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討進清華校園,師生共話《風雲戰國之列國》紀錄片社會價值

2020-12-16 騰訊網

騰訊視頻《風雲戰國之列國》作為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以戰國七雄的興衰為主線,通過深度挖掘英雄人物、國家命運、時代背景、真實史實再現了硝煙瀰漫的戰國歷史。自12月11日首播以來,憑藉創新的表現形式引發了網友廣泛討論,而紀錄片背後所呈現出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教學意義更值得深思。

為了進一步挖掘紀錄片對當代社會、年輕人以及教育價值。12月23日,騰訊視頻在清華大學開展了主題為「新青年看歷史的姿態」《風雲戰國之列國》教學研討會。此次研討會邀請了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司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梁君健,《風雲戰國之列國》總導演金鐵木,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研討會上,片方製作團隊就紀錄片與清華師生展開了深度探討。

劇情式演繹獲認可,《風雲戰國之列國》是歷史與藝術的成功結合

目前,《風雲戰國之列國》已開播兩期,王勁松、于榮光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的演技一度得到觀眾認可。在此次研討會上,與會的清華大學專家、教授們也給予了該紀錄片表現手法上極高的評價。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石表示,從根本上講,看歷史有一個基本的出發點,為了鑑古知今,不同的人寫和演繹歷史也有不同的目的。歷史也許是客觀的,但是表達歷史往往是主觀的。《風雲戰國之列國》用劇情式的形式來表現歷史的法則,又能做到對真實的貼近。它把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表達進行了成功的結合。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司若認為《風雲戰國之列國》滿足了主智和主情受眾的需求。在她看來,每一個國家都跟腳下的土地、跟自己的家鄉息息相關,年輕人在看紀錄片的時候會很自然的聯想到我的家鄉是屬於戰國時代的哪個國家,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上演過什麼樣的歷史波瀾壯闊的場面。

從事紀錄片研究多年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梁君健談到,《風雲戰國之列國》是網際網路和傳統紀錄片一次重要的結合。從演員陣容、戲劇性的強度,都特別符合網際網路主流受眾的需求,也看到了網際網路和紀錄片的結合給整個紀錄片生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新的可能性。

探討「新青年看歷史的姿態」,讓歷史教育擁有更多可能性

除了模式創新對行業帶來的積極推進作用外,《風雲戰國之列國》對於當代青年人更好的了解歷史,樹立正確歷史觀有更為重要意義。對此,總導演金鐵木在現場談到,戰國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童年時期,它塑造了我們的今天,事實上可以從戰國的那個時代可以看到整個世界文明的很多影子。歷史紀錄片能夠傳播知識,能夠幫助觀眾,人都是要求進步的,誰也不希望自己變成文盲,誰都希望自己更智慧一些、眼睛更亮一些,因為這是作為人的渴望,所以歷史紀錄片從創作者的角度這是我們的目的之一。

《風雲戰國之列國》開播以來,關於「蘇秦」的史料選擇也一度引來爭議。由於我們的教育傳統局限,許多觀眾對於接收到的歷史內容往往存在絕對化的判斷。對此,司若教授從藝術表現手法角度給予肯定。她認為,在表現歷史人物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複雜性,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主創的創作既身處當時人物本身的立益和初衷,讓觀眾認知當時做出這種歷史選擇的原因,又能夠從大歷史背景下看當時做出這種選擇的結果。初衷和後來的結果造成的背離,並沒有把人物平面化,反而是豐富、立體的。

與用戶建立深度溝通橋梁,新式紀錄片凸顯社會價值

作為領先的視頻平臺,騰訊視頻在近幾年不斷通過精品化的內容和創新的表達方式進行價值觀的傳遞。相繼與BBC、ITV、Discovery等國內外優秀紀錄片團隊進行深度合作,打造了諸如《藍色星球》、《王朝》、《行星》、《風味人間》等一批頗受歡迎的紀錄片。正如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表示,騰訊視頻的slogan是紀錄生活的美。探索一些未知的世界、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傳播新的知識,滿足這些就是平臺的責任。

此次,騰訊視頻前瞻性的選擇了與金鐵木團隊深度合作。此中緣由,朱樂賢透露,其非常認可金鐵木導演對歷史的態度,對史實的把控、尊重史實的態度。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風雲戰國之列國》有著嚴謹、嚴肅的學術支撐,這是核心的方面。新的歷史研究出現之後會提供新的創作的契機,包括新的敘事方式也帶來了今天新的紀錄片的體驗。在他看來,紀錄片創作中可以引入綜藝的表現手法,也可以把紀錄片題材進行更寬泛的開拓,這是娛樂性和藝術性的平衡。歷史在中國人的血脈裡是存在的,歷史對中國人也有特別的意義。所以《風雲戰國之列國》是應該做的。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刪

相關焦點

  • 60分鐘、200年,這部紀錄片竟然讓人有「追劇」的快感?
    《風雲戰國之列國》首期描摹的近200年燕國歷史,囊括了燕昭王與蘇秦的友誼,而兒子燕惠王在王道與霸道之間的糾結、動搖等讓人看到燕國一步步滅亡的內在原因。簡明扼要地交代歷史背景,《風雲戰國之列國》同時也向觀眾傳達了諸多課本中並未提及的歷史。
  • 7集紀錄片再現戰國歷史
    演員王勁松在該片中飾演燕昭王出品方供圖12月11日,由金鐵木執導、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上造影視製作公司聯合製作的7集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播出。這部紀錄片以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的興衰為主線,通過深度挖掘戰國時期英雄人物的故事,再現2000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該片力圖在紀錄片領域進行一次全新嘗試,它打破了傳統紀錄片以旁白和史料展示進行講解的方式,採用了演員演繹劇情的手法為觀眾講解歷史。
  • 濰坊十中小書蟲啃書行動系列:「師生共讀共講一本書」課例研討
    第五屆校園讀書節正在將濰坊十中的讀書活動進一步推向深入,其中「師生、親子共讀活動」得到學生、老師和家長的喜愛。根據讀書節的活動方案要求,小學部舉辦師生共讀共講閱讀推進課。11月26日下午,林建忠老師提供了一節《童年》閱讀推進展示課。
  • 《圓明園》導演+王勁松等戲骨,沒有撐起這部紀錄片
    原標題:《圓明園》導演+王勁松等戲骨,沒有撐起這部紀錄片金鐵木破功了。那個曾經在《復活的軍團》《圓明園》《大明宮》等佳作中揮灑才華指點江山的導演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個在《風雲戰國之列國》中顧此失彼表達失衡的人。
  • 拍過《復活的軍團》的導演想讓你像追劇一樣追歷史紀錄片
    記者 | 劉燕秋 編輯 | 1 從2000年拍《復活的軍團》算起,20年間,導演金鐵木已經拍了十幾部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是其中「最不像紀錄片的一部紀錄片」。
  • 只讓一家共享單車進校園,方便了學校不便了師生
    這樣一來,師生出了校門還得換輛車,起碼辦兩張卡才能滿足日常出行需求,交通成本大為增加。部分研究生新生借住在成都醫學院宿舍,「更加依賴共享單車往返兩個學校」,但進校門後為了省錢,只能選擇徒步行走,「在三千畝的校園內,不管是上課還是辦事都極其不方便」。  校方則表示,通過公開招標引進一家共享單車入校是為了方便管理。
  • 歷史上的戰國時代,為何不同於春秋時期,列國都發生了巨變?
    以至於,最終演變成為了春秋戰國列國持續數百年之久的紛爭。因此,這段歷史也因此被後世稱為春秋戰國時期。雖然,這段歷史被統稱為春秋戰國時期,但是,春秋與戰國兩者之間卻有著很大的不同。以至於,到了戰國時期後,列國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那麼,歷史上的戰國時代,為何同於春秋時期,列國都發生了巨變?首先,戰國時代列國發生的變革,實際上也是社會的一種進步。
  • 「清華簡」揭秘戰國全新星象系統
    原標題:前所未見的佚文創多個「首次」有望明年在清華大學校慶期間展示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日前發布。此次收錄了8篇竹簡,包括《四告》4篇,《四時》《司歲》《行稱》和《病方》,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並創多個「首次」。
  • 韶光如炬·守望共進 忻中高三師生的校園十二時辰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滿六角窗欞池沼水鏡魚躍龍門映滿了絲縷朝霞忻中日晷講述聖人惜時的歷目光陰合抱之木的向上之勢盡顯勃然生機師生就餐前,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的指導清洗手部,間隔距離排隊取餐併到指定區域就餐。
  • 中山大學禁止社會人士入內 校方稱保證師生安全
    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攝  校方稱為保證師生教學及生活安全,有專家認為這是校園治理的下下策  中山大學(下稱中大)南校區及東校區近日發布「限外令」,原則上除教師、學生以及校友、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士不得入內。校方表示,此舉是為了保證廣大師生教學及生活安全。
  • 「中華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寮國舉行
    新華社萬象12月2日電(記者章建華)由中國駐寮國大使館主辦的「中華文化進校園」活動近日先後在萬象市和萬象省三所中小學舉辦。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體驗活動,為當地學校送去中國文化,受到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使館還向上述學校捐助了若干教學物資。
  • ...開闢高等教育發展新格局 | 清華大學「雲上學堂——在線教學...
    清華的校風是「行勝於言」,清華人總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邱勇表示,2月3日,全校師生同上一堂課。學校正式向師生、向校友、向社會發出莊嚴承諾:教書育人是不可放棄的職責。這個承諾很重,它明確了清華在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不是隨意的,是有標準的,是有嚴格要求的。一是統一組織,統一開展全體系在線教學。二是如期開課,按照原來的教學日曆安排,全校於2月17日全面啟動課堂教學。
  • 非遺進校園|凝聚教師力量,架起廣府非遺傳承之橋
    以學促教,培育非遺骨幹教師「想要讓非遺教學在校園全面鋪開,單憑非遺傳承人的力量是很難實現的。」廣府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主要負責人、越秀區美術教研員陳澤勉解釋道,「傳承人的優勢在於精通非遺技藝,但如何將技藝有效地轉化成教學行為,卻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能讓一線教師掌握一定的非遺技藝後再傳授給學生,不但能解決教學難點,也能減輕傳承人的教學負擔。」
  • 百人百課 爭耀校園 前川六小教學練兵暨教學研討活動系列報導
    百人百課 爭耀校園———前川六小教學練兵暨教學研討活動系列報導黃陂區前川六小 張茂和「夯實課堂陣地 強化隊伍建設」,一個高素質的、有戰鬥力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源動力10月23日(周五),在黃繼安校長的安排下,學校教科室王建偉主任精心組織了一場由全體數學老師參加的數學研討課,執教老師是學校「培鷹」計劃的學員、四(1)班數學老師熊靈芝老師。本次數學研討活動課旨在提升數學老師課堂教學水平,讓新入職的青年教師能夠直觀地現場觀摩、學習,從而夯實數學課堂教學陣地 ,進一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學校的「培鷹」工程。
  • 網劇《摩天大樓》和紀錄片《大唐帝陵》採用動畫製作,相比真人有...
    作者 | 大海裡的針通常情況下,各視頻平臺的內容都是按照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紀錄片等頻道來區分的,但是最近有兩部動畫作品模糊了這個界限,分別出現在平臺的電視劇和紀錄片頻道。和傳統紀錄片的真人實拍不同,《大唐帝陵》採用了動作捕捉技術和數字動畫技術,以3D動畫的形式講述大唐帝國的10位帝王及其陵墓之間神秘莫測的千古故事。紀錄片的核心在於「真實」,但是對於歷史題材紀錄片來說,由於時光的流逝,後人無法拍攝歷史的真實場景,因此大多數歷史紀錄片都是用真人演員在影視城拍攝的。
  • 「非遺進校園」|羌族草編進校園 編織五彩非遺夢
    編者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推動「非遺進校園」工作,中國青年網開展了「多彩非遺 相伴成長」2018全國「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宣傳活動並推舉出十大優秀案例。今天中國青年網帶大家走進「四川省北川縣羌族草編進校園實踐案例」。 草編授課老師吳敏在北川縣永安小學授課。
  • 看完我想穿越到戰國!王勁松參演的紀錄片,一集講一個國家的興亡
    十幾年前,還有像《康熙王朝》 《漢武大帝》 《大明王朝1566》 《走向共-和》等神劇一般的存在。而近幾年呢?都是歷史戲說劇偏多。遠的不說,就拿2019年開播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來說吧,披著歷史正劇的外衣,結果陷入「不尊重史實」的風口浪尖。
  • 2019年臺灣清華企業家、教育家大健康、大數據發展(雲錦)研討交流...
    2019年臺灣清華企業家、教育家大健康、大數據發展(雲錦)研討交流會走進貴陽烏當 2019年07月03日 15: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教育家大健康、大數據發展(雲錦)研討交流會」走進貴州貴陽烏當。
  • 點讚陝西冰雪|千名小學生共躍「冰雪運動進校園操」
    西安網訊(記者 韓濤)冰雪之花綻放校園,千人共躍「冰雪運動進校園操今天(12月4日),「心往北京 滑向2022」富力城黃河國際小學「冰雪進校園」活動在富力城黃河國際小學啟動。  亞冬會冠軍李文玉、全國越野滑雪冠軍林廣浩與全校兩千餘名師生參加此次活動。  活動中,陝西省冬季運動協會副會長、西安滑雪哥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博為富力城黃河國際小學捐贈價值十萬元的冰雪運動器材。
  • 印尼孔子學院抗「疫」保教學 中印尼師生共克時艱
    印尼政府3月2日首次公布本國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不斷發展的疫情已給印尼包括教育等在內的經濟社會各領域帶來廣泛影響。疫情期間,印尼孔子學院紛紛採取多種抗「疫」舉措,保障教學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鑑於學生長時間居家防護易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哈大孔院老師認為,網課不僅是一個線上學習平臺,更是一個師生情感交流的窗口。為了讓印尼學生更好地應對疫情,老師與學生共同在線觀看了紀錄片《武漢戰疫紀》,讓更多學生感受 戰「疫」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