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地頭到小區門口:電商配送保障居民「菜籃子」

2020-12-23 環京津網

2月19日,在呼和浩特市一小區門口,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配送員(左)在配送蔬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月19日,在呼和浩特市一小區門口,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配送員(右)在配送蔬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月19日,在呼和浩特市一小區門口,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配送員在配送蔬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在檢查準備配送的蔬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將配好的蔬菜裝上配送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查看銷貨單。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將分揀好的蔬菜裝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在分揀蔬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按顧客訂單配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2月19日,呼和浩特市綠林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員工按顧客訂單配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青城金谷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疫情防控決策部署,開通「敕勒川農博商城」電商平臺,為當地農牧業供應企業及合作社提供銷售渠道,平臺實現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小區,切實保障了疫情期間市民蔬菜、肉蛋奶、糧油等物資的供應。據了解,目前入駐「敕勒川農博商城」的內蒙古企業已有100餘家,商品500多種。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相關焦點

  • 鎮海青創農場通過「線上點單-小區配送」模式保障居民菜籃子
    位於鎮海區九龍湖鎮的科奧農業科技園是寧波近郊重要的蔬菜基地之一,是市菜籃子商品供應基地。這裡的蔬菜品種齊全,長勢喜人,市面上常見的當季蔬菜在這裡都能找到,在「科奧」的配送中心,蔬菜將在這裡分裝打包,由配送車送到千家萬戶。
  • 從地頭到餐桌 天津打通兩頭「最後一公裡」守好「菜籃子」
    一個多月以來,他通過電商渠道共銷售芹菜近1000噸。天津市武清區黃花店鎮有蔬菜大棚數千畝,秋冬季以種植芹菜為主。春節前夕,眼看綠油油的芹菜進入收穫季,卻突遭疫情侵襲。若不及時找到出路,菜農將血本無歸。了解到部分農村蔬菜滯銷的問題後,天津市商務局與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詳細梳理情況,利用電商平臺在蔬菜採購和銷售方面的優勢,搭建與農戶對接的「綠色通道」,打通「最後一公裡」。
  • 庫車市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充足
    為做好疫情期間居民生活物資供應,我市根據居民小區分布情況,在城區設置了120多個物資投放點,由城建集團統一配送。城建集團在火車站蔬菜批發市場設置蔬菜站點,從全市各鄉鎮統一收集待售蔬菜,按照各供應點上報的需求量,每天派車統一配送至各供應點,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確保群眾吃到經濟實惠的蔬菜。
  • 新鮮蔬果現摘現送 浙江多地開通「菜籃子」訂單式配送
    象山提供 (抗擊新冠肺炎)新鮮蔬果現摘現送 浙江多地開通「菜籃子」訂單式配送中新網寧波2月7日電(記者 林波)把採摘的菠菜、白菜、西紅柿、芹菜等蔬果分解、打包、裝車……2月7日一早,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喜農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雷仁便開始忙碌,打包各類蔬果訂單,「這些蔬菜將運送到柒合鮮生臨時倉庫,
  • 青島第三批「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等名單出爐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為最大限度減少市民出行,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菜籃子」商品供應,市商務局打造「網上菜市場」,推動無接觸採購和配送,公布第三批「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活動企業名單。據市商務局介紹,春節期間參與電商配送的企業業務量同比增長了一倍以上。
  • 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蘇寧家樂福啟動「百店聯百村、幸福菜籃子...
    積極響應號召,8月14日,蘇寧家樂福加速啟動「百店聯百村、幸福菜籃子」計劃,實施產地直採、特色營銷、專業培訓、振興熱線等政策,在九月豐收季來臨之際,將江蘇縣鎮村落特色農產品的正宗美味帶入千家萬戶,為億萬消費者打造幸福菜籃子。
  • 三亞推出「菜籃子」網上直供到小區
    三亞推出「菜籃子」網上直供到小區 2020-02-16 2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鄉:線上下單線下配送,保障市民「菜籃子」供應
    連日來,我區有關部門聯合城區大型超市、網絡配送平臺構建「無接觸配送服務」新模式,全力保障市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在同城優品圈配送平臺的倉庫內,大米、蔬菜、肉類、調味品等商品一應俱全,一些員工忙著按照訂單為顧客打包商品。
  • 青島開通菜籃子工程惠民直通車,啟動市區遠郊社區蔬菜配送服務
    而這樣的價格從田間地頭直接運送到偏遠郊區村民的餐桌,在這個特殊時期時候,運送的不僅僅是「菜籃子」,更是心系偏遠郊市民「菜籃子」的一份責任。對於村民們的採購需求,由各個小組長會將配送公司在網上發布的價格和品種在群裡公布,村民們根據需要下單後,小組長們完成統計,再上報到村委會,統一對接配送公司訂貨。四組村民們訂購的近300斤蔬菜,林禮華核對了多遍,清清楚楚都記在了本上。「從訂菜到收款再到送菜到家,都是我負責。」
  • 江漢油田生態農業公司用心守護職工居民「菜籃子」
    疫情當前,危難時刻,江漢油田生態農業公司積極打響「戰疫情、保供應」菜籃子守護戰,為寒冷冬日的油城居民送去「大家庭」溫暖。生態農業公司是江漢油田下屬的子公司,主要業務有種植、養殖、糧食及果酒加工、超市零售、食材配送、水利管理和礦區動物疫情防控等。為解決疫情期間油田居民吃飯問題,守護居民菜籃子,該公司樹牢「我們多配送、居民少出門」理念,藉助電子商務平臺,提供免費「上門服務」,以「線上下單+小區配送」模式,居民在家中下單付款,就能在家門口收到所需食材,極大降低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
  • 這10家入選青島「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名單
    2月18日,公布了第三批入選青島「菜籃子」商品電商配送和進社區企業名單,共計10家。此前,青島市商務局已分2批已先後推薦了20家企業參加活動。從目前了解情況看,參加電商配送的企業業務量均同比翻了一倍以上。開展「菜籃子」商品進社區活動已先後進入市北、嶗山、城陽和即墨等社區為居民集中配送生活必需品,受到社區居民廣泛歡迎。
  • 電商平臺推出系列服務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2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多家電商平臺已紛紛推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務,包括到家新鮮菜場、無接觸配送、外賣安心卡等,讓民眾在家即可買到各類生活所需物資,安心點外賣。春節防疫期間,達達集團旗下的京東到家平臺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70%,米麵糧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和水餃餛飩等速凍食品均十分暢銷。
  • 經開區:從田間地頭到中央廚房 促進產銷對接新模式
    經開區:從田間地頭到中央廚房 促進產銷對接新模式 2020-12-24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 濟寧在行動丨兗州:從田間到餐桌「一站式服務」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2月14日訊(通訊員 張美榮 王眾 記者 杜倩)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果蔬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保障供應,解決市民買菜難的問題,濟寧市兗州新百意建立起一條線上線下無接觸配送鏈,將新鮮蔬菜由田間地頭,直達市民餐桌。
  • 三亞市實現線上菜籃子購銷平臺覆蓋
    為保障疫情期間物資供應,平抑市場物價,滿足群眾「菜籃子」需求,2月16日,三亞發出公告:40家大中型超市、社區店以及豬肉配送企業和3家微信購銷平臺向全市社區(物業小區)直供「菜籃子」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民可通過電商平臺(或微信群)即刻直接下單,進行生活必需品的線上購買。
  • 社區菜籃子搭上「電商車」
    記者來到「菜籃子」網的配送間,在記者的右手邊是「菜籃子」網的冷鏈儲藏間,頭一天從田地裡的蔬菜瓜果要先在這裡待六個小時左右,而記者的左手邊就是配送分揀點。社區「菜籃子」訂購平臺揀消員郝文英說:「前一天從農戶家裡摘下來,到第二天我進行分揀,將所有的蔬菜分揀完以後進行消毒、加工,真空包裝以後進行打包,打包完以後由我們這個無公害蔬菜標誌進行粘貼,我們這蔬菜是最新鮮的,也是最好的。」這個「菜籃子」網配送平臺有什麼絕招?又憑什麼自信自家的蔬菜瓜果最新鮮、最好呢?
  • 直採直銷保障蔬菜供應
    (記者邊蘭蘭攝)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郭玲)青格達湖鄉天山村、新聯村種植的油麥菜、小白菜等,在田間地頭裝車後,20分鐘就能運到新聯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再銷往各小區菜店。 連日來,在毫不鬆懈地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的同時,我市積極組織農牧業生產、流通、儲運等工作,確保蔬菜等農副產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 8月25日,新聯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蔬菜經營戶李喜軍像往常一樣,駕車前往青格達湖鄉收購蔬菜。
  • 三江古範:富硒土紅薯開挖 電商到田間地頭收購
    11月9日,三江鄉古範村百畝「古瑤紅」富硒土紅薯開挖,不一會兒,紅卜卜的富硒土紅薯擺滿了紅薯地,村民將選好的紅薯裝進蘿匡或袋子,電商也來到田間地頭來收購
  • 荊州市民宅家線上買菜,田間鮮菜次日可送達
    幾棵新鮮芹菜搭乘網際網路高速快車,在24小時內完成了從田間地頭到居民餐桌的購銷過程,快速、便捷地裝進居民「菜籃子」。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商務、農業部門開啟的農產品直供模式,打破社區傳統生鮮門店、超市的單一銷售模式,打通生鮮農產品購銷供應鏈, 緩解農民賣菜難和市民買菜難的問題,有效實現「當地產品當地銷」。
  • 江蘇宿遷保障蔬菜供應:「放心菜」網上買 配送「不見面」
    網上放心菜送到居民的指定地點。孫軍賢攝人民網宿遷2月5日電 (黃啟源)疫情發生後,能不能保障物資供應,是市民關心的民生大事。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展,大家都主動「宅」在家中。可每天生活必須的蔬菜,如何購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