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便利店正在成為一個非常紅火的消費業態,很多便利店為了賺錢,都打出各種招牌,不惜24小時營業,然而,就在便利店的故鄉,24小時營業卻要出事了。
一、24小時營業要取消了?
11月14日,日本便利店巨頭全家宣布,從明年3月起,將允許日本國內的全家加盟店縮短營業時間,並修改與加盟店的合同。新合同有兩種營業模式選擇:每周日深夜11點至第二天早晨7點休息;或每天深夜在特定時間段休息。具體方案尚待敲定。
此外,全家發放給24小時門店的支援金,也將由每月的10萬日元提高至12萬日元,一年中將投入超過100億日元來支援下屬加盟店。未來取消24小時營業的店鋪,也將按照天數發放支援金。
這一政策適用於全家所有加盟店,也就是說約1.6萬間全家明年開始可能會縮短營業時間。據朝日新聞報導,今年夏天對於全家各個加盟店的問卷調查中,有約7000間門店都表示有討論縮短營業時間的打算。今年6月,全家曾在24家門店試點縮短營業時間——店鋪每周有一天在夜間11點至早晨7點關店;8月全家又表示,將從10月中旬起,在日本600多家門店中推行深夜休息的試點策略。
根據啟信寶的數據顯示,全家便利店是一個日本便利店連鎖品牌,主要銷售的貨品包括飲料、零食、便當、雜誌及生活用品等,採用連鎖加盟的經營模式,同時在線下門店設有自動櫃員機、自助售票機等設備。
沒想到曾經如此紅火的日本24小時便利店會成為現在的情況?沒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問題?
二、便利店到底怎麼了?
在全家便利店面臨經營困境的時候,其實背後是非常嚴重的人口問題,眾所周知,日本是全亞洲最早進入發達經濟體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因戰敗曾經消沉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隨著美國的援助和日本獨特的地緣經濟地位,日本很快就成為了承接美國產業轉移的核心基地,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日本經濟開始像乘坐直升飛機一樣快速增長起來。再加上日本獨特的人口紅利優勢,讓日本的經濟取得了巨大的騰飛。
但是,正如同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一樣,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隨著經濟增長,醫療衛生水平就會快速提升,從而帶來了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壽命的延長,之後就是大量的城市化,日本形成了幾個類似於東京城市圈這樣的超大型城市群,年輕人從鄉村開始大量進城。首先是教育水平的提升,帶來了人口的結婚年齡的推遲,很多人要到大學甚至碩士畢業之後才會找工作,因此直接帶來了人口出生的推遲。其次則是大城市巨大的生活壓力、通勤壓力,讓年輕人對於養育子女變得越來越少,原先還是願意賺點錢來養育子女的,但是現在巨大的生活壓力直接導致了生育意願的下降。
那麼,這些問題反映在宏觀經濟層面就是人口的下降,日本總務省日前發布的最新人口動態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國內總人口約為1.25億人,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3萬人,下滑幅度創歷史新高,連續10年減少。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發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2018年日本出生嬰兒為91.8萬人,連續3年低於百萬。65歲以上人口佔比增長0.4個百分點,達28.06%,15至64歲的主要勞動人口減少0.28個百分點,為59.49%,老齡化在加速。總務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日本老齡、即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全球最高,比第二名義大利高出5.4個百分點,葡萄牙老齡人口比例全球排名第三,為22.4%。
這些宏觀的人口直接反映在日本就是勞動力的嚴重不足,在日本100個崗位只有71個人來應聘,為了招到合適的員工企業迫不得已需要不斷提高工資,結果就導致了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在日本其實和歐美發達國家的情況非常類似,這就是企業最大的成本變成了用工成本,如果員工給企業創造的價值比較高的比如說高科技產業、金融業可能還是能夠願意僱傭員工,但是像全家這種純粹的低水平服務業,企業真的越來越難以支撐夜班員工超過平日日班員工的工資水平,企業的收入不足以支撐工資支出的時候,就會迫得不已停止24小時營業,這其實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不過,日本的人口問題導致的企業危機,相信全家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