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心情是難能可貴的無價之寶,在這裡,哆先生每天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娛樂世界!
人們發現,觀眾漸老,演員漸老,只有曾經為我們描繪過一個又一個夢幻青春的導演趙寶剛,依然「年輕」著。說起趙寶剛,不得不提他的青春三部曲,而正是這些引起時下熱議的青春三部曲也捧紅了不少人,現在我就分析一下趙寶剛導演與他的青春三部曲。
趙寶剛在一次訪問中這樣講:我拍青年題材的電視劇,就是因為我對自己年輕時候所走過的路有所感悟,就特別想把我的這種想法通過作品傳達給現在的年輕人。我覺得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可能這是一個自身的責任所在。歷史題材,你再怎麼折騰,它是祖宗的文化,你是在祖宗的文化裡來回倒騰,也許它沒意義。你看古裝劇都是勾心鬥角,除了前宮那點政治鬥爭就是後宮那些事兒。
宮鬥劇應該只是作為普及一個歷史知識來拍一部電視劇。但是我們不能全盤地去否定一個作品,作品應該有三個功能,第一個是盈利,第二個是它要有收視群體,除此之外它還要有文化影響。作為導演,你永遠要想到,你拍完這個片子想傳遞給人們的文化影響是什麼,能否給觀眾帶來共鳴,帶來反思。
趙寶剛:嚴格來講應該是對青春的反思,現在的孩子18歲之前都是在父母的教育和逼迫下成長起來的,然後工作、結婚,一直背負著各種責任,隨著這個社會的慣性延續到退休。但實際上,真正屬於我們的清醒著的青春時間不過一兩年。人們在青春期過早地為自己的一種欲望而奔波,成為欲望的奴隸,我認為不應該這樣做。
2007年,趙寶剛的《奮鬥》在世界各地熱播,這部近年來少有的反映「80後」的電視劇一下子俘虜了眾多觀眾的心。《我的青春誰做主》由於人群仍然鎖定「80後」,而被稱為《奮鬥》的姐妹篇。趙寶剛則自信的表示:「這肯定比奮鬥好看,《奮鬥》留下的遺憾都將在《我的青春我做主》中彌補。」
在電視劇《我的青春誰做主》的人物設計和內容也由單純寫年輕人升級為老中青三代人,真實的描述了三代人的生存之道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情感故事,這部電視劇更多展示的其實是祖孫三代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愛情觀。情節關注人群的擴大,無疑將為該劇爭取到更廣泛的觀眾群。
《青春》和《奮鬥》一樣,雖然劇中人物習慣於用遊戲一切、調侃一切的語言感覺表達善良和真誠,但該劇的創作核心定位在年輕人的自我成長和父母輩的溝通與碰撞。正如趙寶剛導演所比喻的,青春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夢境的一切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本片為那些尚沉浸在美夢中的年輕人和為他們殫精竭慮的父母們而寫。本劇寫了幾個年齡層和幾個社會階層,他們觀念的不同與碰撞,折射了一個大時代的發展與變化。
趙寶剛的戲歷來被譽為新人成名的搖籃,從《奮鬥》中走出的文章和王珞丹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趙導是想拍一個100集的大戲,但因為各方條件限制最終分成了《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北京青年》三部曲。
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大家不要嫌棄哆先生講的不好哦,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哆先生的支持,本文由「帶著風去旅行」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哦,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