《卡普它》獲金獎(更多)
    (通訊員 羅克文)最新資訊我市四村莊規劃入「省優」「關注鄉村規劃,圓夢最美鄉愁。」近日,我市永定區崇山村、慈利縣大峽谷村和紅巖嶺村、桑植縣合群村四個「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入選湖南省首屆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展評活動。
  • 十八洞村:用「繡花」功夫 打造鄉村精準規劃模式
    紅網時刻記者 何超 通訊員 曠倩煜 長沙報導最美的村莊規劃究竟是什麼?可能在十八洞村村民楊正邦看來,是自家年久失修的房屋變得煥然一新,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如何立足十八洞村的特殊性,利用現有資源優勢,科學規劃,補齊村莊發展的短板?2018年,十八洞村引進了規劃設計團隊,在經過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十八洞村村莊規劃作出新的定位:基於時代背景、資源稟賦、產業支撐、未來發展等方面綜合考慮,提出了「精準扶貧首倡地、傳統村落保護地、鄉村旅遊目的地、鄉村振興示範地」的目標。
  • 【小凌老師大遊記】小凌帶你逛——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喜歡參觀博物館,是我一直以來的習慣,近期,有緣參觀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感受頗豐,現將期間所見所聞整理如下,與大家分享。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的,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地質博物館之一,也是湖南唯一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館藏標本達20000餘件,展示面積7100平米。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一座不容錯過的博物館
    我在武漢生活了很多年,大江大湖大武漢,湖北博物館、湖北美術館、武漢市博物館、渡江博物館等博物館去過很多次,每次都和朋友們同行,只是友人們多不喜歡去博物館,去了也是昏昏欲睡,並無多少興致。這一次我決定不和朋友去博物館了,自己一個人去好了,去一家主題非常明確的博物館,在中國地質大學。
  • 新會這兩條鄉村被省「點名」!是你家鄉嗎?
    新會這兩條鄉村被省「點名」!是你家鄉嗎?答案揭曉!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獲獎名單正式公布。據悉,全省共有123個美麗鄉村、12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329個特色名村參與評選,先後經過了申報推薦、網絡票選、專家走訪、綜合評定等多個環節,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
  • 我市80個村莊獲評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20年度美麗鄉村評定結果日前出爐,我市共有80個村莊獲評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其中:省級美麗村莊8個、州(市)級42個、縣級30個。
  • 中國地質博物館:講述地質的故事—新聞—科學網
    因為這個距離西單商業圈不遠的龐然大物,不是商場,而是一座博物館。至於那塊佔地面積不小的廣場,則是以博物館為中心的科普廣場。 這座灰色建築就是被譽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地質學博物館的中國地質博物館,其歷史可追溯到1916年原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創建的地質礦產陳列室,是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公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9月開放
    你進過用黃土窯洞改造的博物館嗎?你知道什麼是馬蘭黃土嗎?你想全方位了解黃河、黃土、黃淮平原、黃河文化嗎?  今年9月,伴隨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在黃河風景名勝區全面建成,你可以在40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通過聲、光、電、多媒體等方式詳細了解黃河、黃土、黃土高原、黃淮平原的形成和演變過程。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一部分將放到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韶山等正在爭取
    對於這部分將保存在湖南的月壤,省地質博物館相關人士證實,「正在努力爭取,但一切還要看國家的具體安排」。瀟湘晨報記者還得知,除省地質博物館外,韶山也在爭取獲得保存月壤的機會。省地質博物館如果能保存在博物館,將進行科普展覽對於部分將保存於湖南的月壤,省地質博物館相關人士表示:「我們在努力爭取,但是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 [分享]白石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資料下載
    2月26日上午,從法國巴黎傳來消息,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宣布,四川自貢恐龍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BAIKE]世界地質公園評選於2003年2月展開。為了保護存留在各國的地質遺蹟、地貌景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在1996年提出,各國可在評出本國國家地質公園的基礎上,推薦部分國家地質公園參加世界地質公園評選。
  • 河北省地質博物館開館免費參觀!揭秘地球奧妙感受世界級寶石魅力
    12月23日,河北省地質博物館正式開館,展館共4層,包含大量標本、圖文和模擬場景。其中位於2層的礦物巖石廳格外吸引人眼球,和田玉、岫玉、獨山玉、綠松石四大名玉在這裡均有展示,世界上最大的雙盤方解石、世界級的祖母綠、海藍寶石、西瓜碧璽等珍貴寶石應有盡有,稀少罕見的宣化戰國紅瑪瑙、阜平煙色水晶等體現河北特色的寶玉石也陳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