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武士並不輕鬆,禮儀規範關係家業繼承,武士刀使用同樣麻煩
江戶時代的日本武士,看似處於「士農工商」的頂點,應當生活舒心如意。事實上並非如此,身為統治階層的武士,需要受到更多的管制和要求。這些都將貫穿武士的方方面面,成為武士必須遵循的規範。
首先就是禮儀。在江戶時代,禮儀可不是現代點個頭、彎個腰這麼簡單,這可事關武士的榮譽,嚴重的時候甚至將有性命之憂。
武士大致分為四個等級,上級武士、中級武士、下級武士,以及只限一代的足輕,待遇等同士(赤穗47浪士中就有足輕)。四個階層就意味著要有不同的禮儀來進行區分,同時下級必須對上級保持絕對恭敬。
下級武士見到上級武士時,必須站到角落彎腰,雙手伸到膝蓋下方。而面對中級武士,彎腰的同時,雙方必須放在膝蓋上方。至於最低級的足輕,不能與上級武士和中級武士處在同一走廊上,行禮時需跪坐,雙手放在地面。面對中級武士,同樣需要跪坐,倒是無需將雙手放在地面。即使是面對下級武士同樣需要下跪。
而上級武士面對下級武士,同樣需要謹慎回禮,如果做出不合適的舉動,會被認為無視下級武士的尊嚴,最終造成一方切腹。
而在江戶城內,比這還嚴格。大名和繼承家業的旗本更是需要接受嚴格的禮儀培訓,避免在面見將軍時,因為禮儀問題而被幕府趁機發揮,最終造成家業斷絕。可謂是事關生死的問題。
其次,家業繼承。這個時期的家業繼承相對容易,只要不是大名這個階層,大致沒有太大難度。不過家業繼承的首要條件是要會漢文。作為需要繼承家業的繼承人,從小就要接受嚴格的漢文訓練。因為繼承人需要接受考核,其中一項內容就是用漢語在考核人面前,念出四書五經中的內容。
每位繼承人有三次機會,之後就會失去繼承資格,引發繼承人問題,而且還規定最遲17歲就必須完成測試。好在這項測試難度極大,因此只要在申請文書上寫上17歲,至於是否是17歲,考核人並不會在意。
最後,就算繼承家業,對於武士而言只是萬裡長徵正式踏上序幕。想要壯大家業,就需要有一份公職,而公職的獲得最關鍵的就是獲得一份「執照」——真傳。
整個江戶時代,總計約有八百個劍術流派,只需要獲得其中之一的真傳,就能較為輕鬆地獲得一份公職。劍術需要艱苦的鍛鍊才有大成的可能,對於下級武士而言,吃飽肚子都是問題,想要修習劍術,同樣需要一筆不菲的拜師費,實在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
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好處,江戶時代的武士經過嚴格的劍術訓練後,全部都是右撇子,持刀的一定是右手。這也意味著一位右手拿著整把刀的武士,是向對方表示沒有敵意。
此外,插刀的方式同樣有講究。在城中為避免出現刀鞘相碰引發衝突,基本採取垂插,儘量讓其與身體平行。而在備戰狀態下則採取閂插,這是刀與身體呈垂直狀態,方便隨時拔刀。事實上,江戶前期有不少武士會故意採取閂插的方式藉機砍殺對方。但隨著幕府嚴厲禁止後,基本採用垂插的方式,一是減少了武士刀相互碰撞,二也不利於快速拔刀。
而在拜訪時,如果關係並不親密,只能把刀放置在玄關。如果關係親密,雖然可以把刀帶入,但只能由主人的夫人幫忙拿刀,並放置在身後,而刀柄同樣朝右。而主人則是隨身攜帶一把短刀會面。
這些都是江戶時代武士必須要遵守的各種規範,不但意味著武士的尊嚴,同樣事關生死。作為統治階層的武士不得不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