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推出旗下便利店品牌 F2 (fast&fresh)—— 說是便利店,但又和你熟悉的日資便利店業態完全不同。
「你說是餐廳也好,便利店也罷,或者是咖啡店也行。這店就是個四不像的物種。」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盒馬鮮生 CEO 侯毅這樣形容。
「你可以這樣理解,這就是一間小型的盒馬鮮生。」指導你用手機 App 下單的店內導購會這樣告訴你。
從某個維度來說,這間面積 800 平米的首店確實像一間小型的盒馬鮮生(盒馬鮮生至少 4000 平米以上),可以在這裡吃到新鮮白灼的活蝦,也可以吃到壽司、蒸點、牛排,但是拿掉了日化用品、洗化、香菸品類,只有在出口處能看到兩個擺放零食、糖果的貨架,屬於結帳時「隨手帶一件」的消費,稍遠處則是一排水果和飲料的貨架。
其餘的部分則完全與一家餐廳無異,烹裡、炙匠、蒸鋪、撈檔、鮨屋、烘焙分別對應六個料理區域(聽名字你大概也能猜出各家提供的菜品),比如你在手機上下單一份蒜蓉烤生蠔和一份粉絲蒸生蠔,前者需要到「炙匠」取餐,後者則在「蒸鋪」的檔口領取。
聽起來有點像「大食代」,只不過這裡不再用消費卡了,一律在手機上的「盒馬鮮生」下單。店內設有免費 wifi,方便你掃碼下載 App,這點比一年前盒馬鮮生剛開張時考慮得更周到。
「像什麼,但又不是什麼」是形容 F2 時常用的句式,比如說雖然像大食代一樣賣炒飯、點心、麻辣燙,但這裡也賣咖啡、蛋糕和甜點,蛋糕電商品牌 21Cake 第一家線下的實體店就開在這裡,根據店員的說法,第二家也會和盒馬鮮生合作,不過應該是在大型店內。
除了 21Cake,店內還接入了日料生鮮品牌「曦牛」、飲料自助售貨機品牌「便麗貓」,其餘部分由盒馬鮮生自營。
F2 內的 21Cake 首次出售麵包,目前在線上並無麵包銷售
F2 想做一個現吃現做的餐飲消費場景,和傳統的日資便利店相比,這裡提供的餐飲選項顯然要多得多,體驗和口感也自然要好過微波爐加熱的冷櫃食品,同時如果你想隨手帶一件水果、飲料或是口香糖,這裡也可以買到。
聽起來明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業態,卻被拿來對標,是因為 F2 的切入需求是「辦公室場景」,要爭取的是職場人士的早餐、午餐,乃至下午茶市場。目前在一二線城市,這塊需求主要由便利店提供服務。
在店內你也能看到「8 小時後的時間就該和老同事一起聊點新鮮事兒」這樣的營銷語言以及, F2 的最晚營業時間為晚上 10 點,這也與 24 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完全不同,F2 主打的就是上班人群和工作時段。
再來看這家門店的選址,在上海北外灘的白金灣廣場,附近有多幢商務寫字樓,符合其職場服務的定位。但或許是出於(盒馬鮮生一貫)低調試水的考慮,這座商業廣場絕對不屬於人流密集的市口,自 2011 年交付以來,1-3 層招商區域基本空置,在 F2 開業前,整個項目開業的只有一家足療店。
「我們做每一樣東西,希望能做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體驗更好。進入一個業態,看有哪些可能性,痛點是什麼,能解決什麼。今天如要顛覆全家,同質化、打價格戰是沒有前途的。」侯毅在接受《商業觀察家》採訪時表示。
除了更多、更好的餐飲體驗,F2 希望解決的還有便利店早餐、午餐高峰排隊的問題,附近工作的白領可以在手機上提前下單,根據訂單狀態到店用餐,節省了排隊等候的時間。目前這家北外灘店還不支持任何的外送服務。
對於已經習慣於掃碼支付、自助點單的一線城市消費者來說,F2 的消費體驗不會存在太高的使用門檻,隨著過去近兩年的迅速擴張,盒馬鮮生 App 的下載量超過 30 萬,當日進店的用戶基本都已經下載了 App。
F2 裡的 「fast」 主要通過交易移動化、交付自主化實現。前者指的是手機下單節約交易時間,後者則由消費者自己取餐、吃完後收拾。
「沒人收盤子,阿姨是負責地面清潔的。我們這裡就是個無人餐廳。」在非就餐尖峰時段,儘管店內的工作人員要比顧客還多,但店內的安保人員還是一再強調 F2 的「無人」屬性。
在 F2 店內的不同動向路線上,共設有四臺自助收銀機,顧客可以自行掃描結帳。儘管在目前新店剛剛營業一周的情況下,店員還是會熱情地替你操作這一切。
「從盒馬佔據線下流量角度來講,便利店辦公室場景最值得我們去做。」侯毅把目前的便利店形態分為辦公室、社區和交通流量大的地方,比如公交站、街口等。前兩種對應的分別是 F2 和盒馬鮮生,至於第三種,侯毅認為便利店企業「做得很好「,」還沒想到更好的辦法發展這塊市場」。
F2 的第一家店像一個大型的集合,需要了解消費者喜歡的是什麼。根據侯毅的說法,F2 最終會提煉出一個 200 平米左右的便利店標配。 「當然,如果 800 平米店型做得很好,那麼接下來,我們可能不僅是做便利店了。我們可能會把這樣的店開到上海淮海路、南京路去。」
題圖來源: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