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到如今8000家商店倒閉,義烏經歷了什麼?

2020-12-13 中外管理傳媒

文 | 信海光
來源 | 第一財經日報、百度百家

剛進入2017年,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生意顯得有些冷清,時至下午兩點左右,商場內外並沒有貨車、手推車、商人、小販絡繹不絕的場面,不少門面貼出了「出租或轉讓」的廣告。

「雖然這幾年生意不好做,但最近也是出奇的冷清,也沒啥人,來的也根本不像來買貨的。」位於國際商貿城二區三樓一家經營日用陶瓷品的老闆娘有些抱怨地說道。

位於五區二樓的王先生主要經營家紡用品,在他看來顧客很少生意也不好做,很多商戶或者把商鋪當作倉庫使用,或者直接關門轉讓,「之前很多炒攤的,現在炒攤的都套牢了,賣也賣不出去。」

根據「義烏購」從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的數據,義烏商貿城平均每個月有1039個店鋪關閉,鑑於同時期新開店鋪不到700個,截至2016年前八個月,商貿城店鋪總數比兩年前減少了8000家。

━━━━━

義烏髮展受阻

中國瀾藍匯電商集團總裁凌陽認為,人口的流失是義烏經濟發展的阻礙因素之一。

根據義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局所提供的數據,2011年到2013年義烏流動人口在冊人數分別為136.3萬人、137.8萬人、133.2萬人,2015年義烏人口在冊數為125.1萬人,同比減少66193人。

外來人口的減少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產業轉型升級。義烏大多數企業屬於非常傳統的手工作坊式企業,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質量有待提升,缺乏品牌和智慧財產權。

受外貿結構調整和電商市場衝擊,加之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迫使企業不得不進行轉型,在資金、技術、人才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一些小工廠開始倒閉,低端廉價勞動力也為企業所淘汰。


━━━━━

義烏新經濟

與義烏國際商貿城景象不同的是,在義烏南面距離商貿城約8公裡的青巖劉村卻頗為忙碌,很多年輕人在加班加點做年終活動衝銷量,一樓沿街的店鋪多為線下體驗店,裝載貨物的貨櫃卡車隨處可見。

這個小小的村莊聚集了約2.5萬個電商從業人員,2015年網店數量達到3200家,全年銷售額約45億元,日均出貨量7萬單。

像凌陽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經營桂圓枸杞茶的劉麗女士之前在義烏農貿城批發市場擺攤位,受年輕電商創業者的影響,2017年開始不擺攤位,全職經營網店,目前網店專職人員9人,供應鏈和傳統渠道共享。

40多歲的馬先生在2011年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註冊了自主品牌,現在,公司團隊已有30多人,在國內多個電商平臺上開出了旗艦店——在潛移默化中,這些傳統從業者也在自學或參加各種電商培訓班,捲入了電商大潮。

「粗放式開網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技能的提升變得尤為重要,例如如何提升流量、如何進行產品描述,如何做海外市場的推廣,如何對接平臺資源等等。」凌陽補充道。

━━━━━

艱難的轉型

在面積並不算大的義烏有30多個電商園區,其中政府認定的有近20個。它們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幫助傳統企業向「網際網路+」轉型。

在凌陽看來,用砸錢來運營電商是最容易失敗,但在義烏很多傳統企業搞電商的方式非常簡單粗暴,就是花費重金搞電商團隊。其接觸的一家銷售鞋子的企業,往年淨利潤在500萬左右,運營電商一年就燒掉600萬元。

「雖然有網際網路化意識,但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維還沒有跟上,例如以往搞批發,一批貨中有兩三個質量不合格,影響不大,但在網際網路電商搞零售,面對的是千千萬萬個未知的個人,產品沒有標準,出現差評就會影響整個平臺。

大學生創業有想法無資源,傳統企業有供應鏈和產品,但缺乏網際網路運營思維,如何嫁接傳統企業和創新者,讓彼此之間對接並產生合作關係,成為義烏轉型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馬雲也迷茫,為什麼義烏商人偏偏玩不轉天貓?

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大眾電商創業最活躍的50個縣」排行榜,義烏名列排行榜前列,卻沒有一家企業被收入到天貓上市辦。

在天貓上孵化成長並打算上市的網店中,主要是三隻松鼠、匯美、韓都衣舍、裂帛、駱駝、御泥坊、韓後、十月媽咪、阿芙、小狗電器等此類企業,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並在是在面對消費者端的激烈搏殺中勝出。

金華尤其是義烏卻並沒有形成什麼固有品牌,他們以小商品批發在全球享有盛譽,商品豐富,物流發達,這是當地發展電商業的優勢,但同時也是巨大的包袱。因為固有的商業模式掙錢容易,所以向線上轉移的積極並不高,這就像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時代被淘汰一樣,屬於路徑依賴。

後期大批當地商家轉型電商,一大重要原因也是電商衝擊下的被迫之舉。但很多商家之是把業務直接從線下搬到線上,而思維模式未變,還是做中間商賺差價的思維。但以前,商家倚仗地域集聚效應,靠規模優勢,以批發賺差價,利潤非常可觀,但現在產地廠家自己都搞起了電商,人們直接可以在網上看貨下訂單,而且價格還便宜,失去了中間商的優勢,義烏的商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2017第一彈,

小夥伴們舉起手來!😃

【關鍵詞•號內搜 】戳我!

獲得本公眾號往期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義烏,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城市
    在我國的浙江省金華市,有一座擁有聞名全球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之城。這座城市,就是義烏。義烏,浙江省金華市下轄縣級市,地處浙江省中部,位於杭州紹興寧波一線以南,金華市區東北。提起義烏,相信很多人都對它有一定印象。這座以擁有全世界最大小商品市場而聞名的城市,活力四射,魅力無限。在義烏,只有你能想得到的小商品,沒有你買不到的小商品。據統計,義烏為全球提供的小商品種類達到180多萬種。
  • 義烏小縣城,為何如今卻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答案其實很簡單
    浙江義烏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由原來一個小小的縣級市發展到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乃至於現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集散地,自然有它的道理。可以分別從生意理念強、產品種類多、市場供應鏈完善、展銷合一、質檢過硬來等方面來說明。義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權威機構確定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外貿企業的突圍之路
    來源:央視原標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外貿企業的突圍之路 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的浙江省,2019年外貿依存度達49.5%,高於全國12.1個百分點。全球疫情暴發以後,浙江的外貿型企業生存狀況如何?又遇到了哪些困難?企業經營者又想了什麼樣的辦法呢?
  • 義烏小商品批發進貨網上淘寶搞定
    相信做生意的人對義烏絕對不會陌生,義烏,作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有著它無可替代的經濟地位。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很多做生意想要進貨的人來義烏可能都是慕名而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吧!
  • 浙江省義烏市,古稱烏傷,與烏鴉相關,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義烏古稱「烏傷」,為中國浙江省金華市下轄縣級市,總面積1105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為95萬。義烏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在縣級市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先後被授予中國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範市等榮譽稱號。
  • 曼谷最新最大批發中心開業,中國義烏小商品入駐
    泰國商業地產集團(AWC)在曼谷水門啟動了該地區最大的批發中心。AEC貿易中心——Pantip批發目的地,將連接泰國企業和國際國內合作夥伴,幫助推動經濟復甦。新貿易中心位於舊的Pantip商城,旨在滿足買賣雙方在同一屋簷下的所有需求。AEC與泰國商務部國際貿易促進司、貿易委員會、11個行業協會、泰國工業聯合會、義烏、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CCC Group)合作建立了營銷策略。CCC集團是一家中國國有企業,致力於發展和管理世界上最大的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
  • 義烏小商品批發城項目落戶寧鄉縣
    —分享—   紅網寧鄉站7月14日訊(分站記者 李宏偉)浙江義烏擁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貿易中心
  • 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場今天開市 發補貼、免食宿義烏送出復工「大禮包」
    今天(2月18日)上午9時,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一、二區開市。萬餘家商戶開門迎客,歡迎採購商進場採購,現場秩序井然。在國際商貿城一區西廣場,簡單熱鬧的開市儀式後,經營戶和採購商經過掃描體溫測量、「健康碼」、信息審核等環節,分批進入市場。
  • 義烏:中國最大小商品市場的電子涅槃
    下榻到義烏的四星級凱信大酒店,柏德有些吃驚——居然每個房間裡都配備能直接上網的IBM電腦,他開始興奮,要把義烏所見所聞拍成電影,儘快上網傳給協會裡焦灼地望著東方的那14500個進口商。    柏德來得正是時候,義烏正在告別以前那個中國最繁榮、最便宜、最混亂的小商品集貿市場,正在經歷一次區域經濟電子化的鳳凰涅槃。
  • 百國萬商聚商城 義烏成全球最大小商品批發市場
    隨著投資40多億元、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擁有商位15000個的義烏國際商貿城二期市場全面開業,義烏已經擁有市場經營面積260萬平方米,商位5萬多個、商品32萬種,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就連聯合國與世界銀行、摩根史坦利等世界權威機構聯合發布的一份名為《震驚世界的中國數字》的報告中,也在第40條專門提到,「義烏距上海300公裡,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 株洲南大門小商品市場對接義烏
    10月27日,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顏石生在該市南大門小商品市場的現場協調會上,盛讚該市場「對接義烏」的理念,並稱之為蘆淞市場群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以來,隨著浙江義烏龍庭基業房地產策劃銷售公司在株洲蘆淞商圈率先提出「對接義烏」新理念,株洲南大門小商品市場在硬體得到改造升級的同時,軟體上也逐步成長蛻變,並正成為該市蘆淞區經濟增長的一個新的亮點。
  • 75%皮鞋產地 小商品集散中心的武術之鄉 江南著名古鎮 浙江不一般
    據了解,目前溫州市有製鞋企業4500多家,年產值達200多億元,利稅15億元,國內市場75%以上皮鞋均產自溫州,而且很多國際知名品牌都在溫州授權生產。奧康、康奈、吉爾達均躋身「全國十大真皮鞋王」之列,溫州因此被稱為「中國鞋都」。全市居民以漢族為多,還有畲、回、白等39個少數民族。溫州市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間有丘陵。
  • 世界小商品之都成功秘訣是?「中國義烏」英文網帶你全面解析
    一、義烏是浙江的義烏,也是世界的義烏:從雞毛換糖的敲糖幫,到買全球、賣全球 的國際小商品市場你知道嗎? 巴西的人字拖, 北美的聖誕禮物, 俄羅斯的日用百貨, 澳大利亞的母嬰用品 都是來自中國的義烏 。1919年義烏西江橋浮橋照片而今天的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權威機構確定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 義烏傳奇——義烏小商品市場改革發展紀事
    義烏第二代小商品市場運行不到兩年,對進一步擴大規模的呼聲日益高漲。1986年9月26日,佔地4.4萬平方米、攤位數4100個的城中路小商品市場開業了。到1990年底,該市場佔地7.7萬平方米,攤位增加到10500餘個,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可1990年初發生的兩件事情,讓管理者、經營者看到了過快發展與管理滯後矛盾帶來的不良後果。一件是宰客事件。
  • 義烏傳奇:義烏小商品市場改革發展紀事
    義烏第二代小商品市場運行不到兩年,對進一步擴大規模的呼聲日益高漲。1986年9月26日,佔地4.4萬平方米、攤位數4100個的城中路小商品市場開業了。到1990年底,該市場佔地7.7萬平方米,攤位增加到10500餘個,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可1990年初發生的兩件事情,讓管理者、經營者看到了過快發展與管理滯後矛盾帶來的不良後果。一件是宰客事件。
  • 蘭州新區:西北義烏國際商貿集散中心正式揭牌
    9月24日,蘭州新區西北義烏國際商貿集散中心籤約儀式在新區蘭石賓館三樓宴會廳舉行。甘肅全輝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將浙江義烏商貿城模式引入其物流園區,建設蘭州新區西北義烏國際商貿集散中心,是蘭州新區商貿流通服務業發展的又一重點項目,建成後,不僅能夠優化蘭州新區現有的商貿流通服務產業機構,提成產業層次,擴大經濟總量,加快城鎮化進程,而且也能夠帶動新區失地農民創業、就業現象。
  • 誰說義烏只有小商品?這裡還是名副其實的美食「聯合國」!
    作為浙江金華市的一個小城鎮,一直以來,義烏都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同時,也是大陸地區人均收入水平、豪車密度最高的城市,是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同時,這座小城又是低調的,這兒的外國人密度幾乎和北京上海差不多, 甚至有些街區外國人多得比北上廣還誇張,也讓這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美食「聯合國」,卻鮮少有人知道。
  • 打通義烏—鄭州市場採購貿易「物流鏈」 小商品「搭機」速達海外
    河南日報記者聶冬晗攝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王延輝)10月26日下午,一批來自浙江義烏的1.57噸市場採購貿易貨物,「乘」上鄭州機場貨運航班,經由河南保稅集團子公司——中大門國際物流(CGL)自營貨運航線出口至比利時列日,再通過中大門國際物流的海外倉中轉、分撥派送至全球各地,將中國商品送到全球消費者手中。
  •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營業時間
    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又名:福田市場)坐落於義烏繁華的稠州路上,是義烏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小商品市場的現代化延伸,現擁有營業面積400餘萬平方米,商位7萬個,目前共劃分出五個區市場。與篁園市場、賓王市場等市場簇群組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
  • 盛產一切旅遊紀念品的義烏小商品市場,何以有今天的地位?
    同樣一塊手絹,在湖南叫「湘繡」,到了蘇州就是「蘇繡」,到了四川又成了「蜀繡」。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的進貨途徑都是來自於同一個地方——義烏小商品市場。如果你去義烏逛一圈,那麼你就等於週遊世界了。到底,義烏人民做了什麼,讓其有了今天這樣的地位?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歷史淵源得追溯到其最出名的「雞毛換糖」。幾百年來,「雞毛換糖」曾經是許多義烏農民重要的謀生手段。正是這份原本用以謀生而走鄉串戶、沿街叫賣的「雞毛換糖」,使義烏人用手中的撥浪鼓搖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