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中國,探店京城老字號馬凱餐廳,鐘鼓樓之下的經典湘菜

2020-12-15 寶媽小廚

吃在中國,探店京城老字號馬凱餐廳,鐘鼓樓之下的經典湘菜~

幾年前跟老公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媳婦下廚做得一手好菜,吃得我們讚不絕口,飯桌上聽她念叨說要帶父母去「馬凱餐廳」嘗嘗,說是菜品不一般,當時也沒好意思細問,想著這應該是馬凱開的餐廳吧,老公是北京人,回來問了問,才知道「馬凱餐廳」在很多年前就很紅火,是湘菜館,在老一輩人的印象裡比較深刻。

前幾天頭條美食和北京餐飲行業協會組織了【吃在中國品鑑團--北京老字號探店系列】活動,第四站剛巧就是這「馬凱餐廳」,寶媽做為品鑑團的一員有幸更深入了解「馬凱餐廳」,嘗嘗馬凱的經典美味。

北京地安門的「馬凱餐廳」位置還挺好找,坐地鐵比較方便,八號線什剎海站A出口往前20米就到了,我來得有點早,門口站了一會兒,已經有人在等候,年齡偏多於中老年,聽口音大多是北京人。

「馬凱餐廳」中年人兒時的回憶,老年人心裡的念想。

上菜很快,這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經典中透著一份份精緻,尤其是顏色誘人的剁椒開胃魚頭王,一盆,咕嘟嘟冒著熱氣,揮發著誘人的香氣,剛好放在我眼前,還沒動筷就已經猛咽口水

跳水腰花~ 顏色誘人,細膩滑潤,刀工精美,擺盤極美,沒入口我就在想,這腰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口感和味道,入口:又細又嫩,開胃爽口

湘滷鵝~ 寶媽一直對鵝肉情有獨鍾,滷鵝自然不放過,不油不膩,極其入味,連品兩塊才收筷

麻醬薺菜卷~ 春季時令菜,晶瑩剔透的皮卷著嫩嫩的薺菜,上面淋了一層香噴噴的芝麻醬,一口咬下去,滿口香氣中夾著滿滿的清新味道,口口滿足

番茄桃仁沙拉~ 猜猜這是什麼?小番茄呀,有什麼不一樣嗎?當然了,不光外表華麗,裡邊還大有乾坤,把小番茄掏空,裡邊放的是核桃仁和沙拉醬,這道菜男女老少都適合。

現在的「馬凱餐廳」,根據顧客口味的變化,研製推出了一系列年輕人喜愛的時尚新品,來這裡不光是老年人對口味的回憶,年輕人也能有對了胃口的菜

毛氏紅燒肉~ 湘菜裡的經典!單塊一小碗,趁熱吃最好,口感軟,瘦肉的部分嫩而不柴,不塞牙,搭配的一朵西蘭花,不僅是紅綠相間的陪襯,也是清新解膩的一個搭配

馬凱臘肉~ 帶著馬凱倆字,這肯定是店裡招牌菜,蘿蔔乾、臘肉和豆豉同炒,香辣脆

東安子雞~ 馬凱餐廳的特色菜,酸辣鮮香嫩,香味撲鼻,湖南的傳統名菜。做這道菜,很考驗廚藝和功底,只有做過東安子雞的才知道,看著沒啥,其實不是很簡單

宮保蝦球~ 很大個的蝦球,紅潤誘人,滑嫩有彈性

雞湯~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道美食,奶白味美,不似我們平常煲的雞湯油珠多、膩,這個雞湯食材很講究,用的是散養雞熬製,熬出了雞本身的鮮香,再搭以筍片,更多了一份柔嫩的鮮美,一口氣我喝了兩碗,即使是現在,看著這個我還在回味著

酸辣肚尖~ 「馬凱餐廳」的招牌特色菜,據說得四頭豬的肚尖才能做這一盤菜,特點是鮮嫩,這道菜不但考驗廚藝還要有刀工,寶媽差點鬧出笑話,把這麼珍貴的菜差點當成腰花給吃了

開胃魚頭王~ 從菜名就知道了這菜的口味和大菜碼,一盆,跟平常吃的剁椒魚頭有點不一樣,汁濃味香鮮,經理介紹說,它是用熬好的鮮魚湯蒸出來的,不但製作手法不一樣,取材上也更多了一份精緻,魚頭鮮嫩鮮嫩的,尤其用這樣的湯煮麵,更是吃上一口想吃第二口

田園小炒~ 年輕人和老年人都適合的菜,清新解膩,尤其是核桃仁的加入,多了一份營養的同時,核桃的香脆和整道菜的口感及味道極其搭調

紅煨蹄筋~ 我吃得最多的一道菜,特別對胃口,沒有一丁點蹄筋的異味,滿口的嫩滑香

主食:鮮肉麻餅~ 外焦酥,內裡肉香,非常好吃,男女老少通吃的美食,對女人和孩子應該更有誘惑力

菜品完啦,「馬凱餐廳」的由來是不是要說一下啦?

「馬凱餐廳」在 1953年,由13名湖南同鄉集資,接收了地安門外、後門橋路西的老字號 馬凱 冷飲店,並將其改建為經營湖南風味菜餚的餐館,其名定為馬凱餐廳。馬凱餐廳開張之時,不僅坐擁鐘鼓樓之地利之便,還有烹飪大師王近仁掌勺、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為其剪彩,得天時地利人和。不少名人儒士,為了品嘗大師親自烹製的美味,體驗坐馬凱品湘菜,舉目鐘樓,遙聽晨鐘暮鼓的別樣意境,紛紛慕名而來。

難怪「馬凱餐廳」當時就那麼火,深得老一輩的喜愛,確實有它的不一般之處。現在的「馬凱餐廳」於原址附近重開張,顧客的用餐環境和口味再升級,更是備受大家喜愛。

探店京城老字號馬凱餐廳,食味經典湘菜,老一輩人的念想.

相關焦點

  • 尋味老字號,北京地安門外的馬凱餐廳,老一輩人都愛的湖南風味
    也趕巧了,最近頭條美食和北京餐飲行業協會組織了【吃在中國品鑑團--北京老字號探店系列】活動,第四站正是位於北京地安門的「馬凱餐廳 」,多媽幸運的成為了品鑑團的一員,和頭條美食的小夥伴們一起探訪馬凱,品嘗美味,了解馬凱餐廳的過去和現在。
  • 四頭豬才出一盤菜,老字號馬凱餐廳美味大揭秘!
    打看著馬凱從鼓樓拐彎消失,我的「等我賺著第一筆工資就要請爹媽去馬凱」的誓言好像破滅了。#吃在北京##吃在中國##你好,立夏#然而而立之年,這家承載著北京人記憶的餐廳,14年後,又開回了地安門!【跳水腰花】腰花吃爆炒和烤制較多,這種考驗刀功的涼菜還是頭回吃,入口瞬間即有腰花特有的鮮,又有湘菜特有的辣,涼吃不腥卻鮮美無比。【麻醬芥菜卷】類似越南春卷的一道爽口涼菜,口感涼爽宜人,極是清甜。
  • 實拍北京馬凱餐廳重張開業,66年前梅蘭芳為其剪彩,溥傑題寫匾額
    徒弟給師傅敬茶,接受師傅贈予的菜譜……上午,66歲的地安門馬凱餐廳舉辦了隆重的拜師收徒儀式,馬凱餐廳第四代傳承人呂永傑、陶然集體收徒。同時,今天也是地安門馬凱餐廳經過80餘天的試運營,正式開業的大喜日子。
  • 迎雙節老字號餐廳雅間預訂率攀高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京城老字號餐飲企業近期也迎來國慶預訂高峰。今年的國慶恰逢中秋,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同和居、同春園、鼓樓馬凱餐廳等老字號雅間預訂率持續攀高,已基本接近尾聲,目前散座預訂已經開啟。「大概一周前我們雅間就基本預訂完畢了。
  • 老字號製作的這些萌趣面點為小朋友帶來六一節的歡樂
    今年六一兒童節,京城不少老字號名店備下趣味十足的餐品,讓家長帶著小朋友有了全新體驗。據悉,魯菜泰鬥同和居、八大春之首的同春園飯店、湘菜明珠鼓樓馬凱餐廳、宮廷御廚創辦的二友居等老字號餐廳紛紛推出熊貓、刺蝟等萌趣花式面點,為小朋友們送上節日美食。
  • 京城老字號餐廳預訂「一座難求」
    近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多家老字號餐廳了解到,今年護國寺小吃、烤肉宛、鴻賓樓等老字號相繼推出香濃咖啡、紅糖奶油、香橙鮮果等新口味元宵;老字號餐廳預訂火爆,元宵節當晚「一座難求」,多家餐廳還將免費送湯圓。老字號「新口味」元宵受寵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節還沒到,京城各大老字號就忙活起來,現場搖元宵,並推出多種創新口味。
  • 北京馬凱餐廳時隔14年在地安門故地重張 老師傅「復活」經典菜
    時隔14年,馬凱餐廳在故地重張,船拐子肉、豆豉辣椒蒸活魚、荷香軟蒸銀鱈魚等一度從菜單上消失的「老馬凱」經典菜,也將重回公眾視線。2017年,西城區騰出地安門外大街29號的一棟二層樓,特地重建馬凱餐廳,完成馬凱餐廳「回家」的夙願。重張地緊鄰地安門百貨商場,在什剎海火神廟附近,與1953年最早的馬凱餐廳所在位置相當接近,基本上是原址重張。這幾天,由溥傑題寫的「馬凱餐廳」四個大字,已經鐫刻在餐廳二樓外牆的醒目位置。
  • 老字號臘八粥線上線下一起送
    臘月初八,吃碗臘八粥是京城必不可少的食俗,不少老字號都會精心烹製出臘八粥,為到店就餐的顧客免費送上。2018年,部分老字號除了店裡臘八粥免費送,通過外賣平臺訂餐的顧客也有份兒。什剎海美食明珠烤肉季經理魯建偉說,不管線上線下,希望大家都能通過自己最方便的方式體驗食俗。
  • 還有哪些老字號?
    京城/ 老字號 柳泉居,美味齋,馬凱餐廳...... 近年來,這些曾經一度關停 或「遠遷」的京城老字號 陸續回到了原址重張
  • 京城初雪催熱老字號美食,烤肉涮肉最受青睞
    11月21日,恰逢小雪節氣前一天,京城迎來初雪,也帶火了老字號餐館的美食。老字號烤肉宛和烤肉季素有「每遇雪,則暖室,吃烤肉」的美食情趣,今天一大早,位於什剎海景區的烤肉季就迎來熱愛美食和美景的老北京食客。
  • 儀式感滿滿 老字號推溫馨「媽媽菜」
    本周日是母親節,下周二是護士節,京城老字號名店紛紛推出優惠、送上溫馨的節日問候。請母親吃一頓可口、美味的菜品是不少年輕人表達孝心最重要的「儀式」之一。北青報記者5月8日獲悉,鼓樓馬凱餐廳、同春園飯店、同和居、慶豐包子鋪、二友居等眾多老字號餐廳推出各種不僅味道好,還顏值高的「媽媽菜」,做足儀式感。今天下午,鼓樓馬凱餐廳的工作人員正在緊張試製「媽媽菜」新品——玫瑰豆沙包。只見一個個蔬菜水果汁兒浸潤後的小小麵團在工作人員手裡,經過揉、搓、抻等,瞬間變成一支支惟妙惟肖的玫瑰,外表搶眼不說裡邊還裹了甜香可口的豆沙。
  • 國慶長假京城老字號從早忙到晚 峨嵋酒家顧客吃完早點直接佔座
    2014年10月1日訊,北京,國慶黃金周,北京氣溫驟降,這並沒有沒有影響到京城百姓外出就餐遊玩的心情,京城老字號名店銷售更是不斷攀高,老西安飯莊、西來順、馬凱餐廳、望德樓等老字號名店同比增長超過20%,在較高的基數上持續保持增長。
  • 京城老字號年夜飯預訂火爆 防疫不鬆懈
    記者獲悉,多家老字號餐館除夕當天午餐和晚餐包間已經預訂過半,一些知名飯店的包間已基本訂滿。老字號豐澤園的頤年堂是間可容納20人的大包間,「頤年」寓意上佳,備受顧客青睞。今年同往年一樣,國慶假期剛一結束豐澤園就開啟了年夜飯及春節期間訂餐。為了訂上頤年堂,第一位客人從10月8日晚上10點50分就開始在豐澤園正門外排隊等候。
  • 今日說吃 | 國慶長假結束 部分老字號銷售同比增長近20%
    國慶長假已經結束,小編從同春園飯店、鼓樓馬凱餐廳、同和居、華天二友居等老字號餐廳獲悉,各大老字號餐廳國慶長假收入迅速恢復,部分老字號餐廳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鼓樓馬凱餐廳每日要接待近3000人。「國慶幾天,客流量增多,我們提前開業,延後歇業。中午要營業到15:30左右,晚上要延長營業到23:00左右。」鼓樓馬凱餐廳經理呂永傑介紹到。同春園飯店、同和居、惠豐餃子樓等餐廳也都根據客流變化延時營業。
  • 來這些老字號餐廳,品嘗特色的北京味道
    很多前來就餐的客人表示,幾十年前,在馬凱還是小門臉的時候,他們就這麼一路吃過來。如今馬凱重張,他們當然要來回味一下船拐子肉的滋味。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馬凱餐廳還進行了工藝上的創新,例如「松茸湯泡肚尖」。這道菜借鑑西餐手法,在肚尖和松茸外面又蓋上了一層酥皮,既保留住了香味,又給這道湯菜增添了主食。
  • 六一兒童節 老字號忙備童趣菜品「取悅」小朋友
    北青報記者5月29日獲悉,京城不少老字號名店備下趣味十足的餐品,讓家長帶著小朋友有了全新體驗。「這是小鴨子的點心,我想要這個。」北青報記者在鴻賓樓就看到,這家老字號推出的「童真親子」套餐,239元的價格包括菠蘿大蝦、鮮蔬羊肉串、鮮蘑鵝肝粒、小鴨酥等8款菜品、飲品在內,店裡還會贈送小朋友禮物,不僅實惠,而且符合孩子們口味。
  • 北京人最愛吃的老館子,老餐廳,都在這兒!
    離開虎坊橋,咱步子邁的大一點,其實小北發現北京城裡有不少好處的館子、餐廳值得回味,更值得現在去嘗試。有的屢次更換經營地址,有的十數年未曾「挪窩」,您都吃過麼?   徐記燒餅鋪   去年立秋前後,白塔寺後身、平安巷裡的徐記燒餅鋪關門了。
  • 藏在CBD的江南庭院餐廳,吃湘菜也能如此浪漫丨TO探店
    這是一家少有的把名字起得這麼長的餐廳,也是一家從名字中就能輕易捕捉到關鍵信息的湘菜館。位於京城CBD區域,卻將如詩如畫的江南景色隱於庭院之內。不少老饕奔著他家的傳承湘菜而來,卻不經意間愛上了荷花池邊的閒適時光。有人已經從這些關鍵信息中猜到了它的名字——酷湘·江南庭院餐廳·正統湘菜。
  • 同和居馬凱餐廳等北京老字號獻禮母親節,美食加鮮花做足儀式感
    本周日就是母親節了,記者從魯菜泰鬥同和居、八大春之首的同春園、地安門馬凱餐廳、華天二友居肉餅等各大老字號獲悉,各大餐廳準備了各種花樣的禮物獻禮母親節。王金輝 製圖親煮一碗長壽麵回饋母愛今年,日壇同和居、月壇同和居和什剎海同和居三個餐廳特意推出了兒女親自下廚為母親煮長壽麵的活動,為子女回饋母愛創造機會。「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他們為兒女操勞過多,很少顧及自己,我們想通過這種形式來喚起子女們對母親的關愛,也讓子女們把對母親的愛通過這種形式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