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生產一條新聞,卻讓6億中國人看新聞只用今日頭條!

2020-12-14 站長之家

作者:遲忠波

它不生產一條新聞,卻讓6億中國人看新聞只用今日頭條!他不懂媒體,但他用成功告訴我們傳媒老炮和BAT巨頭在新聞上是紙老虎! 實現這一切,張一鳴只靠「選擇」這兩個字——2016年終思想盛宴(一)

1今日頭條創造了歷史

這個魔咒已經多年未能被打破:在BAT後,網際網路上想出現超過上億用戶的平臺公司已經沒有可能。

同樣,看權威新聞只看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這個格局,也沒有人相信會有人在近期打破。

但是,似乎在一夜之間這個魔咒被打破,幾乎所有的中國網民看新聞、資訊只看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2012年3月創建,於2012年8月發布第一個版本,截至2016年10月底,累計6億的激活用戶,今日頭條日活已經超過6600萬,月活1.4億,單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則超過76分鐘,按照第三方數據公司QuestMobile的統計,在人均時長上僅次於微信。

今日頭條創始人是一個80後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他的名字叫張一鳴。一個純粹的理工男,沒有做過一天媒體,為什麼居然能夠做成中國最大的媒「媒體」。

2「選擇「正在成為人類第一困難

每到吃飯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吃什麼呢?

走進琳琅滿目的百貨大樓,面對各種各樣的漂亮衣服,很多人也困惑,我該買哪一件?

現在挺大歲數不結婚的大男大女實在是太多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是他們選擇太少,恰恰是他們選擇太多。在以前,當我們結婚只能在身邊認識人的圈層選擇的時候,結婚成為一件極其容易的事情,因為如果我們不迅速選擇,很可能被別人捷足先登。而現在當我們利用3秒的搖一搖就能認識這個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異性的時候,選擇成為了我們最大障礙。

每天一睜眼,你必須面對電視、廣播、網際網路、自媒體人、朋友鋪天蓋地推送過來的各種信息。很多人微信朋友圈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因為裡面的信息實在是太多,已經對我們的正常工作生活形成幹擾。

你必須承認,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物質、信息、文化過剩的時代,選擇困難症正在讓我們失去選擇的主動權。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選擇到屬於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是一件成本巨大、奢侈又像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有了以上困惑,你就知道了今日頭條的價值。今日頭條針對的恰恰就是我們面對信息無法選擇的痛點而產生的一個平臺應用。

3張一鳴:做今日頭條就是解決「選擇」障礙

張一鳴說:「很早以前,我在想,比方說我們看電視,其實很多時候放的節目,並不是我直接感興趣的,我希望有一個臺,打開的時候就是我感興趣的內容。比如早晨講一下創業公司的新聞,國際上有什麼網際網路新產生,晚上的時候講一下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白天打開的時候可能講網際網路的最新技術。但是並沒有這樣一個網際網路臺。雖然央視財經經常報導網際網路,並沒有網際網路臺,當然我其實不僅喜歡網際網路,我可能對地理也感興趣,我希望有一個臺,周末的時候可能就放一下南太平洋的紀錄片。但是並沒有這樣一個無論電視臺或者報紙,因為用人挑選內容的話,不可能給每個人不一樣的內容,因為除非你是一對一服務,每個人配備一個編輯。」

在張一鳴看來,信息爆炸時代用戶對於信息的個性化需求是人們最大的痛點,有痛點就有商機,而解決這個痛點的辦法就是兩個字「選擇」,代替用戶來從海量的信息中選擇。這種選擇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基於一種十分準確的算法,根據用戶閱讀習慣和喜好,選擇推送用戶最喜歡的新聞或者是信息。就像今日頭天的核心價值觀「你感興趣的才是頭條」!

但是,面對每一個用戶的個性化的需求,傳統的人工的編輯方式,足以讓編輯累吐血也難以完成,解決方式只能通過機器來進行「選擇」,於是張一鳴自創了一個叫「機器分發」的概念。晚上當你睡著休息了,機器就會按照你的需求抓取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在你醒來的時候第一時間給你推送你最需要的信息。

「 機器並不是一個憑空做的。它是通過了解你和大眾的興趣,然後再根據你和你相似的人群的興趣,把你感興趣的內容推薦給你,所以我們把這個叫做機器根據你以及大眾的信息,進行推薦的過程,所以叫做機器分發。這就是今日頭天產生的基礎,也是今日頭條顛覆傳統的信息分發的模式。」張一鳴說。

格局決定一切:要想創造一個現象級的企業,必須要顛覆原有的規則,只有顛覆原有的規則,新進入的企業才會有機會,否則就會成為原有規則的犧牲品。

張一鳴緊緊抓住現代人對信息「選擇」困難症,運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顛覆原有選擇編輯信息的模式,一個現象級的公司應運而生,無法阻擋!

翻越第一座大山  為什麼不是BTA

 其實,仔細研究分析張一鳴的今日頭條並沒有什麼大的技術創新,緊緊是「選擇」對了「選擇」的痛點。但是, 在今日頭條出來之前,在張一鳴前面有三座大山,第一座是BAT,第二座是以搜狐為代表的門戶網站,第三類是傳統的新聞戰線老炮,他們都在做跟資訊、新聞相關的事,可以說最應該成功應該是他們?可是,為什麼不是他們呢?

為什麼不是BAT,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還是要從「選擇」入手,而這個選擇是選擇時機的問題。對張一鳴而言要做今日頭條這樣想法已經很久了,但是,張一鳴並沒有馬上去做,他在尋找時機。

張一鳴說:「在2008年底我開始有這個想法,但是我看有這個想法人最早是在1995年,在MIT媒體實驗室提出這個概念,後來每隔兩三年就有人嘗試,但是都不成功。2008年的時候,我再次研究了一下這個方向,我發現業界還是沒有成功的嘗試。

2010移動互聯時代開啟,2012年初智慧型手機成為一種信息最主要的傳輸介質了,在這個時候張一鳴意識到今日頭條出世的時機到來了。「在手機上更好地能夠了解一個人的信息。更快速、便捷、個性化、信息反饋,很大程度取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 在張一鳴看來,今日頭條能有今天的成功就是因為「選擇」好了移動網際網路這個「天時」和智慧型手機全面「普及」這個地利。而遺憾的是BAT三巨頭除了騰訊用微信拿到了移動互聯的站臺票之外,百度、阿里巴巴都沒有借勢移動互聯時代。

其實,作為百度是最有機會做成今日頭條的,因為百度的誕生就是基於人們從海量的信息中尋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李彥宏把更多是經歷放在了競價排名上,而忽視了移動互聯時代人們對用戶信息選擇的需求變化。

5 第二座大山 為什麼不是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

搜狐的張朝陽曾一度傾其全力打造搜狐新聞,但是遭遇了網易、新浪等巨頭的全力阻擊,作為今日頭條要想和這些巨頭拼,也只能成為炮灰。而張一鳴再一次通過「選擇」避開了大佬們鬥爭的主戰場從新聞移動客戶端。

「不做新聞生產者,只做新聞搬運工」這是今日頭條的選擇,它選擇了移動端內容分發渠道, 張一鳴成功的另闢蹊徑選擇做行動裝置的信息搜索,成為行動裝置中的百度,搶先布局移動互聯的新聞搜索。

6第三座大山 為什麼不是傳統媒體老炮

為什麼人民日報、新華社這些傳統的老炮沒有做出今日頭條,這個道理很簡單,這些傳統媒體他們把BAT和搜狐、網易新聞客戶端視為對手,而他們進行的策略是模仿式的防守,沒有創新式的進攻,他們僅僅是將原來的內容網際網路化而已。

這是傳統新聞老炮的「選擇」成就了今日頭條。

格局決定一切遲忠波:今日頭條張一鳴的成功再次印證了,顛覆性的創新永遠不是來自本行業,更不是來自於你僅僅盯著的對手,而是和你毫無關係的、跨行業的人。

對於,如何翻越三座大山,張一鳴作客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對話》時候是這麼總結:「我覺得這個背後的原因是行業的選擇,所以我們如果回過頭來看,網際網路剛出現的時候,信息很少,所以當時不論是雅虎也好,還是搜狐也好,都是導航網站,叫做網站目錄,把各個站點列出來,搜狐、雅虎都是這個起來的,信息越來越多之後,站點的導航已經不夠了,開始導航內容,就是門戶,從站點導航到內容導航,內容更多了之後,就用導航分類瀏覽的方式已經不夠了,就出現搜尋引擎,搜尋引擎在信息更爆炸之後,就成為一個強需求。搜尋引擎之後我們發現信息需要在熟人間傳播,就像社交網絡,因為除了公眾的信息之外,還有分眾的信息,就是在熟人之間需要傳播信息,在此之後,我們發現除了根據社交關係,除了根據地理位置,除了根據用戶的喜歡程度,信息還要能夠更個性化的不僅是分眾在熟人之間,還要考慮熟人因素,要考慮興趣因素,所以就出現了推薦引擎,就是今日頭條。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行業演化帶來的結果,所以應該說不是頭條出現了,也會有別的產品出現。」張一鳴謙虛的總結,今日頭條是時代的「選擇!

7商業的本質是"選擇「

格局決定一切 遲忠波: 曾經很多創業者感嘆,有BAT這三座大山在前,任何創業者都無法逾越,但是,張一鳴的今日頭條就是做成了。這也告訴我們,BAT的巨頭不會是五項全能,在垂直細分領域,我們依然還是有很多機會。而這個機會是因為張一鳴掌握了「選擇」這門獨家秘笈,選擇已經是創業和人生成功最重要的法寶。

日本最大的企業是優衣庫,優衣庫不生產一件衣服,它只是一個平臺,它所有的衣服都是由一些不知名的小企業生產。品牌逐漸消失,品類逐漸崛起正在流行。用戶來到優衣庫買衣服不會看品牌,因為他們詳細優衣庫「選擇」的能力,優衣庫可以幫助用戶選擇最能保證質量的衣服,優衣庫可以為用戶選擇最新款式的意義。而用戶,只需要在這裡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就可以。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肆意抓取新聞陷侵權漩渦 新聞搬運工還是剽竊者
    搜狐網和騰訊網日前否認與今日頭條有合作,昨日,記者打開今日頭條APP,已經見不到有來自騰訊的新聞,但是仍有來自搜狐和其他眾多網站的新聞,這些新聞仍存在未經授權即被使用的侵權可能。   今日頭條自稱新聞的搬運工,然而有關法律和業內人士表示,它未經允許大量抓取其他網站新聞的做法涉嫌侵權和剽竊。
  •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天天快報4款APP被下架
    易觀數據顯示,2018年2月,今日頭條的用戶活躍度是2.63億,天天快報只有0.45億、網易新聞為0.60億、鳳凰新聞為0.56億。不僅如此,在四款同時下架的產品中,今日頭條在過去8個月裡,一直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
  • 今日頭條新聞官網下載
    今日頭條下載,給你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安全便捷高效的軟體下載就來18183! 今日頭條新聞官網下載仿佛有一股魔力一樣,讓你開始就停不下來。在這裡,你可以自定義訂閱自己想看的一些新聞種類,可以篩選一些不感興趣的新聞資訊,你關心的,才是頭條!18183第一時間為您帶來最新最快的今日頭條下載,軟體下載就來18183!
  • 今日頭條安卓版APP新聞客戶端官方下載
    這個新聞客戶端還是很不錯的,自定義訂閱自己想看的一些新聞種類,自定義比較強,可以篩選一些不感興趣類的新聞資訊,整體還是不錯,對於愛看新聞的朋友來說,其實每個新聞客戶端都有選擇的餘地,就是看其是否有適合自己的特色。
  • 中國新聞App最新排名:騰訊新聞與今日頭條的一哥之爭
    與世界其他國家Google Play Newsstand、Google News &Weather 、flipboard三家獨大形成了巨大反差,也許有人說這是國情所限,造就了不公平的競爭,但實際情況並非刻意這樣一概而論,相比於其它國家市場的高度壟斷化,中國市場呈現出「兩超,雙強,四個集團」的市場景象。騰訊新聞與今日頭條兩大豪強的一哥之爭從未間斷。
  • 鳳凰新聞控訴今日頭條劫持流量
    深圳晚報訊(記者 )近日,鳳凰科技發文公開譴責今日頭條劫持客戶端更新的流量,不僅在鳳凰新聞升級時誘導用戶下載今日頭條,並在百度、搜狗等搜尋引擎競購關鍵詞。隨後,今日頭條以「誹謗」為由提起訴訟,認為鳳凰新聞客戶端侵犯了今日頭條名譽,要求致歉並賠償經濟損失500萬元。 記者就此事嘗試聯繫今日頭條工作人員,對方以事態敏感為由拒絕發聲。
  •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APP遭最嚴整改 啥啟示?
    比如,昨天晚上你在今日頭條瀏覽過「無痛分娩」,那麼今天一大早你點開它的App頁面,「個性化推薦」撲面而來的就是「剖腹產和順產,哪個疼」?再往下,就是「兒媳虐待婆婆將其趕出家門,一年後婆婆坐著豪車回來,兒媳傻了」,接著是「人性的欲望,別不好意思看」,還有誘惑配圖……不斷往下翻,更不堪的黃段子、明星不靠譜八卦、神怪迷信的一驚一乍,便紛紛跳將出來。
  • 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被下架,中興香港停牌 今日科技快訊
    【中國顯示面板產能有望在2019年全球登頂:仍缺乏核心科技】根據《經濟日報》的消息,未來3年至5年,我國OLED生產線的投入規模可達300億至500億美元,中國面板產能有望在2019年成為全球第一。但目前我國企業還缺乏核心技術,很多關鍵原材料都要從國外進口3.
  • 手機新聞客戶端:騰訊、網易、頭條、搜狐新聞競品分析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在2016上半年,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分別以42.8%、32.6%的佔比領跑新聞客戶端活躍用戶分布,圍繞用戶爭奪的營銷戰在2016下半年將持續上演。為了深入了解手機新聞產品,本文就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今日頭條與搜狐新聞做競品分析。
  • 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四家新聞資訊類App被下架
    PingWest品玩4月9日報導,引述搜狐IT的消息,據國內幾家應用商店廠商反饋稱,已接到有關部門下發指令,要求將今日頭條等四款新聞資訊類APP進行下架處理,下架時間從今日15時起。根據搜狐科技得到的消息顯示,要求內容是「為依法規範傳播秩序,各網際網路應用商店暫停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四款行動應用程式的下載服務」。
  • 極光: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是用戶最常使用的三大資訊平臺
    新資訊行業在疫情期高峰過後用戶需求有所減退,2020年3月至5月活躍用戶規模逐月下降;但到了6月至7月,也許是受到「畢業季」的影響,行業活躍用戶出現了小波幅的增長,7月份的MAU接近7億;  2. 作為連接用戶與信息的橋梁,內容對於新資訊平臺來說是長久留住用戶的核心要素;資訊內容已從最初單一的專業採編發展成百花齊盛的生產模式,現階段內容生態正在逐步完善;  3.
  • 獵豹全球智庫發布新聞App排行榜 今日頭條穩居第一
    根據獵豹全球智庫之前發布的數據,自2015年10月今日頭條超過騰訊新聞成為市場份額第一的新聞App開始,整個市場格局已經趨於穩定:今日頭條居首,騰訊新聞第二,兩家已與其他新聞App拉開差距。今日頭條活躍滲透率超騰訊新聞與天天快報之和相比於其它國家市場的高度壟斷化,中國市場呈現出「兩超,雙強,四個集團」的市場景象。「兩超」指的是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組成的第一陣營,這兩大豪強的一哥之爭從未間斷,也無人能超越。
  • 股價暴跌近80%,「看新聞賺錢」的趣頭條怎麼了?
    今年3月下旬以來,趣頭條股價一路狂跌,6月6日收盤價4.46美元,略漲3%,但相較今年以來其最高點18美元,已經跌去75%;趣頭條目前市值11.2億美元,與其上市首日收盤時的46.62億美元市值相比僅餘四分之一。
  • 機器人新聞:開啟新聞生產模式新樣態
    這意味著中國新聞界開始趕追美、英、法等西方媒體進行機器人撰寫新聞嘗試的實踐,在新一輪的技術浪潮下緊抓機遇創新新聞生產形式,積極變革新聞生產模式。文章主要分析了機器人新聞產生的原因,探討了機器人新聞對新聞生產的影響並對其未來發展進行了思考,以使機器人新聞能更好地滿足大眾需求。
  •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手機客戶端存違法違規行為被約談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 針對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手機客戶端持續傳播色情低俗信息、違規提供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等問題,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29日指導北京市網信辦分別約談兩家企業負責人,責令企業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
  • 國人最喜歡的資訊App排行榜:騰訊新聞第一 今日頭條第三
    近日,艾瑞諮詢發布了《2016-2017中國移動資訊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移動資訊平臺活躍用戶排行飯囊Ian,騰訊新聞位居第一,UC頭條、今日頭條分列二、三名。數據顯示,騰訊新聞依託其渠道優勢,以38.5%的用戶滲透率排名第一,UC頭條和今日頭條分別為35.3%、32.6%。
  • 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等4款應用將被下架
    4月9日消息,據國內幾家應用商店廠商反饋稱,已接到有關部門下發指令,要求將今日頭條等四款新聞資訊類APP進行下架處理,下架時間從今日15時起。根據搜狐科技得到的消息顯示,要求內容是「為依法規範傳播秩序,各網際網路應用商店暫停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四款行動應用程式的下載服務」。
  • 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 4 款應用被要求暫時下架,恢復時間不等
    今日頭條極速版、鳳凰新聞極速版、天天快報大字版依然可以正常下載;蘋果 iOS App Store 還可以找到這些應用。騰訊應用寶的搜索結果顯示,今日頭條、網易新聞客戶端、鳳凰新聞和天天快報的恢復時間分別為 4 月 30 日、16 日、23 日和 12 日。
  • 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4個APP在這些地方被下架
    9號中午開始,一則今日頭條等4款應用將被下架的消息在微博及朋友圈刷屏:消息指出:有關部門下發指令,「為依法規範傳播秩序,各網際網路應用商店暫停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四款行動應用程式的下載服務」。
  • 北京網信辦約談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手機客戶端負責人
    29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指導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針對今日頭條、鳳凰新聞手機客戶端持續傳播色情低俗信息、違規提供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等問題,分別約談兩家企業負責人,責令企業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今日頭條手機客戶端「推薦」「熱點」「社會」「圖片」「問答」「財經」等6個頻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時至12月30日18時暫停更新24小時、鳳凰新聞手機客戶端「頭條」「推薦」等2個頻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時至12月30日6時暫停更新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