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馬凱餐廳時隔14年在地安門故地重張 老師傅「復活」經典菜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時隔14年,馬凱餐廳在故地重張,船拐子肉、豆豉辣椒蒸活魚、荷香軟蒸銀鱈魚等一度從菜單上消失的「老馬凱」經典菜,也將重回公眾視線。

地安門外大街,馬凱餐廳亮出了金色招牌。

眼下,馬凱餐廳地安門店正在進行開業前的籌備工作,最快6月中旬前後就能試營業。

新店營業面積擴大80%

馬凱餐廳創建於1953年,是北京最早的湘菜館之一。開張之時,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為其剪彩,很多社會名人都曾是馬凱餐廳的座上賓。特別是改革開放後,馬凱餐廳生意尤為紅火,每天大堂裡的人滿滿當當。

因為地鐵修建和道路拓寬工程,馬凱餐廳總店於2004年拆除,原計劃是地鐵工程結束後原址回遷,但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地塊就擱置了下來。2017年,西城區騰出地安門外大街29號的一棟二層樓,特地重建馬凱餐廳,完成馬凱餐廳「回家」的夙願。

重張地緊鄰地安門百貨商場,在什剎海火神廟附近,與1953年最早的馬凱餐廳所在位置相當接近,基本上是原址重張。這幾天,由溥傑題寫的「馬凱餐廳」四個大字,已經鐫刻在餐廳二樓外牆的醒目位置。餐廳外立面裝飾雖然採用了大量現代材質,但呈現的仍是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與什剎海風貌保護區的氛圍相得益彰。

與14年前的老店面相比,新店的硬體設施水平提高了,營業面積也由之前的1500平方米擴大到2700平方米,僅一樓散座就可以容納150人同時就餐。此外新店還增加了外賣窗口,除了售賣醬肉、芝麻燒餅等風味小吃,還會提供快餐服務。

老師傅「復活」經典菜

比起就餐環境,老顧客們更惦記的是馬凱的「老味道」。昨天,記者搶鮮翻看了菜單,發現推薦頁除了酸辣肚尖兒、東安子雞、麻辣子雞等馬凱傳統招牌菜,還有豆豉辣椒蒸活魚、荷香軟蒸銀鱈魚、馬凱原汁燒海參、船拐子肉等經典老菜。

「這些都是幾十年沒做的馬凱經典老菜,趁著老店重張又恢復起來。」馬凱餐廳第四代傳承人、地安門店經理呂永傑說,這幾道菜因為費火費時間費功夫,成本太高,一度在菜單中消失。現在隨著餐飲接待能力的擴大,恢復有了可能性。

以荷香軟蒸銀鱈魚為例,這道菜操作起來相當繁瑣。需要先炒雪菜料,然後把料裹在醃好的魚身上,再用泡好的荷葉把魚肉一塊塊包起來,走菜的時候再蒸一下上桌。從備料到做好成品,全部工序完成下來至少兩個小時。

恢復老菜,還得靠老手藝。即將開業的新餐廳中有10多位員工是原地安門店的「老人兒」。廚師申愛虎就是其中一位。他1997年進店,在馬凱磨礪了21年,現在已是馬凱的第五代傳承人,「有師傅傳幫帶,我相信這些傳統名菜的製作技藝會一代代地傳下去」。

成為北中軸美食文化名片

故地重張的馬凱餐廳正好位於北中軸線上,「在我們看來,馬凱既是北中軸線上的一張美食名片,又是一張文化名片。」馬凱餐廳所屬的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總經理賈飛躍說,因此新餐廳在裝修設計上頗費了一番心思。

最值得一提的當數餐廳一進門處的大型湘繡作品《韶山圖》。「這是1988年人民大會堂送給華天老字號的,我們把它擺在迎賓的位置,作為馬凱餐廳的鎮店之寶。」賈飛躍介紹,這幅作品長4.2米,寬2.1米,重達300公斤,動用了12個壯小夥才搬運進店。

西城區副區長徐利表示,讓馬凱「回家」是西城區老字號餐飲企業振興發展計劃裡的一部分。此前,西城區已有百年義利、張一元大柵欄觀音寺街起源店、柳泉居等老字號名店在原址恢復。這些老字號的回歸讓北京老城的味道更濃、情懷更深。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闊別15年,馬凱餐廳正式回歸地安門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闊別地安門15年之後,湘菜老字號馬凱餐廳正式回歸地安門。3月19日,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在「2019北京老字號品牌日·尋找兒時味道」活動上宣布,66歲的中華老字號地安門馬凱餐廳正式重張開業。
  • 實拍北京馬凱餐廳重張開業,66年前梅蘭芳為其剪彩,溥傑題寫匾額
    徒弟給師傅敬茶,接受師傅贈予的菜譜……上午,66歲的地安門馬凱餐廳舉辦了隆重的拜師收徒儀式,馬凱餐廳第四代傳承人呂永傑、陶然集體收徒。同時,今天也是地安門馬凱餐廳經過80餘天的試運營,正式開業的大喜日子。
  • 尋味老字號,北京地安門外的馬凱餐廳,老一輩人都愛的湖南風味
    也趕巧了,最近頭條美食和北京餐飲行業協會組織了【吃在中國品鑑團--北京老字號探店系列】活動,第四站正是位於北京地安門的「馬凱餐廳 」,多媽幸運的成為了品鑑團的一員,和頭條美食的小夥伴們一起探訪馬凱,品嘗美味,了解馬凱餐廳的過去和現在。
  • 吃在中國,探店京城老字號馬凱餐廳,鐘鼓樓之下的經典湘菜
    吃在中國,探店京城老字號馬凱餐廳,鐘鼓樓之下的經典湘菜~幾年前跟老公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媳婦下廚做得一手好菜,吃得我們讚不絕口,飯桌上聽她念叨說要帶父母去「馬凱餐廳」嘗嘗,說是菜品不一般,當時也沒好意思細問,想著這應該是馬凱開的餐廳吧,老公是北京人,回來問了問,才知道「馬凱餐廳」在很多年前就很紅火,
  • 周末,去北京這些地兒不愁沒好吃的!
    2016年8月28日,因修建地鐵4號線停業的柳泉居,在臨近平安裡地鐵站的地方重張開業,讓喜愛它的老主顧又吃到了熟悉的味道。 1953年,13名湖南同鄉集資,接收了地安門外、後門橋路西的老字號馬凱冷飲店,並將其改建為經營湖南風味菜餚的餐館,其名定為馬凱餐廳。
  • 北京人最愛吃的老館子,老餐廳,都在這兒!
    ,以經營上海、蘇錫風味為主,1956年,美味齋從上海來到北京,其落腳之處就在菜市口,具體坐標為鶴年堂西側。   在2016年9月,柳泉居終於在毗鄰平安裡地鐵站的地方重張了,老主顧們頓時就激動了起來。
  • 北京中秋節老字號餐廳預訂緊俏 特色月餅、家宴菜受歡迎
    北京老字號特色月餅和家宴菜走俏中秋節明天(9月13日)就是中秋節了,記者走訪北京餐飲市場發現,老字號預訂緊俏,同和居、同春園飯店、華天二友居肉餅、地安門馬凱餐廳等各大老字號餐廳包間早已被預定一空,不少老字號餐廳店裡準備的特色月餅和中秋家宴菜,非常受歡迎。
  • 四頭豬才出一盤菜,老字號馬凱餐廳美味大揭秘!
    打看著馬凱從鼓樓拐彎消失,我的「等我賺著第一筆工資就要請爹媽去馬凱」的誓言好像破滅了。#吃在北京##吃在中國##你好,立夏#然而而立之年,這家承載著北京人記憶的餐廳,14年後,又開回了地安門!熱菜是巔峰【酸辣肚尖】這道菜特別受歡迎,其選料極是講究,取的是豬肚上最嫩的部味,這一道菜要四頭豬的豬肚才能做出來,不過價格也是小貴了。
  • 同和居馬凱餐廳等北京老字號獻禮母親節,美食加鮮花做足儀式感
    本周日就是母親節了,記者從魯菜泰鬥同和居、八大春之首的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華天二友居肉餅等各大老字號獲悉,各大餐廳準備了各種花樣的禮物獻禮母親節。王金輝 製圖親煮一碗長壽麵回饋母愛今年,日壇同和居、月壇同和居和什剎海同和居三個餐廳特意推出了兒女親自下廚為母親煮長壽麵的活動,為子女回饋母愛創造機會。「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他們為兒女操勞過多,很少顧及自己,我們想通過這種形式來喚起子女們對母親的關愛,也讓子女們把對母親的愛通過這種形式表達出來。」
  • 來這些老字號餐廳,品嘗特色的北京味道
    東安子雞、毛式紅燒肉、肉沫燒餅、酸辣肚尖……馬凱的經典菜餚,老主顧們自然是如數家珍,如今隨著地安門店在原址重張而悉數回歸,大家期待已久的熱情非但沒有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損減,反而在這隆冬寒日裡,爆發了!很多前來就餐的客人表示,幾十年前,在馬凱還是小門臉的時候,他們就這麼一路吃過來。如今馬凱重張,他們當然要來回味一下船拐子肉的滋味。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馬凱餐廳還進行了工藝上的創新,例如「松茸湯泡肚尖」。這道菜借鑑西餐手法,在肚尖和松茸外面又蓋上了一層酥皮,既保留住了香味,又給這道湯菜增添了主食。
  • 周末,去北京這些地兒不愁沒好吃的!
    2016年8月28日,因修建地鐵4號線停業的柳泉居,在臨近平安裡地鐵站的地方重張開業,讓喜愛它的老主顧又吃到了熟悉的味道。 1953年,13名湖南同鄉集資,接收了地安門外、後門橋路西的老字號馬凱冷飲店,並將其改建為經營湖南風味菜餚的餐館,其名定為馬凱餐廳。
  • 北京人最愛吃的老館子,老餐廳,都在這兒!
    離開虎坊橋,咱步子邁的大一點,其實小北發現北京城裡有不少好處的館子、餐廳值得回味,更值得現在去嘗試。有的屢次更換經營地址,有的十數年未曾「挪窩」,您都吃過麼?   徐記燒餅鋪   去年立秋前後,白塔寺後身、平安巷裡的徐記燒餅鋪關門了。
  • 原來北京的名人故居周邊藏了這麼多好吃的
    《吃喝玩樂大搜索》主持人王為和夏銘,特意邀請楊原(北京社科院滿學所博士後)和趙雪蓮(《食全食美》節目導演)一起,為大家盤盤咱北京的名人故居和周邊的美食餐廳~ 1 宋慶齡故居
  • 北京多家老字號餐廳本周起實行堂食預約,可提前點餐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北京部分老字號餐飲企業啟用堂食預約制。4月8日,記者從北京華天飲食集團獲悉,華天所屬同和居、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二友居、華天延吉餐廳、慶豐包子鋪等老字號企業,從本周開始實行堂食預約,顧客可提前半天通過電話預訂餐位,按約定時間到店就餐。
  • 北京老字號餐廳中秋家宴火爆 特色月餅受歡迎
    今天,許多老字號餐廳成了市民中秋家宴的首選。記者了解到,魯菜泰鬥同和居、八大春之首的同春園飯店、京城御廚創辦的華天二友居肉餅、北中軸線上的美食明珠地安門馬凱餐廳等各大老字號餐廳預定火爆,雅間早就預定一空,大廳也非常緊張。「我們的雅間一周前就基本預定滿了。」
  • 減少外出就餐,北京老字號推年夜飯送到家服務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1月24日,記者從京城多家老字號了解到,為在減少出行的同時滿足消費者年夜飯就餐需求,同和居、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惠豐餃子樓、全聚德和平門店等餐廳,推出多款半成品禮盒及年夜飯送到家服務。同和居接到的年夜飯外賣訂單。
  • 北京華天推多款半成品特色菜和速凍水餃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2月28日,北京華天飲食集團旗下多家餐廳陸續推出保質期較短的半成品餐飲,包含各餐廳特色菜和速凍水餃等,擴大供應。據華天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同春園、同和居、華天二友居等餐廳均推出了半成品餐飲。
  • 始建於1921年,二友居西四包子鋪回來了
    張大爺說。王大姐也是打小就吃二友居西四包子鋪的包子,她說那是最香不過的。「每天從那兒路過,一定要到二友居聞聞味兒再回家。買包子的時候就拿上一口鍋,盛上一大鍋拿回來一家人一塊兒吃。」聽說原址復建,王大姐激動地第一時間從大興趕來品嘗,小時候吃包子、排隊買包子的回憶又浮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