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風雲戰國之列國》作為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以戰國七雄的興衰為主線,通過深度挖掘英雄人物、國家命運、時代背景、真實史實再現了硝煙瀰漫的戰國歷史。自12月11日首播以來,憑藉創新的表現形式引發了網友廣泛討論,而紀錄片背後所呈現出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教學意義更值得深思。
為了進一步挖掘紀錄片對當代社會、年輕人以及教育價值。12月23日,騰訊視頻在清華大學開展了主題為「新青年看歷史的姿態」《風雲戰國之列國》教學研討會。此次研討會邀請了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司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梁君健,《風雲戰國之列國》總導演金鐵木,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研討會上,片方製作團隊就紀錄片與清華師生展開了深度探討。
劇情式演繹獲認可,《風雲戰國之列國》是歷史與藝術的成功結合
目前,《風雲戰國之列國》已開播兩期,王勁松、于榮光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的演技一度得到觀眾認可。在此次研討會上,與會的清華大學專家、教授們也給予了該紀錄片表現手法上極高的評價。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劉石表示,從根本上講,看歷史有一個基本的出發點,為了鑑古知今,不同的人寫和演繹歷史也有不同的目的。歷史也許是客觀的,但是表達歷史往往是主觀的。《風雲戰國之列國》用劇情式的形式來表現歷史的法則,又能做到對真實的貼近。它把歷史的真實和藝術的表達進行了成功的結合。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司若認為《風雲戰國之列國》滿足了主智和主情受眾的需求。在她看來,每一個國家都跟腳下的土地、跟自己的家鄉息息相關,年輕人在看紀錄片的時候會很自然的聯想到我的家鄉是屬於戰國時代的哪個國家,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上演過什麼樣的歷史波瀾壯闊的場面。
從事紀錄片研究多年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梁君健談到,《風雲戰國之列國》是網際網路和傳統紀錄片一次重要的結合。從演員陣容、戲劇性的強度,都特別符合網際網路主流受眾的需求,也看到了網際網路和紀錄片的結合給整個紀錄片生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新的可能性。
探討「新青年看歷史的姿態」,讓歷史教育擁有更多可能性
除了模式創新對行業帶來的積極推進作用外,《風雲戰國之列國》對於當代青年人更好的了解歷史,樹立正確歷史觀有更為重要意義。對此,總導演金鐵木在現場談到,戰國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童年時期,它塑造了我們的今天,事實上可以從戰國的那個時代可以看到整個世界文明的很多影子。歷史紀錄片能夠傳播知識,能夠幫助觀眾,人都是要求進步的,誰也不希望自己變成文盲,誰都希望自己更智慧一些、眼睛更亮一些,因為這是作為人的渴望,所以歷史紀錄片從創作者的角度這是我們的目的之一。
《風雲戰國之列國》開播以來,關於「蘇秦」的史料選擇也一度引來爭議。由於我們的教育傳統局限,許多觀眾對於接收到的歷史內容往往存在絕對化的判斷。對此,司若教授從藝術表現手法角度給予肯定。她認為,在表現歷史人物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複雜性,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主創的創作既身處當時人物本身的立益和初衷,讓觀眾認知當時做出這種歷史選擇的原因,又能夠從大歷史背景下看當時做出這種選擇的結果。初衷和後來的結果造成的背離,並沒有把人物平面化,反而是豐富、立體的。
與用戶建立深度溝通橋梁,新式紀錄片凸顯社會價值
作為領先的視頻平臺,騰訊視頻在近幾年不斷通過精品化的內容和創新的表達方式進行價值觀的傳遞。相繼與BBC、ITV、Discovery等國內外優秀紀錄片團隊進行深度合作,打造了諸如《藍色星球》、《王朝》、《行星》、《風味人間》等一批頗受歡迎的紀錄片。正如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表示,騰訊視頻的slogan是紀錄生活的美。探索一些未知的世界、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傳播新的知識,滿足這些就是平臺的責任。
此次,騰訊視頻前瞻性的選擇了與金鐵木團隊深度合作。此中緣由,朱樂賢透露,其非常認可金鐵木導演對歷史的態度,對史實的把控、尊重史實的態度。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風雲戰國之列國》有著嚴謹、嚴肅的學術支撐,這是核心的方面。新的歷史研究出現之後會提供新的創作的契機,包括新的敘事方式也帶來了今天新的紀錄片的體驗。在他看來,紀錄片創作中可以引入綜藝的表現手法,也可以把紀錄片題材進行更寬泛的開拓,這是娛樂性和藝術性的平衡。歷史在中國人的血脈裡是存在的,歷史對中國人也有特別的意義。所以《風雲戰國之列國》是應該做的。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