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了啥?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礦產品,卻從中國大量進口科技產品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澳大利亞,一個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一個大量出口資源產品國家。數據顯示,在2019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亞的對外貨物貿易進出口為3637.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

其中,澳大利亞對外出口商品2050.4億美元,增長7.8%;進口商品總額為1586.9億美元,同比下降6.0%。整個前三季度,澳大利亞對外貿易順差為463.5億美元,增長了117.8%。

分國別來看,中國、日本、韓國、英國,是澳大利亞對外出口商品的前四大目的地;中國、美國、日本、泰國,則是澳大利亞進口商品的前四大渠道。其中,咱們中國穩居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夥伴地位。

分商品來看,礦產品、貴金屬及製品、動物產品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商品;電產品、運輸設備和礦產品是澳大利亞進口的前三大類商品。顯然,澳大利亞對外主要出口礦產品,進口科技產品為主。

前三季度,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商品簡介

接下來,南生就以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的雙邊貿易商品結構,來給大家簡單分享下澳大利亞的進出口商品特點。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了785.95億美元的商品,其中「礦產品」總額就高達538.41億美元,佔據了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商品總額的68.5%。

僅「礦產品」一項,佔比就接近70%了啊!此外,向中國出口的「貴金屬及製品」佔比2.5%,「賤金屬及製品」佔比1.6%,加上這個那和「礦」有直接關係的產品佔比就超過70%了。

如果再加上「活動物;動物產品」,「植物產品」,「木及製品」,「皮革製品;箱包」等等資源類產品或初級產品,那佔比就高達80%。似乎,在對外出口中並未體現到澳大利亞的工業能力。

前三季度,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商品簡介

出口了大批量的礦產品、初級產品,那都進口些什麼產品呢?再次看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商品結構。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了395.43億美元的商品。其中,159.64億美元是機電產品,佔比高達40.4%

此外,還從中國進口了「化工產品」佔比4.3%,「運輸設備」佔比3.9%,「光學、鐘錶、醫療設備」佔比2%。這些具備較高技術含量的「科技類產品」佔比就超過了50%。此外,還進口了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因此,我們可以初步下個結論:從中國與澳大利亞兩國的雙邊貿易結構中,我們會發現澳大利亞進口了大量科技產品滿足國內的需求,同時也進口了相當比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滿足居民需求,但出口的主要的礦產品、初級產品,科技含量並不高。

為什麼會這樣呢?

南生認為,這或許是當前一些發達國家的「通病」——去工業化,將利潤不夠高的產業統統拋棄。而保留利潤足夠高的採礦業、金融業、旅遊業、文化產業、科技服務業等等,賺錢了大量利潤,推動力其人均GDP的上漲。

這樣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個發達國家過多的「去工業化」,導致其境內已經沒有太多工業產能了,大量依靠資源產品、依靠服務來獲取GDP,那這還是發達國家嗎?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中國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中國主要出口國家有哪些?
    韓國自中國進口排名前三的商品為機電產品、賤金屬及製品和化工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家具這類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繼續保持優勢,但也有來自越南、印尼、日本等國的競爭。其次是礦產品和賤金屬及製品。作為中國對外貿易十大國家之一,2019年加拿大從中國進口最多的是機電產品,佔比45.3%,之後是運輸設備佔比4.6%,化工產品佔比2.8%,光學、鐘錶、醫療設備佔比2.3%,還有各類大量勞動密集型產品,如家具、玩具、陶瓷等。
  • 【獨家】國際著名港口(三)——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港
    圖5 澳大利亞貿易差額主要來源(2018)(單位:百萬美元)分商品看,礦產品、貴金屬及製品和動物產品是澳主要出口商品,2018年出口額分別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59.4%、6.3%和5.7%,為1524.6億美元
  • 澳大利亞經濟有多依賴中國?好比加拿大經濟依賴美國
    由於坐擁大量資源且地廣人稀,澳大利亞為自己設計了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定位,經濟推動主要依靠貿易,而對外出口的商品絕大多數是以自然資源為主。   不過,在澳大利亞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不管是鐵礦石、煤炭還是黃金,美國佔比都沒能進入前三,而中國反而是該國鐵礦石、煤炭和黃金最大的進口國之一。
  • 真正與中國較勁的,是另一個澳大利亞
    2019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039億美元,佔其出口總額的38.2%;澳大利亞自中國的進口額為550.7億美元,佔其進口總額的25.8%。可以看出,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影響都遠遠超過英美,中澳貿易佔到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1.1%。
  • 2019年澳大利亞貿易順差為584.5億美元,其中有多少來自中國呢?
    近期,網絡上出現了大量有關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貿易關係文章,對兩國經貿走勢做了較多分析和預測。但卻鮮有文章詳細告訴大家,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雙邊貿易額到底有多少,佔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
  • 以出口資源產品為主的澳大利亞,為何人均GDP能超過5萬美元呢?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澳大利亞完成的名義GDP為19948.74億澳元,折合13867.60億美元。按照約2540萬人口計算,澳大利亞的人均GDP超過了5.4萬美元——這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屬於什麼水平呢?2019年美國的人均GDP為6.5萬美元,日本的人均GDP約4.03萬美元。
  • 澳大利亞牛肉麵臨困境:對日出口價格大跌,對中國出口減少
    一是澳大利亞對中國牛肉出口大幅下降,相反,巴西開始向中國大量出口牛肉;二是澳大利亞對日本牛肉也開始降價,不過,受美國和加拿大牛肉的影響,澳大利亞牛肉對日出口也很難明顯改善!那為什麼全球牛肉市場會有這樣的轉變呢?今後全球牛肉市場將發生怎樣的新變化?
  • 土耳其與中國雙邊貿易及進出口產品分析
    土耳其對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包含:礦產品,化工產品,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賤金屬及製品,食品、飲料、菸草,塑料、橡膠,植物產品,光學、鐘錶、醫療設備,陶瓷、玻璃,纖維素漿、紙張,活動物、動物產品,貴金屬及製品 ,皮革製品 、箱包,運輸設備。
  • 靠中國發家致富,卻不懂感恩,澳大利亞如今怎麼樣了?
    1972年12月中澳建立了外交關係,2014年11月17日雙方共同宣布,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實質性結束,如今中國以經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以及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主要從澳大進口鐵礦石、羊毛 、大麥等資源,主要對澳大利亞出口計算機、服裝、玩具的產品,雙邊貿易關係不斷呈上升趨勢。
  • 【原創】LED照明出口目的國分析-澳大利亞篇
    澳大利亞主要是資源型國家,2017年GDP總量約為1.32萬億美元,增速為2.3%,2018年澳大利亞的營商環境、投資情況均有所改善,澳洲非採礦部門的投資預計將增長,公共基建投資和能源出口的情況都對經濟構成了強支撐。澳洲聯儲(RBA)預計2018年澳大利亞的實際GDP增速或將達到3.5%。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是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
  • 澳大利亞將推動恢復農產品對中國出口,意味著什麼?
    但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不僅從澳大利亞購買了礦產資源,還進口了大量農產品,成為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然而,由於全球疫情的蔓延,全球範圍內的航班被迫停飛,這給澳大利亞的農產品帶來了突然的影響。 目前,澳大利亞已經決定投資110萬澳元(7.7億元人民幣) ,以促進恢復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 牛肉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農產品之一,這個產業為澳大利亞創造了40多萬個工作崗位。
  • 中國仍是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那兩國間都互相進出口些啥產品呢
    其中,馬來西亞對新加坡出口344.63億美元,對中國出口344.1億美元,對美國出口224.98億美元;前三大進口夥伴分別是中國、新加坡和美國。   其中,馬來西亞從中國進口433.65億美元,從新加坡進口254.98億美元,從美國進口160.94億美元。這樣整體而言,中國仍是馬來西亞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出口總額約為777.75美元。
  • 澳大利亞問:中國為什麼拒絕澳大利亞牛肉進口?還不知道錯在哪
    全世界的新冠疫情還在持續,中國作為率先走出疫情陰霾的國家現在掌握著更多的主動權。目前可以說全世界都離不開中國,不少國家必須依靠中國出口的東西運轉,也有不少國家依靠中國進口的商品來維持發展。近日,中國大批量的拒絕進口澳大利亞的牛肉。一直以來澳大利亞的牛肉還是比較符合我國居民胃口的。
  • 澳大利亞生蝦及其產品的臨時進口條件解讀
    ,如果產品不符合新的臨時進口條件,則將會被要求轉口再出口或加工處理。半熟過程主要包括預炸、烘烤步驟,確保麵包屑塗層完全粘附在生蝦上。為了認可這一條件,澳大利亞農業、水和環境部需要對出口國的主管當局進行評估,以批准這一貿易。
  • 搶走澳大利亞在中國的生意?繼美法後,加拿大也出手了
    據了解,泰克資源從事採礦和礦產開發,主要業務集中在銅、煉焦煤和鋅,以及能源資產投資等領域;同時,該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海運煉焦煤礦產商。因此在許多業務上都與澳大利亞礦產商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
  • 搶走澳大利亞在中國生意?繼美法後,加拿大也出手了
    據了解,泰克資源從事採礦和礦產開發,主要業務集中在銅、煉焦煤和鋅,以及能源資產投資等領域;同時,該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海運煉焦煤礦產商。因此在許多業務上都與澳大利亞礦產商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今年早些時候,多家外媒紛紛報導,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商收到了交易被叫停的消息,澳大利亞煤炭船在華港口也出現滯留問題。
  • 澳大利亞牛肉迎壞消息,中企或放棄進口!澳找來5國替代中國市場
    澳大利亞又迎來一個壞消息,澳大利亞牛肉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對中國市場的出口,中國買家將會轉向其他國家市場進口牛肉。據《澳華財經在線》6月22日報導,今年5月份,中國宣布禁止澳洲四大屠宰場牛肉的進口,對該國牛肉出口中國市場造成了較大打擊。
  • 澳大利亞農業部報告:中澳關係惡化重創農業出口
    該機構9月份曾預測,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牲畜出口減少和糧食庫存重建等影響,預計2020年至2021年澳大利亞農業出口總值將下降10%,至435億澳元。路透社7日稱,今年前11個月中國自澳進口同比下降4.9%。報告認為,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是影響澳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有測算顯示,受此影響的農產品市場價值約190億美元。
  • 市場開發|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貿易及進出口產品分析
    從中國進口423.9億美元,下降2.5%,佔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0.7%,增加0.8個百分點。馬方貿易逆差86.9億美元。中國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機電產品、礦產品、塑料是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機電產品為馬來西亞對華出口的第一大類產品,2019年出口額為135.1億美元,下降9.7%,佔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總額的40.1%。
  • 大批貨輪被拒入港,澳大利亞核心產業快破產,莫裡森乞求中方原諒
    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8日報導,隨著澳大利亞相關產品在我國貿易口岸出現難以清關的現象,澳洲的龍蝦無法出口,大量貨輪被禁止入港,導致澳大利亞龍蝦的價格斷崖式下跌。不光是龍蝦產業,整個澳大利亞漁業產業已經面臨破產的窘況,莫裡森已經開始祈求我國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