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並不輕鬆,禮儀規範關係家業繼承,武士刀使用同樣麻煩

2020-12-13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武士並不輕鬆,禮儀規範關係家業繼承,武士刀使用同樣麻煩

江戶時代的日本武士,看似處於「士農工商」的頂點,應當生活舒心如意。事實上並非如此,身為統治階層的武士,需要受到更多的管制和要求。這些都將貫穿武士的方方面面,成為武士必須遵循的規範。

首先就是禮儀。在江戶時代,禮儀可不是現代點個頭、彎個腰這麼簡單,這可事關武士的榮譽,嚴重的時候甚至將有性命之憂。

武士大致分為四個等級,上級武士、中級武士、下級武士,以及只限一代的足輕,待遇等同士(赤穗47浪士中就有足輕)。四個階層就意味著要有不同的禮儀來進行區分,同時下級必須對上級保持絕對恭敬。

下級武士見到上級武士時,必須站到角落彎腰,雙手伸到膝蓋下方。而面對中級武士,彎腰的同時,雙方必須放在膝蓋上方。至於最低級的足輕,不能與上級武士和中級武士處在同一走廊上,行禮時需跪坐,雙手放在地面。面對中級武士,同樣需要跪坐,倒是無需將雙手放在地面。即使是面對下級武士同樣需要下跪。

而上級武士面對下級武士,同樣需要謹慎回禮,如果做出不合適的舉動,會被認為無視下級武士的尊嚴,最終造成一方切腹。

而在江戶城內,比這還嚴格。大名和繼承家業的旗本更是需要接受嚴格的禮儀培訓,避免在面見將軍時,因為禮儀問題而被幕府趁機發揮,最終造成家業斷絕。可謂是事關生死的問題。

其次,家業繼承。這個時期的家業繼承相對容易,只要不是大名這個階層,大致沒有太大難度。不過家業繼承的首要條件是要會漢文。作為需要繼承家業的繼承人,從小就要接受嚴格的漢文訓練。因為繼承人需要接受考核,其中一項內容就是用漢語在考核人面前,念出四書五經中的內容。

每位繼承人有三次機會,之後就會失去繼承資格,引發繼承人問題,而且還規定最遲17歲就必須完成測試。好在這項測試難度極大,因此只要在申請文書上寫上17歲,至於是否是17歲,考核人並不會在意。

最後,就算繼承家業,對於武士而言只是萬裡長徵正式踏上序幕。想要壯大家業,就需要有一份公職,而公職的獲得最關鍵的就是獲得一份「執照」——真傳。

整個江戶時代,總計約有八百個劍術流派,只需要獲得其中之一的真傳,就能較為輕鬆地獲得一份公職。劍術需要艱苦的鍛鍊才有大成的可能,對於下級武士而言,吃飽肚子都是問題,想要修習劍術,同樣需要一筆不菲的拜師費,實在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

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好處,江戶時代的武士經過嚴格的劍術訓練後,全部都是右撇子,持刀的一定是右手。這也意味著一位右手拿著整把刀的武士,是向對方表示沒有敵意。

此外,插刀的方式同樣有講究。在城中為避免出現刀鞘相碰引發衝突,基本採取垂插,儘量讓其與身體平行。而在備戰狀態下則採取閂插,這是刀與身體呈垂直狀態,方便隨時拔刀。事實上,江戶前期有不少武士會故意採取閂插的方式藉機砍殺對方。但隨著幕府嚴厲禁止後,基本採用垂插的方式,一是減少了武士刀相互碰撞,二也不利於快速拔刀。

而在拜訪時,如果關係並不親密,只能把刀放置在玄關。如果關係親密,雖然可以把刀帶入,但只能由主人的夫人幫忙拿刀,並放置在身後,而刀柄同樣朝右。而主人則是隨身攜帶一把短刀會面。

這些都是江戶時代武士必須要遵守的各種規範,不但意味著武士的尊嚴,同樣事關生死。作為統治階層的武士不得不牢記在心。

相關焦點

  • 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的靈魂,在實際戰場上,武士刀的功用有限?
    摘要: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的靈魂,在實際戰場上,武士刀的功用有限?日本武士的象徵之一就是武士刀,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中,只要出現日本武士,一定會出現的就是武士刀,無論是在比武還是決鬥中,武士刀的出場機率都非常高,因此有了武士刀是日本武士的靈魂這一觀點。儘管如此,在實際戰場上,武士刀的功用卻沒有那麼重要。
  • 被譽為武士精神的載體——日本武士刀
    日本武士刀,又稱東洋刀,日太刀,全程為平面碎裂鍛刀。其種類上有,太刀,打刀,短刀,協差,長卷,薙刀等等,種類較多,各具特色。其中以太刀最為出名,刀身具備一定弧度,細且長,為日本刀經典代表。且日本武士刀常被認作日本「武士之魂」,象徵著日本武士道精神。
  • 日本武士享有特權,可以為所欲為?武士:還不如平民
    這使得德川幕府可以隨意解讀《武家諸法度》,對於違反《武家諸法度》的武士,根據有利於德川幕府的原則進行懲罰。這也意味著,兩名武士觸犯同類型的法規,得到的結果卻會截然不同。有武士會因此被斷絕家業,有的只是被訓斥。由於無法得知幕府會給予何種懲罰,武士只能親近幕府,力圖與其保持良好關係,避免家業斷絕。
  • 世界史|日本武士刀是如何演變的?為何被譽為武士精神的載體?
    日本武士刀,又稱東洋刀,日太刀,全程為平面碎裂鍛刀。其種類上有,太刀,打刀,短刀,協差,長卷,薙刀等等,種類較多,各具特色。其中以太刀最為出名,刀身具備一定弧度,細且長,為日本刀經典代表。且日本武士刀常被認作日本「武士之魂」,象徵著日本武士道精神。一、武士刀的起源與發展日本刀的發展,經歷了多個時期,主要從平安時期開始,在此之前皆稱為上古刀。
  • 冷兵器研究所:誰說日本武士用肋差切腹?科普那些被歪曲的日本武士刀
    但是這種長短配合的技法在當時還沒有形成規範的體系。一直到後期江戶時代,明確按照刃長分類為刀和脇差。於是小太刀轉變為脇差,並且開始廣泛和打刀一起佩戴,一長一短兩把刀作為互補。 腰上插著兩把刀的日本武士們 一般人所常見的腰上插一長一短兩把刀的日本武士形象這時才真正出現。
  • 日本武士刀很強?其實我國古代,有一種冷兵器專克日本武士刀
    如今的日本武士刀,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名氣都非常大。這種在日本戰場上,叱吒了一千多年的冷兵器,早已被人們傳的神乎其神,比如說傳言武士刀出鞘就會見血,而且還能用來劈砍子彈,其威力之強大,一刀就能斬斷人體。甚至武士刀還被認為,是擁有自己的精神。那麼,日本的武士刀真有傳說中那麼強大嗎?
  • 日本武士刀VS電鋸,本以為武士刀是個「垃圾」,誰料它才是真王者
    日本武士刀VS電鋸,本以為武士刀是個「垃圾」,誰料它才是真王者有人說日本的武士刀同他們的武士精神一樣堅不可摧,而且鋒利無比,在使用武士刀的時候絲毫不拖泥帶水,老外竟然用武士刀來做了一項試驗,日本武士刀VS電鋸,本以為武士刀是個「垃圾」。
  • 刀尖上的日本:探秘武士刀
    日本的武士政權早已逝去,但武士文化及其代表——武士刀,依然日本國內有著深刻的文化共鳴,更是其悠久歷史的符號象徵。武士刀,也是外國人了解日本精神和文化的一扇窗。  「我在日本待了10年,非常熟悉這裡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通過研究武士刀,卻讓我前所未有的了解這裡的文化和哲學精髓。並且通過它,我認識了很多此領域的專家和愛好者,我們一起交流經驗、分享熱情。」 Pablo Kuntz說。「一開始我以為買武士刀的人,只是把它作為日本旅遊的紀念品。但是沒想到的是,他們一旦看到武士刀的無窮魅力,都會一發不可收拾,很快一把接著一把買,開始不斷收集。」
  • 東京著名神社曝武士刀砍人案三死一傷:疑因繼承問題爆發衝突
    東京著名神社曝武士刀砍人案三死一傷:疑因繼承問題爆發衝突 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7-12-09 14:07
  • 日本「隱居」制度:家長挑選繼承人管理家業後,自此「退位」
    隱居這個詞對於中國人來講並不陌生,這是道家哲學上的一種術語,即退出世俗,過著以山水為樂的自我生活,傳遞的是一種消極的避世觀念。但在日本此「隱居」非彼「隱居」,一般指手握家庭大權的家長在管理任期滿了之後,需要選擇一個優秀的繼承人繼續管理家業,並在這之後選擇「退位」。這與中國家長制的終身管理有著巨大的不同,那麼日本隱居制度究竟是怎麼樣的?
  • 日本戰敗後,有戰俘非要把武士刀帶走,不然就切腹。中方回答乾脆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中華民族14年浴血抗戰中,入侵中國的日軍,有一批具有武士和浪人背景,這些武士和浪人無論在哪裡作戰,和誰作戰,都會使用同一種武器——武士刀。武士刀在日本可謂源遠流長。這些人使用的武器儘管王花八門,有使用火槍的,有使用佩劍的,但日本武士與浪人使用的武器,則為武士刀。日本傳統的武士刀是用玉鋼集庖丁鐵兩種軟硬不同的材質搭配製成,由於淬火時材質不同,熱脹冷縮導致刀身彎曲,所以武士刀都是弓形的。製作武士刀的玉鋼,是傳統土法低溫煉成,爐溫不超過1000℃。
  • 抗戰結束為何日本人寧願死在中國也要拿回武士刀?
    作文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手持長刀的日本武士,在大量武打影視中呈井噴式出現,這些武士使用的刀具被通通冠上了「武士刀」的名號,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武士刀對於日本人的意義,它到底好在哪裡,讓日本武士視之如命。幕末的刀劍,其實是武士階級衰亡的象徵,然而在近現代日本文化輸出之下,竟然散發出了異於以往的光輝。不管是在德川幕府時代還是倒幕之後的明治維新時代,刀具都不曾作為軍隊的主力,更多的是長槍(冷兵器)、火槍和洋炮,這些武士刀更多的伴隨著「天誅」的口號,出現在幕末明治期各種暗殺、械鬥之中。
  • 日本遊戲為什麼特別喜歡加入武士文化?
    而從我個人來說,首次接觸應當是小時候看動畫《聰明的一休》中的武士新佑衛門,作為第一男配角的新佑衛門不似一休般聰明機靈,但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之後隨著電子遊戲的盛行,武士形象和文化也逐漸搬到了遊戲上面。另外雖然沒有武士刀,但是在服裝收集中還是有武士盔甲的。武士文化與武士刀為什麼日本人如此鍾愛武士文化,甚至在世界範圍內來說,武士都是相當成功的一種文化符號。
  • 武士刀明明是從唐刀改進,為何唐刀很快沒落,武士刀卻世界聞名?
    比如說唐刀,在當時就非常受歡迎,如今我們看到的日本武士刀其實就是從唐刀學來的,只不過後來有了改進。可是如今看來,武士刀依然在受到大家的推崇,可是卻很少有人提到唐刀了,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還是要來理順一下日本武士刀和唐刀的關係。唐刀最早是從隋朝開始的,不過人家在唐朝年間最受歡迎,大概到了兩宋時期就不行了。
  • 為什麼日本武士刀比中國冷兵器出名?
    日本武士刀可以說在國內知名度很高,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並不是指一種刀,而是指武士用的刀,再加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啥的一襯託就感覺高大上。說句不好聽的,日本人信奉武士道精神,但是在侵華戰爭中,這些都是狗屁。中國有很多好東西,如果都賦予一些精神和文化進行吹噓,相信國外也會很多人知曉。
  • 日本人最崇拜的兩種物品,菊花與武士刀,分別代表了什麼?
    日本人為什麼會崇拜菊花呢,這與他們的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從古代開始,日本就是一個菊花王朝,菊花在日本象徵著萬世一系的天皇,而十六瓣菊,則是日本皇室的標誌,家紋。
  • 它被譽為武士刀的剋星,可以一刀斬斷三把武士刀!
    導語:它被譽為武士刀的剋星,可以一刀斬斷三把武士刀!武士刀是日本傳統的一種刀,這種刀最大的特點就是刀體能夠體現出一種藝術感。而且,武士刀本身就根據形狀,可以分成不同尺寸的類型。比如說打刀、或者短刀、等等。
  • 為什麼日本武士刀能名滿天下,中國刀劍這麼多,卻沒一個出名的?
    眾所周知,日本武士刀聞名世界,從好萊塢電影到抗日神劇,都能見到武士刀的身影。著名的論述日本哲學的書籍《菊與刀》,其中的刀指的便是由武士刀引發的一系列武士文化,可以說,日本武士刀就是武士的魂,沒了刀的武士,就等於失了魂的浪人,任人宰割的羔羊。
  • 日本刀到底有多少種,軍刀與武士刀又有什麼不同?
    武士刀是日本武士專用刀具,它可分為武士刀和禮儀武士刀。將佐軍刀海軍軍刀在我國繳獲的日本海軍軍刀中,有將官軍刀和佐官軍刀。其中有一把日本海軍中將使用過的軍刀,它是我國在海南島繳獲的。武士刀武士刀有武士刀和禮儀武士刀之分。武士刀刀身和軍刀相同,而刀柄、刀盤和刀鞘則與軍刀不同。武士刀之刀鞘由木板製成,外表塗漆,顏色各異。刀盤式樣各異,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等等,它沒有一定之規。刀柄由木板、鯊魚皮和銅製的裝飾物經絲帶捆綁而成,與刀身的結合由一個竹製穿釘來完成。
  • 日本武士刀有多強?可剛強可柔韌
    一說起日本,我們想到的除了抗日戰爭時期對於我們國家的毫無人性的侵略之外,對於日本軍官佩戴的武士刀也有一定的印象。在一些抗日電視劇當中,經常會看到日本的指揮官會佩戴一把日本的武士刀,雖然說他們並不依靠武士刀能夠上陣殺敵,但是這些日本人似乎將武士刀看的比武器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