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豐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2020-12-21 人民網

南豐縣依託被評為國家生態功能示範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優勢,圍繞千歲貢品——南豐蜜橘、千載非遺——南豐儺舞、千古才子——曾鞏、千秋古窯——白舍窯、千年古城——南豐古城等五張文化名片,以文化搭臺、讓旅遊唱戲,大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經濟發展增長極。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該縣接待遊客163萬人次,同比增長13.8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84億元,同比增長11.65%。

南豐縣歷史悠久,人文璀璨,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該縣不斷加強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把文化生態優勢挖掘出來,全力打造精品文化旅遊項目。重點以蜜橘文化為根本,做強橘園休閒旅遊;以古儺文化為載體,建設石郵儺神廟及南豐跳儺傳習所,加強與北京舞蹈學院合作,推出儺文化演藝節目,追溯儺文化根源、演繹儺文化魅力;以曾鞏文化為依託,積極謀劃2019年曾鞏誕辰1000周年紀念活動,加快推進曾鞏文化園建設,建成江南曾氏後裔朝聖地;以古窯文化為平臺,推進白舍瓷窯小鎮建設,展示千年遺存的神奇與風韻;以古城文化為抓手,把古城保護列為縣重點項目,計劃投資6.5億元,把古城建設成為歷史文化街區、城牆濱江休閒區、文化旅遊體驗區。

在打造精品文化旅遊項目的同時,該縣不斷拓展文化旅遊產業外延,樹立「文化+」理念,培育儺雕刻、創意設計、文藝演出等新經濟、新業態發展,豐富文化旅遊產品供給。王棲次是南豐縣知名的文化產業從業者,5月,他帶著自己設計的「橘鄉季」伴手禮包裝盒,參加深圳文博會。設計作品著重反映了南豐蜜橘一年四季的「變身」:春天生產橘花茶和橘花蜜,夏天烘焙青橘皮茶,秋天盛產鮮果,冬天製作橘子糕,極具地方特色,非常受歡迎,僅參展期間就接到5000多份訂單,拿到5萬元訂金。南豐是著名的儺舞之鄉,由跳儺衍生的儺面具製造工藝成為南豐的一項傳統產業。南豐縣充分整合這一優勢產業,發展木雕及其相關產業。

為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該縣還積極走出去「吆喝」,進一步唱響「世界橘都·休閒南豐」品牌。與中視火鶴公司、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合作,攝製蜜橘主題紀錄片《遇見·橘子紅了》;與北京舞蹈學院合作,創作的南豐儺舞作品《儺·情》先後赴國家大劇院、清華大學、甘肅敦煌大劇院等地演出。同時,利用現代化宣傳手段,將南豐文化旅遊「觸」網聚變。今年4月,該縣通過網絡直播橘花香橘園遊系列活動,吸引了50多萬網民的眼球。(陳青峰 程俊)

(責編:王文婧(實習生)、連品潔)

推薦閱讀

八家航空公司角逐北京新機場 競爭格局已明朗  近日,奧凱航空與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在京籤署《進駐北京新機場運營合作協議》。至此,共有8家客運航空公司確定入駐北京新機場。【詳細】

上半年我國出境遊超6千萬人次 "買買買"模式被拋棄  我國入境旅遊已經走出了金融危機後的蕭條期,正在從全面恢復轉向持續增長的新階段,而出境旅遊則從高速增長步入穩定增長期,國際旅遊順差有望進一步擴大。【詳細】

相關焦點

  • 第十五屆江西南豐蜜桔文化旅遊節開幕
    肖毅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撫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用新發展理念指導發展、用生態文明建設統領發展,充分發揮生態、文化、人才三大優勢,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走好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重點發展「兩特一遊」現代農業產業,積極打造綠色農業、特色農業、精品農業、品牌農業,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培植了以南豐蜜桔
  • 江西吉安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廬陵文化」綻放新光彩
    近年來,經過當地政府一番改造,禾河大道路堤結合改造工程建成後強化了防洪、生態、交通、旅遊休閒等功能,營造「道路,堤岸,河流,溼地,公園,城市」相融合的綠色生態環境,「變身」為吉安市中心城區一條旅遊線路,為市民近郊遊提供一個新的休閒、健身、旅遊場地。
  • 江西南豐:千年貢品蜜橘遇上"網際網路+"
    新華網南昌10月26日電(王琦)10月25日,2016首屆江西南豐網絡蜜桔節在觀必上樂園蜜橘基地啟動。知名電商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網紅大咖齊聚南豐,共同把脈南豐電商發展,推進南豐蜜橘產業實現「網際網路+」。至此,南豐蜜橘電子商務發展邁入全新時代。  隨著網際網路+農業的深入推進,南豐蜜橘產業主動擁抱網際網路,轉變營銷模式,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 文化與旅遊要融合發展
    巴黎、倫敦、北京、西安、杭州等中外許多地方旅遊發展的經驗表明,旅遊與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遊產品就越精粹,旅遊吸引力就越強,旅遊經濟就越發達。因此,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從深度和廣度上促進文化旅遊相互融合,實現文化旅遊業的良性互動、共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有利於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文化是旅遊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價值。
  • 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對於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實現文化傳承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一、融合互促是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產業融合,是指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的產業或增長點的動態過程。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與旅遊融合更加天然,更加自覺,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第十五屆江西南豐蜜橘文化旅遊節開幕
    11月8日,由撫州市人民政府、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南豐縣人民政府承辦,以「助農增收、提升產業、強縣富民」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江西南豐蜜橘文化旅遊節開幕。副省長胡強宣布活動開幕,省政協副主席、撫州市委書記肖毅出席。
  •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近年來,我縣依託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大力發展以南豐蜜桔為主導的農副食品加工產業,持續完善產業鏈條,育龍頭、借外力、抓創新、創名牌、拓市場,促進食品加工業快速發展。江西西啤猴精釀啤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楠說:「我們公司嚴格把控每一道工序以及原材料,讓更多的老百姓喝到放心安全的精釀啤酒,同時我們融合了南豐特色儺舞文化,以及在原材料中添加了南豐蜜桔製造出的桔皮以及桔汁,希望通過我們企業的產品及推廣
  • #邀請丁真# 南豐桔文化旅遊集聚區申請出戰
    啥也別多說,「搶人大戰」一觸即發,南豐桔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已經走過了1700多年的風雨,結合天時優良,地利人和,孕育出不忘初心,愈發愈亮的,它就是——↓南豐桔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區域分散但內容集聚」,江西第一個旅遊產業集群整體落地,江西第一個農工商多業態融合的創新性景區。
  • 推進文旅融合 發展特色旅遊 我市穩步推進旅遊產業發展
    本報訊 (記者沈劍威)今年以來,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以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為主線,多措並舉穩步推進旅遊工作。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著力推進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 江西南豐將舉行曾鞏誕辰10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
    今年是曾鞏誕辰1000周年,曾鞏故裡——江西撫州(南豐)將精心組織安排包括舉辦曾鞏生平事跡巡展、學術研討會,製作曾鞏動漫作品、邀請全國散文名家南丰采風行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動,通過加強曾鞏文化的傳承創新與宣傳交流,以進一步唱響千古才子文化品牌,推動地方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曾鞏為人惇大直方,取捨必度於禮義;為政盛聞治聲,堪稱為官之典範;為文簡嚴靜重,卓然而自成一家。
  • 江西灣裡:「旅遊+」產業融合,助推旅遊提質發展
    近年來,作為南昌市中心花園的灣裡,不斷更新迭代,積極引進產業融合,緊緊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做加法,打造成遊客們常去常新,常新常去之地。「旅遊+民宿產業」: 留客灣裡 助推打造江西民宿產業聚集地隨著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對住宿條件要求越來越高,近兩年灣裡住宿條件不斷更新升級,引進各種特色民宿產品,為的是讓遊客能夠留下來。
  • 橘果纍纍訪南豐
    盛夏,江西南豐縣70萬畝蜜橘果實纍纍。「今年雨水豐沛,加上地肥人勤,肯定是個豐產年。」南豐縣琴城鎮楊梅村蜜橘經紀大戶聶志利告訴記者。南豐蜜橘個小皮薄,汁多味甜,一直是南豐百姓重要的生計來源。改革開放以來,南豐人打通種植、加工、運輸、銷售全產業鏈,把小蜜橘做成了富民增收的大產業。數據顯示,南豐全縣蜜橘種植面積有70萬畝,年均產量穩定在26億斤左右,是撫州市第一個百億元農業產業。全縣從事種橘、賣橘、橘園遊等與蜜橘產業相關人員近20萬人,接近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二。全縣有1000多家「蜜橘經紀人聯合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看到南豐蜜橘的身影。
  • 南豐儺面具工藝品漂洋過海闖歐洲 產業發展仍面臨瓶頸制約
    本報南豐訊 (江西日報記者杜金存)6月9日,由南豐藝海工藝有限公司發出的儺面具工藝品,經過10餘天漂洋過海,運抵荷蘭、希臘等歐洲國家。此批工藝品,該公司進帳數百萬元。當地公開數據顯示,南豐依託儺文化資源創辦的經濟實體有20家,出口創匯600多萬美元,但儺面具雕刻產業依然面臨生產規模小、投入不足、傳承面臨斷檔等問題。
  • 湖南推進大梅山地區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協力推進大梅山地區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專題研討會現場。婁底、邵陽、益陽三市籤署「協力推進大梅山地區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同盟倡議書。紅網時刻新化8月9日訊(記者 吳公然 通訊員 曹慶華)8月8日至9日,「協力推進大梅山地區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專題研討會在湖南省新化縣舉行,共商大梅山地區的「文旅融合」發展大計。研討會由省文化改革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社會科學院主辦,旨在推進大梅山地區「文旅融合」,打造繼「魅力湘西」和「神奇湘東」之後的湘中文旅生態圈。
  • 文旅融合 產業引領:贛州以峰會合作探索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新...
    峰會伊始,曾文明對來贛的嘉賓表示歡迎,他以「紅色故都、客家搖籃、江南宋城、生態家園」為主題推介贛州的紅色文化、客家文化以及歷史文化,並表示,近年來贛州市深入貫徹江西省委、省政府旅遊強省戰略,緊緊圍繞打造全國一流的紅色旅遊目的地、區域性文化旅遊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後花園」戰略定位,從2017年就開始大力推進全域旅遊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重點旅遊項目116個,完成投資812億元,
  • 南豐:著力打造農產品品牌 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縣著力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路,積極鼓勵個人和農業經營主體提高產品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著力打造具有南豐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推進我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紫霄鎮朱坊村源源蜜蜂養殖場,蜂農李水發正在打開蜂箱查看蜂蜜採集情況,並進行百花蜜採集。李水發是一位有著40多年養蜂經驗的老蜂農,養殖蜜蜂220多箱,年均產量4500多斤,產值達6萬元左右。
  • 江西發展茶旅融合的現狀與建議
    摘要:充分深入挖掘、整理和開發富有江西特色茶文化,提出深度融合茶旅資源發展路徑;積極推進茶 旅遊與其他文化相結合的手段,提出全面提升江西茶旅融合的對策。關鍵詞:茶旅融合 茶旅遊 江西 現代農業發展到新的階段,必定走向與其他產業深層次結合發展。
  • 碾子山區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見成效
    近年來,碾子山區以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為總抓手,緊緊圍繞「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這一主線,建立健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體系,精心策劃文化旅遊特色項目,強力推進文化旅遊景區建設,積極打造知名文化旅遊品牌
  • 全力推進文化旅遊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點發力,切實激活全系統黨員幹部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一池春水』,吹響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號角,真正讓黨員幹部學出精氣神,幹出新樣子,練出真本領,促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劉濤說。
  • 內蒙古加強文旅體融合,推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呼和浩特12月29日消息(記者金建軍 實習記者賈倩伊)記者從從內蒙古自治區公共文化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制定出臺了《關於支持文旅產業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懈怠,一手抓文旅體融合發展,全力推進文旅市場回暖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