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和遠方」的內江文旅融合之路

2020-11-04 二三裡資訊內江

遊客在威遠石板河旅遊區遊玩(資料圖) 記者 徐靜 攝

◇本報記者 劉小玲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詩仙李白描述的城市美麗江景,在甜城內江推窗可見、觸手可及。

這裡,文化和旅遊的交融,如此渾然天成:隆昌市被評為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石牌坊文旅小鎮、範長江文旅小鎮被評為四川文旅特色小鎮;「川南大草原」升級為國家AAAA級景區;威遠石板河成為踩水天堂;央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月是故鄉明》在內江取景,楊柳灘「一夜爆紅」,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這裡,山水人文的「詩和遠方」,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與歷史深厚的人文景觀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正以嶄新姿態迎接八方來客: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內江共接待遊客達334.72萬人次,旅遊收入逾15億元。

「大千故裡古牌坊、騎馬踩水遊內江。」2019年,是內江文旅融合發展元年。一年多來,內江在「項目+產品」「開放+品牌」「事業+產業」等關鍵之處巧妙落子,文旅融合開局之年成績斐然,一曲文旅融合發展的樂章,在甜城大地奏響……

關鍵詞:項目+產品

以文塑旅,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內江得到生動展現

2000多年前,東漢置漢安縣,流淌出千年歷史,讓內江有了「漢安古城」故事。傳承千年文脈,內江把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以項目為依託,以文塑旅,打造出一個個具有內江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

資中羅泉古鎮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中國100個千年古鎮之一。走進一條長街,你就能感受到古鎮上汩汩流動的歷史餘韻;踏上一條古巷,你就能聽到鹽馬古道上人喧馬嘶仍在迴蕩。

羅泉古鎮一期項目於2018年2月開工,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4.3億元,完成羅泉會議會址陳展、鹽神廟修復、胡範渠書院修復等一期工程建設內容,於2020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

今年國慶節期間,重新開放的羅泉古鎮,遊人如織,熱鬧非凡。電視劇《月是故鄉明》在資中取景,該劇的熱播,也吸引了大量劇迷前來資中楊柳灘和羅泉古鎮等拍攝地打卡。節日期間,僅羅泉古鎮、沱江新畫廊就接待遊客7萬人次。

威遠船石湖運動康養小鎮項目依託奇絕穹窿的生態背景,將足球專業競技運動、水上運動、森林康養等融於一體,打造運動+旅遊為支柱產業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運動康養小鎮。目前,國家南方·連界足球競訓基地一期已建成投運;船石湖豪生溫泉酒店已建成,計劃於11月正式投運。

萬達·內江文旅城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以「夜內江」為主題,是萬達集團重點打造的一座集文旅、商業、體育、人居於一體的超大型文化旅遊項目,計劃2023年正式投入運營。這一項目落戶內江,成為成渝地區夜間經濟的破題之舉。

……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產品。內江以項目為支撐,著力打造有影響力的文旅產品,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內江得到生動展現。

一年多來,全市策劃包裝文旅項目109個,有42個項目入選全省文旅發展重點項目名錄,籤約文旅項目15個,籤約金額達239億元;樂賢文旅融合項目、範長江旅遊園區、雲峰關旅遊區、羅泉古鎮、船石湖運動康養小鎮等27個重大文旅項目加快建設,已完成年度建設投資15.3億元……

一個個項目如雨後春筍,為內江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行動計劃注入強勁動力。

關鍵詞:開放+品牌

以旅彰文,打造「成渝之心·大千故裡·甜城內江」城市品牌,提升內江知名度和美譽度

6月5日-6月7日,第24屆重慶都市文化旅遊節暨城際旅遊交易會在重慶舉行。內江市組織川南大草原、威遠石板河、隆昌石牌坊等重點旅遊景區在重慶市解放碑步行街開展宣傳推介活動,受到眾多市民、遊客及媒體關注。

9月25日,在第七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上,以「成渝之心·大千故裡·甜城內江」為主題的內江展館精彩亮相。展館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內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同時展出了內江90多個品種400餘件文旅產品。

一年多來,內江以文化活動、節會活動、美食活動為媒,開展了各類精彩紛呈的對外宣傳展示活動。

張大千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兩岸共聚,吸引全球目光;

四川省第十七屆戲劇小品(小戲)比賽打開戲劇之窗,展示甜城之美;

內江市「民間手藝人」技能大賽協力民間技藝傳承,提振文旅發展信心;

內江非遺產品、文旅產品亮相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拓展國際視野……

一年多來,我市全面多維地開展各類文旅活動多達100餘場。與此同時,探尋古韻文化之旅、徜徉山水詩畫之旅、縱情田野鄉村之旅、川南渝西石刻之旅、內自同城休閒之旅,一條條精品線路受到廣大遊客歡迎。

去年5月,威遠首屆「石坪山歌」藝術節文藝表演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觀英灘鎮精彩上演。石坪山歌市級非遺傳承人崔永宏從來沒有想過石坪山歌會得到年輕人的青睞,甚至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來,希望拜他為師。他表示,當地旅遊業發展起來後,石坪山歌得以傳承,石坪山歌傳播得越來越遠,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了。

「威遠石板河·踩水好安逸。」今年7月,隨著威遠縣石板河旅遊區正式開園,這句宣傳語開始走紅。從2014年一夜爆紅到閉園打造再次開放,石板河旅遊區已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旅遊景區,成為穹窿旅遊新亮點、川南耍水新爆點,吸引了各地遊客度假觀光、踩水遊樂,內江人的「朋友圈」再次被石板河的青山綠水「刷屏」,成為內江的又一文旅品牌。

在依託各類活動積極「走出去」的同時,內江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文化旅遊區域協作也進一步加強。

重慶市榮昌區文化旅遊委與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籤署《文化旅遊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區域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與合作,將在共同打造區域品牌、打造兩地精品旅遊線路等方面著力,打造一體化文化旅遊體系。

以開放促品牌,以活動促品牌,以合作促品牌。內江以品牌創建為抓手,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加快打造「成渝之心·大千故裡·甜城內江」城市品牌,提升內江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年多來,全市新創建國家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5個,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隆昌市被評為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石牌坊文旅小鎮、範長江文旅小鎮被評為四川文旅特色小鎮;張大千博物館榮獲「四川十大文創品牌」……

如今,內江已有16個A級景區,36戶規模以上文旅企業,20件特色文旅商品,10大民間手藝人,文旅矩陣不斷壯大,文旅品牌不斷豐富。今日內江,古風新韻,品牌數量,相得益彰!

關鍵詞:事業+產業

文旅融合,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豐潤文化滋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堅定文化自信、做好旅遊文章,必須堅持事業與產業相統籌。

一年多來,內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張大千博物館、邱笑秋藝術館、魏明倫碑文館相繼開放;市文化館新館、市博物館加快建設;「百姓大舞臺、公益大講堂、書畫大展場」品牌深入人心,開展文化惠民活動600餘場。

一年多來,內江文藝精品創作再創佳績,全市新創各類藝術作品200餘件,多件作品在國家、省級評選中獲獎,現代大型川劇《糖坊風雲》成功首演。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出臺多項措施幫助文旅企業復工復產,爭取到位省級補助資金319萬元,幫助文旅企業成功申請政策貸款2449萬元;全市138個文博場館(站)、11家A級景區全部復工開放,在危機中育生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把資源變成美景,把美景變成產業。甜城大地的山水人文,正綻放出奪目的光彩,以嶄新面貌迎接八方來客,以美滿生活回報內江人民,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豐潤文化滋養,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數據為證: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內江共接待遊客達334.72萬人次,旅遊收入超15億元。其中,內江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61.51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00.78萬元;內江的圖書館、文化館共接待群眾8065人次。

9月30日,東興區首個標準化圖書館正式開館。館內開設綜合借閱室、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少兒借閱室、親子閱覽室、視障閱覽室、地方文獻室、自習室等八個對外服務窗口,充分滿足群眾閱讀需求,實現所有服務全部免費開放。一個多月來,市民鄒麗常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內江的公共文化場所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國慶期間,多的時候一天能賣2000多元,累得值。」資中縣羅泉鎮居民陳良炳說,那幾天,全場鎮40多家餐館,天天爆滿,他們一家人早上4點鐘就起床磨豆腐、烤豆腐乾、灌豆腐包,儘管又忙又累,一家人心裡卻很甜蜜。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內江以文旅+體育、文旅+農業、文旅+康養等,正努力探索一條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在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中,隨著「文旅+」戰略促進文旅業態不斷延伸,「詩和遠方」的故事將更加精彩!

來源:內江市人民政府官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促進文旅融合,擁抱「詩和遠方」
    日前,山東印發《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2020-2025年)》,著力打造「好客山東」升級版,開創文化旅遊強省建設新局面。從本質上說,旅遊是一種文化體驗、文化認知與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是「詩和遠方」的牽手相伴,有了文化的加持,旅遊就有了內涵;有了旅遊的賦能,文化會更加生動。
  • 文旅述評丨促進文旅融合,擁抱「詩和遠方」
    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是「詩和遠方」的牽手相伴,有了文化的加持,旅遊就有了內涵;有了旅遊的賦能,文化會更加生動。攬山水之幽,得人文之勝,促進文旅相伴相生、共生共榮,已成為滿足人們擁抱「詩和遠方」、實現更高品質生活追求的必然選擇。  作為沿海經濟文化大省,山東既有齊魯文化的深厚底蘊,又有岱青海藍的靈山秀水,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得天獨厚。
  • 創新內容推動產業融合,《還有詩和遠方》開創文旅實踐新路徑
    昨晚,《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第二期節目建德專輯播出,華少、海泉、張紹剛和劉鈞、李藝彤來到浙江建德,領略新安江山水,品嘗建德美食,就「歸隱」主題下的詩和遠方大家也分享了各自的感受。節目播出後,新華社客戶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央視頻、學習強國、國家廣電智庫等權威媒體紛紛發文肯定節目創新形態。
  • 盤點2020|江蘇文旅關鍵詞:文旅融合 共赴「詩和遠方」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文旅系統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發展,以落實之效彰顯擔當作為,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即日起,「水韻江蘇」推出「盤點2020」特別欄目,用一個個過目難忘的「關鍵詞」,串聯出江蘇文旅人奮鬥的足跡。
  • 白銀會寧:文旅融合 繪就「詩和遠方」美麗畫卷
    白銀會寧:文旅融合 繪就「詩和遠方」美麗畫卷 2020-12-15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綿陽文旅融合不負「詩和遠方」
    綿陽文旅融合不負「詩和遠方」 2020-11-06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旅融合書寫「詩與遠方」新篇章
    原標題:文旅融合書寫「詩與遠方」新篇章   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首詩,住著一個遠方,如今的岑溪全力打造遊客心中有詩的遠方。
  • 西安高新區:文旅融合綻放新魅力 讓「詩和遠方」珠聯璧合
    東大千畝稻田、灃惠綠道、灃河梁家灘運動公園……近年來,在經濟高速度、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西安高新區不斷加強文化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充分挖掘旅遊文化資源,營造「市民共享、遊客賞玩」的人居旅遊環境,叫響高新文旅特色,「稻+」模式開拓鄉村旅遊新路線走入東大街道北大村
  • 從山水田園到「詩和遠方」——巴中市以文旅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
    通江諾水河風景區樓子古鎮  冬日裡,恩陽古鎮寧靜樸實,古榕樹訴說著古鎮經久不衰的魅力;光霧山上白雪皚皚,人們滑雪、打雪仗,上演一幕又一幕冬日狂歡;通江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裡,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在人們口中傳頌……  近年來,我市把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作為加快老區振興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主抓手,著力激發文化旅遊資源,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 浙江衛視首創文旅實踐節目《還有詩和遠方》首站鎖定新昌
    這檔節目以「探索浙江詩路文化,發現浙江文化之美」為主旨,華少、張國立、張紹剛、胡海泉、酈波、尚雯婕等數位藝人及文化大咖將組成「詩和遠方旅行團」,前往建德、新昌等「浙江黃金詩路帶」上的8個地區,開啟一場場妙趣橫生的探尋之旅,為觀眾展現浙江多姿多彩的風光之美和意蘊豐富的文化之美,從而助力我省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的目標。《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將於八月在浙江衛視播出。
  • 全國黨媒社長總編感受紅河之美:文旅融合繪就「詩和遠方」
    熱情好客的阿細人民彈起「大三弦」,跳起「左腳舞」,歡歌載舞喜迎遠方客人。,也讓當地村民依託產業融合發展走上了脫貧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圖片來自彌勒可邑小鎮景區)「從一個貧困山村變成了生態理念濃鬱、民族文化濃厚的旅遊小鎮,不難看出這背後是紅河州對挖掘當地特色文化資源,合理布局和整合優化旅遊要素,多措並舉加快推進『文旅融合』深度發展的探索。」
  • 打造國際大千文化旅遊目的地 四川內江東興區文旅融合之路這樣走
    封面新聞 記者黃曉慶 2020年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項目正式落戶內江市東興區。除了啤酒生產,項目一大特色亮點就是將建設以德國啤酒文化為主題兼融「甜城」糖文化的文旅風情小鎮,這也將成為東興區聚力建設配套成渝文化旅遊協同融合發展基地的一個重要支撐。
  • 圖書館——詩與遠方的完美融合
    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文旅資源,而且是深化、豐富文旅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內容。作為促進「詩與遠方」的一種有效結合,圖書館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孤獨圖書館成為網紅打卡地同時,作為區域文化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孤獨圖書館積極探索詩與遠方的融合
  • 文旅融合發展 樂享好客山東丨詩與遠方,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 劉英 趙琳「詩」以喻文化,「遠方」以喻旅遊。文化與旅遊的結合,無疑可以讓旅遊變得更有「詩」意,讓文化更好地走向「遠方」。線上線下,嘉賓會聚,在一次次精彩致辭發言和思維碰撞間,齊魯大地文旅融合的未來,更加可期。「在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下,1萬多億元的出境旅遊消費正在回流國內。」「山東是具有獨特文化符號和文化IP的地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軔於茲、傳承於茲的地方。」「壽光的農業旅遊、青島的工業旅遊、臨沂的紅色旅遊、曲阜的研學旅遊……山東是開文旅融合風氣之先的地方。」
  • 合江文旅發展的「詩與遠方」
    源自大自然的饋贈,合江縣文旅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合江緊緊圍繞「一心兩翼五區多點」旅遊發展空間布局,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精心打造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實現文化和旅遊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優勢互補。
  • 合江縣:文旅發展的「詩與遠方」
    源自大自然的饋贈,合江縣文旅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合江緊緊圍繞「一心兩翼五區多點」旅遊發展空間布局,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精心打造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實現文化和旅遊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優勢互補。
  • 十笏園文化街區:文旅融合開啟詩和遠方美好旅程
    暑假期間,十笏園文化街區非遺空間推出了一系列的研學活動,受到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十笏園文化街區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有機結合,賦予了傳統和現代融合的生命力,在實現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同時,促進了文化的有效傳承。
  • 詩與遠方交匯 嘉峪關文旅融合旅遊更走心
    不再固守千篇一律,而是用更豐富的文化元素為遊客帶來更走心的旅遊體驗,成為嘉峪關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2019年,嘉峪關全年接待旅遊人數1317萬人次,旅遊收入96.4億元,分別增長25.7%,30.5%;帶動第三產業增長7%,文旅融合收到良好效果。
  • 內江大千園今天讓市民喜出望外
    ▲內江市文旅特色商品展現場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內江市「品大千文化遊甜城內江」文旅周系列活動,包括內江一日遊、內江文旅特色商品展等活動。現場宣讀了內江「甜城有禮」特色文旅商品評選結果名單,並授予其內江「甜城有禮」特色文旅商品稱號。內江文旅周暨文化惠民展演活動同步啟動。
  • 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 開啟「詩與遠方」新徵程——通化市旅遊產業振興行動
    一條抗聯之路挺起民族脊梁,一城空靈山水康養四海賓朋。通化,集歷史與自然的雙重饋贈,兼山的雄渾與水的柔情,在新時代文旅融合的高質量發展中,開啟「詩和遠方」的徵程。推動輝南龍灣火山口湖群、1945風情小鎮等旅遊景區創建5A級旅遊景區,推動冰雪產業示範新城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開展「十佳特色旅遊景點」和「十佳旅遊民宿」評選等活動,努力打造3個5A、20個4A、20個3A級旅遊景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