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了這麼久,今天,三隻熊貓寶寶終於要啟程來南京了。「機票」訂好了,中午11點40分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這可是它們第一次坐飛機,寶寶們啥也不懂,現在吃吃喝喝挺開心。記者可是很緊張:熊貓坐飛機,會不會暈?
通訊員 白亞麗 快報記者 孫蘭蘭/文
快報記者 趙傑/攝
早上八點半,熊貓開飯了。紅山動物園的兩名飼養員打掃完籠舍,抱來一捆水竹。剛放進籠子,晶晶和仙子就迫不及待地衝過來,抓起一根就往嘴裡塞,尖尖的牙一咬,「咔嚓」一聲,嬰兒手臂那麼粗的竹子就斷了。
兩個小傢伙的吃相也完全不同,仙子比較文雅,靠牆坐著,先將竹子掰成一節節的;「大胃王」晶晶可不管,仰著肚皮往地上一躺,手裡抓著一整根竹子就大嚼起來。仙子半根還沒吃完,它一根就沒了,也不起身,用腳一夠,又抓住了一根。吃了一會大概覺得不夠嫩,一扭頭,看中仙子正在吃的那節了,毫不客氣,伸手就從仙子嘴裡搶了過來。
不過,晶晶的好日子也沒太久。老大美靈從外面散步回來了。看見兩個小傢伙吃得這麼開心,老大不高興了。先用龐大的身軀將仙子趕了出去,又來教訓不聽話的晶晶。
「它們的精神狀態很好。」一直照顧它們的飼養員楊傑說。
過籠:也許一兩分鐘就完成
運輸動物,最關鍵的一步就是過籠。
紅山動物園動管部經理李梅榮想起2005年熊貓青青過籠的那次經歷,就有點發怵。那次頭天晚上就開始過籠,在籠子的最裡面放了蘋果。反覆好幾次,蘋果倒被青青吃了不少,而它已經半個身子進去了,飼養員在旁邊準備關閘門了,它似乎感覺到了不妙,突然又縮了回來。「它原來是野生的,後來生病被救助回來。因此,對籠子特別警惕。」
不過,楊傑說,這三隻熊貓寶寶過籠應該很容易,因為從小就是人工養大的。前幾天,工作人員試了一下,很簡單,連食物都不用放,有時候只要飼養員叫喚兩聲,它們就乖乖地進去了。
第一次坐飛機,會不會暈?
記者看到院子裡有個藍色的鐵籠,四四方方,不過鐵絲網比較細密。據介紹,運送到南京的三隻熊貓,也是用這種籠子,尺寸較大些,長1.4米,寬0.7米,高1米。剛好夠一隻熊貓在裡面轉身。
這三隻熊貓都是平生第一次坐飛機,會不會有不適反應?熊貓會暈機嗎?
臥龍的工作人員說,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大多數熊貓坐飛機都沒關係,只有極個別的會有暈機現象,但從來沒有嘔吐的,也就是沒精打採,食欲不振。體質好的,下了飛機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恢復生機了。
按常規,熊貓得坐在貨艙裡的,飼養員也不能跟著。不過,「國寶」畢竟是「國寶」,從客艙到貨艙的通道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打開讓飼養員進入。路上也會為它們準備一些吃的,主要是熊貓窩頭及蘋果等,不會準備它們最愛吃的竹子,因為竹子比較鋒利,怕在飛行過程中傷著它們。
至於運費多少錢,有點出乎記者的意料。按貨物的方式稱重計算,一公斤9元,算算吧,美靈100公斤,再加上籠子重、手續費等,和普通旅客的機票價格也差不多。
專程帶來家鄉口味的窩窩頭
寶寶們要起程去南京了。最捨不得它們的,就是一直帶著它們的臥龍飼養員楊傑了。
端著一盆切好的蘋果、胡蘿蔔,楊傑隔著籠子,一塊塊遞到它們嘴裡。每餵一塊,就輕輕摸一下它們的鼻子。
為了讓熊貓寶寶們吃得好,紅山動管部經理李梅榮特意抄了份熊貓窩頭的配方。
娘家人還為它們準備了「嫁妝」——一些做好的熊貓窩頭以及30公斤竹粉。「我們配方中最關鍵的就是這個竹粉。佔到了21%。其餘還有豆粉、米粉、玉米粉、白糖、鹽、鈣粉、植物油、雞蛋等。」在「食堂」裡,記者看到了這種用竹子粉碎而成的竹粉,像綠色的肉鬆,粉碎後的竹粉,比起竹子,營養成分更易於吸收。「這個窩頭配方,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摸索研究,到了近幾年才算定形,成分配比非常合理。」
熊貓吃的窩頭,人能不能吃?聽工作人員講得這麼好,記者很想拿一小塊嘗嘗。卻被制止了。
原來,在沒加竹粉之前,這種窩頭對人類確實是很好的食物。但竹粉這樣的粗纖維,會刮傷腸胃。而熊貓的腸壁上會分泌一種特別的粘液,所以不怕。
下周四熊貓新館將正式開放
「行囊」備好,今天凌晨五點,三隻熊貓寶寶就將過籠。然後趕往成都機場。如果一切順利,下午兩點左右,它們就可以抵達南京了。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熊貓寶寶們入住新家後,總有個適應過程,因此,明天起熊貓新館將閉館一周左右,預計4月24日將正式與大家見面,市民耐心地再等一等。
猜測一下,它們進入新家後,第一件事會是什麼?
還記得我們昨天的報導嗎?晶晶在老大美靈的身上撒尿爭地盤。李梅榮說,它們搬到紅山的新別墅,頭等大事很可能就是在這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搶佔地盤。想像得出嗎?三隻熊貓寶寶出了籠子,就在牆壁上用屁股蹭來蹭去,留下自己的氣味,這場景該多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