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千畝稻田、灃惠綠道、灃河梁家灘運動公園……近年來,在經濟高速度、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西安高新區不斷加強文化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充分挖掘旅遊文化資源,營造「市民共享、遊客賞玩」的人居旅遊環境,叫響高新文旅特色,
「稻+」模式
開拓鄉村旅遊新路線
走入東大街道北大村,映入眼帘的是400餘畝水稻接連成片,遍野金黃,一棟棟村居掩映其間,宛如桃源;水泥村道邊,兩排嶄新的太陽能路燈光彩明亮;錯落村戶間,村史館、健身廣場、涼亭一應俱全……鄉村的新變化帶來了旅遊發展的新機遇。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夏秋季晚上來水稻基地賞花的遊客特別多,所以很多村民都來這裡擺地攤,賣水和吃的。
龐大的客流為村莊帶來新的機遇,如今來到東大,夏日可賞千畝稻浪,秋日坐看豐收美景,還能零距離感受水稻種植樂趣、感受稻鄉風土人情。「稻+」模式正在落地生根,高新區東大街道在繼承和發揚水稻種植傳統的基礎上,全力打造觀光農業,讓「」關中魚米之鄉」的美譽響徹古都。
騎行+踏青
遊玩有了新去處
除了鄉村,城市居民休閒娛樂也有了新去處。今年4月30日,灃惠綠道完成蝶變,正式對外開放。這條集水廊道、運動綠道、多彩景觀道、市民公園廊道、文化公園廊道等核心功能為一體的複合生態智慧休閒綠道走廊,讓群眾的「市內一日遊」有了新去處。
一面水聲潺潺,一面鮮花絢爛,紅綠相間的塑膠跑道向遠方延伸……灃惠綠道以灃惠渠水係為依託,全長28公裡,串聯了儀祉湖、洨河生態公園、雲水公園等多個景觀點,結合軟體新城、國際社區及城市郊區等區段,融合休息區、設施帶、人行道、自行車道、綠化帶等多個功能帶,形成「林道、花道、夜道、田道、水道、文道」六大特色,同時,將夜光元素植入綠道材料中,打造西安第一條濱河夜光綠道,形成全線夜光特色走廊。
28公裡,是一段超越了半程馬拉松的距離。而與馬拉松賽道不同的是,灃惠綠道全天向市民開放。不管是散步、跑步或是運動,或是在綠道旁的城市驛站小憩一會,都能讓群眾有不一樣的體驗,感受美好時光。這條複合型生態智慧休閒綠道走廊,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也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打造研學線路
打開旅遊新窗口
西安作為全球硬科技之都的形象日漸清晰,一個區別於千年古都的現代西安展現出新的魅力。近日,作為西安硬科技產業聚集地的西安高新區,依託區內豐富的科技資源,推出一條深度融合科技和旅遊的研學線路,為市民遊客體驗現代西安魅力打開了窗口。
研學線路囊括高新區地標建築、西安知名的高等學府、現代化綜合博物館等代表性「打卡地」,讓體驗者了解高新區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切實感受科技魅力。這條整合了高新區具有科技感和學習深度的研學點,積極探索場景化、體驗式的「科技+文旅」項目的全新路線,為市民遊客提供了一條從認識科技到沉浸體驗到親身嘗試的研學線路,讓整個遊學內容飽滿、充實,帶給市民遊客全新的旅遊體驗。
西安高新區文旅健康局工作人員表示,將聯合陝西海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完善研學線路,並在攜程、美團、馬蜂窩等多家OTA平臺上線,為廣大市民遊客提供更多研學路線選擇。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西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正在逐步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城市發展優勢,這也成為高新區加快文旅融合發展、開創美好未來的重要基石。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才聚集,西安高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創業之城」、「夢想之地」。高新區旅遊行業向心力不斷增強,高新文旅正在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
當前,西安高新區正在圍繞打造「絲路科創旅遊目的地和3A級景區型城區」核心目標,全力構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高新樣板和首善高新文旅格局,讓「詩和遠方」珠聯璧合。期待將來,我們看到「八水繞長安」勝景重現的同時,也能看到一片水草豐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美景在高新區出現。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來源:中國日報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