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漢口火車站

2020-12-17 騰訊網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4月,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修築盧漢鐵路的計劃。他以「一路可控八九省之衝,人貨輻輳,貿易必勝……經緯縱橫,各省旁通」等8條利國利民的理由,上奏準修盧漢鐵路。第二年7月,清政府調張之洞離粵駐鄂,並撥款銀200萬兩,籌建盧漢鐵路。後因中俄邊境形勢驟變,急修關東鐵路,盧漢鐵路從緩。

大智門火車站

大智門火車站(5張)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之洞再次籲請修築盧漢鐵路,稱「中國應開鐵路之地甚多,當以盧漢一路為先務」。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幾乎在盧漢鐵路動工時,漢口的車站也開始興建。因建在清末漢口城堡大智門外而得名「大智門火車站」。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大智門火車站建成。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4月1日,漢口至北京正陽門鐵路全線建成通車,改「蘆漢鐵路」為「京漢鐵路」,漢口這端的終點車站就是大智門火車站。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大智門車站主持京漢鐵路通車典禮。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陽夏之戰,大智門火車站於北洋軍重炮轟擊中損毀,1914年仿原樣重修。

民國六年(1917年),大智門火車站改建為三大棟兩層樓樣式的房屋,當年為京漢鐵路南段的第一大站,其站房建築(即車站大樓)由法國設計師設計。 [2]

車站搬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智門火車站改名為漢口站。 [3]

大智門火車站修的位置一直讓漢口人不滿意,從建成開始,有關人士便在討論有關遷移一事。漢口的紳商們也一直要求將之遷移到循禮門,以振興華界的商事。為此,官方也開過好幾次會議。關於遷移車站的討論、申請,諸如此類的事在當年的報紙上也登了不少,但最終似乎也都是不了了之,而大智門火車站作為漢口一大站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1991年10月,位於大智路的老漢口站退出歷史舞臺,位於金家墩發展大道新建的漢口站全線開通。站房總面積8萬平方米,站內有4座站臺、1座人行天橋、3個地下通道、7個候車室。

快速發展

新建的漢口站開通後連續4年,漢口新火車站年發送旅客不到200萬人,只相當於3公裡外新華路汽車客運站的60%。因為配套設施跟不上,只有4對中短途始發列車,過往停站客車也較少。這種尷尬的局面,被廣大市民及新聞媒體形象地比喻為「大馬拉小車」。

1998年10月1日,中國鐵路第二次大提速中,漢口車站增開了8對始發客車,辦理客運業務的客車也增加到38對。

1999年10月10日,從漢口站始發的列車達到14對,辦理客運業務的客車達41對。同年底,投資7000多萬元的第三大工程一客車整備所完工交付使用,同時,車站站臺由原來3個增至4個,線路股道由過去的8股增至11股。 [7]

2000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中,新增由漢口開往哈爾濱方向的T182次列車,第一次將東北三省與武漢的距離「拉直」。

2001年10月21日,中國鐵路第四次大提速中,新增由漢口開往烏魯木齊(南)方向的T192次列車,首次將武漢列車開進大西北深處;新增去往揚州的列車,改寫了武漢與南京不通火車的歷史;新增由漢口開往連雲港東方向的2614次列車,圓了從連雲港來漢正街經商人的心願;新增由漢口開往大連方向的K370次列車,跨越中原、華東、華北、東北,成為最繁忙的「黃金線路」。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中,車站又增開始發終到列車3對。同年底,陸續新增開往北京西站、鄭州站方向的D字頭動車組5對,從漢口站開出的列車可直達中國大陸的26個省級行政區。

2008年10月22日,漢口站主站房改造工程正式啟動,改造後的漢口站站房回歸原大智門火車站的歐式風格。 [4]

2009年4月1日,合武鐵路開通,漢口站首開前往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動車組列車。

2010年9月,漢口站站房改造完工並全面投入使用;12月28日,與漢口站配套的漢口動車運用所投入使用。

2019年11月20日起,漢孝城際漢口站率先試點上線電子客票,不再出具紙質車票。 [8]

建築規模編輯

建築設計

漢口站外觀為歐洲古典風格,近似1903年啟用的大智門火車站,兩座塔樓守護兩側,站房外部的牆面、窗、簷等,都以線條和幾何圖形雕塑裝飾,象徵武漢熱忱八方來客。 [9]

漢口站

漢口站

漢口站所處位置商業發達,近現代建築林立。因此考慮選擇具有歐式建築形式的車站造型,這樣既與漢口地區特有的城市肌理相契合,也使褥其有百年歷史的大智門火車站的文脈和建築風格褥以傳承,與漢口站廣場周邊業已存在的歐式建築文相輝映,相褥益彰。

通過設計兩座對稱的商度達47.60米的站房鐘塔和離度達31米的弧形拱頂的中央廣廳,強化漢口站站房在該區域性中軸線對景關係。在站房廣廳兩側的配樓向外加設12米寬、24米高的裙樓,下設15m高架空柱廊,使車站站房正立面形成一個完整的水平方向的三段式。考慮整個立面完整性,車站兩端綜合樓突出建築輪廓線的節奏感對稱,中間突出主入口,使立面具有明確的垂直立面軸線,以一個宜有鮮明特色的、具有強烈個性的、並傳承具有百年歷史文脈的漢口站站房形象展示給旅客和市民。車站建築空間的組織和功能布局是以站房的流線為參照,按服聯繫方便管理有效、避免流線文叉的原則布置。

整個建築以中冷灰色作為主要的建築色彩。站房呈中軸對稱布局,體型錯落有致莊,典雅、大方、氣勢。 [10]

整體布局

截至2015年2月,漢口本站和漢宜線共設有87個正式窗口

平面示意圖

平面示意圖(3張)

、38個臨時窗口。 [11]

漢口站改造工程建設結束後,漢口站擁有兩個廣場、兩個進站廳、兩個出入口。 [12]

站臺線路編輯

截至2017年3月,漢口站共有18個站臺面,20條股道。一期,2010年春運,站房部分改造完工,投入使用9站臺面10股道;二期,2010年9月,站房全面改造完工,投入使用13站臺面15股道;三期,2016年12月,漢孝城際鐵路開通運營,投入使用17站臺面19股道;四期,2018年春運啟動,投入使用18站臺面20股道。

1~13站臺為綜合場,西側引入漢宜鐵路和漢丹鐵路,東側引入合武鐵路,14~18站臺為城際場,東側引入漢孝城際鐵路,京廣鐵路正線從北站房外側通過,並在綜合場引入漢口聯絡線與京廣鐵路的漢西站和丹水池站連接,可對接多條鐵路線,能同時運輸武漢鐵路樞紐內所有線路的旅客列車,是集普速列車和高鐵動車共用的火車站,運能十分充足。 [13]

2019年10月11日,新建梅(州)汕(頭)鐵路將開通運營。屆時,漢口(宜昌東)至廈門北 D3286/7、D3288/5次將延長至梅州西終到始發,車次改為D3286/7/6、D3285/8/5次,從武漢開行的動車首次直達漳州、潮汕、揭陽、豐順、畲江、梅州等地。 [14]

運營情況編輯

自助購票

截至2015年2月,漢口站設有44臺自動售取票機。 [11]

便民設施

漢口站大門

漢口站大門

2018年2月,春運期間,漢口站聘請了專業醫生,春運期間每日在心連心服務總臺值崗,並配備了氧氣瓶、輪椅、擔架、小藥箱等常備醫療備品,應對旅客突發疾病;母嬰哺乳室方面,車站設置了專門的哺乳室,給媽媽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配備了嬰兒床、桌椅和嬰兒紙尿褲、一次性隔尿墊、塑膠玩具、小圖書、紙杯、地面防摔墊、防撞貼等嬰幼兒用品;廁所方面,對車站十六個衛生間進行集中修繕改造,設置了防滑地墊、擺放了綠色植物、配備了手紙、洗手液,並安裝了自動空氣淨化器;在高架候車區北側專門設置了手機加油站,免費供旅客為手機臨時充電用。 [15]

客運流量

2006年,漢口站全年發送旅客達958.7萬人次,實現運輸收入11.6億元。

漢口站

漢口站

2013年春運期間,漢口站客流量歷史上首次超過武昌站,並且連續4天超過武昌站,位居湖北省第一。春運啟動後,只有前三天武昌站客流多於漢口站,再往後,漢口站都多於武昌站。

2014年春運,漢口站客流量連續6天超過武昌站,春運40天以來,旅客發送量多出武昌站十幾萬人次。 [16]

2015年春運40天,漢口站發送旅客294萬人次,與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

2017年春運40天,漢口站旅客發送量達342萬人次,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的數據,漢口站的旅客發送量位居湖北省第一,中部第二。國慶小長假期間,9月30日,漢口站發送旅客15.2萬人次,突破歷史記錄;10月1日,發送旅客15萬人次,突破歷史新高;10月2日,發送旅客16.9萬人次,刷新歷史紀錄。 [17-18]

2018年10月1日,漢口站日發送旅客16萬人次,創同期歷史新高。 [19]

2019年春運40天,漢口站發送旅客達550萬人次 [20] ,4月5日發送15.9萬人次,刷新清明假期單日旅客發送量的最高峰值 [21] 。

特色服務編輯

「一對一」預約幫扶服務

為幫助殘障人士及老年人提供出行便利,從2013年起漢口車站藉助微博資源推出「微博預約」服務,安排專人24小時處置微博預約,實行漢口本站及漢宜六站「七站聯動」,受助旅客只需提前1天進行微博預約,即可獲得「一對一」預約幫扶服務,享受全程綠色通道便捷出行,列車及目的車站協同幫助,直至送到親人身邊的新型立體化服務體系,切實實現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的無縫對接。 [22]

旅客衣食住行出行指南和車站VR全景導航

依託漢口車站大交通地位,將主動服務、創新服務和旅遊服務相融合,利用車站微信公眾號為平臺,以大數據製作旅客衣食住行出行指南和車站VR全景導航。旅客只需要通過手機微信「掃一掃」,或直接使用站內觸摸顯示屏就可以及時獲取候車區域查詢、三維路線引導、立體交通換乘、餐飲酒店指引、旅遊景點介紹等多種特色出行服務,使每一名旅客在大幅提升候車乘車便利性的情況下,掌握城市公交、長途客運、航空民航的出行換乘,全方位了解車站周邊的酒店、美食和旅遊景點。 [22]

紅綬帶、心連心

漢口站「紅綬帶、心連心」助行服務體系,以連結式、個性化的服務,為旅客的「無障礙出行」提供著便利。

2017年春運前期,漢口車站對「心連心」服務臺進行升級改造,以前店後廠、工作室與重點服務相融合等形式,推出「心連心」客服中心和熊文勞模工作室,面對面處理旅客棘手、難點問題,為旅客提供專業、周到的服務。同時,在滿足旅客原有十餘項固定服務內容的同時,在站內顯眼部位設置10個「自動求助」按鈕,安排專職醫生值班,推出「哺乳室」、「呼叫醫生」、「應急處置」等。 [22]

相關焦點

  • 漢口火車站到武昌火車站有多遠
    武漢是一個城市大中轉站,坐火車經常會從從漢口轉到武昌站,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漢口火車站到武昌火車站有多遠?簡要回答漢口火車站到武昌火車站全程大約15公裡左右,不堵車的情況下開車大約需要25分鐘左右。另外還可以選擇坐公交車和坐地鐵。
  • 武漢火車站、武昌火車站、漢口火車站行李寄存的在哪?
    不少遊客表示,武漢這座擁有三個高鐵站的大城市,個行李寄存的地方竟然也這麼難,真的太難以置信了。經調查發現,有不少旅客都寄存行李方面的需求。那麼,武漢的三個火車站真的都很難滿足這一要求嗎? 小編分別走訪了這三個高鐵站發現如下情況: 第一,小編經過調查發現,除了武漢火車站在候車廳外有一處官方的行李寄存處,武昌火車站和漢口火車站在候車廳外都沒有官方的行李寄存處,但在站內都有自助的行李寄存櫃,必須憑車票才能進站,需要刷臉和身份證才能寄存,而且寄存櫃均只可寄存小件行李背包或者26寸以下的行李箱,帶件行李無法寄存。
  • 武漢的火車站為什麼不用方位來命名:武漢 漢口 武昌?
    想必生活在武漢或者來過武漢的朋友都知道,武漢目前有三大火車站,武漢站、漢口站、武昌站。我們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其他城市都用方位來命名火車站,比如南京站,南京南站等等城市火車站。而武漢卻用地區來命名呢?這就需要我們查閱歷史來說明了!
  • 湖北武漢:漢口火車站「解封」首日平穩有序(組圖)
    原標題:湖北武漢:漢口火車站「解封」首日平穩有序(組圖)2020年4月8日,漢口火車站,乘坐首趟始發離漢的動車D9301次(漢口至荊州)旅客正在進站4月8日6時25分,D9301次列車緩緩從漢口火車站開出
  • 武漢「四主兩副」,3大火車站:漢口、武昌、武漢,哪個站更大?
    武漢「四主兩副」,3大火車站:漢口、武昌、武漢,哪個站更大?武漢的三大火車站分別為:「武漢站」、「漢口站」以及「武昌站」。如果要論站臺規模大小「武漢站」肯定是當仁不讓,畢竟武漢站站臺規模已經達到十一臺、二十線。
  • 武漢解封了,我去漢口火車站走一走
    2020年4月9日,武漢解除封城的第二天,我去漢口火車站走一走。請別誤會。我不坐火車,不買車票,不到人工窗口辦理任何業務。我只想去漢口火車站走一走。漢口老火車站,門樓高大,廣場開闊,南來北往的人摩肩擦踵。招呼聲、叫賣聲、站內廣播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我要去那走一走。
  • 武漢和漢口的區別,原來有這麼多!
    武漢和漢口有區別。區別主要在以下兩點:1、行政級別不同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而漢口是武漢市轄區內的一個區域,漢口被分割為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三個區。2、概念性質不同武漢市正式的官方行政區域,而漢口自1949年後就不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劃名稱,漢口是武漢三鎮之一,是武漢的是武漢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還說漢口,但是在地域行政區劃上並沒有漢口這個概念。
  • 武漢三鎮,聽過漢口、武昌火車站,沒有漢陽火車站?別急,還真有
    武漢終於解封了,封印了78天的武漢,終於能讓漂泊在外的武漢遊子返回家鄉,武漢的各大車站,迎來與發出了一趟趟列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武漢的火車站。大家都知道,「武漢三鎮」是武昌、漢口與漢陽。大多數人都聽過,武昌火車站(高鐵站)和漢口火車站,在買火車票到達武漢的時候,就很有可能從其中一個出站。但是,你是否聽說過漢陽火車站?如果在買票時留意,就會發現,武漢客運站中並沒有漢陽火車站。難道武漢三鎮中,唯獨漢陽地區沒有設立車站嗎?其實如果再仔細找找,就會發現,在武漢的地圖上,確實存在著一個漢陽火車站,這又是怎麼回事?
  • 漢口火車站到武昌火車站有多遠
    武漢是一個城市大中轉站,坐火車經常會從從漢口轉到武昌站,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漢口火車站到武昌火車站有多遠?簡要回答漢口火車站到武昌火車站全程大約15公裡左右,不堵車的情況下開車大約需要25分鐘左右。另外還可以選擇坐公交車和坐地鐵。
  • 武漢鬧市區,隱藏著一個法式風格建築,而且它是漢口火車站的雛形
    武漢鬧市區,隱藏著一個法式風格建築,而且它是漢口火車站的雛形而且,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漢口火車站的雛形。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片武漢城市街景,就是它周圍喧鬧的城市環境的一部分。因此,這裡也有京漢火車站。尤其是去過武漢,到過漢口火車站的朋友,當你來到這裡,看到眼前的這個法式建築,是否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 端午假期與高考「重疊」,漢口火車站多措並行分化客流
    楚天都市報6月4日訊(記者黃永進 通訊員柯奧黎 胡正光)今年端午小長假與高考相遇,漢口火車站預計客流量將再攀高峰。為保證充足運力,有效疏散客流,與漢口火車站對接的公交線路,特別是沿途經過景點的公交線路將實行增加發車密度、縮短發車間隔等一系列舉措,保證充足運力,迎接小長假期間激增的客流。
  • 漢口火車站,旅客有序乘車
    020年4月8日6時25分,D9301次列車緩緩從漢口火車站開出。4月8日零時,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武漢地區武昌站、武漢站、漢口站等火車站重新開啟進站通道,恢復辦理旅客進站客運業務,旅客持健康碼「綠碼」經測量體溫、身份核驗後可乘車出行。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4月8日當天,將有276列旅客列車從武漢地區各站開往上海、深圳、成都、福州、南寧等地,其中武漢地區始發54列。
  • 武漢地鐵12號線建成後,在漢口火車站並不能與2號線進行換乘
    漢口火車站是武漢市三大火車站之一,在武漢地鐵系統中,武漢地鐵12號線和2號線都將在漢口火車站設站,但是二者可能是不能換乘的。從目前的站點設置來看,武漢地鐵12號線的漢口火車站位於軌道的北側,而已經建成的2號線站點,則是位於火車站的南側,沒有跡象表明二者可以在站內換乘。
  • 關注|南來北往的旅客帶來活力,漢口火車站客流5天增加近六成
    武漢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結果公布後,南來北往的旅客越來越多。漢口火車站提拱的數據顯示,短短5天時間裡,單日進出旅客量就增加近六成。6月7日下午3時左右,在漢口火車站進站口,旅客絡繹不絕。吳女士和丈夫打算回襄陽,他們是周五來武漢看望父母的。
  • 武漢八成地鐵線已恢復運營,地鐵漢口火車站客流最大
    繼3月28日地鐵恢復6條線路運營後,武漢地鐵8號線一期(梨園-金潭路)也於8日恢復運營。武漢地鐵運營公司介紹,3月28日至4月7日,全線網客運量累計275.24萬乘次。截至4月8日,武漢地鐵恢復運營裡程為279.41公裡,佔全線網運營裡程的八成。
  • 連續6天漢口火車站地鐵末班車延遲10分鐘「帶一腳」,武漢地鐵多...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6日訊 1月19日(臘月二十五)、2月1日(正月初八),武漢軌道交通全線網按照工作日運營,早上6時準點開班;連續6天漢口火車站地鐵末班車延遲10分鐘「帶一腳」。春節將近,武漢地鐵將加開臨客、延後末班車時間,提前開班時間等舉措服務乘客。
  • 武漢:漢口火車站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 10月8日,旅客在漢口火車站進站乘車。當日是「十一」黃金周假期的最後一天,武漢市漢口火車站迎來客流高峰,當日預計發送旅客達8萬人次。漢口火車站加強對進站旅客掃健康碼、測體溫、保持安全間距等防疫工作,加大站內消殺頻次,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 漢口火車站府河收費站天河機場備戰武漢「解封」
    4月6日上午10點30分,記者來到漢口火車站。記者看到,漢口火車站人工售票大廳內,已有近10名乘客在購票。地上每隔一米處,均張貼「請保持一米距離」的黃色標語,乘客保持間隔,有序排隊。吳先生說,他原本計劃1月23日晚回荊門,沒想到一直滯留在了武漢,時隔兩個多月,終於能回家了。火車站進站口處,紅外測溫設備已準備就位。候車室內,座椅上張貼著分隔就座標識,防止聚集風險。漢口火車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站將增派人手、加強培訓、增加設備,確保乘車秩序井然有序。乘客需核驗健康碼、測量體溫,並佩戴口罩,方可憑票乘車。
  • 武漢「四主兩副」,3大火車站:漢口、武昌、武漢,哪個站更大?
    武漢「四主兩副」,3大火車站:漢口、武昌、武漢,哪個站更大?武漢的三大火車站分別為:「武漢站」、「漢口站」以及「武昌站」。如果要論站臺規模大小「武漢站」肯定是當仁不讓,畢竟武漢站站臺規模已經達到十一臺、二十線。
  • 漢口火車站排名居首
    本報訊(記者胡楠 通訊員劉英華)昨日,市文明辦、市交委公布8月份「兩站一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和飛機場)公共文明指數檢查排名,面貌煥然一新的漢口火車站位居榜首。110份調查問卷顯示,旅客滿意度為95.16%,同比增長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