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又叫海州常山,花美,作用也美,祛風溼、通經活絡、止癢

2020-12-18 古今醫案研讀

很多事物的命名都有一個小故事,如果去探究一下,會非常有趣。

中藥也是。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臭梧桐,也叫海州常山,主產於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夏季結果前或開花前採收。生用。

我們不能被名字誤導了,臭梧桐長得不像梧桐樹,葉子不像、果子不像、花也不像。不會長的噁心,花挺好看的,可以作為觀賞植物。

海州常山是完整的一個名,不是海州特產,也不是常山,確實有一味中藥叫常山,但不是臭梧桐,海州屬於蘇州,也產臭梧桐,但不是特產。

據說是日本有個植物學家,根據《傷寒論》中說的蜀漆為常山苗,《本草圖經》中說的:海州出者,葉似楸葉,八尺,有花紅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而小。這兩段話,結合自己所學,命名臭梧桐這種植物為「海州常山」。

不過臭梧桐確實有點臭是真的,是聞著臭,吃著辛、苦,性微微的寒,可以入肝、心二經。具有祛風溼,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

具體運用在什麼地方?

首先用於治療風溼痺痛。

臭梧桐的功效和我們昨天剛講過的豨薟草很相像的。

都能治能祛風溼,通經活絡。

寒熱偏向不會太強,藥效沒有說非常強,適合慢慢調。

無論寒涼或者溫熱引起的關節疼痛拘攣,肢體麻木,都可以用。

可以單獨使用,也經常和豨薟草合在一起用。

如果寒熱偏向比較明顯,可以根據情況配上祛風溼散寒的川烏、威靈仙、獨活或者配上祛風溼清熱的防己、秦艽、絡石藤。

第二就是用於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

臭梧桐有通經活絡的作用,可以用於中風後半身不遂、或者面癱導致口眼歪斜等經絡不通情況的輔助用藥,一般會配上養血活血以及其它通經絡的中藥,比如當歸、川芎、通草、路路通、威靈仙、絡石藤、蠶沙等。

第三就是用於瘡癰腫毒、皮膚瘙癢、溼疹。

臭梧桐性偏微寒,能清熱解毒,但寒性不大,所以常配上其它清熱解毒藥,比如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

對於外溼引起的皮膚瘙癢、溼疹等一般是內服加上外洗,可以配上其它祛風燥溼止癢的中藥,比如豨薟草、黃連、黃柏、白鮮皮、地膚子。

第四就用於降壓。

現代研究發現臭梧桐能降血壓,又用以治療高血壓病,和豨薟草常配在一起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久煎,會破壞藥效。

看下古代是怎麼論述的。

《本草圖經》中記載的功效就一個,治瘧。《綱目抬遺》中記載:洗鵝掌風、一切瘡疥,煎湯洗汗斑,溼火腿腫久不愈者,同菴閭子浸酒服。並能治一切風溼,止痔腫,煎酒服。治臁瘡,搗爛作餅,加桐油貼。《嶺南採藥錄》中記載:治一切癰,搗爛罨之。

現代的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表明:

臭梧桐含有臭桐糖苷、海州常山素,生物鹼,臭素甲、臭梧桐素乙,海州常山苦素A、海州常山苦素B等。研究表明臭梧桐的葉子泡水、水煎、熬成膏,都能有降壓、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水煎臭梧桐有鎮靜、鎮痛作用。水煎或者酒精泡出液對動物實驗的關節炎有治療作用。

好了,今天的中藥材科普就到這裡了,現在知道臭梧桐是哪一個了嗎?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待大家轉發、關注、讚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每日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民間中草藥:​海州常山(臭梧桐)
    ----海州常山,又名臭梧桐。花和果子都很美麗,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觀賞植物。該品適合在陽光充足溼潤的氣候下生長。
  • 【看圖識藥】海州常山
    海州常山,始載於《本草圖經》。云:「海州出者,葉似楸葉,八月有花,紅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而小」。本品味惡,花又略似梧桐,而植株較梧桐低小,故又名臭梧桐。海州常山為馬鞭草科植物,灌木或小喬木。幼枝、葉柄、花序軸等多少被黃褐色柔毛或近於無毛,老枝灰白色,具皮孔,髓白色,有淡黃色薄片狀橫隔。
  • 魯迅筆下的海州常山
    在魯迅先生的《集外集拾遺補編》中,有篇遊記小品《辛亥遊錄》,文中寫到了「海州常山」,「沿堤有木,其葉如桑,其華五出,筒狀而薄赤,有微香,碎之則臭,殆海州常山歟?」。魯迅先生這段對海州常山葉和花的性狀以及氣味的描述是十分貼切的,可見他是用心仔細觀察的。魯迅倡導學生要走出課堂,考察野外植物,採集植物標本,增長實踐知識,這在當時確是難能可貴的。
  • 海州常山:一種不是海不是山的好看中藥植物
    海州常山,看上去像個什麼地名,其實是大青屬的灌木植物,過去是馬鞭草科,現在歸入唇形科。有個很不好聽的綽號,叫臭梧桐;還有個很曖昧的名字,叫後庭花。當然還有更多莫衷一是趨炎附會的別名:泡花桐、八角梧桐、追骨風 、香楸 、泡火桐、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秋葉、鳳眼子、楸葉常山、矮桐子、巖桐子。
  • 海州常山不是山?那麼它是……原來這麼有名!
    你知道「海州常山」嗎?難道就是指海州有一座叫「常」的山?!
  • 校園植物||海州常山——海州常山來了~
    還記得那一片像鈴鐺一樣的桔梗花嗎西區校園中海州常山下的桔梗那麼海州常山
  • 常用中藥材_祛風溼強筋骨的中藥材_自渡子
    >徐長卿、路路通、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青風藤、雞矢藤、木爪、小駁骨、蠶沙,狗脊,烏梢蛇,豨籤草,老鶴草,鹿銜草,千斤拔,兩頭尖,海桐皮,油松節,臭梧桐,憽木、槲寄生、石楠葉、青羊參、石南藤、>(苦、辛),入經(脾、腎、膀),功效(祛風、除溼、通經、活絡、解毒、消腫)。
  • 中藥材:臭梧桐
    本品尚含臭梧桐素甲、臭梧桐素乙、海州常山苦素A及海州常山苦素B。藥理作用:臭梧桐對麻醉或不麻醉的大鼠、兔、貓、犬,以及腎型高血壓的大鼠和犬均有降壓作用。水浸劑和煎劑作用最強,流浸膏次之,乙醇、乙醚及氯仿浸出液均無效。肌肉、靜脈及經口給藥均可降壓。
  • 鏈珠藤又叫阿利藤,是一種能祛風行氣、通經活絡的藥用植物
    鏈珠藤也叫作阿利藤,是一種夾竹桃科的藤狀灌木,可作藥用
  • 海州常山走了,雞骨常山來了.
    因為那時候看它的花和葉,很鮮明的夾竹桃科植物,怎麼也不能和雞骨頭聯繫起來。雞骨常山的確是夾竹桃的灌木, 只不過它的花非常小,花冠呈現高腳碟狀。很多微小的花集在一起,組成聚傘花序,還有一股子香味。從七月開始,雞骨常山就會陸續結果。線形的蓇葖果,裡面有很多顆種子。
  • 農村常見的「癩子花」,味道很臭,老人卻說這花用途大,你知道嗎
    春季氣溫回升,在農村河溝邊、乾渠旁,農村院落周圍會看到一些開著碩大粉紅花骨朵的花,好似牡丹,燦爛的花球球,遠觀好看,近聞氣味卻有點澀甚至有點臭,這種花我們當地稱它叫「癩子花」或者叫」臭牡丹「,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下此花。
  • 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 用什麼中藥泡澡驅寒
    那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用什麼中藥泡澡具有驅寒的功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重要泡澡的好處有哪些吧。中藥裡哪些是驅寒去溼的1、生薑:生薑是我們最常見的配料了,它也屬於中藥必備的配料,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等作用,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
  • 吃黑螞蟻,祛風溼骨病(組圖)
    中醫說黑蟻具有疏經活絡、祛風除溼、調節血壓的功效,能迅速打通頸椎被堵經脈,一般3天之內,頸椎病就有緩解,頭不再暈眩,血壓也會變平穩。  另外,蟻金通還有超強的祛風除溼、抗炎鎮痛成份,螞蟻酸是一種獨特靶向抗風溼因子,對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關節紅腫、關節變形、肌肉萎縮有特效。  服用蟻金通,即使陰天或下雨天,也感覺不到膝、髖、踝等下肢大關節紅、腫、熱、痛等症狀,這一點對康復很重要。  黑螞蟻治風溼,效果神奇  用螞蟻治療風溼骨病在我國古代就已有之。
  • 葉子是臭的,花如繡球,人稱「臭屎茉莉」,作用很大,你可見過?
    葉子是臭的,花如繡球,人稱「臭屎茉莉」,作用很大,你可見過?我國地域遼闊,土地資源相當豐富,野生植物也同樣豐富,它們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常被人們熟知的就有100多種,不過有很多人不認識。圖片來源網絡臭茉莉又叫雞頭風、馬英風、大髻婆、大風草、蜻蜓葉、馬虎草、小將軍、過牆風、臭牡丹等名,很多地方的叫法不同。
  • 榕須散風熱,祛風溼;樹皮止瀉止癢;樹脂治牛皮癬
    隱頭花序(榕果)單生或成對腋生或著 生於已落枝葉腋,扁球形,直徑5-10mm,成熟時黃色或微紅 色,基部苞片闊卵形,宿存,無總花梗; 雄花、癭花和雌花生於同 一花序託內,花間有少數剛毛,雄花散生內壁,花被片3,近匙 形,雄蕊1,花葯與花絲等長;瘦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廣匙 形,花柱側生,短;雌花無梗或具短梗,花被片與癭花相似
  • 「臭」名昭著的雞矢藤,在冷暖人間,卑微而深情地活著
    目前,《中國植物志》載其正名為「雞矢藤」,民間多叫雞屎藤。其實,在古文中,「矢」通「屎」,都是很臭的意思。難怪該植物又有臭藤、母狗藤、臭屎藤、鴨屎藤、雞屙藤等名。《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為臭藤。」於是,這一臭,臭了幾百年,可謂臭出了水平,臭出了境界。
  • 綠葉中美麗盛開的臭牡丹花,秋日嬌美的花兒很迷人
    花朵之美令人心動,有些花朵當我們見過之後在以為就此錯過的時候卻又能突然地出現。臭牡丹花贛州鄉村處處可見的野生植物,臭牡丹花是贛南夏日最常見的花。臭牡丹的根、莖、葉入藥,有祛風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臭牡丹既適合在園林和庭院中種植,也可作地被植物及綠籬栽培,花枝可用來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