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博士二里頭開講了!

2021-02-07 偃師融媒

 12月3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博士,蒞臨偃師講學。

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偃師文化旅遊局主辦,夏商文旅、夏跡文化承辦的文化大講堂,許宏博士以《二里頭:開啟大國崛起之路》向我市中小學生、二里頭文旅講解員、文化界人士等上了一堂曉暢易懂、生動有趣的公共考古科普課。偃師文化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在偃師市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多媒體大廳,許宏博士以《二里頭:開啟大國崛起之路》為題,深情地回顧了二里頭考古工作隊在偃師二里頭遺址60餘年的考古歲月,介紹了老隊長趙芝荃、鄭光及他自己在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經歷,與遺址周邊村莊居民參與考古及保護工作中結下的深情厚誼。隨後他通過圖文結合,講解了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發展過程。並結合他的考古著作《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東亞青銅潮》等,及「最早的青銅王都大都無城之肇始」,「二里頭文化青銅禮兵器」,「模範中國青銅爵的製作」等專題,深入闡釋了「二里頭開啟大國崛起之路」,解讀了二里頭文化作為邦國時代進入王國時代的節點意義。並與聽眾分享了文化保護「守真拒假、留住記憶」的文化保護理念。生動有趣的講解,不斷引起現場熱烈的掌聲。講課結束時,許宏博士還向參加聽講的中小學生贈送了公共考古文化卡片,激勵他們讀書學習。

據了解,此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擴大二里頭文化的影響力,推動相關政府職能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優秀文化從業者加深對二里頭文化的深入研究與應用,紮實做好文化根基,實現文化傳承。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頭工作隊隊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國考古學會理事。

      許老師在偃工作20年,把青春奉獻給了我們這塊土地。這 20 年間,在他帶領下,二里頭發現了更多的「中國之最」,二里頭文化從考古圈內走向圈外,為更多的普通大眾所知。

編   輯丨武雅倩        審   核丨周三平

監   制丨徐少波        總監製丨魏延軍

相關焦點

  • 專家:二里頭最可能是夏 但真理再往前一步是謬誤
    有人說許宏太幸運,但許宏知道,自己是有一整套思考的。他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就梳理過中國早期城市發展過程,意識到在早期城市中,它外圍大的城圈,根據需求可有可無——二里頭遺址迄今還沒有發現一個大的城圈;但作為統治中心、王室重地的宮殿區,不應該是開放的。就這樣,在前輩已經發現二號宮殿和一條大道的基礎上,2003年,許宏發現了宮城東城牆。
  • 二里頭考古六十年
    60年來,二里頭遺址的鑽探發掘工作持續不斷,一次又一次的驚人發現,刷新著「中國之最」,讓中華文明史不斷溯源向上。  1 尋找夏文化,發現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是如何被發現的?故事要從1959年5月16日說起。
  • 二里頭遺址既不是夏朝國都,也不是商都,更不能代表夏文化
    許宏先生以其嚴謹、務實的學術作風,以二里頭遺址真實、實際考古成果,所著的三部學術著作《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大都無城》,因為二里頭遺址考古發掘材料的天然不足,透露了二里頭遺址考古情況與璀璨華夏文明起源的夏朝國都地位的嚴重不符,從而否決了二里頭遺址做為夏商交疊時期,末期夏朝國都和早期商朝國都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因為沒有出土甲骨文自證文字。
  • 有關「二里頭」超多猛料都在這裡……
    1959年5月,著名史學家徐旭生以歷史文獻為線索率隊尋找「夏墟」,踏查河南登封、禹州、鞏義、偃師等地,最終在偃師發現了二里頭遺址,震驚世界。  此後「一甲子」,以首任隊長趙芝荃、第二任隊長鄭光、現任隊長許宏為代表的三代中國考古人,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二里頭考古事業,用手鏟不斷撥開「夏」之重重迷霧。
  • 考古學家許宏:別人想像我們隨便揣兩件就一套房,其實我不懂收藏
    許宏:二里頭時期的,很漂亮。 記者:我替大家問一個庸俗的問題,這個值多少錢? 許宏:不值錢,真的不值錢。 許知遠:為什麼不值錢,就是怎麼判定不值錢呢?
  • 保護二里頭遺址 傳承中華文脈
    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說,良渚、陶寺、石峁等政治實體是那個「滿天星鬥」時代最亮的幾顆星,它們都是中華文明這棵大樹的分支或大河的支流。
  • 二里頭遺址發現一座高規格夏代墓葬!隨葬品最為豐富?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正在清理一座高規格夏代墓葬,該墓葬極有可能是二里頭遺址迄今為止發現的隨葬品最為豐富的一座會上,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趙海濤不僅介紹了二里頭遺址顯現多網格式布局的新發現,還透露了一項重要工作——該隊正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考古實驗室內清理一座高規格的夏代墓葬。(考古人員提取墓葬相關信息)趙海濤介紹,該墓葬發現於二里頭遺址宮殿區5號基址院內,屬第一等級墓葬。
  • 為何判定二里頭遺址為夏都?
    隨著考古發掘的推進,這個沉睡3000多年的都城遺址帶給外界無盡的驚喜,並成為揭開古老文明的「無字天書」。時至今日,二里頭遺址實證為中國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遺存已成為學界的普遍共識。二里頭遺址平面示意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供圖但關於夏朝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議至今沒有停止,而能夠直接證明古代文明存在的證據正是文字記載。
  • 二里頭遺址:生動呈現最早的王朝文明
    洛陽偃師,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建設項目——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同步開園,中國最早的王朝圖景得以生動呈現。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的建成開放,是1959年二里頭遺址被發現以來新的裡程碑。
  • 倏忽一甲子 數代考古人——紀念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周年國際學術...
    10月19-20日,為期兩天的「紀念二里頭遺址科學發掘60 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河南洛陽召開。19日,研討會由許宏主持,共有11位學者進行主題發言,他們對二里頭的考古發現、二里頭文化的考古學研究、夏文化的探索、二里頭文化與周邊地區文化的關係等問題進行探討,既體現了對考古學科的基本研究,也展示了多學科的交叉融合。
  • 二里頭遺址發現60年的回顧、反思與展望
    20世紀80年代末,二里頭工作隊為時任二里頭村支書、全國人大代表王中嶽同志代筆的《建設二里頭博物苑建議書》成為全國人大正式提案,希望創建一個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2001年4月,時任河南省長李克強專門到二里頭遺址調研,提出「要高度重視二里頭遺址的保護工作」,並指示有關部門儘快做好二里頭遺址展示、利用工作。
  • 二里頭文化
    發掘二里頭文化遺址 二里頭文化是指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二裡岡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二里頭文化是進行夏文化探索的主體內容。 二里頭遺址是一處夏代晚期的都城遺址,總面積約3平方公裡,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蹟。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晚期都城遺址。
  • 二里頭文化與《周易》哲學
    二里頭文化的空間分布,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二里頭文化遺址重要遺存集中分布於遺址東部,一般性的居住活動區則分布在遺址西部。據發掘報告可知,「原認為位於遺址中部的宮殿區,實際上位於遺址東部(近河高地),這是二里頭遺址重要遺存的集中分布區。遺址西部文化堆積不甚豐厚……屬於遺址中心區以外的一般性居住活動區域。」
  • 河南偃師二里頭!
    河南偃師二里頭!在中國考古史上,一個名叫「二里頭」的地方,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因為,「二里頭文化」指向的是「早早的中國」。這裡的「二里頭」,指的就是位於河南洛陽偃師的二里頭村。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是學術界對夏文化探索的肇始期。「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夏朝到底在哪裡?千百年來,一直是未解之謎。人們把對夏史的重建寄托在新興的近現代考古學上。
  • 河南文物之窗 | 二里頭遺址③
    諸多遺存的發現及多種科技手段的深度參與,為全面、深入揭示二里頭遺址的重要內涵和價值提供了重要支撐。已發現的四條大路位於宮殿區四圍,呈井字形。大路最寬處達20米左右,相當於現代公路的四車道。其圍起的空間恰好是勘探發掘所知大中型夯土建築基址的集中區。這一道路系統既是交通孔道,又起著分割城市功能區的作用。車的出現,在東亞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二里頭遺址與夏文化探索的回顧與展望
    一般認為二里頭遺址就是夏代晚期都城。在中國考古學文化上,以二里頭文化為中心的夏文化處於一個承前啟後、創新開拓的關鍵階段。關於二里頭文化,幾十年來眾多學者反覆求索,從基礎的地層學和類型學、大量的測年分析等方方面面,對其時空分布作了較為清晰的定位。
  • 二里頭遺址:打開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碼
    新華社鄭州8月20日電  題:二里頭遺址:打開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碼新華社記者桂娟、雙瑞歷經兩年多建設,備受關注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開館在即。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一個聽起來平平無奇卻在中國考古史上極為耀眼的名字。發掘60年來,它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國之最」,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不斷向前推進。  尋找夏朝之旅1959年4月,71歲高齡的史學家徐旭生從北京出發,前往河南、山西一帶尋找夏文化遺蹟。
  • 劉海旺:二里頭遺址與夏文化探索的回顧與展望
    一般認為二里頭遺址就是夏代晚期都城。 在中國考古學文化上,以二里頭文化為中心的夏文化處於一個承前啟後、創新開拓的關鍵階段。關於二里頭文化,幾十年來眾多學者反覆求索,從基礎的地層學和類型學、大量的測年分析等方方面面,對其時空分布作了較為清晰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