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八天的「十一」黃金周,臨港新片區成為上海旅遊新熱點。截至10月8日17時,臨港新片區國慶假期已累計接待遊客73.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0%;其中2日的單日遊客創歷史新高,達12.5萬人次,同比遊客總數上升40%;海昌海洋公園、航海博物館、鮮花港、濱海森林公園、滴水湖周邊等5大景點遊客總數達21.33萬人次。旅遊資源加速集聚,城市功能逐步豐富,臨港新片區已然成為市民遊玩的熱門目的地之一。
早上10點不到,海昌海洋公園的大型立體停車庫就已經停滿。地鐵站口,一茬又一茬的遊客正往外冒;滴水湖上新開的幾座「網紅橋」站滿了拍照打卡的人。
據悉,國慶長假以來,幾乎每天到訪臨港新片區的遊客都保持在10萬人次左右,其中最高峰出現在10月2日,當天一天的遊客接待量即達到了12.5萬人次。10月4日因天氣原因,遊客量有所減少,但也有7.2萬。
臨港人氣如此旺,固然疫情過後第一個長假「報復性」出遊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在新片區成立以來的一年多時間裡,臨港加速集聚旅遊資源,豐富城市功能,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旅遊首選地。
如今的臨港新片區不再只有海昌公園、博物館、鮮花港、天空之境等旅遊景點。報名參加新闢的幾條工業旅遊線路,遊客們可以到衛星實驗室、造船廠、三一重機等零距離接觸大國重器。滴水湖邊的娛樂項目也越來越豐富:水幕雷射秀、帆船運動、港城金秋嘉年華、臨港美術館藝術市集……入夜後的選擇也更多,春華秋色公園推出房車、帳篷露營活動,在住處就能聽海觀星。
藍灣天地的盛大開業,為臨港的小長假又添一好去處。非遺糖畫大師坐鎮藍灣,寥寥幾筆勾起兒時回憶;DIY自己的專屬月餅和花燈,迸濺創意的火花;激情樂隊,嗨翻雙節,奇幻泡泡秀,投身夢幻世界......
為了保障整個假日期間新片區的安全有序,臨港新片區各部門通力合作,通過增加停車位、增加引導、增加配套保障等方式,避免擁堵和其他亂象。
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新階段,大客流成為臨港新片區城市治理能力的新一輪「大考」。在各大景點,測溫、檢碼仍是必要步驟。臨港新片區各機關、開發主體抽調了350人投入一線,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高標準、嚴要求。這固然會犧牲一部分通行效率,讓排隊變慢,遊客們玩起來其實也更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臨港新片區運用了人工智慧等優勢產業高新技術賦能城市治理。在疫情期間,管委會委託區內企業開發的無人機巡檢系統,能識別路人是否戴了口罩,並廣播提醒,同時還能引導大客流。而在這個假期,臨港增加了無人機巡飛頻率,覆蓋監控攝像頭盲區。城運中心指揮大屏上,工作人員也能掌握全局,更好地處理各種情況。遊客們玩樂間時而聽到無人機掠過的嗡嗡聲,代表著這座年輕新城應對「大考」的底氣。
來源|上觀新聞、臨港新片區投促服務中心、上海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